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姐姐,你会永远和我在一起,不再分开么?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

    吴婳忽然伤感的问道。

    “会的,妹妹。”紫嫣紧紧地搂着吴婳,郑重的点了点头。

    “皇上的探视时间就快到了,姐姐,你先避一避,这里留下郑伯伯收拾,我会求皇上,把父亲的葬礼办得隆重一点。他生平简朴,就让他风风光光的去找妈妈吧。”

    吴婳天色,对紫嫣说道。

    “好的。妹妹。你要好好保重。我皇帝虽然很铁血冷酷,但姐姐希望你不要轻易被感动,因为天家最是无情。特别是于汉王来说,他是我终生的仇人,所以好妹妹,姐姐真的不希望你还在爱着他。那天我汉王,到最后似乎也有了一点情意,姐姐宁愿你和我一起守护汉王,都不愿意你爱上这个阴险皇帝。”

    紫嫣心事重重的嘱咐道。,,。请:

360章 把酒言欢() 
“姐姐,你知道爱情是没有理智的。.M我原本那天听了汉王的话,心里很怨恨朱瞻基的那些所谓的卑鄙手段,但是现在,自从我跟他一起来到了这北京昌平县的时候,我忽然真的懂了他。我觉得身为帝王,腹黑,心机就是他的一部分,我如果爱他,就要接受他的这个部分。”

    吴婳忍不住立即反驳姐姐。

    “妹妹,这次他又给你灌了什么**汤?你不知道,他对你说的一些话,那都是帝王的御人心术,你千万不要陷进去啊。”

    紫嫣快步往前走,但还是忍不住飞快的嘱咐吴婳。

    “罢了,姐姐,你不是他,所以没有资格评判他。请你尊重我对皇上的感情吧,就像我会尊重你对汉王的感情一样。”

    吴婳此时觉得有些遗憾。

    刚才她们两姐妹还紧紧相拥,觉得这世界上是彼此最亲最爱的人,可是此刻,她们一提到男人的话题,气氛就变得有点剑拔弩张,空气里有了某种火药味了。

    也许紫嫣也感到了这一点,她不再说话,使用轻功,飞身越出围墙,消失在了房子后面的树林里。

    “爹爹下葬那天,记得替我多磕两个头。”

    这是紫嫣留给妹妹的最后的话。

    埋葬完吴大牛,朱瞻基像当年朱棣深入农家一样,亲自下到田间地头,而且往往都是突然改变视察路线,力求真实的农村生活的情况,他到夜很深,都在走家串户,力求听到每一个农民的最真实的呼声。

    所到之处,黎民百姓无不感动的痛哭流涕,齐呼青天大老爷,朱瞻基这一代明君的形象已经深入万民百姓的骨髓里。

    这还不够,朱瞻基还立志做一个擅长文艺和献身于仁政的儒家君主。他告诉吴婳,他不但试图实践儒家的原则,而且还要通过编写为帝的指南《帝训》,还有教诲官员的手册《官箴》而把儒家的原则留给后世。

    吴婳现,朱瞻基虽然告诉她内心最渴望的是“夜深篱落挑促织”的那种农村儿童的闲散生活,但是他的所作所为,真的可以称得上“天生帝星”。

    吴婳尤其佩服他用人的高妙。

    白天视察完毕后,朱瞻基觉得累了,会找一处僻静的农家院落,和吴婳把酒言欢,这时,吴婳忍不住问他:

    “瞻基哥哥,都说‘大明三杨’很出名,你这样倚重他们,并且给了几位重臣很大的权利,在作出一项决定前常常采纳三杨的意见,而且倾向于接受或大学士和大臣们的建议。你这样不怕他们功高盖主么?”

    “婳儿,你错了。好的下属就像一匹好马,如果你驾驭得当,他们就可以带你千里驰骋,而要想驾驭好他们,就得知人善任他们各施所长,但又互相牵制,互相补充。”

    朱瞻基笑了,露出一口灿烂的白牙,然后用一种了如指掌的语气和吴婳分析道:

    “‘大明三杨’天下皆知,他们即为:杨荣,杨士奇,杨溥,各有所长,蹇义简重善谋,杨荣明达有为,杨士奇博古守正,而夏原吉含弘善断。事涉人才,则多从蹇义;事涉军旅,则多从杨荣;事涉礼仪制度,则多从杨士奇;事涉民社,则多出夏原吉。杨溥是个特殊的人物,性格内向,但操守很好,为众大臣叹服。”

    “哦,你果真是对你的宝马们的脾性了如指掌?可是一山不容二虎,你又是如何让他们互相包容,不计较个人恩怨,共同为你服务呢?要知道,‘党争’历来为各路君王们头疼。比如现在,你离开皇宫一个多月,又没有可以监国的太子,把朝政大权都交给几位重臣,你就不担心他们在这过程中会结党营私,形成小团体,最后酿制‘党争’?”

    吴婳有些担心的问道。

    “谢谢你,婳儿,你能想的这么周到,你不仅是一个优秀的细作,也有一个女政治家的潜力呢。你说的问题朕当然考虑到了。”

    顿了一下,朱瞻基笑道:“当然,只要几位重臣识大体,顾大局,能以国家大事为重,相互包容,不计较个人恩怨,就永远也不会形成‘党争’的局面。朕给你讲一个‘三杨’之间的小故事吧,听了你就明白了。”

    朱瞻基喝了一口农家风味的米酒,向吴婳娓娓道来:

    “朕知道,‘三杨’中杨荣这个人办事果断,敢作敢为,对军务很熟悉,只是不能洁身自好,多次接受边将馈赠的良马。朕听说了,向杨士奇询问。谁知道,杨士奇力赞杨荣通晓军务,是他和众位朝臣所比不上的,不应该因为有这样的小毛病就放弃不用。朕当时笑着告诉杨士奇,杨荣曾经在朕面前,说杨士奇和夏原吉的坏话。杨士奇听后,没有丝毫的怒意,反而对朕请求,能够像包容他一样包容杨荣。后来朕再把这件事讲给杨荣听,杨荣听了,感觉十分惭愧,对不住杨士奇,便尽释前嫌,他们三个人相交甚欢。这,就叫做‘驭人之术’。”

    朱瞻基颇有些洋洋得意的讲完,吴婳也瞬间明白了:“你是故意去询问杨士奇对吧?因为你知道他这个人,你他会这么说。”

    “是的。这样和谐之后,‘党争’怎么会在我的统治下形成呢?当然,杨士奇之所以表现得这样宽容大度,是因为他对我的人格和领导才能服气。他不想朕为难,所以率先隐忍和退让,而没有选择争锋相对。”

    朱瞻基有些满足的又喝了一杯米酒,心情更加愉悦,或许是农村野外天高云阔的风光让朱瞻基也心情大好,话匣子忍不住打开了,他开始向吴婳传授他的“为君之道”,似乎忘了吴婳也只是一个小女子。

    其实多年以后,当吴婳有一天君临天下的时候,她才会明白,原来正是今日朱瞻基给她的政治启蒙和驭人之术,才会让她高高立于男人的朝堂之上,而毫不逊色。

    当然这是后话了,因为谁也不能预料明天。

    就像今日侃侃而谈的一代圣君朱瞻基,他又怎么知道他的明天是什么呢?:请:

361章 拥有全世界为何还会不快乐() 
此时,吴婳只听朱瞻基侃侃说道:

    “作为一个皇帝,在施政时,既要懂得怎样授权,也知道如何行使领导权。.M可是,在强化行政制度和皇帝权威方面,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才能。当出现危机时,皇帝的行动一定要是果断和负责的,朕刚刚接到朝廷的快马奏报,安南人黎利反叛,屡次打败官军。黎利请示朝廷求重新立陈氏之后为安南国王。朝中几位重臣坚决反对,义愤填膺,说什么安南是太祖爷亲自打下的江山,绝对不能让它丢失寸土,多次请求讨伐黎利,出兵安南。”

    “难道不应该这样?要知道你皇爷爷当年征服安南是多么的不容易。当年安南闹霍乱,你差点死在安南。你怎么忍心丢失那块土地呢?”

    吴婳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婳儿,你错了,你记得当年,还是皇太孙的我,在面对皇爷爷询问治疗安南霍乱的真正良方是什么的时候,我没有告诉他,其实最好的良方,就是放弃安南。”

    此时,朱瞻基脸上的表情变得十分坚定而沉着:

    “安南多次劳师远征,得不偿失,现在国中疲惫,远征无益,所以,朕决定了回去之后,力排众议答应黎利,册封陈暠为安南国王,罢征南兵。在这一点上,人都必须听我的。”

    此时,朱瞻基脸上那种霸气的表情吴婳一个帝王的独断专行的一面。

    “不仅如此,朕深切地关心公正的施政。虽然朕在对待失职的官员时是严厉的,但除了惩罚宦官外,朕很少判处死刑。很多的审判,朕常常亲自主持。朕一贯命令复审严重的刑事案件,而这样的再审理,在朕的统治时期一定会使数千名无辜者获释。”

    ……

    朱瞻基侃侃而谈,吴婳仿佛无数沉冤得雪的民众对着朱瞻基高呼万岁的情景。这一夜,他们一直聊到子夜时分,朱瞻基才在海涛公公的一再催促下,回到行宫就寝。

    吴婳也静静的躺在行宫别院的小床上,她脑子里不断浮现出朱瞻基今日的种种言语,渐渐又有灵犀。

    谁也不曾知道,就在北京昌平县的这个平凡的夜晚,吴婳在朱瞻基的言传身教的熏陶下,初步具有了一点女政治家的雏形。

    这,或许是这次北巡,朱瞻基的最意外播下的善缘吧。

    马车嘚嘚向前,一个月的时光过得好快,北巡的队伍返回皇宫了。

    当朱瞻基的车驾终于回到皇宫的时候,孙灵微忽然消瘦了一大圈。

    “皇后,你瘦了。”

    朱瞻基有些愧疚的抚摸了一下孙灵微那消瘦的面颊。

    “皇上。皇后娘娘思念皇上,自从皇上走后,每日白天就是忙于宫务,想要为皇上换来一片安宁的后宫,不辜负皇上的一片殷切卷爱之心。可是一到了晚上,皇后娘娘就茶饭不思,夜不能寐,怎么不消瘦呢?”

    忠心的碧瑶姑姑连忙趁机给皇上进言道。

    这是,孙灵微清楚的此时听闻碧瑶诉说的这些苦情场景的时候,朱瞻基的脸上没有疼惜的感觉,而是有了一丝不易觉察的厌倦。

    孙灵微的心,瞬间就掉到了谷底。

    她怔住了。

    后面皇帝如何携手和她与群臣敬酒,致辞,她都浑浑噩噩的,如若梦中。

    可是朱瞻基并没有太注意到孙灵微的这些变化,他回宫的第一晚,去的第一个地方并不是坤宁宫,而是慈宁宫。

    “母后,朕这次去视察了北方农村,同时也远离皇宫的喧嚣,在那里想明白了一些国家的方争政策,等儿子给你一一商量之后,便要在全国推行。”

    朱瞻基兴奋的说道。

    “好啊,说来听听,母亲也正想听听呢”。

    张太后饶有兴趣的说道。

    “是的。母亲。”

    朱瞻基恭敬地一拱手,就开始再一次的侃侃而谈。

    张太后认真的倾听完之后,不由得点头微笑道:

    “瞻儿。你现在已经完全能独当一面了。你的这些治国之道丝毫不逊色于先皇,还有你皇爷爷,你的父皇,还有皇爷爷,他们若是泉下有知,也该感到满足了。母后也真的得很欣慰,更是一点也不后悔当初不惜一切代价,把你送上这个帝位的选择。”

    “母亲,多谢你对儿子的肯定。你既然说到这儿,朕也正想,去拜谒皇爷爷还有父皇呢。”

    朱瞻基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

    “好好好,本宫也正想出去走一走,,我大明朝的疆域和人民呢。”

    宣德四年正月18,朱瞻基陪同母亲拜谒长陵献陵。

    百姓们经过河桥时,朱瞻基亲自下马,亲自搀扶太后的坐辇。

    路两旁欢呼的人群,张太后意味深长地告诫儿子,百姓能如此爱戴君主,是因为君主能够使他们过上安定的生活,所以国君一定要重视百姓的安危。

    返回京师的途中,张太后也像朱瞻基一样,走访当地的百姓,询问他们生活生产情况,赐予他们一些钱钞。

    百姓献上食物水酒,张太后亲手递给宣宗他尝尝真正的农家风味。

    政通人和,国泰民安,这,不就是朱瞻基还没有当上皇帝的时候,对自己的期许,对人生的期盼么?

    切都以已经达到了。

    这样的人生犹如开挂的人生,真的是太高兴了。

    正月已过,二月初八日,31岁的朱瞻基来到文渊阁,与杨士奇杨荣金幼孜杨溥李时勉等儒臣谈经说道,尽显一代圣君本色。

    可是此时,他才隐隐现,自己好像并不快乐。

    “朕想要的一切目的都已经达到,为什么还会如此不快乐么?朕成功的把微妹妹送上皇后宝座,朕又将自己的国家治理的如此政通人和,为什么还是总觉得心头有什么遗憾之事呢?”

    朱瞻基一次次问自己。

    可是他却怎么找不到答案。

    尤其令他自己也感到奇怪的是,他回来之后,越来越懒怠去“坤宁宫”灵微了。

    原以为分别一个月后,会是小别胜新婚的感觉,可是结果再次见到孙灵微之后,不知道为什么,他竟然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感觉。;**;:1

362章 原来一切无关爱情() 
此时,朱瞻基忽然吃惊地有了新的现。Ω.M

    “原来朕当初一直如此执着于孙灵微给自己当皇后,似乎只是实现一种政治抱负。也许跟爱情无关。当一切目标实现后,原本应该是身心愉悦的,可是朕只有头脑的畅快,并没有那种心灵的幸福。”

    那么到底什么才叫做“爱情”呢?

    朱瞻基认真的问自己。

    “我和微妹妹的难道不是爱情么?如果我和她之间的故事不算爱情,那么到底什么才可以叫**情?”

    此时,朱瞻基回忆起那过去的二十多年的岁月里,他和孙灵微之间经历的每一次心跳,心痛,还有心惊,心酸,欣喜……

    忽然现,如果那些当初要死要活的刻骨铭心,意乱情迷,撕心裂肺,就叫**情的话,那么这样的爱情,我宁愿不要!

    所谓爱情,难道,其实都只是一种当时情绪?

    为什么那时的我们会那样哭着闹着呢?难道一切仅仅因为年轻?

    此时的朱瞻基,心里变得十分害怕,十分矛盾!

    一方面,他真的觉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