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第1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瞻基沉吟半晌,也叹息道:

    “士奇说得对。先帝对二叔关爱有加。因为他只有这么两个兄弟。汉王自绝于天,朕不敢赦。可是赵王反形未著,朕不忍此刻剿灭他,以辜负先帝的情意。”

    “走吧,恐怕现在赵王已经惊魂未定了,我们就不去他府上打扰了。”

    朱瞻基终于下定决心,对尚书陈山和夏原吉等人命令道。

    “皇上真是仁爱之人,心底善良,至柔至刚,令天下人感佩。”

    随军大臣都深深叹服朱瞻基的宽容。

    “好啦,难得来到山东,听说山东一带的蟋蟀河头特别大,叫声也特别响亮,而且特别善斗,这次,朕可要好好捉几只蟋蟀回去饲养。对了,杨荣呢?”

    “杨兄在清点汉王的家奴们,他从汉王的家眷中带了皇上最想见的人呢。”

    夏原吉忽然神秘的说道:

    “记得你十岁那年,永乐爷命令我带着你在北京的行在宫学习处理政事,每天黄昏,你匆匆处理完我交办的事情,总说要去体察民勤,深入乡野,后来我才知道,你哪里是体察民勤,就是和两个小姑娘捉蟋蟀去了,吓得我都不敢跟当时的皇上说,因为我要是跟永乐爷说了,他老人家恐怕也不信呀,他那得意的皇太孙,这么沉稳上进的人,却还有这么一个爱好,谁信呢!”

    “哈哈?师傅你竟然还记得,朕这些年少时的事情?朕自以为师傅当时并未察觉,没有想到,师傅却世事洞明啊。感谢师傅,虽然知道徒儿的放浪,却依然纵容。那可是朕,毕生之唯一爱好啊。”

    朱瞻基忽然朝着夏原吉咧嘴一笑,口称“师傅”,露出一排洁白整齐的牙齿,此刻的他,不再像一个皇帝,而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此时,杨荣带着吴婳在一小队先锋兵的带领下和保护下,正紧急追赶着皇帝的军队。

    “吴姑娘,一会儿见了皇上,杨某已就算不辱使命了。听说皇上连赵王都没有攻打,我猜,皇上是想急着见一见他的婳儿呢。”

    杨荣有些神色暧昧的望着吴婳。

    “啊,真的就要见到他了么?从此,我又回到北京皇宫了么?”

    吴婳真的不敢相信,这一切就这样结束了。

    一切又这样开始了。

    走了半天,忽然一小队士兵打着王旗,

    疾驰而来。

    “杨大学士,皇上特意派人来接吴姑娘。”

    前来接应的小将军一边说,一边从马车上掀开帘子吴婳换乘另一俩马车。

    “啊,皇上这么着急啊。”

    杨荣语气变得更加暧昧。

    “对啊,皇上说,现在是捉蟋蟀的好时机,要和吴姑娘一路捉蟋蟀回去呢。”

    小将军努力掩饰住心里的笑意,故意板着脸回答。

    吴婳在新的马车上,大概走了半个下午,马车忽然停下来了。

    “皇上亲自来接你了。”

    那位小将军一边低声告诉吴婳,一边迅速跳下马来,吴婳只听到一声:“参见皇上!”

    接着是周围人的声音:“参见皇上。”

    吴婳还没有来得及回过神来,忽然帘子被掀开了,一张英武俊逸的脸猛然出现在面前。ww。uanhu

    吴婳不由得出神的望着那张脸。

    那张脸既有男孩的俊美,又有着男人的厚重。曾经象牙白的肤色,因为一路风尘,变得有些黝黑。

    更显得那张脸轮廓分明,脸上的每一道轮廓透着岁月的冷峻;

    可是一双略带女气的熟悉的桃花眼,却又写着几分顽皮和俊逸。

    “婳儿,朕亲自来接你了。”

    此刻朱瞻基说话的声音,有些着急,又有些顽皮。

    “你看看这是什么?”

    朱瞻基忽然从袖子里拿出一个精美的蛐蛐笼子:“朕都准备好了。婳儿,快下马来,这一路可有好多的蛐蛐呢。”

    朱瞻基那张刚才还有些陌生的脸,此刻变得十分兴奋,脸上的表情也因为兴奋而变得生动起来。

    吴婳赶紧被朱瞻基拉下马车来,只见面前的朱瞻基一身戎装,但是掩饰不住那头上的紫金冠,还有袍服里绣着的闪光闪闪的金龙。

    “婳儿……参见皇上。”

    吴婳楞了一下,在朱瞻基的那一身龙袍的作用下,她不得不屈膝给朱瞻基行礼,口里条件反射的低声道:

    “罪臣家眷,民女吴婳,参加皇上,多谢皇上隆恩。”

    “婳儿,你怎么会是罪臣家眷呢?你是皇爷爷御赐给二叔的伴读,你应当另当别论。”

    朱瞻基当然也知道,吴婳的这些话,其实是说给杨荣这些人听的,目的是堵塞悠悠众口。

    在整个北京皇宫中,除了机智过人的杨荣,没有人知道,吴婳就是原来的丑丫头二红。

    就连张太后也一直瞒着她。

    再加上吴婳现在容貌大变,回宫以后,很多人也不一定认得出来。

三百一十四章 8年再相逢() 
是的,吴婳就这么回来了,但她再也不是当初的吴二红了。

    她的名字,永远叫做吴婳了。

    她的身份,永远是汉王府上的一个丫头。

    这个身份,将是伴随她一辈子的标签了。

    就是后世的历史上,也得这么铭刻着这个吴婳的名字。

    而唯一知道她身份的杨荣,当然会聪明的选择装聋作哑,永远也帮吴婳尘封这那些记忆。

    “看来,从此世间没有吴二红这个人了。”

    此刻,吴婳有些伤感,她有些赌气的望着朱瞻基,低声道:“皇上,莫非,我真的变了,你真的确信,我不再是原来那个我?”

    朱瞻基促狭的仔细打量了一下吴婳,轻轻笑道:“对啊,真是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啊。二叔这几年到底是怎么把你变这么?”

    “这么说,我不是丑丫头,而是逆袭成美少女了?”

    吴婳在心里有些奇怪。

    “我的容貌真的有那么大的变化么?为什么这么多年,我竟然没有发觉?”

    此时,吴婳忽然想起了,之前几年汉王和温哈喇王子总是说她变漂亮了,当时她还以为他们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呢,现在看来,自己的容貌真的是一天天变化了。

    为什么会变化这么大呢?难道只是因为女大十八变?

    啊,对了,应该是那几年吃了那么多“以丑攻丑”的“石头鱼”所以变漂亮了。

    看来“石头鱼”的美颜效果还真不是吹的,只是它的效果不是那么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人的容貌。

    一想到“石头鱼”,吴婳就想起了刚刚来汉王府的时候,第一次和汉王去出海,汉王被那丑陋的“石头鱼”咬伤,在众人都不认识“石头鱼”,不知道它的毒性的时候救了汉王,从此,汉王对她态度大变,种下了一片情缘。

    特别是后来吴婳冒雨去熬“石头鱼”的时候,威风凛凛的汉王,竟然用他那无往不胜的宝剑,来帮她杀鱼,虽然他杀鱼的动作是那样可笑,而且是用宝剑杀鱼。

    但是现在想来,却觉得是那么温馨。

    特别是在吴婳熬鱼汤的那个雷雨夜,日理万机的汉王,竟然亲自跑来给她送伞,然后在黑夜里搀扶着她,一起徐徐前行,那该是多么浪漫的事。

    一想到这些,吴婳不由得深深的担忧起汉王的处境了。

    “我是不是该给汉王求个情皇上善待汉王呢?”吴婳思忖着这个问题。

    皇上对汉王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呢?

    吴婳在心里思忖着:皇上刚才提到汉王的时候,还口口声声的叫汉王二叔?看来应该对汉王还是有些情意的。

    吴婳听朱瞻基这口气,汉王应该没有受什么苦。她有些放心了。

    此时,朱瞻基看到吴婳忽然沉默,仿佛猜透了她的心思似的,忽然半是打趣半是认真的说道:

    “对了,婳儿,大家都说要立即把汉王明正典刑,可是朕想到,婳儿在汉王府里伴读了八年,汉王对婳儿不错,你看当初一个丑丫头,变得这么漂亮了。所以一定会善待二皇叔的,你放心。”

    “皇上,你真的是因为婳儿,才善待汉王么?”

    吴婳有些奇怪的问道。

    “当然不是。婳儿,你知道么?”

    朱瞻基忽然脸色变得有些忧郁:

    “自从皇爷爷发动靖难之变,登上皇位以后,从小我朕就面临那么多亲人互相屠戮,看到皇爷爷杀人如麻的场景,朕真的怕了。朕不想杀人,更不想杀自己的亲人。就是杀一个犯人,朕都要反复核查,绝对不可以轻易问斩。”

    “皇上,你真是宅心仁厚。

    相信,在你的统治下,一定是政通人和,带来一片比大唐盛世还要为后人赞颂的大治世。”

    吴婳由衷的祝福:“瞻基哥哥,你文采斐然,武功卓绝,却又是如此宅心仁厚,我相信,你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枉我你,虚掷这八年青春,一切都是值得的。我不后悔。”

    “婳儿,谢谢您这么说,我相信,这世间,没有人比你更懂我。也谢谢你对我的付出。分开的这八年,其实我每天都在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尽快变得强大起来,这样才可以保护你。每当我受了委屈的时候,想想能早点让你回来,我也努力说服自己,去默默承受。”

    朱瞻基说到这儿,不由得不再自称“朕”,他又变成那个吴婳叫了多年的“瞻基哥哥”了。ww。ukanshu

    “好啦好啦,不说这些伤感的事情了,还好,一切都是这么圆满,我回来了,你也如愿当上了皇帝,我们又可以重聚在这个皇宫里了。”

    吴婳擦了擦快要掉下来的泪水,喜悦的说。

    “对对对我们说些高兴的话,做点高兴的事吧。”

    朱瞻基也顿时转悲为喜,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拿出一个精美的器具,应该是养蛐蛐的东西吧。

    朱瞻基有些炫耀似的望着吴婳,眼睛里神采飞扬:

    “看,这是什么?婳儿,没见过这东西吧,能叫得出名字不!”

    吴婳注意到,朱瞻基这次拿出的,不再是以前那种花哨的宫廷式蛐蛐笼子,而是一个十分专业的蛐蛐罐儿。

    “养蛐蛐儿的器具,讲究的是蛐蛐罐儿。蛐蛐罐儿有瓷的,也有陶的,最好的是用澄浆泥烧制的:高5寸左右,直径3寸厘米左右,厚近一寸。要求口儿大、膛儿深、壁厚,上面有盖。”

    朱瞻基看吴婳那十分陌生的神情,便开始如数家珍的给吴婳介绍了。

    “这种胡不溜秋的蟋蟀罐儿看着可没有你以前的蛐蛐笼子漂亮,它到底有什么好呢?”

    吴婳不解的问。

    “这你就外行了吧。玩蛐蛐的都知道……”

    朱瞻基得意的抿嘴一笑,有些迫不及待的给吴婳解释起来:

    “这种罐儿的优点它的外观,而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适合蛐蛐儿在里面生存。”

    现在的朱瞻基,已经有一个单纯的蛐蛐爱好者,升级成斗蟋蟀的行家里手了。

    他刚才向吴婳介绍的,正是玩蛐蛐的行家里手俗称的“罐儿。”

三百一十五章 原来你是“蟋蟀控”!() 
朱瞻基如数家珍的介绍道:“新罐儿不是拿来就用,得先打底儿:用黄土、黑土、白灰按一定混合,然后垫在蛐蛐儿罐里。为什么要加白灰呢,因为没有白灰粘不住。白灰不是有碱性么,打完底儿等三合土干了,还要放在水里泡,把碱性彻底泡出去才能用。打好的底儿既不能掉,又不能碎。”

    光有罐儿了还不行,还得有两样东西:水槽儿和过笼儿。

    朱瞻基显摆似的,叫小太监把养蛐蛐儿的器具“水槽儿”和“过笼儿”呈上来。

    吴婳先拿起那“水槽儿”:

    它是瓷的,半圆形,直径约3厘米,高0。7厘米,槽内深0。3厘米。这东西做得精致、小巧,挂着釉儿,描着花儿,图案有金鱼、水草、蛐蛐儿什么的。

    看来让蛐蛐喝水舒服,主人还真花费了不少心思。

    吴婳仔细一看,瓷缸旁边还写着字:“勇战三秋。”

    吴婳顿时觉得,这应该是世界上体积最小、建造最精细的瓷器。它的用处不必细说:喂蛐蛐儿水喝的。

    吴婳再看那“过笼儿”:这个是澄浆泥烧的,质地细腻,颜色浅灰,高不到3厘米,扇面形,上面有盖,盖上有提手,可揭开。

    过笼儿两端有洞门,蛐蛐儿可穿过去。里面的空间可容纳两条蛐蛐儿。

    “这‘过笼儿’有什么用呢?”

    吴婳小心的问道,知道朱瞻基又会说出一大堆学问来。果然,朱瞻基早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介绍了:

    “婳儿,你知道,为啥要这东西呢?一是蛐蛐儿喜欢在暗处呆着,过笼儿就是蛐蛐儿的窝;二是养蛐蛐儿不能光养雄的,咱们的行话称为‘二尾儿’,还得有雌的,行话称为‘三尾儿’,雌雄做伴儿才行。如果你养的雄蛐蛐儿不和雌蛐蛐儿交配——行话叫做‘过铃儿’,它是不会和同性斗的。所以,说白了,‘过笼儿’,就是供蛐蛐儿‘过铃儿’的洞房明白了?”

    吴婳知道朱瞻基要滔滔不绝,却没有想到,朱瞻基现在的蛐蛐知识已经是吴婳完全没有见识过的了。

    “瞻基哥哥,你这几年,到底都去钻研什么了,难道就去钻研蛐蛐经了?”

    吴婳瞪大眼睛,大感诧异。

    “呵呵,这算什么!养蛐蛐儿,必须给蛐蛐儿一个和在野外差不多的生存条件。这其中的学问很多,有些专业的玩家儿,一到秋天专门雇把式给他养蛐蛐儿。称‘蛐蛐儿把式’,就是伺候蛐蛐儿的专家。这,朕今天就得去遍寻民间的蛐蛐把式。”

    朱瞻基得意一笑,随手吹了一声口哨,只见他身后就应声而来一个18、9岁的俊俏少年。

    这少年穿着雪白的直襟长袍,衣服的垂感极好,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其上只挂了一块玉质极佳的墨玉,形状看似粗糙却古朴沉郁。乌发用一根银丝带随意绑着,没有束冠也没有插簪,额前有几缕发丝被风吹散,和那银丝带交织在一起飞舞着,显得颇为轻盈。

    莫非这就是那养蟋蟀的“行家里手”?

    简直有些玉树临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