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第1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后来的一天黄昏,当他像往常一样,出去耕田犁地,回来之后,屋子里却人去楼空。

    茅屋里收拾的整整齐齐,桌子上只留下一张字条:“天亮了,我就走了,不要找我。我去了我该去的地方。

    感谢你曾陪我走过那么多黑暗的日子,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从来没有经历那些黑暗,也没有遇到过你。”

    她带走了属于他和建文帝的“嫣公主”,却没有带走她的另一个女儿吴二红,她的用意显而易见。

    那一刹那间,吴大牛明白了,原来他只是陪她度过这个黑夜的路人。

    天亮以后说再见,她真的狠啊。

    那时候,吴大牛也真的恨啊。

    他恨这个虚荣浅薄的女人。

    他发誓要找到她,然后在她的男人建文帝面前,把早已经长成大姑娘的吴二红,送到他们那对旧情人面前,恶毒的告诉他们:

    这是你的二女儿,为什么不一并带走二丫头跟着你一起享受几天公主的好日子吧,敏贵妃!

    所以,其实,吴大牛每一次见到吴二红就嘱咐她,有生之年,一定要找到母亲和姐姐。

    说是团圆,其实他心里只想报复。

    可是现在,他发现,他对她的恨,早已经烟消云散了。

    这么多年,他对她只有怀念。

    他找她,不是报复,只是因为相思。

    特别是当他得知她这几年的生活的时候,他的心痛了。

    他才知道,原来,这么多年,他一直爱着她。不是恨。

    ……

    “二红。”

    此时,吴大牛回忆到这儿,微微一笑:

    “丫头,在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知道,嫣公主身世的人,爹爹还是要拜托你,还请你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和她姐妹相认,把她到爹爹的坟头上来上一炷香,爹爹就欣慰了。”

    “不,爹爹。我不许你说这么丧气的话。”

    吴婳忽然觉得吴大牛的情绪很是低落。

    “爹爹,紫嫣姐姐我知道她在哪儿,但是我不会替你去找,我要你自己去找。”

    吴婳忽然十分坚决的说。

    她要留一个希望给这个深情的汉子!

    “紫嫣在哪儿?”刚才其实已经打算回去以后就了此残生的吴大牛,忽然来了精神。

    “紫嫣姐姐被朱允炆带走了。.uukshu。)她其实已经爱上了汉王,但是汉王因为她是建文帝的女儿,而拒绝接受她,如果你找到她,告诉她真相,或许,她也会感激你的。”

    吴婳说到这儿,有些抱歉:

    “可是,朱允炆去了哪儿,我也不知道,当今皇上大人,已经准许他四海漂泊了,所以谁也不能去寻找朱允炆了。”

    看到吴大牛亮起来的眼睛,瞬间变得灰暗,吴婳赶紧安慰道:

    “可是,谁能说得清楚缘分?说不定有一天,紫嫣姐姐就回来找你了。”

    “嫣儿一定长得很好看,就好像阿敏一样漂亮是么?”吴大牛忽然问道。

    “父亲,你的意思是说,我之所以长得不好看,就是因为样子随了你么?”

    吴婳默默在心里抱怨。

    此时,朱瞻基忽然走过来了。(。)<;!……fg_bqw……>;

二百八十四章 穿上龙袍的心上人() 
“婳儿,我们该回宫了。(  biqiwu的拼音)礼部正在请示我,登基大典的安全保卫问题,我得回宫去安排。”

    此时,已经月上中天了,朱瞻基手里提着好几个精美的宫廷蟋蟀笼子。

    看得出来,在给吴婳父女见面的这一段时间,他已经又去捉了好多蛐蛐。

    看着这样一个提着蟋蟀笼子的皇帝,吴婳觉得画面有点太违和了。

    此时,吴大牛已经被人带走。

    “红儿,你还在皇宫里么?以后爹爹可以常常来看你么?”

    已经走了几步的吴大牛,又忍不住回过头来问道。

    “爹爹,我皇宫里。我……我要出宫去找姐姐。”

    吴婳当然没有办法告诉吴大牛,她还要去山东汉王府做细作,她只好灵机一动,随口编出这样一个理由。

    “真的?”吴大牛一下子显得惊喜万分。

    “当然啊,爹爹,如果你真的想见我,那你一定要在这里好好的等着我,等我把姐姐给你带回来,我们一家三口一起去母亲的坟上,告诉她真相,如果我们回来找你,你已经先的话,女儿可不会原谅你。”

    吴婳深情的说道。

    虽然她不知道,这一辈子,她还有机会再见到紫嫣与否,但是,她真的很想,给爹爹一个活下去的理由。

    “好好好。丫头,爹爹等着,你也要保重。”

    吴大牛听到这儿,激动得涕泪交流:

    “你就放心去找姐姐吧,爹爹还不老,爹爹就算是还有最后一口气,也要等到你们回来,和我相认,我才咽下那口气。”

    朱瞻基有些着急的拉拉吴婳的衣袖,吴婳只好对吴大牛说了一声“再见”,然后转身而去。

    再见,再见,再也不见?

    有生之年,我还有机会再次见到这个深情而执着的汉子么?

    吴婳在心里问自己。

    可是,她来不及去思考,那些隐藏在远处的侍卫队长已经来到了朱瞻基面前。

    “婳儿随朕上马车。”

    朱瞻基在人前,开始恢复了他皇帝的身份,对吴婳自称“朕”了。

    三天后,在奉天殿举行新皇帝的登基大典。——“登极仪”。

    朱瞻基邀请自己的两位叔叔——汉王朱高煦,赵王朱高燧参与观礼。

    这也是现代人吴婳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古代的这种大型仪式。

    她偷偷的靠近奉天殿大殿,饶有兴趣的凝视着那高高的王座。

    金漆雕龙宝座安放在大殿正中的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

    背后是雕龙围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一条矫健的金龙;

    仰望殿顶,中央藻井上有一条巨大的雕龙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的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金銮宝座,象征着“天下归心”。

    奉天殿里彩画绚丽,鲜艳悦目,红黄两色金龙纹图案满到处都是:有双龙戏珠,单龙飞舞;有行龙、坐龙、飞龙、降龙……多姿多彩,龙的周围还衬着流云火焰。

    可以想象,很快,这华丽丽的金漆雕龙宝座就将坐着一位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她的心上人朱瞻基。

    从吴婳七岁进宫的时候,多少人在这一天而,可惜他们都看不到了。永乐帝朱棣,仁宗皇帝朱高炽,他们都看不到朱瞻基登上这王座的一天了。

    吴婳的心里莫名的感伤。

    她看着宫里的人忙忙碌碌,而又有条不紊的各司其职。

    首先是仪式前一天的准备工作:“司设监”陈御座于奉天门,“钦天监”设定时鼓,“尚宝司”设宝案,“教坊司”设中和韶乐……

    司设监、钦天监、尚宝司、教坊司,都是礼部的直属机关。这几个部门是筹备“登极仪”的主要机构。

    “司设监”就是一个后勤部门,下设总理、、佥书、典簿、掌司、写字、监工等员。

    “钦天监”的工作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法。有监正、监副等官,向皇帝汇报所谓的“天意”。

    此时,钦天监的正副使相继向朱瞻基汇报:皇上的命盘星紫微星已经冉冉升起,正是登基的大好时间。

    于是,尚宝、教坊两个部门就忙起来了。

    “尚宝局”负责设备的安置,“教坊司”负责仪式中的文艺演出。

    第二天,寅时,大约凌晨四点钟,就派遣官员祷告天地宗社。

    此时,朱瞻基穿着一身孝服来到“几筵”面前。

    “几筵”就是陈设祭品的桌子,前面列有先帝、神灵的牌位。

    这是仪式的序幕。先要由礼部的官员分别到天坛、先农坛、太庙告知祖先。

    到了卯时,鸣钟鼓,此时新皇帝朱瞻基脱去孝服,穿着衮服来到奉天门。

    只见他带着12冕冠,这是皇帝登基时专门戴的帽子。

    在圆柱形帽卷上端覆盖着一尺二寸、长二尺四寸,用桐板做成的綖,綖板前圆后方,用皂纱裱裹。綖板前后各有12根五彩的丝绳,每根丝绳上面穿着五彩玉珠12颗,每颗间距一寸。

    帽卷用玉草作骨架,外面覆盖着玄色纱,里面用朱色纱做成。

    帽卷两侧有纽孔,U看书(ww。ukansu用玉簪穿过纽孔把冕固定在头顶的发髻上,下端帽圈,纽孔都用金片镶成。綖板左右悬红丝绳为缨,缨上挂黄玉,垂于两耳之旁,叫作纩充耳。

    光是这做工繁杂的一顶帽子,吴婳就已经能感受到帝王的尊崇了。

    而此时,才刚刚27岁的朱瞻基,穿上那一身明黄色的龙袍,那才叫做神采飞扬,华美绝伦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王者气势。

    这种明黄色的龙袍,称为“衮龙袍”。皇帝只有在特别盛大的仪式中才穿,他们日常所穿的是黑色绣龙形的常服。

    “衮龙袍”是与冠冕配套的。衮服由玄衣、黄裳、白罗大带、黄蔽膝、素纱中单、赤舄等配成。

    玄衣肩部织日、月、龙纹,背部织星辰、山纹,袖部织火、华虫、宗彝纹,领、袖端、衣襟侧边、衣襟底边都是本色。

    另有黄、白、赤、玄、缥、绿六彩大绶和小绶,玉钩、玉佩,金钩、玉环及赤色袜、舄,一切都是那么华美,象征着一个帝王的无上尊崇与独特。(。)<;!……fg_bqw……>;

二百八十五章 新的王朝;新的人生!() 
&新的王朝,新的人生!

    不要说吴婳,不要说,这王座下的芸芸众生,就连那王座上的皇帝朱瞻基的人生,也将从此改写。

    谁也不能做主自己的人生,做主的是那金光闪闪的王座。

    此时,身着黄色衮服的新皇帝登上*城楼后,登基仪式才算开始。

    早就等在*前的官员都身着朝服,在“洪胪寺”官员的引导下,他们经过金水桥紫禁城。

    但这时他们还不能“奉天殿”,因为皇帝还在奉天门上做祷告,所以,大臣们只能留在午门外的广场上。

    他们以“文东武西”的方式跪在御道的两侧,等皇帝和各路神仙沟通完毕后从“奉天门”上下来。

    此时,穿着明黄色龙袍的朱瞻基从*城楼上下来后,“奉天殿”就座。

    他的衣袖被风带着高高飘起。他飞扬的长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闪烁着威严的光彩,俊美的脸庞辉映着晨曦,带着天神般的威仪和与身俱来的高贵,整个人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俊美而棱角分明的脸上此时噙着一抹掌控一切的微笑。

    他走上王座,坐定,大臣们这才依官阶高低鱼贯,三呼万岁,对新皇帝上表道贺。

    然后,“司礼太监”海涛宣读诏书,确认新皇帝的身份。

    一届王朝就此拉开序幕。

    此时,27岁的朱瞻基即位。

    他声音洪亮的开始宣读他人生的第一份诏书:

    “改年宣德。立胡善祥为皇后,搬入坤宁宫,执掌凤印。孙灵微为贵妃,册封仪式另行举行。”

    接着朱瞻基望了望王座下的两位叔叔,宣召道:

    “父皇在位,对两位皇叔汉王朱高煦与赵王朱高燧的赏赐厚于其他王府。只因父皇深爱家人。朕如今登基,更加要替父皇照顾好两位皇叔,朕宣布,加封汉、赵二王岁俸禄二万石。各赐田园八十顷。钦此。”

    众目睽睽之下,汉王和赵王先后上前领旨谢恩。

    接下来,朱瞻基又开始大赏功臣。

    然后,“教坊司”开始表演节目,为今日盛典助兴。

    今日的奉天殿,激荡着一种无与伦比的喜庆与威严。

    一切只因为,一个崭新的王朝就要开始了。

    而此时,内心无比激荡的吴婳却没有注意到,在王座下观礼的汉王,此刻那五味杂陈的心事。

    汉王从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打量着,他称为“小侄儿”的新皇帝。

    只见朱瞻基坐在金漆雕龙宝座上,嘴角挂着自信的微笑,他扫视着下面的一切。——扫视着他的子民。

    大殿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

    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深深宫邸,纸醉金迷。

    “且让你得意几天吧,这样歌舞升平的日子你过不了几天了。”

    汉王在心里一遍遍的对自己说道。

    第二天午时,在华盖殿赐宴。

    那更是一番热闹的景象了。

    琥珀酒、碧玉觞、金足樽、翡翠盘,食如画、酒如泉,古琴涔涔、钟声叮咚。

    华盖殿四周装饰着灿烂的花朵,花萼都是翡翠做成的,骨瓷样泛出半透明的光泽,花瓣顶端是一圈深浅不一的明黄色,似染似天成。

    汉王却无心这些风景。

    他端着酒杯,看似无意的走到赵王朱高燧的面前,笑道:“来来来,三弟,多年不见,敬你一杯。”

    赵王朱高燧自当年被太子朱高炽摆了一道,贬到云南就藩,直到多年以后,才明白了朱高炽当年的阴谋。

    但时移世易,

    他也只能暗暗在心里咒骂老大的手段高明。

    现在朱高炽已死,他对老大留下的这个儿子,自然也不会有好感。

    三个兄弟中,他跟汉王一向感情亲厚,此刻,也自然知道二哥的这杯酒,所为何意。

    “二哥,皇帝侄儿还真是仁爱,对你我的加封,也当真是慷慨。我们一年前新皇才刚刚得了一次盛大的加封,没有想到,小侄儿上台,又在此基础上,再次加封,看来你我两个老家伙,真得要感谢天恩呀。”

    赵王皮笑肉不笑的故意反着说话。

    “哼。你也说,一年前我们才刚刚被加封,现在不到一年就换了新皇帝,又加封了我们一次,谁知道,下一年,会不会又换新皇帝,来加封你我呢?”

    汉王冷哼了一声,压低声音在赵王耳边说道。

    赵王听到这儿,把汉王拉到大殿的角落,鼓动似的对汉王说道:

    “哈哈,(m)若是再换新皇帝问这大殿上,舍你其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