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地主- 第8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不是当时欧洲大乱,许多百姓想逃离,要去新大陆重新开始,前仆后继的,美洲殖民肯定早就停止了。

    北美那个地方,其实也不算特别好。

    虽说东部平原,五大湖地区肥沃。但那个地方,因为缺少大的山脉,所以气候易变,天气灾害较多。什么突然冷空气降温、风灾等等,对于刚开始去经营的殖民者来说,这可是相当难承受的灾害,不小心就会团灭。

    毕竟北美不比琉求,张家开发琉求,前期什么都能从原运过去。但在北美,万遇灾没了收成,他们连填饱肚子都是问题。

    从原运粮过去,这可是相当难的。

    更别说,还有那么多印第安人,也是随时的威胁。

    这年头别说殖民北美,就是历史上大唐经营西域,都是无比艰难。大唐前期,先后移民几十万人去西域,号称长征健儿,花费极大物力人物,都才勉强站住脚。

    可当原安史之乱起,朝廷军队撤回之后,留下的大唐西域开拓者,断了原的支持后,很快就被湮灭于西域诸胡了。

    去美洲,这是在赌命运。

    张超希望李世民命运好些,希望他为大唐能够建立起个登陆据点。

    “多种些土豆玉米红薯!”张超给太上皇建议。

    土豆玉米红薯这些作物,虽说是美洲作物,但实际上都是南美或美产物。大唐的探险船队,有张超的指点,还是花了许多时间才找到这些宝贝的。

    现在的北美,应当还没有。

    这些作物既然是美洲作物,在北美应当比较能适应。比起麦子水稻糜子这些,土豆玉米肯定更好种植,产量也更高些。

    “耕种、畜牧立脚。”

    只要殷人不先来侵犯,张超建议李世民别急着想什么征服,大杀四方,殷人纷纷臣服什么的。

    张家经营琉求这么多年,猛龙过江,可开始都还是跟山夷先贸易的。

    “臣建议陛下到了金山,先安心耕种畜牧,建立据点,起码也得先立稳脚跟,适应了那边的情况再说。若是有机会,先跟殷人结交,与他们贸易。用丝绸、布匹,却换他们的皮毛肉干等,建立交易关系,先结交几个土著朋友。”

    李世民认真的想了想,觉得虽然如此做,有点丢了他大唐天子的气度身份。但远在美洲,确实有些孤立无援。

    “多谢你的建议。”

    李世民难得的对张超说了句谢谢。

    “这只是臣的本份职责。”

    “美洲金山平原,是块发展的好地方,天府之地。陛下若以耕战立国,当能强盛。”

    到了美洲,且耕且战,全民皆兵,采用农兵制,这是必然的。毕竟李世民的人这么少,单独建立常备军,也不现实。

    青壮男子平时务农,战时打仗,若立功,就授田赐地,相信大家的热情能很高涨。

    当年战国之时,秦国本来偏居隅,算是弱小的。但最终却靠着耕战这套制度,反而击败六国统天下。

    秦国的耕战和军功爵制度,其实有些类似于游牧民族。

    游牧民,平时是牧民,逐水草而居,放牛牧羊。旦打仗,受征召出兵,自备干粮武器这些,反正他们打仗也没有什么粮饷这些,全靠劫掠和分战利品。

    因此作战比较顽强,打起仗来积极性很高。

    张超建议李世民在美洲也实行这套,到了那边,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

    “均田制和府兵制?”李世民皱眉。

    这套在原已经罢除了,提出罢除的还正是眼前的张超,可现在张超却让他在美洲推行这套?

    “陛下,制度没有好坏,而是得考虑实际条件。陛下此去美洲,那里地大物博,土地多的是,因此这是有充足的均田条件。因为人口少,所有没必要建常备军,直接农兵合。”

    给他们均田,然后租庸调。

    李世民要建城堡,打造军械什么的,也可以在每年农闲时期,召集他的子民去服劳役,按制,每丁每年都有二十天免费劳役要服的。

    在美洲,实行均田制和府兵制,可以说有最好的条件。

    先分田授地,等打仗了,给立功的士兵再分田授地。甚至是官员们,也可以不给俸禄,直接给田。连衙门都不用给办公经费,给公廨田。

    如果建立学校,直接给学校学田。

    全都可以用田解决。

    朝廷也不用收什么钱币,征收实物税。百姓种什么,就收什么,养什么,就收什么。

    府库充实,多好。

    金银钱币这些,就当成是给功臣们的赏赐好了。

    自给自足的古典农业社会,甚至是许多原儒生眼里最完美的种状态了。

    张超给的这些建议,很真诚。

    他希望李世民能在美洲立足脚跟,希望他能在那里开拓出片天地。

    “下子得了几十万山夷,张家这次出兵算是赚大了。出兵两万,获得几十万山夷人口,如此大的收获,不如给朕万千人口如何?”李世民打蛇随棍上,很不要脸的提出个要求。

    张超愣了下。

    “当然也可以,只是时间恐怕弄不到那么多船了。”

    “每条船多塞点,甚至可以往载牲畜的船上也塞点。我们这么多船,再塞个万把人应当不成问题吧?”李世民笑道。

    “万人肯定塞不下了。”

    去美洲的船队,大的船也才装五百多人,小的船才装百来人。万人,就算是大号的盖世船,也得二十条。

    “挤挤,千总行的。”李世民讨价还价。

    “陛下,就算能多挤点人,可这些人要吃要喝的,粮食、淡水都得增加啊。”

    “少吃点,这些人又不是什么贵人,食物和水减半,舱里多塞点人。”

    “海上航行,尤其是长途远洋航行,船舱里人多容易生病。”

    “病了就扔下船就是了。”李世民刚才听了张超席话,觉得在美洲生存真的并不是想象那么容易,他觉得他很缺人。

    与其想着在美洲攻打俘虏殷人,还不如先多带点人过去。

    “三千吧,这差不多是增加了成人数了,船队负荷增大了许多。再多,就危及船队了。”

    “好,三千就三千,不过最好是有家口的,还得以青壮居多的。”这样的山夷,肯定比较安稳些。

    山夷首领们诚惶诚恐的跪拜张璟,向他宣誓效忠。而张璟也向他们承诺,会善待他们。

    ·······

    信度,坦尼沙城下。

    雨下起来就没完没了,城外的营地虽然挖了排水沟,可还是到处积水。这样的天,别说从后方运来的火炮没法用,就是营连生火做饭都不行了。

    连根干柴都找不到,甚至士兵们的衣服都潮的。

    “这仗没法打了,坦尼沙城里的守兵比我们之前遇到的都要顽强,果然不愧是跟随戒日王东征西讨的禁卫军,这些家伙凶的很。”

    王玄策皱着眉头。

    “这雨总会有停的时候。”

    “可我们的粮食怕是支撑不到那个时候了,这天气,到处是洪水,许多路都被淹了,没淹的,路也泡成了泥浆,粮食根本运不过来。”

    这次路打来,深入敌境,还没来的及建立兵站,就地征的粮食不多,从后方运来又太远。

    不少将军们都提议暂时撤退,等雨季过了再来。

    毕竟现在大军深入敌境,粮食军械补给困难,而坦尼沙城坚难下,戒日王又正率大军赶来。

    联军也还是有些危险的。

第1356章 风雨欲来啊() 
盛夏酷暑难耐。

    太阳下山,暑气才慢慢消减。

    夜幕降临,汉京城却反而更热闹了。

    灯火如昼,一条条长街都如同银河闪亮,许多店铺都依然还在营业。

    尤其是那卖宵夜的,更是直接把桌椅摆到了店外,夜风习习,百姓们结束一天的工作忙碌,也出来散步乘凉。有的叫三五好友,寻一夜摊排档。

    冰镇麦酒,烤肉串·····

    吵闹声,喧嚣声,还有划拳的,碰杯的,异常的热闹。

    秦琼、郭孝恪、吴黑闼、李君羡、常何一干大将今天却都身着便服,混迹于这市井夜摊。

    一张摆在小店门口的简易桌子,五位曾经在瓦岗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大将。

    桌是冰镇啤酒,各种烤串,还有切开的冰西瓜。

    五个人里,有三位郡王,另外两个也都是天子亲军的大将军。

    此时,却全都赤着膀子,大口的喝着啤酒,撸着串。

    “要说啊,还是羡慕王玄策,封王的机会啊,多少人可遇而不可求,这小子却运气好的很,让他遇了。”

    秦琼笑道,“想封王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打下坦尼沙才行。而据我所知,这坦尼沙可不好打。我倒担心,王玄策一时冲动,在坦尼沙城下硬拼,而兵败啊。”

    郭孝恪道,“听说皇帝想让李道宗任信度提督,让他接管信度的兵马指挥大权,甚至是要封李道宗为王呢。给王玄策封王,摆明了是个陷阱。”

    他年轻时也曾是地主家的无赖儿子,整天游手好闲是不愿意干活。后来,倒不时势造英雄,让他借着隋末的风云,成了一番事业。

    如今也是朝廷的军大都督,本来他应当坐镇襄阳,但最近常往汉京跑。

    光着膀子,他背露的是大片的纹身。

    这还是他年轻时纹的,纹的是一只大鹏鸟。他分封之后,也干脆把这金翅大鹏定为了自己郭家的家徽。

    郭孝恪的话语里,对于年轻的天子似乎并没有多少敬意。

    常何笑道,“想封王,总得拿出些真本事来搏一搏的,我倒巴不得有这样的机会呢。王玄策在远帐下十年,去信度时,没人觉得那是什么了不得的职位,也没几个人跟他争。谁能想到,他在那里混的倒是风声水起,先晋封了国公,又当了大将军,如今倒是又有机会封王了。”

    吴广吴黑闼外号黑獭。

    獭是一种草原常见的动物,小的几斤,大的十余斤。善挖洞,一窝能下好多只,这东西兔子还多。

    不过吴广却不太喜欢别人叫他黑獭,他成为诸侯贵族后,给自己选的家徽是一只大黑熊。

    黑熊人立而起,十分威风。

    他手里抓着几串羊肉串,放到嘴边咬住,然后一划拉,一串肉都入了嘴。三五下,几串羊肉都撸光了。

    “听说没,长孙家最近到处招兵买马,又是招退役的老府兵,又是招工匠,开的那个价格,确实挺下血本的。愿意去伊丽的,给田给地还给安家费、路费,薪水给的远家的还高。”

    常何笑道,“长孙家发财了啊,他们家在伊丽河谷可是发现了大金矿。他娘的,听说储量有百万斤呢。这以后,大唐的金子都是他们长孙家供了,当然财大气粗。”他的话里还带着点酸味,他的封地也在天山北,可却不是长孙家这种塞外江南的好地方,既没有那么肥沃的土地河流,也没有大金矿。

    “这事说来也啊,张家刚在吕宋发现了大金矿,这长孙家也在伊丽发现了大金矿。”

    “是啊,张家在到处招募移民,长孙家也一样四处招兵买马呢。”

    秦琼笑着道,“是有些意思,看来长孙无忌所图甚大啊。他这是既要练兵,又要建立军工厂,甚至还想要自己建钢铁厂,自己挖煤挖铁冶铁炼钢,造刀铸炮呢。”

    “那也得他长孙家先有这技术,然后得有这工匠人才。”

    郭孝恪不屑道,“你们莫要忘记了,长孙无忌可是皇帝的舅舅,而且现在不原先。最近长孙无忌可是经常入宫面圣,他们俩的关系可是突飞猛进。这炼钢冶铁造刀铸炮的技术,别人家没有,朝廷可是有的。皇帝要是亲自送给长孙家,谁能拦的住?”

    李君羡喝了一大口啤酒,“总感觉最近有点不太太平,风雨欲来啊。”

    “远不在京,咬金、士信他们又都在各地,咱们得多帮着盯着点。”秦琼说道。

    今天他邀这几位老兄弟出来撸串,当然不只是来体验体验些市井风味。更多的还是谈点这个正事,不在家谈在这排挡谈,也是免的别人攻击他们说密谋什么的。

    “要我说,倒也不用怕他长孙无忌,这老狐狸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如今外有封建诸侯,朝又有内阁、翰林院、议会,军界的枢密院、兵部、三衙、五军府,都是可靠的。”

    皇帝还是皇帝,但皇帝不再是过去贞观朝那样权势无匹了。

    李世民以前,枢的三院宰辅,那都是说罢罢,甚至一次罢过一半的宰相,一天之内将数百京官贬出京。

    那个时候,皇权真正是涛天的。

    别说是宰相,算是分封的诸侯又如何?

    说罢罢,说杀杀。

    贞观朝虽说国强民富,但换过多少宰相,又被杀了多少宰相。裴寂、封伦、温彦博、萧瑀、陈叔达等。

    对那个时候的皇帝来说,什么相权平衡君权,什么谏官言官,对皇帝其实都没有什么用。贞观能够这么强盛,主要是皇帝懂得克制,能够纳谏,任用贤明。

    开国二十余年,经历了这么多权力更迭争斗,现在贵族们也都已经有一个共识。

    大家希望皇帝不要那么强势。

    希望皇权能够受到一些制衡。

    皇帝至高无没有错,皇帝是天下之主也没有错,但起码皇帝应当与宰相与诸侯共治天下。

    诸侯在外,宰相在内,还有议会监督议政。

    这样一来,大家如今手里的这封地、爵位、财富,才安全啊。

    朝堂的事情,交给宰相们嘛,他们哪一个不是政事经验丰富,睿智精明。

    烤茄子,烤韭菜,甚至还有烤辣椒。

    烤牛肉、羊肉,猪脆骨,鸡爪子、鸭翅膀。

    排档生意很火,伙计不时的将烤好的串送来。

    吴广吃的满头大汗。

    “其实远说的对,朝堂的事情,交给宰相们,地方的事情,交给科举出来的官们。至于军队,有军官士官们。四边之地,诸侯们把好国门。这天下啊,也太平了。”

    “可不,咱们有时间还是得多经营下自家领地,现在这领地也是代代相传的家族财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