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此皆墙头草。若能在姑臧城下击败马应,他们自会重新隶属太守府。”黄儁毫不介意道。
于当下而言,他的决定确实是正确的,只可惜他错估了一点——马应虽有意拿下整个武威郡,却不急着攻打姑臧城。
五月下旬,马应出兵朴劓,朴劓长出城投降,兵不血刃拿下此地。
原本马应想就此打住,不过在得知黄儁收缩防线,将驻守在外的郡兵全部调回,准备死守姑臧后,他又马不停蹄将揟次县和关要之地苍松县拿下。
如此,河西之地已有四县被他掌控在手!
黄儁闻之此消息后,并未有太大反应,这些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是,在他意料之外的是,马应拿下这四县后就没有进一步动作了,反而摆出了一副防守的姿态……
原本他还以为这是马应的计谋,只是想要诱使自己主动出兵攻打,可等了足足一个月,他终于发现,马应是真的不想再继续扩张了,和自己预料中的完全不一样!
这一个月来,马应一直在处理四县政务,而祖厉县那边已经完成夏收,第一批移民即将到来!
算上祖厉县的人口,马应治下现在共有一万三千多户,合计七万二千多口。因为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新户民(羌人)的缘故,他想要将这些人全部打散,分别安置于四县之中。若不如此,很难在短时间内让他们彻底融入华夏。
为了处理这些事物,马应头大如斗,忙得不可开交,若非手下有杨阜、尹奉这两个二流文臣相助,都不一定能将这些事情处理妥当。
饶是如此,也只有他们二人担任县长的媪围县和朴劓县没有弄出什么乱子,而揟次县和苍松县,却是出了不少纰漏。
揟次和苍松二县的县长分别是原媪围长王秘和原祖厉决曹掾冯立。这二人的政治属性都超过了70,勉强可称之为三流文臣。
若是平常之县由他们二人来管理,却是足够了,可问题是,又要安置移民,又要开垦荒地,又要兴修水利,工作量非常大,再加上手下官吏不足,这就让他们有些提襟见肘。
尤其是冯立,治政能力虽有,但却没有担任一县之长的经验,若非马应亲自在揟次县坐镇,只怕还会更乱。
好在,两个月之后,祖厉县的移民全部安置妥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的事情也都步入了正轨,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与两月前相比,不管是王秘、冯立还是杨阜、尹奉,都瘦了一圈,不过眼神倒是更有神了。
经过这次历练,四人的政治属性和执政经验都所有提升,尤其是王秘和冯立,若再接手一次这样的政务,就不会像刚开始那样手忙脚乱了。
揟次县衙之中,马应正在查看四县的户口情况。
将祖厉县移民全部安置妥当后,目前媪围县已有近五千户,共计三万一千多口,在凉州乃是当之无愧的大县。
而朴劓、揟次和苍松三县,因为可开垦土地有限的缘故,只分别安置了近三千户。饶是如此,依旧比以前繁荣了许多。
这么多户口确实让人高兴,但因为人口众多而带来的粮食压力,也着实让马应有些犯愁。
虽然这些民户家中都有余粮,尤其是从祖厉县迁徙过来的民户,刚刚才收获宿麦,足以支撑到来年。可是,河西之地在黄河以北,可无法继续种植宿麦,况且荒地还未开垦出来,想要播种的话,最早也要等到明年春天。至于收获,更是要等到明年九月份甚至是十月份。
而治下民户家中的存粮能够支撑这么久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从祖厉县迁来的那些民户能够支撑到明年春耕就已经不错了。也就是说,想要来年不闹出什么乱子,马应最少也要存下足够治下民众四个月食用的粮食!
他大概估算了一下,这个数字都点庞大,为三十五万石!
别看马应现在拥有近六十万石粮食,可就算马匹以放养为主,麾下一万三千将士待到来年秋收,也需要吃掉四十万石。也就是说,想要治下四县不出现饥荒,最少还要弄来十五万石粮食才行!
“开荒这种事情果然不是可以轻易尝试的,若是没有大量的粮食储备,根本撑不到收获……”马应揉了揉发胀的脑袋,感觉有些疲惫。
其实十五万石粮食的缺口倒是不难解决,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派一些兵卒回祖厉县屯田,待到明年五六月份就可以收获宿麦。那时手中的粮草还未用尽,足以为继。
而到了明年九、十月份,河西四县也将迎来第一次丰收,届时不但粮食危机能够解除,各县县仓中的存粮也将爆满!
当然,前提是不遇到自然灾害,若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一次粮草欠收什么的,马应直接就要完犊子。
好在在他的记忆中,凉州这几年似乎并没有遭灾的记录,倒是中原腹地,明年有一些郡国会出现水灾……
现在马应什么也不想,只想安安稳稳挺过这一年多的时间。只有挺过去了,他才算是在河西真正站稳了脚!
当然,若是有机会他也不介意先将武威郡拿下。不过现在黄儁摆明了要死守姑臧城,他一时半会儿还真不敢去攻打,因为耗不起。
要知道,姑臧城现在可不是只有两千郡兵,还有三千多黄家、段家以及其他豪族拼凑出来的私兵部曲……
第82章 贾家来人()
马应和黄儁各有谋算,武威郡一时间迎来了短暂的和平。
中平四年(187年)九月,张绣部、李隅部和姜叙部合计六千士卒,奉马应之命,返回祖厉县屯田。媪围、朴劓等四县皆已步入正轨,倒也不怕他们离开后会出什么乱子。
而此时,马应正在考虑选拔人才之事。
虽说治下四县的管理框架都已经搭建了起来,可基层官吏却严重不足,尤其是乡啬夫和乡游徼之职,大多空缺。
乡啬夫职掌听讼、收取赋税,主一乡民政;乡游徼徼循禁贼盗,主一乡治安。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若是不尽快让人补上,时间一长肯定要出问题。
只是,这个时代的人识字率太低了,别说挑选治政人才,就算想要挑选一些认识几个字、可以处理一些简单政务的人出来都困难,而且几乎都是出自小地主或小地主以上的阶级。
怪不得这个时代的穷人没有晋升之阶,连字都不认识,怎么让你当官?马应越来越觉得,世家的根本并不是土地和财富,而是对知识的垄断!
好在,他对虎骑营的将士进行了近一年的识字普及教育,已经有不少人可以认全这个时代的常用字了。当然,所谓的不少人,依旧不足十分之一。没办法,成年人的思维已经定型,论学习能力确实比不上孩童。
不过,有这么多人也已经足够了,政治属性不错的可以考虑任命为乡啬夫;统率、勇武不错的可以考虑任命为乡游徼;再挑选几个乡中威望较高的人任命为乡三老,乡级管理框架便能搭建起来。
而乡下各里,最多不过百户,只需让他们自行推举一个里魁就行。
治下四县加起来共有二十多个乡,马应也不心疼,直接从虎骑营中挑选了四十多人补入其中,担任乡啬夫和乡游徼。
有了他们的加入,基层官吏不足的情况总算得到改善。
这件事给马应提了个醒,也该重视基础教育工作了。成年人也就罢了,可那些孩童都处在学习的黄金年纪,决不能错过!
只是,在纸质书籍没有普及之前,想要普及教育真不容易。
好在马应现在也算空闲,倒是可以尝试将《天工开物》中的纸张制造出来。相比于现在粗糙的纸张,这里面的纸张不知先进了多少,足以用来大批量印刷成书。
只是,虽然《天工开物》中有详细的造纸方法,但想要大批量生产,从实验到培养熟练工,最少也要一两年的时间。
除了纸张之外,还有一些改善生活的东西也可以考虑拿出来了……
正当马应忙于招募工匠的时候,一位客人却是来到了揟次县城,想要拜访他。此人名为贾彩,出自姑臧县贾家。
“姑臧贾家?”看完名刺,马应愣了一下,却是想了起来,这个贾家可不就是著名谋士贾诩他家吗?
贾家虽然也可以算是官宦世家,往上两三代都出过太守、刺史之流。不过武威贾家却是贾诩之父迁来此地后才形成的支系,所以人丁并不多。
得知他的身份后,马应不敢怠慢,立马将他请进县衙。
“鄙人贾彩见过马校尉。”开口说话的是一名中年文士,气度倒是不错,为此马应还特意探查了一下他的属性。
“贾彩——统率61(潜力白银级)、勇武55(极限不入流)、智谋73(极限白银级)、政治71(潜力黄金级)、健康96(满值100),综合评价:三流文臣。”
看完他的属性,马应眼睛一亮,此人军事方面的属性倒是一般,不过政治潜力却是步入了二流,正是他现在所需要的人才!
而且,此人政治现在就达到了71点,说明拥有过从政经历,可以直接启用。
“不知尊驾前来揟次所谓何事?”虽然有意招揽他,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因此马应脸上没有露出分毫拉拢之意。
“为谋出路而来。”贾彩也不扭捏,坦然说道。
这个回答却是让马应有些惊讶,讶异道:“武威贾氏虽名声不显,但亦是官宦之家,你为何要来我这谋取出路?”
“因为姑臧终将被校尉所得。”贾彩一板一眼道,“于政,校尉广施仁政,兴修水利、分发土地、新建屋舍、轻减赋税,治下之民无不拥护歌颂。而姑臧之民闻之,亦翘首以盼。反观黄、段之流,重赋税、并田地,以治下之民为庄客、奴婢。武威民心,尽归于校尉耳!
于军,校尉勇武之名冠绝西凉,帐下庞、张之流亦是当世猛将。且严于操练,赏罚分明,麾下虎骑营堪称西凉第一精锐。而姑臧五千守卒,怠于训练,疲于农事,战时聚于姑臧城中,农时分于各家田庄,乌合之众也。此相比较,姑臧如何能不被校尉所取?”
“哈哈哈,原本我还在犹豫要不要现在出兵姑臧,被你这么一说,倒是有了决定。若我现在想要拿下姑臧城,不知阁下可否教我?”
马应的意思很明白,既然你将局势分析得这么透彻,且又想要投效我,那不妨替我谋划一下,到底该怎么将姑臧城拿下。这其实就是一个考验,如果贾彩通过了,必然能够得到他的重用。
当然,因为手下人才太稀缺的缘故,就算此人没能通过考验,马应也会用他,只是不可能一上来就将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毕竟,地位和功绩是成正比的。
贾彩依旧是一副刻板的脸,拱手道:“这些时日黄儁已然放松警惕,若校尉现在就想拿下整个武威郡,只需派出五千轻骑,昼伏夜出,突袭姑臧城,必然能够成事。届时我贾家可为内应,于午夜为校尉打开城门!”
马应眼睛一亮,“贾家真愿为内应?”
贾彩肯定地点了点头,“若校尉有疑虑,我愿将长子送来揟次为质。”
“好!那此事就这么定下了,若真能将姑臧城拿下,我必不会辜负贾氏一门!”马应承诺道。
贾彩没有再说什么,只躬身一拜。
又商议了一些细节,贾彩就准备更换衣服,潜回姑臧。
见他准备离开,马应忽然问道:“不知贾诩贾文和和你是何关系?”
贾彩一愣,显然没想到他会问起这个,但还是回答道:“正是舍弟……”
第83章 得民心失民心()
得知现在这个欲要投效自己的贾家,果然就是贾诩所在的那个贾家,就算马应早有猜测,亦不免有些激动。
不过很快,他内心的激动就转变成了失望,因为贾彩很遗憾地告诉他,贾诩现在并未在凉州,而是在京师为官,为太尉府属吏……
好吧,暂时是招揽不到他了。如果历史不改变的话,贾诩将会一直呆在京师,然后在两年后顺势投靠执掌朝堂的董卓。
真是遗憾。
马应叹了口气,好在董卓蹦跶不了多久,以后倒也不是没有机会将他招揽过来。而且贾家现在已经准备投靠自己,也算有了一层联系。
值得一说的是,当朝太尉已经不是张温。自耿鄙兵败被杀之后,张温就因未能平定叛乱而被罢免,而接任他位置的不是别人,正是主张放弃凉州的前司徒崔烈!
待贾彩离开之后,马应立即将庞德、典伍等将领召集了过来,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询问他们的意见。
这些将领都是闲不住的人,一听有仗可打,直接举双手赞成。不过对于贾家主动找上门来并请为内应之事,众人都觉得应当谨慎处之,唯恐这是黄儁的计策。
不过,当第三天贾彩长子贾觅出现在营中之后,众人便放下了疑虑。既然贾彩真的将长子送来作质,那投诚之事应当不会有假。
没有浪费时间,马应开始集结兵力,打算于晚上偷偷出征,而每名士卒只准备携带七天的干粮。
没错,就是七天,若不能成功奇袭姑臧城,他会毫不犹豫下令撤退!可若是成功了,那姑臧城中的粮草自然足以为继。
……
姑臧城,贾家府邸。
贾彩情绪不宁,来回踱步,最后还是忍不住敲响了父亲的房门。
“进来吧。”苍老的声音从房中响起,显然也未睡下。
贾彩推门而入,古板的脸上闪过一丝忧色,也未说什么,只轻声喊了一句:“阿翁。”
房中老者年过六十,回头看了一眼自己这个比较平庸的长子,当然,所谓的平庸也只是相对于另外一个儿子而言。
“静心。”
老者淡淡道:“只要每件事情都做妥当了,我贾家当可无碍。既然你选择了这条路,那就放手去做,莫要再有顾虑。观马应此人之作为,非韩遂、黄儁之流能比,或许真能成事。再不济,还有汝之弟。文和深知保身之道,又有张良、陈平之才,当可为我贾家留下一丝希望。”
“谢阿翁教诲,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