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地主- 第9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尤其是在二皇子在听证会上说了那席话之后。

    大家纷纷猜测,魏征这次怕是昏了头了。

    不论怎么说,二皇子就算擅调兵马越界,可事出有因啊。

    贵族院呈到内阁的奏章很快就得到了批复,内阁同意这个处置决定。

    这结果,再次震惊了所有人。

    大家惊叹之余,纷纷都在等着皇帝的批复,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皇帝肯定不会同意这个处置决定。

    稍晚时候,宫里的回复终于下来了。

    “维持贵族院和内阁的决定,削张珲爵位,降为伊吾郡王。收回绥远封地,改封漠北!”

第1479章 战列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中秋节至,从衙门到工坊,都开始放假,各衙放的是三天小长假,工坊也基本上如此。

    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无比。

    衙门里吃公饭的都回家休沐团聚,工坊里放假的工人近的也都想办法赶回家去与家人团聚,那些离家稍远的,也都换上了新衣服,趁着假期到城里逛街和购物。

    宫里。

    按张超的吩咐,今年也早早采购了许多中秋的节礼,从宦官到宫女,还有那些侍卫,每人都有一份。

    一盒月饼,还有苹果、梨子等水果,又有毛巾袜子这些的实用之物,还有香皂牙粉等,总之零零碎碎的,但却都很实惠。

    并且,还有些钱赏,少的也有千八文,多的有好几贯。

    安排人轮值,其它人都可以享受这个难得的中秋节。

    崔莺莺他们还特意打了许多桂花,亲自做了桂花糕。还将北苑自留地里收的花生和葵花子炒了。

    甘露殿的院里,摆上了几张桌子,皇家的人今晚在这赏月。

    天还刚刚黑,皇后嫔妃们都已经到了,在京的皇子公主也来了。

    张珲也来了,有些无精打彩的。

    虽然在监牢里只呆了半天不到,可削爵换封,却对他打击很大。他本以为魏征的处置,父亲肯定不会同意,一定会保他。

    却不料,最后是那种结局。他现在感觉整个汉京都在看他的笑话,堂堂二皇子,哪还有半点脸面。

    尤其是换封到漠北,三百里封地,岂能和绥远比。

    张珲坐在桂花树下,一脸冷漠。

    看着弟弟妹妹们在那里嬉戏奔跑着,越发的郁闷。这些年轻的弟弟妹妹们还根本不知道这世界的残酷,自己不过是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就已经受到如此不公的待遇。

    “二郎,过来帮我把这些摆上。”

    崔莺莺对着儿子招手叫道。

    张珲不情不愿的站起来,走了过去。

    “母后。”

    崔莺莺伸手帮儿子整理了一下衣衫,“你都是已经娶妻生子还就藩之国的封侯了,怎么遇到一点点事情就萎靡不振了呢?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小事算什么,应当能屈能伸,越挫越勇。”

    “母后,就这么点小事,就要收回我的封地,贬谪我的爵位,我不服。”

    “傻孩子,你父皇也是为了你好。你看看你,到现在都还没有认识到你犯的错有多大,如果是其它的诸侯,犯下这样的错,又是首犯,朝廷为了树立典型,肯定是从重惩罚,说不定就是处死。”

    “这也不至于。”张珲还不满的道。

    “有什么不至于的?”张超从后面过来,听了张珲的几句话,他心里也是一阵火大。

    事到如今,居然还没有半点悔改。

    原来吧,张超觉得这个儿子其实也挺不错,在京的时候,骑射刀枪,甚至是文学兵法,样样都很优秀,分封到大宛期间,也还很有成绩。

    可料不到,分封到绥远后,不但封地弄的一团糟,而且还惹出这样的麻烦事来。本来嘛,年轻人谁不犯错,犯错后能改过也是不错的。

    可看现在,张珲一肚子抱怨,总觉得全世界都对他不公,却不想想自己的错误。

    说来还是过去太顺风顺水了,人生没有过什么挫折。

    “明天,你就给我离京去伊吾就藩。这一次,朕不会再给你钱财给你人,就你原来的那些人那点钱,你能经营好是你本事,若是你经营不好,那就是你无能。还有,若是再惹出这次这般的麻烦,朕不会再帮你。”

    张超很少这样骂儿子,张珲被张超一通骂,骂的耸头耸脑。

    崔莺莺一边打圆场,“好了,今天是中秋节,是一家团聚的好日子,就不要再说这些了。给珲儿点时间,他肯定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的。”

    她拉了下儿子的手。

    张珲低着头对张超道,“儿臣知道错了,请父皇原谅。”

    “嘴上说说没用,你要真知道错了,就认真悔改。到了封地,做出一番样子来,这样才不会被别人看轻。”

    天渐渐暗起来。

    一盏盏灯也点了起来。

    凉爽的甘露殿前,皇室一家子团聚,吃着瓜果、月饼,喝着茶,聊着天,这种气氛却是极其难得的。

    徐惠给张超挑了一块月饼。

    “什么馅的?”张超问。

    “五仁的。”

    “朕不喜欢吃五仁的。”张超摇头。

    “五仁月饼可好吃了,而且寓意也好啊。”

    “换个别的,咸鸭蛋黄的我就挺喜欢。”

    徐惠便给张超选了个咸鸭蛋黄的,然后张超又让她给自己喂。

    “这么多人呢。”

    徐惠有些不太好意思。

    “味道不错。”年年中秋吃月饼,虽然吃的是一个形式,不过不得不说,这时代的月饼还是挺不错的,他每年吃的月饼,基本上都是家里的女人们自己做的。

    其实就算是商家卖的月饼,也很少出现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绝不会说放上一年,都不会变质。

    “陛下对二皇子,是不是太严厉了一些啊?”徐惠小心翼翼的问。

    “怎么,你替他觉得不平?”

    “没有,臣妾只是觉得,二皇子毕竟也还年轻,头次犯错,就如此严厉,怕是让二皇子心里难以接受。”

    “难以接受也得接受,这些事情你就不要管了。朕的皇子,朕希望他们成为有用之人,成为一个优秀的封侯,成为朝廷,成为皇家最忠实可靠的屏藩。而不是成为朝廷的负担,成为累赘。”

    “相比起朕,张珲他们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生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虽然他们受到的教育很好,平时看着表现也很优异,但其实他们欠缺许多东西,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徐惠也是个聪明人,也就此不再提此事。

    气氛渐渐欢乐起来,这是皇家的家宴,并没有什么外臣,一家人也没太多规矩约束,放开了聊天说话。

    “不知道太子在朝鲜怎么样了,臣妾挺想念他的。”

    张超对皇后笑道,“雏鹰长大,总要振翅高飞。太子将来是要继承皇位,君临天下的。现在他还年轻,正需要在外面历练。东海不大不小,正适合他扑腾。不管怎么折腾,也挺安全,还能让他练出一身好水性来。”

    旁边的几个嫔妃都称赞太子贤能有才,出征不过半年,已经连灭两国。

    那边的张珲听着,心里更加的郁闷了。

    他和太子一母同胞,可就因为太子先出生那么小半个时辰,结果两个人的身份地位就完全不同,打小,张璟就是家族的继承人,父亲立国,他更是直接就成了皇太子。

    现在张璟在朝鲜更是春风得意,相比之下,他如今却是凄惨无比。

    “灭亡新罗、百济,倒也算不得什么。有那些老帅名将辅佐,谁挂帅都能赢。最关键的还是接下来的治理,我打算让太子在东海呆上个五年十年的,反正他也还年轻,十年后也不过二十来岁。”

    “倭国做为太子采邑,新罗和百济、和朝鲜这三道也划归太子负责巡抚,朕期待十年后,太子能够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来。”

    十年后,太子二十八岁,张超五十二岁。

    到时太子回京,慢慢的开始参与朝政,为继承大位做准备。张超觉得这样比一直将太子放在京城更好。

    东海。

    对马海域。

    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倭国舰队,北海舰队司令刘仁轨没有半点惊惶,反而是格外的欣喜。

    上天眷顾,终于给他机会了。

    “这些倭人,真是不自量力,竟然敢在海上挑战我大华帝国海军,哈哈哈,受死吧。”

    对马岛军港里,战斗的号角已经吹响。

    岸上营里地的士兵接到战斗号令,都纷纷赶回码头,秩序登船。

    一条条船拔锚升帆。

    刘仁轨也登上了自己的旗舰。

    一条五桅三层甲板的炮舰,拥有七十二门炮的巨无霸。在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海上堡垒。

    大大小小一千多条船组成的倭国舰队,满载着五万倭国士兵,向着港口驶来,铺天盖地。

    仅看那数量,确实能让人震惊。

    天与海之间,完全被这些船给充斥了。

    对马军港。

    岸上的陆战队士兵也在紧张的忙碌着,迅速的各就各位。

    军港修了许多炮台,一门门的岸防炮的炮手都就位待命。马车拉着一箱箱的炮弹、火药也赶到。

    北海舰队缓缓驶出军港,在海上列阵。

    十八条炮舰!

    其它的舰船并没有跟着出去,只是背依港口摆开。

    十八条炮舰脱离大舰队,驶离港口,迎着那铺天盖地的倭国舰队驶去。

    “虽千万人而往矣!”

    看到这一幕,无数人心里都升出这般感慨。

    刘仁轨的霸王号旗舰驶在最前面,就那么劈波斩浪,乘风而进。

    两军越来越近。

    一边铺天盖地,充斥天地,一边却仅有十八条。

    “抢占上风!”

    “所有战舰,跟随霸王号保持一线队列前进!”

    面对着铺天盖地的倭国舰队,刘仁轨选择了迎战,用的是最简单粗暴的战列线。

    这是大华海军最先进的战术。

第1480章 无知无畏() 
风啸啸,浪涛涛。

    海风很大,浪很高。

    刘仁轨很满意今天的天气,这天气对大华海军北海舰队来说是充满优势的。这样的天气,正适合大华的战列舰执行战列线战术。

    在今年,大华海军衙门,对大华海军的舰船进行了一次分类。

    一级军舰,担任各舰队的旗舰,拥有三层炮甲板,火炮一百门以上,定员九百人。排水量达到两千到三千五百吨,代表战舰为皇帝的座舰,皇家九头鸟号,就是三千五百吨排水量,拥有一千名船员,火炮一百二十门,造价更是高达十八万枚金币。一般两千吨的一级军舰,造价也高达十万枚金币。

    相当于二百万贯,因为这高昂的造价,所以现在整个大华海军,也一共只有十八艘,都在各舰队中担任旗舰的位置。

    一级军舰之后是二级军舰,这类军舰比一级军舰略小。有两层炮甲板,火炮为六十四到八十门,定员四百九到七百二十人,排水量则为一千三百吨到两千吨,这也是大华海军中数量最多的主力战舰。不过这种战舰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因为下层炮甲板比较低,因此在暴风雨的天气里,下层炮甲板的炮门就不能打开,否则会被海浪倒灌。

    现在大华海军,二级战舰拥有一百余艘。

    三级军舰则更小一些,两层炮甲板,火炮五十到五十六门,定员三百五十人左右,排水量为一千吨。

    这些军舰每艘的造价也达到两万五千金币左右,这种就是巡航舰队的旗舰。

    一二三级军舰,因为都装配了大量火炮,兼之船大风帆多,适合于海上炮战,也被称为风帆战列舰。

    这三级军舰,统列入战列舰之列。后面还有四五六七级几级军舰,则不再是主力战舰,而是担任巡洋护卫通讯侦察等任务,船也较小,尤其是炮少或不装备火炮。

    大华对海军的投入是相当大的,这是源自大唐贞观起的大航海战略。在冶金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前装滑膛炮成为可靠的海上武器,以及航海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能造出越来越大的船只,以风力航行而不依靠人力的时候,于是乎,大唐时,海军就已经成功的飞跃性发展。

    发展到如今,已经拥有了全新的战列舰,以及与之匹配的线列战战术。

    大华海军现在最小的战船都有三百吨的排水量,吨这个单位,也是海军和造船厂的专业单位,三百吨排水量的船,已经超过这个时代绝大多数其它国家的船只了,更别说大华那巨无霸一般的一千吨量,两千吨量,甚至是皇帝的那艘三千五百吨的船。

    别说各国根本没有这个技术水平,就是大华肯给他们造,他们也买不起。

    一级战列舰,每艘造价高达十万金币,折合二百万贯。那哪里是一艘战舰,简直是一座移动的金山。

    大华十八条一级战舰,光是装备这些,就花费了三千六百万贯。

    连二级军舰,每条造价都高达近百万贯,大华拥有上百条。

    这就是实力。

    拥有一个强大的国家,也才有了如此强大的军备。而海军现在拥有四所专业的海军学院,专门培养各级的军官,甚至每条船上,都有那些十来岁的见习军官、士官、水手们。

    这是一个投入更大,也是一个技术更专业的兵种。

    大华拥有的这支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大的海军,从渤海、黄海再到东海、朝鲜海、小海,再到南海、印度洋、波斯湾、红海、地中海,到处都有他们的踪影。

    在海上,大华海军让那些海贼们闻风丧胆,根本没有几个海贼敢劫掠打着大华旗号的船只。

    敢劫大华的船,大华海军会把他们追到天涯海角也抓到,然后吊死在那些港口。

    一直有官员置疑大华的海军预算太高,可张超也一直坚持发展海军。

    甚至每年还要我方补贴海军,因为他知道,大航海的时代到来了,大华未来的许多利益在海外,而没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又谈何开拓海外利益,保护海外利益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