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学霸重生之追夫三人行- 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李宝儿情急之下,觉得自然是希望找到靠山。

    郭贵妃虽然年老色衰,但毕竟有一个得力的儿子,因此李宝儿也乐得做个顺水人情,和郭贵妃走在了一起。

    朱瞻基思忖:现在郭贵妃和圣眷正浓的李贵妃一联手,母后张翠云和他这个太子,虽说不至于立刻就会收到冲击,但是宫廷生活瞬息万变。

    皇爷爷当初不也是笃定要将江山传给王叔朱高煦么?

    最终还不是因为身边的一些人各自拉帮结派,不断的游说君王,最终让皇爷爷成功改变主意,将储君之位给了最不被看好的皇子!

    朱瞻基冷静的意义分析着这些厉害之处。

    他在宫中历练多难,自然是能将这些人情世故看的很清楚。

    因此,他打定主意不去违逆父皇,一口答应下父皇,回去名义上是祭灵,实际上,是着手完成迁都事宜。

    只不过在出发前,朱瞻基还是决定去一趟母后的坤宁宫。

    他现在感到了危机重重。

    不仅是外人让他难以放心,就算是他的母后,他忽然也觉得有点神秘莫测。

    有些事情,他需要去弄清楚。

    傍晚,朱瞻基心事重重的来到坤宁宫。

    可是小珍小莲却把着宫门,不让进去,说是要去通传一下。

    “放肆。我来母后这儿,什么时候需要通传啦?”

    朱瞻基勃然大怒,离开呵斥开母后的两个贴身侍女。

    两个侍女急了,连忙往内宫跑去。

    朱瞻基大惑不解,连忙跟在两位向前飞跑的侍女后面。

    此时,恰好,与一个人碰了个满怀。

    朱瞻基急忙一看,原来竟然就是母后。

    “参加母后。这两个小丫头怎么如此无礼,我若不是看她们是过去太子府的老人,今日非把他们杖毙了不可。”

    朱瞻基一面给张皇后行礼,一面有些生气的说道。

    此时,张皇后神色之间,似乎有些慌乱,她连忙笑着说:

    “瞻儿,别生气,母后这宫中,你父皇也不大来,其他来的人,母后有些烦去见。

    上次,你父皇当着众妃嫔呵斥我说,我已经快五十岁的人了,应该懂得修身养性,所以现在母后一般都在坤宁宫里念佛求经,以求*怡性。因此吩咐不许人来打扰我的清修。”

    一面假意呵斥小珍和小莲:

    “没眼力的东西,也不看看是谁,就拦着。”

    小珍和小莲跟了张翠云多年,是何等聪明,当即就明白了张翠云的意思。

    她们连忙“扑通”一声跪在朱瞻基的面前,哀求道:“太子殿下恕罪,是我们姐妹俩太死心眼,不会当差,你千万莫怪。”

    “去吧去吧。”朱瞻基挥了挥衣袖。

    但是心里却升起一个疑问:这小珍小莲跟随母后多年,是人精当中的人精,今日为何如此方寸大乱?

    她们刚才的表现不像是诚心悔罪,倒像是兴高采烈的替母后遮掩什么!

    朱瞻基也不便多问,只好先跟着张翠云来到坤宁宫正殿。

    “母后这里好养心养眼。既有皇后的雍容,又有雅舍的精致。”

    朱瞻基环顾了一眼坤宁宫的布置,赞叹道。

    “这都是微儿经常过来给我打理的,我哪里就有那份雅兴呀。”

    张翠云笑道。

    “对了,你现在还常去微儿那么?”

    “这是自然。母后。不消你说。孩子知道这一辈子都欠微妹妹太多,会永远对她好的。”

    朱瞻基笑道。

    “瞻儿,你将来成为皇帝之后,真的会对一个亏欠太多的女人那么好么?”

    张皇后若有所思的说道。

    “母后何出此言?瞻儿将来不管成为什么,都会对微妹妹好。”

    朱瞻基有些凄然,父皇对母后的冷落,他多少也知道一些。

    张翠云似乎觉得很欣慰,但是她还是微笑着补充道:

    “瞻儿,这就好。其实,那太子妃胡善祥倒也不讨人厌弃。”

    朱瞻基当然知道母后在试探自己对于中宫胡善祥的态度,便脱口而出:

    “可是,也不讨人喜欢。”

    母子俩相视一笑。

    张翠云的笑容渐渐有些牵强。

    “瞻儿,可惜你父皇,他不是你。”

    “母后,你要忍耐。身为中宫,你只要母仪天下,所以有些烦恼不必放在心上,将来,你还有孩儿。”

    朱瞻基知道母后这段日子受了不少苦,赶紧劝道。

    “对了,儿臣此来就是给母后辞行的,母后相比知道儿臣此去为何。儿臣更希望母后,在没有儿臣的这段日子,你要忍耐。”

    说到这儿,朱瞻基忽然有些动容,他眼睛有点红红的。(。)>;、,!

224章儿子的心术() 
朱瞻基深情的望着自己的母后,那有些陌生的脸,温柔的说道:

    “母后,当你最不快乐的时候,你就想一想,当年我们在端木宫的那些担惊受怕的日子。我们现在再怎么样,也不至于,就会那么危险。

    现在,不过就是受一些闲气罢了。‘少年夫妻老来伴’,父皇现在不过就是图一个新鲜,他总是会在某一天,记起母后全部的好来的。你要相信父皇对你的感情。”

    此时,一直故作坚强的张翠云忽然落泪了,她感动的抓住儿子的手,竟然不知道说什么好。

    “瞻儿。没有想到,你这么年轻,竟然这么懂事,这些话,要是你父皇能够对我说说多好。”

    “母后。”

    朱瞻基握着张翠云那因为长期操劳农活,而显得有些粗糙的手,宽大的手指节咯痛了朱瞻基的掌心。

    他温柔地望着自己的母亲道:

    “母后,你万事都要想想孩儿。你看父皇这次派我去迁都,说实话,我怎么愿意父皇把都城重新迁回去呢?

    可是现在,你看父皇对李贵妃的宠爱,进而将齐王也抬得很高,你就不担心,将来,他们会有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么?”

    此时,张翠云已经变得神情凝重了,她微笑着望着自己的孩子,说道:

    “所以,你就不惜掩藏本意,表面答应去迁都,其实只是去做做样子,就像当年,你的父皇表面答应你皇爷爷迁都,其实也是阴奉阳违?”

    朱瞻基微微点点头。

    张翠云渐渐松开朱瞻基的手,道:

    “孩子,你受苦了。但愿你我今日受的苦都不会白受。你走吧。再迟延下去,恐怕你父皇会怀疑你滞留北京,而大发雷霆了。”

    “好。母亲,你一定要保重。”

    朱瞻基赶紧跪下,郑重的给张翠玉磕了三个响头。

    “孩子,你叫我什么?母亲?”

    张翠云惊讶道。

    “是的,母亲,记得你不是皇后,甚至不是太子妃的时候,儿臣一直叫你母亲,虽然我从小寄养在皇爷爷身边,但是那份血浓于水的母子亲情确是刻在儿臣童年的记忆力。

    其实,不管你是什么,你永远都儿臣的母亲。”

    朱瞻基又郑重的跪下磕了三个头。

    此时,张翠云早已收住的泪水又滂沱而下……

    “你走吧。瞻儿。不管发生什么事,你永远都是我最骄傲的孩子。你要知道,母亲,永远都会站在你这边。”

    张翠云含泪转过脸去。

    朱瞻基一步一步出了“坤宁宫”。

    他在心里寻思着:

    今日来母后宫中,感觉何等蹊跷。等到见了母后,观察母后的一言一行,总觉得母后宫中,应该还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人在支配着母后。

    他很担心,母后这个人,虽然是个女流,但是要论起杀伐决断,一点不亚于男人。

    父皇能够有今日,这个家能够有今日,可以说至少有一半的功劳全靠母后。

    现在一向强势的母后却变得如此委屈,她一定会心有不甘。

    朱瞻基忍不住在心里叫道:

    “终于扬眉吐气的父皇啊,你可知道现在皇宫中暗流涌动,若是不注意,被不怀好意的人利用了,那可就是,悔之晚矣。

    如果母后一旦和您离心离德,那最终可能会‘成也萧何败萧何’”。

    所以,他刚才故意一再用母子亲情去感化张翠云,打动她那颗正在变得冷硬的心。

    目的就是希望她无论做什么决定,都要三思而后行,特别要为他这个孩子考虑。

    朱瞻基到坤宁宫做这一切,几乎都是自然而然的。

    他对于他的母后的心思的猜度,已经对于母后使用的母子亲情感化战术,几乎是春风化雨,不着痕迹的。

    就算识透人心的张翠云,也并没有明白到,她面前这个让她感动得涕泪交流的儿子,其实对她只是在使用一种心术和政治技巧。

    他们是母子不错,但是他们更是皇族。

    皇族里,亲情永远是排在政治利益之后的。

    这是每个理智的皇族儿女,从小就烙印在骨子里的思想。

    而朱瞻基连他自己也没有意识到,皇爷爷离开之后,他整个人会迅速变得这么挺拔,这么冷静,这么成熟了。

    也许过去他知道,他还有个皇爷爷的靠山,皇爷爷是真心宠爱他的。

    而现在,世界上最宠爱他的那个人去了。

    可怜的朱瞻基,甚至都来不及多哭几声,就要帮着他的父皇,去张罗一切麻烦事情。

    当他为父皇撑起一片天下的时候,自信心爆棚的朱高炽,却已经开始对他的儿子使用他的帝王心术了。

    父皇这样故意展示出对郭贵妃的儿子齐王朱瞻埏的喜爱,或许朱高炽的心里,并不一定钟意与这个小儿子,只是给不愿意迁都的朱瞻基一点政治压力罢了。

    这就是皇家亲情和利益交织后的行动。

    朱瞻基当然内心是很明白的。所以,他做起一切来,也同样会不露痕迹,并且迅速有效。

    “我现在可是一个人在战斗。”

    朱瞻基在心里悲叹。

    作为从小就寄养在皇爷爷身边的孩子,朱瞻基从很小就知道,他只是他的父亲能够问鼎太子位的一颗棋子,是母亲手里组得意得筹码。

    只是,现在,他忽然有点悲哀:“哎,从什么时候起,我就连对待自己的母亲,也开始使用起心术了呢?在这个世界上,还有我永远不适用心术去猜度的人吗?”

    唯一令朱瞻基觉得安慰的是,从张翠云临别时的种种言行看来,这个目的应该已经达到了。

    安抚好了母后,现在朱瞻基还不能这么放心的离去。

    他还得在父皇身边做些文章才行。

    想到这儿,朱瞻基有些头疼。

    他随口问自己的贴身小太监小振子:“你可有什么要好的忠心的,又特别机敏的小太监,给我一个?”

    谁知道,小振子还就立刻有了合适的人选。

    只听小振子不假思索的说道:

    “这个自然有。我在宫中有个最好的哥哥,叫做海涛,人长得有点胖,但是大块头有大智慧啊。”(。)>;++,、、,

225章 寻找海公公() 
“海公公头脑特别够用,我们这一帮小太监了,都服气他。他对人又义气,我跟他的关系,那就是比亲哥哥还亲啊。”

    听小振子这样赞不绝口,朱瞻基天召见了这位海公公。

    一见面,朱瞻基觉得十分满意。这位海公公长得高大英武,神色里竟然有点像一个人——朱瞻基少年时期的第一个替身侍卫李谦。

    永乐十二年,跟着朱瞻基亲征蒙古,为求立功带着第一次上战场的朱瞻基亲自上战场杀敌,最后因为让皇太孙深入险境而羞愧自杀。

    几个月后,从战场上受伤恢复的朱瞻基得知李谦的死讯,还真的难过了好久。

    朱瞻基一问之下,面前的宦官海涛,竟然还真的是李谦的弟弟。

    “太子殿下,当年哥哥因为急功冒进,差点让太子死于瓦剌高手的剑下,犯下灭门大罪。

    可是先皇和你大人,竟然赦免了我哥哥的罪名,还给了他一百金的抚恤,我们一家深受感动。”

    说道这儿,海公公赶紧又跪拜在地下,颤声道:

    “所以,父亲又把我送进宫来。虽然,小人自负才华,能办大事,但我觉得我们李家有愧与殿下,因此一直不敢向太子殿下举荐。

    因此,我连名字都改成海涛,大家都叫我海公公,却不知道我原来真名,其实是李涛。”

    此时,朱瞻基听到那海公公说到这儿,顿时欣喜若狂,他一把上前扶起海涛,激动的说道:

    “李谦是我和皇爷爷最欣赏的汉子,其实当年皇爷爷和我冷静下来后,都不会治他的罪。

    但是他太过愧疚,抢先一步自杀了,此事让我难过很久。因为李谦可是陪着我长大的侍卫长,就如同我的哥哥一样亲。”

    “太子殿下,小人的哥哥只是一个小小的太监,怎么敢给太子当哥哥,折煞哥哥了。殿下如此抬爱哥哥,我想哥哥虽死无憾了。”

    此时,海涛听朱瞻基竟然把李谦称呼作自己的哥哥,心里既激动又感动。

    朱瞻基见状,用一种更加深情的语气说道:

    “今日,上天,竟然把李谦哥哥的弟弟送到本太子面前,我相信,一定是冥冥中皇爷爷在保佑我。

    上一次李谦和我没有完成疆场立功的大事,今日,海公公,敢不敢,跟我一起完成一件更大的事情?”

    那海公公哪里受得了朱瞻基这样一番声情并茂的鼓动,当即热切的扑通跪在朱瞻基的面前,响亮得说道:

    “愿意为太子殿下做牛做马,上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朱瞻基微微一笑,将嘴巴伸到海公公的耳边,低声说道:“我要你……”

    安排好这一切后,朱瞻基终于开始按照父皇的要求,向南京启程……

    此时,山东的汉王朱高炽早已经听过在京城的快马,得知朱瞻基离开北京,去南京祭扫陵墓的消息。

    “王爷,新皇帝朱高炽现在没有了朱瞻基在身边,我们可以让留在京城的人,大展手脚,在朝中兴风作浪,多做文章,一定要让新皇帝的这个洪熙元年,就过得不太平。”

    温哈喇王子建议道。

    “嗯,这个不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