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国帝王- 第7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老汉到底是从军过的人,到了这等时候,再看李从璟身旁的阵仗,大抵也能知道对方身份非凡,说不定真有能力让他如愿,于是不再有所保留,拉着李从璟的手说起前因后果。

    “正如将军所料,老汉家里的那小子,这回没在了沙场之上。。。。。。但将军有所不知,老汉家那小子,本来并无从军之念,他是个读书人,是一心想要考取功名的。在他从军之前,他就通过了洛阳学院的选拔,能够进入洛阳学院就读。将军理当知晓,洛阳学院是何等地方,只要他去了,学成之后便是九品官身。。。。。。是老汉一直逼着他从军入伍,他这才不得不舍弃了大好前途,到关塞戍边。。。。。。”

    老汉涕泗横流的诉说着,脸上充满懊恼与悔恨之色,“不瞒将军,实际上老汉之所以归乡,非是老汉所愿,而是在军中犯了错,被军中驱逐。早年间老汉也曾戍边杀贼,斩杀许多蛮贼头颅,因功累迁队正。乍然被逐,心中着实不忿,但更多却是不舍,这才没日没夜饮酒买醉,不事劳作,还逼着家里那小子从军,就想着有朝一日,他能在军中出人头地,把老汉丢掉的尊严都找回来,让左邻右舍与乡亲都知道,我老吴家不是一家窝囊废。。。。。。”

    老汉断断续续的说着,李从璟一直在凝神细听,没有去打扰,“是老汉太过固执,也是老汉自个儿太过没用,才想要让自己的儿子替自己还债,替自己走自己未走完的路,全然不曾念及他的想法。。。。。。”

    “自打那小子从军之后,老汉就再没饮过一口酒,老汉心里懊悔啊,因为实在是太过对不住他。可老汉心里也有期盼,盼望他能够杀敌建功,能够衣锦还乡,让大伙儿都羡慕,让老汉在左邻右舍面前也能抬起头来。老汉还想,等到那小子归来的时候,能看到老汉将地里的粮食打理得井井有条,也能心里宽慰一些,也能意识到他阿爷对他的愧疚。老汉一直盼着那天,盼着盼着,也就不想他再立功受赏了,只觉得他能活着回来就行,能看到他阿爷重新活成了人样,哪怕他从来没对老汉要求过甚么,但老汉也想让他知晓,他的阿爷不是个没心没肺的窝囊废,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

    “可谁曾料想。。。。。。谁曾料想,没有这样的机会了,再也没有了。左等右等,等到的不是他归家的消息,而是战死沙场的噩耗。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汉之前都是在干甚么啊。。。。。。他再也没有机会去洛阳了,老汉也再没机会让他知道,老汉心里对他的愧疚。。。。。。”老汉已经哭成了泪人,苍老的身躯在不停颤抖,但他忽然一把擦干了眼泪,挺直了腰杆站直了身体,对着李从璟深深一拜。

    而后老汉目光如铁:“听闻王师要进军河西,所以老汉要再入军中,跟随大军征战,手刃蛮贼为我儿报仇!即便不能杀贼,不能为我儿报仇,但老汉至少要让我儿在天之灵知道,他阿爷重新活成了人样。最不济,他那些从未说过口的话,那些对老汉的期望,老汉得让他知道,虽然他没说,但是老汉都知晓。。。。。。”

    李从璟看着眼前的边地老汉,一时不能言语。

    “将军!”老汉见李从璟不表态,还以为李从璟不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再度拜倒在地,声音如泣如诉,“即便不能杀贼,哪怕只是戍边,老汉也要再入军中一回。我边军父子,子承父志,世代为国戍边,不论功劳与否,都该同在军中,同死沙场。。。。。。”

    李从璟心头震撼,再度将老汉扶起来,叹息道:“老人家一片赤诚,我岂能不顾?只是不知老人家的儿郎,叫甚么名字?”

    “他叫吴生!吴钩的吴,生死的生!”老人说出这个名字的时候,挺起了胸膛,倍显荣耀。

    “吴钩的吴,生死的生,吴生。。。。。。吴钩战沙场,与敌争生死,吴钩复关山,何论生与死,老人家。。。。。。边地父子,实在是可歌可泣!”

    。。。。。。

    灵武县,城郊某处荒地,有女席地屈臀而坐,面对一河秋水,吹响了嘴边的羌笛。

    湛蓝的苍穹总是浩远,流荡的白云依旧悠悠,身前的贺兰山直入云霄,远处的黄河水奔流不息。

    天地间的人啊,在山川与岁月面前,总是这样渺小。人姑且这样渺小,何论人的那些悲欢离合,除了身在其中的人,又有谁能体味其中刺痛心灵的艰涩?

    羌笛的声音婉转悠扬,经久不息,它萦绕在人的耳畔,触动着人的心弦,让人哪怕是从梦里醒来,也能深味其中的辛酸苦辣。

    羌笛声渐渐小了,到最后微不可闻,它终于离开了小娘子殷红的唇,因为小娘子已经在掩嘴抽泣。秋日里渐少的飞鸟,草木间早已踪影全无的彩蝶,可曾看得到小娘子脑海里漂浮的画面?

    马蹄声由远及近,有一骑奔驰而来。

    骑兵甲兵俱在,在不远处滚落马鞍,向小娘子走来。

    小娘子听到动静,抹干了眼泪,站起身,向来人行礼,“吴大哥。”

    吴春看到小娘子的脸,便知她方才哭过了,不禁叹息道:“玉娘若是对吴生想念得紧,大可去灵州陵园看看他。”

    “不,他不在那里!”玉娘握紧了羌笛,咬着嘴唇坚定的说道。

    吴春苦笑道:“玉娘至今仍是不信,吴生已经战没了么?”

    玉娘瘦小的肩膀微微颤抖,她拼命忍住了眼泪,“军中不是也没有见到他的尸体吗?既然没有见到,他自然就还活着!”

    吴春低头默然,既然对方愿意相信吴生还活着,他总不能执意说吴生已经死了,幻想在很多时候不切实际,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常能给人坚持下去的力量。

    片刻之后,吴春道:“今日前来,是与玉娘作别,王师已经挺进凉州,某要去丰安了。”

    “吴大哥要去丰安了?”玉娘微微怔了怔,随即眼中露出希望的光芒来,“那吴大哥会不会也跟着王师去河西?”

    吴春摇摇头,“说不好。。。。。。也有可能罢!”

    “吴大哥若是去了河西,若是找着了吴郎。。。。。。”玉娘满怀希翼的说到这里,已是忍不住泪水夺眶,如果吴生没有在那一战中死亡,最大的可能便是被河西军队俘虏了,那他就有很大的可能在河西之地。

    “若是吴大哥见到吴郎,还请转告。。。。。。”玉娘双手拼命攥着羌笛,关节白的没有丝毫血色,她拼尽了全身力气,只为说出当时本该对吴生说,却没有说出口的那句话,“请转告吴郎,奴一直都在念着他,一直都在等着他。。。。。。”

    吴春张了张嘴,却甚么也说不出口。吴生还活着的可能太小了些,他能再见到吴生的可能性就更小,但此时面对玉娘饱含希翼的眼神,他却说不出这些道理来。

    昔日,贼军压境,大战已起,城池危殆,他要再上战场,她有试过阻拦,但阻拦不住,她便为他着甲。

    今日,贼军已灭,大战已休,蒙他与众将士之力,灵武得保,灵州得安,而他却已不见踪迹,此时此刻,她只想告诉他:

    她在等,在念。。。。。。

    。。。。。。

    朔方军为他在烈士陵园中立了碑,刻上了他的名字,让他成为国家英雄,但他们不知道,他并没有死。

    吴生躺在草堆间,睁开双目,看见湛蓝如洗的天空,看见悠悠荡荡的白云,想起在灵州的战阵厮杀,恍若隔世。

    当日跟随刘仁赡追击南下丰安的定难军,大捷之后再撤退追赶高审思的时候,被河西马军追上,刘仁赡率十余骑得以突围,吴生陷于阵中殊死拼杀,最终不敌,受伤力竭之后被擒。

    如今,吴生的身份是俘虏,按照河西的规矩,他现在是奴隶。

    奴隶,是战士在战场上得来的财物,隶属于私人,这也是吴生当日没有被斩杀的原因。

    作为奴隶,他被迅速转移到河西。如今,他身在甘州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在这一堆杂草中间苟延残喘。与他同样被带到河西的,还有百十名朔方军俘虏。

    “吴生,你当真不跟我们一起走?”一名朔方军俘虏摸到吴生身边,一面警惕的望着不远处警戒的回鹘骑兵,一面低声问吴生。

    “我腿上有伤,至今未愈,走路尚且艰难,遑论奔逃?若是跟你们一起走,别说逃不出去,只怕也会连累你们。”吴生苦涩道,眼中的哀伤浓烈的化不开。

    被俘虏的这些朔方军将士,如今大部分都已伤势痊愈,他们不愿做回鹘人的奴隶,自然就想逃回灵州去。

    经过这些时日的相处,那名朔方军与吴生关系不错,听他这话说,心中不禁难受万分,却也知道事实就是如此。从甘州逃归灵州,路程太长,艰难无数,腿脚不便的吴生的确不可能走回去。

    “有甚么话要带回去吗?”朔方军问。

    吴生沉吟下来,他想起在定远城的血战,他想起在灵武县的奔袭,他想起他父亲的酒坛与唠叨,他想起了太多。片刻之后,他抬起头来,泪水纵横,咬牙低声道:“若是见到朔方军同袍,告诉他们,我已尽力;若是见到我父亲,告诉他,我不曾让他失望;若是见到我阿娘、小妹,告诉他们,我深爱着他们。。。。。。”

    听到这些话,那名朔方军不禁双目通红。

    “还有没有别的?”朔方军强忍着心头的酸涩问。

    “没有了。”吴生摇摇头。

    朔方军点点头,“吴生,保重。”

    说完这句话,他就起身离去。身为同袍,便是有再多话,此刻也不知从何说起。

    “等等!”吴生像是想到了甚么,一把拉住对方,默然了须臾,忽然双目明亮道:“灵武县有家药铺,药铺里有个玉娘,若是你们见到她,就告诉她。。。。。。她是个好女子,让他好好活着,找个好人家嫁了。。。。。。”

    朔方军重重点头,带着吴生的期许离开了这里。

    吴生重新躺会草堆,复又看向无边无际的蓝天。

    彼处,似乎有一张清秀的小娘子脸庞。

    他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声音,低声呢喃:“勿等,勿念。。。。。。”

章六十四 奴在灵州望西天 待君归来诉思念(2)() 
翌日,天色灰暗得像是被浓烟熏过,这是很少见的事,戈壁滩上也刮起了大风,细沙随风吹打在脸上,像是钝刀子不停割过,鼻孔里也如同爬进了无数虫子,难受得紧。

    吴生被带到帐篷外看杀人。被杀的是昨夜东逃的朔方军俘虏。与他一同观看这场惨绝人寰行刑场面的,还有无数被回鹘人从灵州掠来的百姓。

    回鹘人的手段很残忍,因为他们本性残忍。他们将抓回来的俘虏绑在马后,在奔驰间将他们活活拖死,他们也斩掉俘虏的头颅,一个接一个。无论采取哪种手段,他们都会将死人的头颅挂在木杆上,成片如林,他们还会剥掉死人的皮,然后将无头尸身也如同干肉般挂起来,让他们流尽最后一滴血,在西风里被风干。

    为了彰显自身的悍勇残忍,回鹘人便在这些“坟墓群”前,搭起篝火大肆聚会,烹羊宰牛载歌载舞。

    吴生在恐惧与仇恨中认识到,在这些未脱兽性的蛮子眼中,人与牲畜并没有区别,至少奴隶没有。趴在地上呕吐的时候,吴生的十指攥进了土里,他在心里发誓,此生若不能让回鹘人付出代价,他妄为七尺男儿。

    。。。。。。

    西行的路仍然在继续,吴生与同行者被当作牲畜一样驱赶,吃喝成了奢望,不挨鞭子便是大幸,干燥的河西之地,让他脱了几层皮,有时候抬头望见头顶的艳阳,他会觉得自己已经死亡。

    活着是一种奢望。

    不过回鹘人并没有让财货平白损失的打算,虽然受尽磨难,瘦得皮包骨头,吴生却没有死在路上。不知走了多远,不知走了多久,他被向货物一样分派,最后被人套着绳子,送到了偏僻的草原上。

    接收他的是个小聚落,只有不到百顶帐篷,同来的灵州百姓也不过二三十个人。他被分发到了聚落最边缘的一座破落帐篷前,面前的帐篷是这样小,像是一个发育不良的乞儿,事实上,走出帐篷接收他的回鹘人,也的确衣褴褛得跟灵州城的乞儿一样,矮小的身板也只是没有比他更瘦一些。

    把他带到这里的回鹘战士,简单跟帐篷里出来的回鹘人交接完后就走了,他们的话吴生自然听不懂。他疲惫且劳累,只是勉强支撑着不到而已,脚下的鞋子早已磨破,没有了本来的样子,露出前半个脚掌,血污脏兮兮跟马粪一样,他双眼布满血丝,他衣不遮体,他头发散落如同野兽,他随时都会倒下。

    但吴生没有倒下,他看着眼前这个矮小的回鹘人,并不难辨认出对方是个女子。虽然对方的皮肤同样干燥,双手同样粗糙,脸上同样脏兮兮,衣袍很大不合体,站立的模样跟回鹘男子并无多大差异,但那翘起的胸脯不会骗人。

    吴生在心中盘算着,若是他暴起发难,有多大把握杀了对方,若是他杀了对方,有多大把握不引起注意,若是没有引起注意,他如何逃离这里。

    逃离这里并无意义,在千里草原、荒漠、戈壁的包围中,他不可能成功逃回灵州,更何况他腿上的伤还未痊愈。

    但这并不妨碍吴生低着头在心里盘算,直到对方把他领进四处漏风的帐篷里,给了他一碗热水,还塞给他一碗吃食。

    吴生当然不会拒绝吃食,单纯固守气节并无用处,他必须要恢复力气,如此他才能做更多事。哪怕最终他都不能逃走,但只要稍有可能,以他的能力要袭杀几个蛮贼并不难,说不定他还有可能给这里放一把火,烧了这个不大的部落。

    吃完碗里并不多的食物,吴生并没有半分饱腹的感觉,身子虽然有些热乎了,但还是冷得发抖。那个不过十三四岁的回鹘女子,走过来收了那个残破的碗,看了他一眼,转身在角落弯腰翻找半响,终于掏出一件看不出本来颜色的破衣服,小跑过来递给了吴生,示意他穿上。

    天色向晚,帐篷里光线渐渐暗淡,吴生穿上那件带着些牛羊腥味的衣裳,这一刻他清晰感受到,他已经跟牲畜成了一样的存在。他打量着这座小帐篷,如果家徒四壁也适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