《侯门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侯门纪事- 第2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太太独自对上掌珠,从来都是不行的。她钱没到手是一重气,天天和掌珠斗嘴又气上添气,这就气得脸色又紫涨住,很想回几句,又气得力不从心,偏偏此时想不出厉害的话。

    抬眼见到又一个人出来,韩世拓在厅堂下面出现,走近文章侯和他说话,那样子鬼鬼祟祟,四太太这就得已下台,冷笑道:“哟,那一个又去说什么,又是伸手要钱吧?”她风风火火的赶过去看。

    掌珠白个眼儿,也看出韩世拓有什么话同公公说,就带着甘草也过去。

    文章侯正大睁着眼不信:“备份儿礼送给陈留郡王?我们现在孝期,而且又不认得他。他们吊丧,也没往这里来啊?”

    韩世拓才说到这里,就见到四太太过来,一脸尖酸地问:“你们又要说花钱的事情?我都听到!”

    文章侯见到四弟妹就想避开,韩世拓则厌烦她:“走开,这里没女人什么事情!”又见到掌珠过来,韩世拓欢欢喜喜唤她:“过来,对你说件大好事情。”笑容才展开,文章侯和四太太一起盯住他,韩世拓忙收住笑,重新摆出哭丧脸儿,心里有喜事,这脸上怎么也摆不好,索性没有表情吧,再次让掌珠到跟前来。

    四太太怒道:“没有女人的事情,她不是女人吗!”

    掌珠不慌不忙地过来,漫不经心地道:“我是女人,可与你不同!”四太太噎住,那脸又腾地紫涨起来。两只眼睛都红了瞪住掌珠,你与我不同,你不就是嫁了个世子,而我嫁给一个无用的四儿子!

    她气上来,就偏不走。文章侯一向不和她多说话,就闭嘴。韩世拓见到她也来气,她不走就不说。不但不说,还对掌珠道:“你别走,一会儿有件好事告诉你。”掌珠悠然,也道:“我不走,我也有件事情要告诉你,却也不错。”

    四太太就恼上来:“好好,我不走你们不说,一定又是想污公中银子!我走,我走让你们说得够,但用一点儿银子我都不答应,我去盯住帐房,从今天开始,我见天儿盯着!”抽身走开,背后韩世拓又送她一句:“你不是早见天儿盯着,快盯着去吧!我等下要送人大大的礼物,不怕你不依!”

    四太太一气去了帐房。她走后,文章侯才重新疑惑盯住儿子:“好好的,送东西给郡王合适吗?”韩世拓还没有说话,掌珠接上话:“父亲,合适着呢,不但要给陈留郡王送份儿礼,还得给辅国公送一份儿。”

    文章侯又惊讶又喜欢:“认识一下总没错,可不明不白的,你们夫妻为什么叫我送礼?”

    韩世拓也惊讶:“掌珠,你都知道了?”他欢喜不尽,此处没有别人,当父亲的不再管他是不是有笑,当父亲的也很喜欢,但还能控制,只浅浅一点儿笑容,问儿子媳妇:“知道什么,什么是我不知道的?”

    韩世拓笑顾掌珠:“你先说。”

    掌珠嗔他:“你先说,想来你知道的和我一样,但你是怎么知道的。”韩世拓就把宫中遇到的事源源本本说出来,最后说齐公公的话:“他也说认识一下是使得的,本想为我牵个线,我说已经不必。”又夸掌珠:“看我,回来告诉父亲,又把辅国公忘记。”

    文章侯听过自然欢喜,听儿子问掌珠:“你也是今天才知道的?”掌珠就得了意,好在她也想到不能笑,端庄肃穆地道:“四妹才打发人来告诉我,说四妹夫却原来是辅国公的嫡亲外甥,又有郡王是表姐丈,进京头一天,宫里出来就往四妹家里去呆上半天,四妹说回请他们,请祖母三妹同去,我们是孝家不能宴饮,她怕我知道难过,特地让红花来对我说,又交待我备两份儿礼,一份儿给辅国公,一份儿给陈留郡王。我才出来要找祖母和母亲说这事,可巧儿你就回来了,”

    韩世拓就对父亲笑,文章侯也对儿子笑,父子心中也都明白一件事,韩世拓的前程有望。

    韩世拓对掌珠说夺情起复,他原先没有官职,就半点儿也挨不上。但带孝报国,却是有的。文章侯打发儿子媳妇去备办礼物,自己长呼一口气,眼前出现袁训的面容。

    这个小子,却原来不是指着太子殿下吹牛,他说的是真话。

第一百七十五章,宝珠不上表凶的当?() 
这个月的家是侯夫人在管,但老老太太和南安侯夫人相继去世,来往的银钱和送的东西多,二太大和四太太自然是盯着的,侯夫人自然是不服气的,老太太孙氏为了避免办着丧事呢,媳妇们还争执让亲戚们笑话,她也来掺和一脚,管本月的账目。

    韩世拓又觉得送辅国公和陈留郡王东西是件值得炫耀的事情,这份儿东西自然是由公中来出。又有四太太才说过她去守住帐房,韩世拓虽然混,送国公和郡王东西却是件大事情,不能再把吵闹夹在中间,这里面可牵扯到他的前程,就带着掌珠先来见祖母和母亲。

    老太太孙氏和侯夫人、二太太三太太坐在一起,说的无非是下葬那天的安排,怎么起棺去家庙,得动用多少人手抬棺,亲戚们看着才认为子孙孝敬,又有多少家人举哀,多少家人跟随,这笔儿钱从哪里出,家里实在没有,就从先收的客人银钱上支用出来。

    文章侯府四兄弟不齐心,除了文章侯母子,别人包括韩世拓和侯夫人都是往腰包里扒拉钱的,老太太是母亲,看着儿子们闹,媳妇们搅,痛心却又无力扭转。文章侯身为长兄,不想承担责任,也承担了这几十年,他左和一把稀泥,右糊一把墙土的,也是管不住家人。文章侯府虽然没到衣食不周的地步,但出来一件大事,如婚丧嫁娶中任一件,再或者宫中要有哪位娘娘过个寿送个二、三千两银子什么的,都有些支用不动。

    但外面的排场,一天三餐里每房头各几个份例菜,倒还富足。

    二太太想着家里的这些“内幕”,又觉得生气。此时四太太不在,二太太就得自己开口。不过她想说的话,就是四太太在,二太太还怕她说不好,还是自己说的更周密。

    “母亲,”二太太阴沉个脸:“怎么就没钱要动用别处的呢?祖母是年高有寿的人,一直病卧在床,这份儿银子就没有早准备下来吗?”

    老太太对她也一样的不悦,又加上连天的伤痛,到底是家里去了人。去的那人还在的时候,老太太也怪她偏心,怪她不管女儿。可她真的去了,在女眷们心中是家里少了一大份儿的人。那不是个下人,好歹总是自己的长辈。

    又见二太太来纠缠,老太太心中一痛,手捂胸口觉得难受上来,斥责的话就噎在嗓子眼里,停上这么一停。

    侯夫人也累了,她是宗妇,应酬上比弟妹们忙碌一百倍。此时听见二太太又有争辩的意思,侯夫人也不想和她再吵,沉着脸也不说话。

    现放着婆婆在这里,她不说话,侯夫人想我又何必惹这个城府鬼儿?

    是三太太回了话,三太太叹气:“二嫂,为老老太太事存着五千两银子,前年二嫂当家的那个月,二哥出了件事,支用五百两;没过两个月,宫里接连没了两位娘娘,全是有宠的,外面老爷们都说娘娘的外戚圣着高,可是不能冷着,两家加起来又送了两千两银子,又有……”

    老太太念佛,她从来佛珠不离手,这就郑重庄严的宣声:“阿弥陀佛,”在心里解气的骂,菩萨有眼,我不驳你,自有别人驳你。

    可怜我哪里还有力气和你去辨?

    侯夫人也解气,暗想这钱去了哪里,还还是大家一起用掉的,说起来二老爷这一回用的算多的,可他身上有事情,不帮他总不能干看着?

    侯夫人总想当个好大嫂,但弟妹们总让她不能如意,不论大事小事就这种大家不服她,她又诉冤枉的格局。

    见婆婆念佛,侯夫人也双手合十来上一句。二太太气结,又觉得三太太自从世子媳妇进门后,就不听自己的,恼得瞅住她,势头都对住三太太一个人,直着眼睛问:“好!这钱算是有数了!那我还要问你,姑母是钟家的人,这抬棺的钱和人也要我们出吗?”

    老太太忍无可忍,冷冰着脸开口:“老二家的,你姑母的事情一出来,你姑丈当天就来见我,把使用的银钱和人说得清清楚楚。”

    二太太说一件事,触霉头一件,又连日也劳累上来,城府也不要了,阴沉也抛开,火道:“他就什么!”

    老太太狠瞪她一眼,恼怒着先骂起来:“你姑丈分明是好亲戚,都是让那死去的人害的,又有你们都不约束丈夫吗?以前怂恿你大哥闹的,头一个就是老二!”

    老太太不怎么发脾气的人,偶然来上一回冲冠怒,二太太也只能偃旗息鼓,悻悻然先把自己火气压一压,没好气地道:“您老人家又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姑丈他说的话才最要紧不是。”她拖长了腔:“这牵涉到姑母那天怎么动身是不是?”

    三太太也没听说过,请老太太快说才是。

    老太太叹气:“说起来,妹夫倒真的是个周到人。当天他来见我,对我说以前好也罢不好不罢,但你姑母嫁到他家的,他认的。他说出殡那天,抬棺的人本应该从南安侯府出,摔孝盆的也应该是钟世子,可想到死去的人对他们都没情份,真的全是钟家的人出来,怕死去的人死了怨气还不解,在地上不安宁。”

    二太太撇嘴:“他这还是骂我们不贤德呢。”

    “你管他骂什么去!他肯管就好!”老太太又要骂,再才冷笑以对媳妇:“回想几十年,又见他这么通情达理的,我知道你们不愧,”

    从侯夫人开始,到二太太三太太全红下脸。

    “我愧上来,说不必,她的东西全给了世拓,自然件件由世拓承当。你姑丈说他要分担,他出银子钱。”

    二太太三太太忙问:“出多少?”

    家里每个房头的使用衣裳,都有一辈子的。可外面流动的钱,却从来不足。也难怪她们着急。

    老太太伸出手指比了一比,三太太感叹:“这也算好的了,可怜姑丈一生没享过姑母的福,她走了东西也没落下,却还要出这些钱。”

    这笔银子把二太太堵得无话可说,她又明知道南安侯不缺钱,出这笔银子只会让南安侯更体面,而南安侯的体面,将又是文章侯府的难堪。

    二太太见有钱,还是气怒攻心上来。她不假思索又挑了个刺:“摔孝盆的怎么是钟世子,应该是身为长房的大老爷才是?”

    老太太、侯夫人、三太太异口同声反驳二太太:“世子还不好吗?”以后是世子承担家业,世子出面代表的是南安侯府。

    再说那大老爸,他肯出面吗?

    老太太冷笑:“以前老爷们骂得人家可不轻?”文章侯兄弟不服南安侯妾生子,大老爷是跟着南安侯任上生的,回京后让韩家兄弟到处大骂:“不是我姑母肚子里出来的,这辈子别想上台盘。”

    侯夫人叹气,又道:“南安侯府三位老爷全丁忧去官,听说皇上还说了一句,说这兄弟三个人守嫡母之丧,全是贤德的人,还赏赐了东西。”

    二太太真正悲愤了。

    守嫡母的丧,有长子一个人就行了,犯得着一古脑儿全跟上来。全跟上来,还不是给外面人看的。

    你们犯得着兄弟全辞官,显摆着你钟家满门是人,我韩家自然全不是人。

    这个对等本身不应该成立,可有以前弹劾来弹劾去的旧事在那里摆着,自然就钟家全是人,韩家都不是人了。

    二太太就差恼得一头栽到地上,三太太想想前情后事,也跟着叹道:“不容易啊,换成别人家里,怎么肯三兄弟全辞了官呢?”

    这房里的话头儿总和二太太不对,二太太忍气闭嘴。钟家三兄弟辞官又有什么?他们一共四个儿子,大的是世子,二的在外面做外官,因为做外官道儿远,夏天棺木不能等,二爷钟行沛就没回来,七天的功夫,马也跑不过来。

    第三个第四个,全是科举上有名的。他们还愁什么?腾出地方来让儿子们也应当。虽然皇上才不会这样做,你们家腾出来的官,给你们儿子当。

    但二太太一肚子的怒火,不让她发泄发泄,她离晕过去就不远。

    难得有片刻的安静时,韩世拓和掌珠夫妻上来,把送礼的事情告诉一遍。所有的人都是愿意的,二太太更气得怔住,心想他们又攀上了郡王。她想到自己丈夫年前年后打点做外官,苦思外路的郡王没有一个是熟悉的,公文上来往倒有,那公文也只是发给郡王的书吏,再由书吏回复。

    这求不得的郡王,现在又成了世子媳妇亲戚的亲戚,可把二太太又气了一回。但这是正经事,却又没法子驳回。说到底,世子和郡王相交,对全家都有好处才是。

    至少上门去见郡王,也算熟悉的人。

    二太太就不说话,也不帮着出主意,只听着他们在盘算送什么。见说来说去总不合适,二太太嗤嗤冷笑,正想说句压乾坤镇局面的话。掌珠不疾不徐开口:“依我说,是我的亲戚我知道。四妹妹交待我,绝不是送金的玉的古玩宝贝,不过是亲戚进京,不走动总不合适。”

    “是是,”从老太太开始,先喝声彩,都听着掌珠说话。

    这风头儿转向掌珠,二太太由不得眼前一黑,恨掌珠冒尖才是。

    “结交外臣,本是不妥当的。现在是亲戚,才不会有人说。送的东西贵了,我们家现在有事情,从哪里出这一份儿合适?又让御史们拿住把柄,我妹夫现就是监查御史,让他为难可是不好。”

    侯夫人点头欣慰,难得的觉得自己娶了一个好媳妇。

    “再说那金的玉的,郡王家里还能没有?”掌珠挑起眉尖:“不如送上两桌子上好席面,捡他们在外面吃不着的东西让人做了来,让个妥当人送过去,再说我们家里有事,他们难到不知道?说我们不能去陪,这个不又省钱,又好看,又不会让御史们看到难过?”

    老太太喜笑颜开,侯夫人也笑容满面,三太太连说:“好好,”就是二太太听说不怎么花钱,也没注意到家里人全有了笑容——家有丧事,真不应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