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宁采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穿越宁采臣- 第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恭送陛下”

    最后,朝会结束,朱稷、萧王后的身影消失在朝堂上,众大臣也缓缓离开,不过在场的人却没有一个人能平静,黄巾军攻下了洛水城,这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当初太平教兴起的时候,他们以为只是一个民间组织,没有太过在意,哪怕后来太平教起义,他们也没有太过在意,相信周信能够镇压,直到今天,洛水城破,他们才如梦初醒。

    洛水城破了,那周信呢?

    在梁国,周信虽然比不上陈彦,但也是梁国当今著名大将,化劲的高手,但是现在洛水城破,周信却没有一点消息,牵动人的神经,事实上很多人都已经想到了一些可能,但是没有说出来,在等消息。

    “裘大人。”

    走出大殿,纪铉看到右边的裘明海,笑着打了个招呼。

    “纪文优。”

    纪铉面带笑容,不过裘明海却没给什么好脸色,脸色有些阴沉,旁边很多没有走远的大臣看到这一幕都是神色微动,不过没有出声,这种涉及到大臣只之间的争斗,很少有人愿意趟浑水。

    “最近天气转凉,裘大人还是如此大火气,小心上火啊,年纪大了,还是保重身体为好。”纪铉脸上依旧带着笑容,不过也不是好相与的,话语带刺。

    “哼。”

    裘明海冷哼,脸色有些不好看,他这一生树敌无数,也吃过亏,但是却未曾这般气愤,宁家的强硬态度让他有些棘手,偏偏这个节骨眼上,宁采臣救了永乐公主,这让他有些气急败坏,第一次感到有些力不从心。

    看到裘明海的态度,纪铉也不怒,微微一笑,随后又对走出来的陈彦打了个招呼——

    “陈将军,将军即日出征,下官在此先祝将军凯旋归来。。。”

    “承蒙纪大人吉言”

    。。。。。。。。。。。。。。。。。。。。。。。。。。。。

    “王后,你说我这个王上是不是真的很失败啊。”御花园中,朱稷一身龙袍,坐在王后萧氏对面,忽然语气悠悠道,脸色显得落寞:“人人都说我不如父皇,不如先帝,文不成,武不久,志大疏才,这些年来,梁国治下时局动荡,人心不安,现在又有黄巾逆贼起义,难道,我真的不如先帝吗?”

    朱稷的语气平淡,语气中有着落寞之意,不过捏着酒杯有些用力的手可以看出他心中的那一丝不甘,没有人甘为人后,喜欢被人比下去,更何况他还是一国之君,心中的那一份傲气,远远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

    “王上何必介怀,那不过是下面的人说说罢了,你是梁国的国主,梁国之君,整个梁国都是陛下的,这个梁国,又有谁能比得过陛下。”萧王后开口道,说话间,又给朱稷斟了一杯酒:“至于黄巾军,一群逆贼罢了,这次陈将军出手,必定镇压叛乱。”

    “是啊,我是梁国之君,一国之主,整个梁国都是我的,这个梁国,谁比得上我。。。。。”

    听到萧王后的话,朱稷像是想通了一般,眼睛变得锐利光彩,旁边的萧王后看在眼里。

    “不过这些年来,国内时局动荡,人心不稳,而且陈将军已经老迈,陛下需要早着准备。。。。”

    萧王后又提醒道,朱稷脸色也是一顿,随后咬牙道——

    “可恨我大梁万里疆土,子民亿万,难道除了一个陈彦,就没有一个能征善战之人,那些黄巾贼寇,吃我的,住我的,没有我,他们能有今天,现在却还来反我。”

    朱稷有些气愤,黄巾之乱,洛水城破,虽然没有周信的消息,但是他多半已经知道了结果,而今天朝堂之上,说到平乱,除了一个陈彦,其他人都是畏畏缩缩,这不禁让他升起一种无人可用的气愤。

    “陛下何须如此气愤,黄巾乱贼不识天恩,只不过一些逆贼,这次陈将军亲自出手,自当凯旋而归。”

    “嗯”

    朱稷点了点头,对于陈彦,他还是很相信的。

    “对了,永乐还有多久回来,这丫头,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幸好没事。”

    “这次是臣妾的过失。”萧王后道。

    “不怪你,不过这次虽然鲁莽了一些,倒也并不是没有收获。”朱稷眼神一动道。

    “陛下是说宁采臣。”萧王后眼神一动。

    “嗯。”朱稷点了点头:“不及弱冠的化劲武者,还领悟了文气,若是没有虚假,当真是文武全才。”

    “这样不是更好吗?如今梁国正直用人之际,如此青年才俊,当为朝廷所用。”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次黄巾之乱,我想看看这个宁采臣的表现,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朱稷开口道,旁边的萧王后眼中闪过一丝溢彩,她知道,这个宁采臣,算是进入朱稷的视线了,化劲武者,就算在整个梁国,都是不可多得的一流武将,除了那些高高在上的武道神通的存在,就是这些化劲武者的天下,而且宁采臣年轻,又领悟了文气,绝对是不可多得之才,再说,天下有多少武道神通的存在,整个梁国也不过一个陈彦。

    (ps:第一章)

第一百四十二章:谋划() 
裘家,书房中,裘明海坐在椅子上,但是脸色阴沉的厉害,看到裘明海的样子,就连端茶进来的丫鬟也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大气都不敢出,将沏好的茶放在桌子上,然后就逃也似的匆匆走出了书房。

    “父亲。”

    不多时,一系白衣,面容俊朗的裘千叶走了进来。

    “来了,坐吧。”裘明海眼神抬了起来,看着自己的儿子:“事情你都听说了。”

    “嗯,刚刚得到消息。”裘千叶点了点头,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

    “你怎么看?”

    裘明海看向裘千叶问道,对于自己这个儿子,他一直很满意,也很优秀,很多时候,一些大事他都会和裘千叶讨论,这其中未尝没有磨练裘千叶的意思。

    “这次黄巾起义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也意料之中,这些年来,时局动荡,人心不稳,百姓生怨,就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只不过恰逢其时,不过,虽然声势浩大,但却是上不得台面,如果仅仅是一些化劲高手,面对陈彦,也不过是一些土崩瓦狗。”裘千叶道。

    “陈彦之兵锋,梁国境内,无人可挡。”

    裘明海嘴唇动了动,虽然他和陈彦不对付,但是不得不承认,陈彦兵锋之强盛,在梁国的威望无人出其左右,武道神通的强者,那个层次,已经超出了普通人的范畴,如果说化劲的武者还能用军队来围杀,那么武道神通的那个层次,已经不是数量可以对付,挥手间就有崩灭山川大地的力量,在那个级数的存在面前,哪怕千军万马,对他们也如同虚设,挥手间崩灭,万军之中取主将首级如无物,除了同级别的存在,否者,一场战争,如果有这个层次的人物参加,绝对是一面倒的情况。

    哪怕陈彦现在已经老了,但是武道神通的无上存在,也不是普通人可以企及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陈彦有心,颠覆整个梁国也不过一句话的问题,不过这也是陈彦的死穴,对于梁国,陈彦的忠心绝对没有人怀疑。

    “所以,黄巾之乱,不足为虑,这次陈彦出手,镇压叛乱只不过是时间问题,除非黄巾军终有匹敌陈彦的人物。”

    裘千叶说道,不过这话说完,他自己都不信,匹敌陈彦,那等人物,整个神州都是最巅峰的一群人,最起码也是元神大修士或者武道神通的强者,黄巾军虽然现在声势浩大,但是要说有那等人物,他却是不怎么相信的:“陈彦不倒,大梁不倒,并非虚谈。”

    听到裘千叶的话,裘明海脸色有些复杂,他听的出来,裘千叶对陈彦很推崇,虽然心里不舒服。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在的梁国,差不多却是陈彦一人撑起来,如果哪一天陈彦倒了,梁国也多半随之而倒,不说北边外族,恐怕一直虎视眈眈的汉国就要兵临函谷关了,但年汉国兵临函谷关,虽然没有打进来,但是太祖朱卿却在那一战中被韩信设伏,打成重伤,随后不到三年就驾崩,没有了陈彦,谁能阻挡汉国的兵锋。

    “是啊,黄巾军不足为虑,但是我们的麻烦恐怕要来了。”

    “父亲是说宁采臣。”裘千叶眉头一皱道。

    “是啊,我千算万算,却终究不能算无遗策,没想到他搭上了永乐公主这一条车,还被王上钦点为都尉。”

    裘明海脸色有些不好,心情糟糕,今天的事情有些让他始料未及,本来在对付宁家一事上就不顺,现在宁采臣又救了永乐公主,走进了朱稷的视线,他就更加不能像以前那样是无忌惮,很多地方都要被遏制。

    “纪文优”

    说到这里,裘明海又想到了纪铉,眼中寒光闪烁,本来今天朝堂上,他有意淡化宁采臣救了永乐公主一事,而是把姜明远被杀的事情弄出来,却被纪铉打乱,反而让宁采臣进入了朱稷的视线,直接打乱他的计划。

    旁边的裘千叶脸色也有些变换,他是一个心高气傲的人,而且有自傲的资本,出身裘家,而且自身足够优秀,年纪轻轻领悟文气,平生唯一一次吃亏却是在宁采臣那里,让他对宁采臣有一种愤恨,甚至还有一丝丝无力,因为他发现,似乎动用裘家的力量,对付宁采臣也有些力不从心。

    “父亲打算如何做。”

    “还没有想好,现在宁采臣走入了王上的视线,又搭上了永乐公主这条线。。。。”

    裘明海脸色有些不好。

    “父亲,事已至此,我们对宁家两次出手,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注定不能共存,唯有先下手为强,趁其羽翼未丰之前,斩草除根。”裘千叶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为父何尝不明白,但是,如何下手。。。”

    裘明海眼神阴沉道,将一切威胁扼杀在摇篮中,这个道理他明白,但是问题是,现在的宁家却不是他随意揉捏的存在。

    “其实,并不是没有办法。”

    “嗯。”

    裘明海眼神一抬,看向裘千叶。

    “大王子殿下。”裘千叶眼神闪出一丝精光:“听说这次随陈彦出征的李权和大王子走得很近,如果父亲和大王子。。。。”

    “你是让我站队。”

    裘明海眉头一皱,当今时下,梁王朱稷两子一女,一女为永乐公主,为王后萧氏所生,两子朱弘毅、朱弘基,都已经及冠,分别为德妃、淑妃所生,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兄弟阎墙,未来的帝王之争,二王子朱弘基和大王子朱弘毅都不安分,明争暗斗,拉帮结派并不少。

    裘明海沉思,这种涉及王位之争,一个弄不好就是性命不保。

    “父亲,大王子为王上嫡长子,而且论才华都要出众于二王子。。。”裘千叶道:“现在宁采臣已经搭上了永乐公主这条线,我们必须先下手为强,趁其羽翼未丰之前,测底剿灭,否则,后患无穷。”

    裘明海不说话,低头沉思,最后像是下定的某种决心,抬头对门外喊道——

    “来人,去朝阳宫。”

    (ps:第二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出征() 
十月二日,初秋,风和日丽,邺都,南门外,人影绰绰,一队队身穿铠甲的士兵身体笔直,威武挺立如标杆,黑色的盔甲在阳光下反射出金属的光芒,雄壮的队伍,骑兵,步兵,一排排、一列列,数以万记,站在陈墙上,远远望去,就像一片人海。

    绣着飞龙的“梁”字大梁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陈彦一身火红色战甲,骑在一匹火红色战马上,身材威武挺拔,眼神锐利如刀锋,让人不敢直视,左右两边是这次随军出征的左右先锋陈逸、李权还有一些其他武将。

    城墙上,站着梁王朱稷和一些朝中大臣,城门口也是人潮涌动,虽然只是一夜时间,大军出征,而且还是大将军陈彦亲自领队,声势很浩大,城中的百姓被惊动,到最后,黄巾军的消息不知怎么就在人群中传开了。

    “呜——呜————”“咚——咚——咚——”

    突然,城墙上想起了战鼓声和号角声,战鼓擂动,一下一下,像是敲在了心头上,号角苍凉,如泣如诉,响彻这一片天地,有一种肃杀、沉重,恍惚间似乎看到了一片惨烈的战场,喊杀声一片,充满了血与火——

    “大梁,威武!”“威武!”“必胜!”“必胜!”。。。。。。

    下面的军队也不能平静,响起威武雄壮的口号,数万人齐喝,声势冲天,让人不自觉的有一种热血沸腾。

    “出发!”“吼——吼——”

    最后,大军开拔,只见陈彦大手一挥,身后的队伍就如潮水却又有条不絮的向远处走去,马蹄声、脚步声响成一片,这次出征陈彦亲率十五万人,十五万人的军队同时开拔,这是一个震撼的场面,如同一道洪流,轰鸣声如雷,似乎大地都在震动。

    “朕,恭送将军,祝将军凯旋而归!”

    城墙上,朱稷对着出征的大军遥遥一拜!

    “恭送将军!”“恭送各位!”“祝大将军凯旋而归。”“一定要回来啊!”“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大梁必胜!必胜!。。。”

    城墙上,有士兵武将大喝,声势冲霄,声音传出很远,久久不能平静,下方,也有百姓祈祷,更有不少百姓眼角含泪,因为出征的军队中,有他们最亲的人,儿子、丈夫、父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征战,有打仗就会有死亡,他们不知道,这会不会是一次永别,唯有心里祈祷,等待凯旋的号角响彻整个大梁,等待归来!

    城墙上,朱稷久久矗立!

    这一日,邺都为之震动,不能平静,黄巾军的消息也如同风一般传开,不过并没有引起多大慌乱,因为在梁国,陈彦的威势很强,就像无敌战神一般,很多人都相信,只要有陈彦在,大梁就不会倒下!

    。。。。。。。。。。。。。。。。

    “陛下,现在城里都在流传黄巾军的消息,你看要不要下令禁止。。。。”

    王宫,御书房,一个太监躬身站在朱稷前面道。

    “已经传开了吗?”

    “是啊,现在下面流言四起,您看。。。”太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