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帝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十国帝王- 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一别,便是一生。”吴青青笑容也带上了凄婉之色,沉默了片刻,她抬起头,忽然道:“既然要永别了,有个问题,你可否如实回答我?”

    “你说。”丁黑颔首,在对方还未问出问题的时候,便给出了肯定的表示。

    青丝被轻风吹拂,吴青青问:“在我之前,是否也有一个叫小青的女子,曾今遇见过你?”

    丁黑一愣。

    吴青青的笑容被淹没在暮色中,这让丁黑看不清这笑容的颜色,她轻声道:“当日你闯进吴府,与父亲交手,却在看见我的时候,唤出了这个名字。起先我还以为你是在叫我,但经过这么久,我终于知道,其实,你是在呼唤另一个女子。”

    丁黑没有否认,他的沉默如同这黑夜一样深沉。

    “那应该是个很幸运的女子。”吴青青道,“至少,她比我幸运。因为,她在我前面遇见了你。”

    丁黑还是没有说话,在这样的时候,面对这样的人,这样的面孔,他不能说话。

    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丁黑的回应,吴青青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终于破灭,她侧身,让开道,咬着嘴唇,不让眼中泪珠落下来,“你走吧。反正你始终是要走的,无论我怎么留,你都要离开这里。你走吧。”

    丁黑默然,向吴青青抱拳,牵起马缰绳,从吴青青面前走过。

    吴青青侧过头去,不去看丁黑。

    人的脚步声,马的脚步声,在这一刻都格外轻。但它们再清,也会消失在夜里,永远消失在夜里。

    直到什么都听不到了,确定什么都听不到了,吴青青蹲下身,将头埋进膝盖下,仍由肩膀放肆的颤抖。

    等了许久,也没有等到丁黑的回应,吴青青心中最后一丝希望终于破灭,她侧身,让开道,咬着嘴唇,不让眼中泪珠落下来,“你走吧。反正你始终是要走的,无论我怎么留,你都要离开这里。你走吧。”

    丁黑默然,向吴青青抱拳,牵起马缰绳,从吴青青面前走过。

    吴青青侧过头去,不去看丁黑。

    人的脚步声,马的脚步声,在这一刻都格外轻。但它们再清,也会消失在夜里,永远消失在夜里。

    直到什么都听不到了,确定什么都听不到了,吴青青蹲下身,将头埋进膝盖下,仍由肩膀放肆的颤抖。

章一百六十一 历经磨难终成凤 多年对弈收官始 1() 
契丹,西楼。

    清晨,夏日阳光从院外洒进来,照在刚打开房门的耶律德光身上,将他手捧书卷的身影衬托得轮廓耀眼。耶律德光一身汉式素色长袍,挺拔的身子多了几分儒雅,满头长发用一条蓝色布条束着,随意仍在脑后。他抬头看了一眼晨阳,干净的脸上露出一丝柔和的笑意,这样的天色总是让人心情舒畅,因为一切都充满了希望。

    院中有一棵从南方整棵移植过来的大树,枝繁叶茂,绿意葱葱,树下有一张圆形石桌,桌前有四张石凳。耶律德光信步走到石桌前坐下,摊开手中的书,安静的读着。书名《大学》,是耶律德光前不久托人向南院一位汉人职官所借,这些日子以来,耶律德光便一直在读这本书。

    一个宁和的早晨。

    这样的宁和早晨,耶律德光已经过了不知多少时日,在这一年多的日子里,他仿佛已经遗忘了时间是什么。这座府邸,这座院子,这屋中的这些书,便是他这一年多来朝夕相伴的东西。

    这一年多来,耶律德光踏出院子的次数屈指可数,这对拥有他这种身份地位的人来说,是几乎不可能的事。身为契丹兵马大元帅,又是耶律阿保机最有作为的两个皇子之一,各种各样的事务,各种各样的是非,向来都是耶律德光需要周旋的。

    但早在一年前,耶律德光就卸下了肩上兵马大元帅的职位,同样也卸下了担子,卸下了是非。他在闹市结庐,在权力中心隐居,闭门谢客,只是与书为伴,偶尔出府,也不过是策马驰骋于草原上,连游猎都不曾有过。

    这样清心寡欲的日子,常人尚且难以做到,遑论是他耶律德光?但是他做到了。如今的耶律德光,若是置身不知他身份的人面前,别人只会以为他是书生、是居士,是个心境平和的平凡人,而绝对不会想到,他是耶律阿保机的皇子。

    家老进来向耶律德光禀报,有客人来求见。

    耶律德光的目光从书页上离开,他看着家老,露出温和恬淡的笑意,并没有因为被打扰而有丝毫不快,“家老,府中不待客已经很久,平日来的客人也都是你出面招呼、婉拒,现在你既然来替客人传话,想必来的是我相见的人?”

    “的确如此,殿下。”家老微微躬身,看着眼前的年轻人,眼中露出关切和慈祥的神色,这位他看着长大的年轻人,现在与人相处时,总能让人感觉到平静宽和,像草原上的微风,像原野上清澈的河水,“殿下这些日子只接见儒士,今日来拜访的,正是一位大儒士。”

    “哦?是谁?”耶律德光来了兴趣。

    “韩延徽。”家老道。

    “原来是韩先生,快请他进来。”

    这不是韩延徽第一次造访耶律德光的府邸,只不过那都是很久之前的事了,这一年以来,韩延徽已经不曾踏足过这里,今日他前来拜访,本为对方所拒绝,在他说出来拜访的不是南院官员,而只是一位士子的时候,家老才进去通报。

    走在府中,虽然高台楼阁一如既往,但韩延徽却发现空气中流淌的气息不同了,往先这府上的人个个神色倨傲,看人都是俯视,让人觉得刺人,但今天,来来往往的人,都神色平和,见到他的时候,还会停下来,对他行礼,容他先过。

    韩延徽有些感慨,同时也更加好奇,他突然很想快些见到耶律德光,想看看这个原本是契丹最有希望的年轻人,在经过一年销声匿迹般的沉寂后,如今变成了什么模样。

    家老将韩延徽带到院子外,便躬身而退,示意韩延徽可自行进门。韩延徽在院门驻足片刻,整了整衣襟,迈步走进院中。

    他看到院中的大树下,一位气质淡雅的年轻人,正在聚精会神读书,举止淡然而从容,平常的像个普通人家的公子,却又优雅的像是世间最有学识的读书人。韩延徽眼神有刹那的恍惚,即便是已有心理准备,但巨大的对比反差下,他还是差些不能相信他所到看到的一切。

    耶律德光察觉到韩延徽进门,站起身来相迎,“韩先生,快请进来坐。”

    韩延徽躬身行礼,“怎敢劳殿下亲自出迎?”

    耶律德光拉着韩延徽在石桌前坐下,举止随和,丝毫不做作,那份亲近显得极为自然,微笑道:“此处既没有韩大人,便也没有皇子殿下,有的只是两个读书人罢了。”

    韩延徽不再拘泥身份,看向石桌上的书,打开话匣子,“殿下在读《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殿下胸怀宽广,读此书必有所得,不知可否赐教?”

    耶律德光谦虚道:“契丹南北院,谁不知韩先生是治《大学》的大家?在先生面前舞文弄墨,何异于班门弄斧,韩先生就不必嘲笑我了。”说着,话锋一转,“不过,我在读《大学》时,的确碰到很多疑惑,希望韩先生不吝赐教,为我解惑一二。”

    家老奉上茶水糕点来,耶律德光请韩延徽随意。

    韩延徽道了谢,和耶律德光就茶研书,越谈越深入,不知不觉间竟然忘了时间流逝。

    直到日到中天,家老来劝饭,两人这才如梦初醒。

    耶律德光笑道:“今日与韩先生坐而论学,不期竟兴浓至此,惜乎韩先生不早来,要不然我就不用老为不能理解书中奥义而抓耳挠腮了。”

    韩延徽感叹道:“殿下天资过人,读书一年,已抵得过常人十年之功。殿下读书这份心境,恬淡平和,我之前却是如论如何不曾想到的!”

    韩延徽这说的是实话,在人的生命当中,很多时候我们上路,便再也没有办法停下来,虽然在某些时候,我能能够强烈的感觉到,甚至是清晰的认识到,唯有停下来,才能更好的往前走,但总有太多的干扰,让我们无法停下脚步,只能拖着沉重的身躯,背着沉重的包袱,一步步继续迈向前。多年以后,当我们面对更加困苦的情况,再次想要停下来休整,再行出发的时候,我们会悔恨,会懊恼,会责怪自己,当初为何没有停下来,如果当时停下来了,现在的路就要好走的多。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在悔恨之后,还是要继续往前走,却也没有在这个时候给自己一个停下来的机会。到了这时,我们才会认识到,原来当初以为的艰难险阻,那些阻碍我们停下来的东西,跟后面漫长而辉煌的路比起来,是那样不值一提。但是很可惜,我们没有重头再来,第二次选择的机会。并且在这个时候,即便是我们在意识到,在将来某个时候,我们可能会同样责备现在的自己,责备自己现在为何没有停下来。但我们愈发感觉到无力,愈发感觉到无法停下脚步,因为我们身边的干扰,比之先前,又更加严重了许多。

    韩延徽敬佩的耶律德光的地方,就在于处在他那样的位置,能在去年经受挫着之后,没有因败而溃,更没有恼羞成怒的“奋起直追”,而是以莫大毅力,以极为长远的见识,卸下了让整个契丹,除却耶律阿保机之外,都眼中的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职衔,独守空楼,在几排书架与三尺书桌前,将自己沉静了下来。

    而经过这一年的沉静,现在的耶律德光,已经锋芒内敛,整个人再不复当年的浮躁和轻狂。当年的耶律德光有弱点,并且有的弱点很明显,很容易被对手利用,李从璟在檀州让耶律德光吃瘪时,之所以能破局,之所以能讲耶律德光逼入绝境,最大的依仗,就是因为李从璟知道,耶律德光不甘吃亏,不愿认输,太想要赢他李从璟了。所以李从璟才能看透耶律德光的布局,最终反败为胜。但是现在则不同,眼前的耶律德光,已经让人看不到他的弱点。甚至此时此刻,韩延徽觉得耶律德光已经没有弱点。

    这是一个近乎没有道理的认知,韩延徽甚至都有些不愿意承认,这世上绝对不会存在没有弱点的人。好在韩延徽手中有一张能够试探耶律德光的牌,他看了一眼天色,觉得是时候将这张牌放出来了。

    韩延徽微微欠身,对耶律德光道:“殿下,下吏此来,是受皇命,有事要通知殿下。”说着,韩延徽很无礼的盯着耶律德光,一字字道:“耶律倍殿下西征功成,领皇命凯旋,今已至城东三五十里,皇上下令,让殿下领文武百官出迎。”这话说完,韩延徽希望能从耶律德光了脸上看出一些端倪来。

    但是他失望了,耶律德光脸上并无异样,不仅如此,耶律德光甚至是很赞同的点点头,道:“皇兄为国家征战余年,在细线为我大契丹立下赫赫战功,不仅扬我国威,更在实际上为我大契丹国谋下数不清的利益,乃是我大契丹的莫大功臣。如今英雄凯旋,我等作为契丹子民,正该出城相迎。”

    耶律德光这样的反应,大大出乎韩延徽的意料,“殿下这是答应了?”

    耶律德光失笑,“我为何不答应?”

    韩延徽默然,片刻之后,他起身离座,向耶律德光深深下拜,“今日之殿下,历经洗礼,已羽化成凤,下吏先行贺过殿下!”

    耶律德光示意韩延徽起身,笑意愈发温和,“韩先生美赞,我姑且受了,多谢先生一番好意。”

    随即,耶律德光换上盛装朝服,和韩延徽出府,在皇宫前汇合了文武百官,一起出城,向西迎去。

章一百六十二 历经磨难终成凤 对弈多时收官始 2() 
离城三十里,耶律德光等一众文武百官、依仗、随从,浩浩荡荡,停在草原上,面西而待。

    不久,先是先锋游骑前来接头,再往后,耶律德光等人就看到地平线上冒起的一条黑线,没多久,潮水一般的西征大军出现在众人视野中,气势威严的向众人靠近过来。

    耶律倍带领数位大将,行在队伍最前。

    作为此行西征的统帅,耶律倍依仗契丹军队的精锐能战,加之各位大将的尽力辅佐、征战,在西线立下赫赫战功,将西行前耶律阿保机定下的任务圆满完成。而今凯旋的耶律倍,在此时,就是契丹国最耀眼的英雄,是无数人敬仰、崇拜的对象。

    耶律德光是领头,他步行快步迎向耶律倍,高兴的说道:“皇帝带领南北院文武百官,恭迎皇兄西征凯旋!”

    看见耶律德光之初,耶律倍心中就有一股莫大的气流在腾飞,那是扬眉吐气,也是得意,见耶律德光规规矩矩出迎,耶律倍滚落马鞍,来到耶律德光面前,哈哈笑道:“怎么好意思让皇帝亲自出迎?”

    “皇兄西征功成,让我契丹国势再上一个台阶,是我大契丹国的不朽功臣,莫说是我,便是所有契丹子民,都应该出来相迎。”耶律德光真诚的说道,“英雄,就是应该被敬仰和尊重的!”

    耶律倍心中舒坦,又是一阵大笑,“此番西征能胜,一赖父皇谋划周到,二赖诸位将军身先士卒,三赖我大契丹国内大力援助,四赖前线将士拼死力战,我不过是随行而已,谈不上有什么功劳。”

    耶律倍嘴上谦虚,一席话也说得得体,让前来相迎的文武百官尽皆俯首称是,耶律德光也笑道:“皇兄说得对,行赖我大契丹国众志成城,才有今日大功。皇兄,快请入城!”

    “好!”耶律倍看了耶律德光一眼,突然察觉到,今日的耶律德光,气质有些怪异,与往常不同,这让他有些纳闷,但一时又说不出来是哪里不对,不明所以。

    当日耶律阿保机在太一殿接见耶律倍与西征数位大将,又在当日夜举行大宴庆功,这些且都不提。

    且说三日后,耶律阿保机召集朝中重臣于太一殿,将出征渤海国一事的谋划,正式公之于众,并且询问良策。一时间,朝堂上群臣激昂,战心满满,纷纷献策。耶律阿保机将这些计策让人一一记下。

    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