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钱小桔虽然生得柔弱似水,却是个勇敢的少女,不时之后还是跟着钱元瓘来到了南城门。
城墙重地,一般人没法子上去,但若是不站在正面高处,只怕又难以让李从璟瞧见,最终钱元瓘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又是亮明身份又是暗塞金子,最终还不得不扯虎皮做大旗,说是李从璟让他到这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见一见钱小桔。小校最终也是在见了钱小桔后惊为天人,这才勉强信了钱元瓘的谎言。
阳光炽烈,城墙上火辣辣的,钱小桔跟着钱元瓘站在日头下,像被火烧炉烤一般,说不出的难受,没多时就大汗淋漓。城头甲士偶尔偏过头,看他们的眼神都怪怪的,实在想不通这大热的天,除了他们这些当值军士,竟然还有傻子愿意跑到城头来遭罪。而且看钱元瓘的神情,分明不见半分痛苦难耐之色,这就更让甲士们觉得奇怪了。
钱小桔不停的擦拭着额头的汗水,感觉身子都要被烤融化了,好歹午时前太子仪仗终于出现在大街上,要是再耽误一会儿,真让她在正午的太阳下站上几个时辰,她非得晕过去不可。
“来了来了!”看见太子仪仗,钱元瓘兴奋不已,他偏头一看钱小桔,见对方还没动作,不禁开始催促,“赶紧把幕篱摘了,还带着做甚么。”
快到午时了,街上行人不多,远远看见太子仪仗,都连忙退避到街边执礼。钱小桔木木的取下幕篱,怔怔望着威仪摄人心魄的太子仪仗,一双水汪汪的眸子睁得大大的,生怕错失一个细节。
五百步,三百步,一百步。
近了,又近了。钱小桔心跳不禁加速,怦怦直跳,脸上红扑扑的,心头不禁生出一股羞涩之情,想要低下头去,又生怕错过了目睹天颜的时机。
仪仗中,被许多姿态不凡的各色才子,众星拱月般拥簇在中间的那人,骑着神骏非凡的高头白马,身着天下无二的绣金黑龙袍,身形挺拔的胜过世间一切枪矛,气度拔萃的压过世间一切风物,俊朗刚毅的脸庞,如闪电如日月的双眸,炯炯有神的让人不敢直视。
这便是太子吗?
这便是天下间最了不得的英雄人物吗?
他,姓李,名从璟。
钱小桔想起太白的诗,她不禁想到:此等人物,论理只该天上有啊!
她情不自禁的双手捧在心口,差些忍不住前行,从城头跌下去。
昨夜心头的极度委屈,一夜难眠的辗转不安,此时全都化作轻烟消散无踪。
钱小桔觉得自己在他面前,实在不该有丝毫委屈与酸楚,纵然历经千辛万苦,能得远远一见,也是值得的。倘若此生能常伴左右,白头偕老,便是来世化作桥上石,受五百年风吹,经五百年日晒,历五百年雨打,她也绝对心甘情愿。
“太子千岁!”钱元瓘连忙下拜!
钱元瓘身后,随从们连忙跟着下拜,大呼:“太子千岁!”
仪仗中的英雄人物抬起头来,与钱小桔四目相对,这一刹那,钱小桔恨不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章九十一 大唐太子立船台 欲我舰队出东海()
(第二更)
自杨广开凿大运河以来,扬州便成为隋唐两代漕运、盐运中心。所谓“凡东南郡邑无不通水,故天下货利舟楫居多”,扬州作为东南之地的一颗明珠,造船业得到极大发展。
太宗讨伐高句丽时,曾以唐逊为扬州道造船大使,在扬州督造舰船,以供唐军自海陆两道夹击高句丽;代宗大历年间,盐铁转运使刘晏在扬州兴建十个大型造船工厂,仅他任职其间,就建造大小船只共计两千余艘。
东南舟船之盛、扬州造船之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其时也,天下有四大港口,亦是造船工厂兴盛之地,是为扬州、明州、泉州、广州。东南沿海地区有一条所谓“广州通海夷道”,上连诸港,下通诸海,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早期叫法。
如今这四大港口,明州(后世宁波)在吴越,泉州在闽地,广州在(南)汉,都距离朝廷辖境较远,是为一时不可得之地,故而扬州就成了朝廷必须大力把握的存在。
吴国立国之基半在江淮,而吴国水师之所以当世无双,舰船之本半在扬州。
原本东南水师分为三家:湖南水师、吴国水师、吴越水师。
吴越水师就不必说了,十年前狼山一败,去岁常州一损,已是长久不能恢复元气;湖南水师在去岁吴国伐楚时,在洞庭湖一带与吴国水师决战,基本被从地图上抹去;而原本在东南一家独大、耀武扬威的吴国水师,现今也好不到哪里去,去岁被江陵水师在洞庭湖烧得太惨,眼下扬州又被大唐得了去,就算不是一蹶不振,也相差不远了。
依照李从璟的意思,大唐将翻整扬州造船厂,兴建扬州水师。
六月末,李从璟带着莫离、王朴、江文蔚、张易、朱元等人,走访扬州造船厂。
若非亲眼所见,李从璟很难相信时下的造船厂竟能这般庞大,穿越前他好歹也曾实地看过福州的一些船厂,不是丁点儿见识都没有的,还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得有些发怔。
造船厂的格局说来简单,无外乎两部分:室内与室外,但船坞船港不分家——不过这时候还没有船坞。
眼前的造船厂与后世并无多大本质差别,占地极广,举目望去,方圆十数里之地,尽是船港船台,在造的楼船,密集如仪坤州外的军堡群,大者如城,高近十丈、长达数十丈者比比皆是,搭配以类似塔楼的木质高架,耸入云霄,更是动人心魄。
人马置身其中,的确跟米粒没甚么区别。
“听闻广州一次就能造船五百艘,其中苍船长达二十丈,能载人六七百,木兰舟更能容纳千人,先前不知其真假,如今看来倒是确有可能。”李从璟边走边看,有些感慨。
“我中华造船之术由来已久,春秋战国时即有‘三翼’‘突冒’‘船舡’等多种舰船。其中大翼长十丈、阔一丈五,能容人近百。勾践卧薪尝胆灭吴时,已有战船三百艘。”说话的是朱元,他先前就自荐为大唐建水师,可见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至少理论知识让人刮目相看,此时便充当起解说来。
他继续道:“秦汉时船舰制造工艺得到很大提高,始皇帝统一南方时,组织起来的运粮船队,能一次运粮五十万石。汉时国威煊赫,水师亦是得到极大发展,据说一次战役能出动船舰两千艘,水师二十万。当其时也,高过十丈的楼船得以出现,建造的大船能重达一千石。”
“汉时长安城西的昆明池造船台,周长达到四十里,池中常有近百艘楼船。”
李从璟听罢有些微微汗颜,都说汉朝时国威如天,由此可见一斑。依照这时候的计量,这一石约莫就是一百斤,一千石的大船,就是十万斤,五十万石的军粮,就是。。。。。。懒得算了。若是按照秦时的计量,那更恐怖,一石差不多就是两百斤。
李从璟示意朱元继续,他便继续讲解道:“三国时孙吴建造的舰船,最大的上下五层,可容军士三千,孙权本人乘坐的‘飞云’‘盖海’等大船则更加壮观。孙吴被灭时,仅被晋军俘获的官船就超过五千艘,可见当时孙吴造船之盛。”
“至南朝,江南已能建造两万石的大船,南齐有名的祖冲之,就曾‘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所谓千里船,即车船也,使人以脚踏车轮,推动船舰前行。”
两万石,差不多就是一千吨,这是个很震撼的数字,但李从璟倒也不觉得难以接受,明朝郑和下西洋时,船队中就有两千五百吨级别的大船。以时下的计量而言,就是五万石的大船。
说到这,朱元稍稍深吸了口气,李从璟知道,接下来就是时下的造船技术了,只听朱元接着道:“本朝以来,船尾舵、橹、风帆等工艺得到很好使用和改善,榫接钉合的联接工艺、斜穿铁钉的平接工艺、海船建造水密隔舱的工艺,都使得船只品质大加提高。”
笑了笑,朱元继续道:“大江大河之上,长二十余丈,能容人六七白的船只,则是屡见不鲜了,有的船上甚至能开圃种花种菜。故此,我大唐舰船,渡江跨海,已是如履平地,船行万里之远,更是不在话下。”
一席话,朱元说得分外掷地有声,倍显自豪。
身为唐人,他的确有自豪的资本。
李从璟观望着左右在建的船舰,又望向烟波浩瀚的大江,心头涌动着只有一个穿越者才会有的情绪,而这个情绪来自于对西欧那个所谓“地理大发现”,和随之到来的殖民时代的,某种难以释怀的情愫。
有唐一代,唐人船只频繁驶进印度洋,这不是李从璟在穿越后才知道的事,拥有万石级大船的唐人,只要动力足够,已是足以抵达世界上任何一个他们想要去的地方。
西欧地理大发现时代远渡重洋的船只,莫说跟郑和的船队相比,唐宋的船舰都足以碾压他们。
“太子在想甚么?”莫离见李从璟望着江面出神,良久不曾言语,不禁开口问道。
“我在想,其实就眼下的科技水平而言,葱岭以西的地方,大唐即便是打下来,也无法建立稳固的统治。深入内陆,道路太长了,投入的本钱也太多,收获却不一定很大,丝绸之路上行走的唐人,基本都是商贾们,而不是大唐的野心家和将士。王玄策之后,大唐官将几乎不复至中亚。”
李从璟的思绪飘得很远,以至于他直接说出了“科技”“中亚”这些词,他向前走了几步,离开人群,只让莫离站在身旁,他的话更像是自顾自的念叨,继续道:“但海洋则不同。大唐的船舰不说抵达全世界,但假以时日,未尝不能抵达所有我们想到的地方。”
说到这,他不由得加重了语气,“但为何我中华开辟丝绸之路千年,船只远渡重洋数百年,却只是用来通行商货?”
莫离怔怔看着李从璟,摇动折扇的动作不知不觉间缓了下来。此情此景,好似又回到了十几二十年前,彼时两人都还是少年,喜欢顺着梯子爬到危险的屋檐上,他也是这样呆在李从璟身旁,听李从璟喃喃自语一些他当时还听不太懂的话。
江面如此宽广,而大江尽头的海洋无疑更加广阔,海洋之外,那才是真正的天下。李从璟目光悠远,横跨了千年的距离,又似乎抵达了某处彼岸。
他语调铿锵,又带着浓浓的不平之气,“我一直在想,极富开拓进取精神的汉人唐人,为何最终会走到闭关锁国那一步,难道就因为我们是农耕文明,本性就是小富即安?难道就是因为儒家中庸之道熏陶了我们千年,所以人皆畏首自大?”
李从璟摇了摇头,目露悲愤之意,“自夏以来,中华王朝总是起起伏伏,合久分、分久合,盛复衰、衰复盛,但汉唐之后,中华何曾大盛于天下了?”
李从璟忽然看向莫离,眼神如铁,一字一句道:“人无进取之心,则无恒久之财,国无进取之心,则无恒久之强!我大唐舰队既然早已发现了海外盛土,为何却要停止征服的步伐?长城之外、四海之远,为何只有商贾踏足?中华发明了火药,为何只用于烟花爆竹?中华给了世界四大发明,而世界最终回馈了我们甚么?!”
他几乎要以拳击胸,“凡此种种,是该怨天尤人,坐失良机,终成睡狮,被跳蚤相戏!还是该奋发图强,锐意进取,以四海之材养我大唐之强,虽千万年有变,大唐依旧雄霸于天下?!”
李从璟复又转身,面对浩瀚大江,气度变得沧桑而又厚重,“大江不成死水,唯因其奔涌东流,日夜不息也!因其日夜不息,所以江水滔滔,虽千万年过矣,而绵延不绝!人复如是乎?国复如是乎?”
“世间万物,何者叫人推动科技进步,何者叫人改良国家制度?利也!”
“若使我大唐舰队外征四海,以天下之利养我大唐子民之野心,而使大唐有志之士皆争相跨海而出,以热血勇武征战于诸邦,以诸邦之财再造社稷,则天下如何不是我大唐永世称雄?”
“我大唐有天下最先进之文明,我大唐有天下最强大之舰队,我大唐有天下最饱学之才子,我大唐有天下最鼎盛之兵甲,为何开天辟地为世界画地图的,不能是我大唐?!”
莫离忘记了摇扇的动作,怔怔望向被江风吹拂的李从璟,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曾今的雄心壮志,在他心中如火山爆发般喷涌出来,而时至今日,这份他跟李从璟共同的梦想,再度变得炽烈而又焕然一新!
李从璟转头看向莫离,眼中神采盎然,有直冲斗牛之气,“到得今年,我不过三十岁而已,我还有的是时间!在我有生之年,我如何不能改写中华历史,改写世界历史?”
他一摆衣袖,远眺天际,一手负于身后,一手指向东方海洋,“大唐的未来,在那里!我李从璟,必将带领你们抵达彼岸!而现在,一切就从兴建大唐舰队开始,从兴建大唐水师开始,从这里——扬州的造船台,开始!”
他轰然转身,看向十步之外的诸位大唐年轻才俊,陡然喝道:“王朴!”
王朴乍然闻喝,不禁一震,连忙拱手行礼,“朴在!”
李从璟目光如闪电,也如日月,“本宫教令:以王朴为扬州造船大使,总领扬州船台翻整、扩建,并及船只建造诸事!”
王朴满面凛然,慨然应诺,“朴得令!”
李从璟又看向江文蔚等人,声若虎啸龙吟,“朱元、江文蔚、张易!”
江文蔚等人皆正色抱拳,“臣等候令!”
“本宫教令:以朱元、江文蔚、张易为扬州造船副使,协助王朴统领造船诸事!”
“臣等得令!”
大唐这艘注定要远渡重洋、扬帆于天下的巨舰,自今日,开始了他踏向全世界的征程!
或许百年之后,也不会有人忘记,今时今日,一位大唐的年轻太子,在扬州船台之上,手指东海,为恒强的大唐帝国,画下了辽阔无边的海岸!
章九十二 两人阁楼闻雨声 两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