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地主- 第2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奸不奸这些,张超也管不着。

    不过张超知道马周在担忧什么,这些年轻府兵弄这么多冶利女人回家,估计明年洮州就会有一大群冶利女人怀上府兵们的种了。

    到时可就有大量的奸生子出世,还是些番汉混血!

    算了,混就混吧,反正他们的爹是唐人,这些混血奸生子就是唐人。到时教育加强一些,相信他们依然会是个忠诚的大唐子民。(。)

第359章 分红() 
第三更,求打赏!

    大唐的边疆官员,基本上都是张超这类杀伐果断、胆大包天的。

    杀起人来,一个个都是毫不眨眼。想窦轨当初镇守蜀中,就相当苛刻,动不动就杀人。有事杀,没事也杀,反正就一个字,那些蜀中的番獠算不得人,杀一杀,可以让他们畏惧。

    先得让他们畏威,然后才会怀德。

    直接跟他们讲道理,这是讲不通的。

    张超不完全赞成窦轨的做法,但也一样认为只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在边关,如同是处在丛林之中,这里实行的就是丛林法则。

    拳头硬就是道理。

    朝廷给张超授的是安抚经略使,但张超完全就是把自己当成招讨经略使在干。

    先打服了,然后咱们一手刀枪一手甜枣的来讲规矩。你若是听话,那咱们就坐下来好好处,开边市还能分你们一杯羹,若是不听话,那就一直揍到服为止。

    一个吐谷浑青壮奴隶,可是被府兵们抢急了眼,哪怕限额和限价,也减不了激烈火爆程度。奴隶们的成交价,最后几乎都超过了十五只羊的底价,都在二十只羊的上限价下浮动。

    两余万个奴隶,黑冶利部老少两万三千多,加上野利部的两千多,一共是两万五千多,一天时间就被抢拍一空。

    “使君,你肯定猜测不到这些奴隶总共拍出了多少钱!”

    “二十万?”张超猜。

    马周摇头,带着些激动道,“二十万出头的信用点,整整二十多万贯啊!”

    二十多万贯,扣除一半是返给府兵们的,洮州留下一半,十万贯。

    城防基金四万贯,抚恤救济基金四万贯,战略储备粮基金两万贯。

    这还仅是卖了奴隶的钱,四万贯用来修军府城池墩堡屯庄道路等等,相当充裕了。而这次洮州才伤亡百人不到,自然更用不完四万贯的抚恤救济金。

    一万贯买粮,也能买上数千石粮。

    “这三笔钱得专帐专用,绝不能有挪用等情况。还得定期公开,接受大家的监督。”这些钱是一时间用不完的,既然设立了专项资金,就得保证是专用。

    “留下部份钱,多余的钱,直接存到钱庄吧,四成做普通存稿收息,另六成让钱庄替我们理财。”

    所谓的理财,其实就是让钱庄帮忙借贷出去,利息比衙门自己放贷要低些,但有专门的机构帮忙处理,更省心省事些。

    当然,这也算是张超给自己家钱庄揽的一些好处了。

    奴隶拍完就拍战马,战马拍完就拍普通的牛、马、骡子、骆驼,再然后是羊。

    江心市里,还有许多商人在赶来。

    他们在外面看着热闹,看着一个个的奴隶被那些喜笑颜开的府兵们领走,全都充满着羡慕。

    “这些府兵就打了半天仗,难道每个都能分到好几千钱的战利品,真是爽啊!”

    “可不是,好些府兵原来都只是个十几岁的后生呢,结果好命的跟着张使君来趟陇右,就成府兵了,地分了几百亩,家人带来,又分几百亩。他们在关内的那些口分田宅子树木什么的,甚至都还全卖了发了一笔呢。”

    都说破家值万贯,这些府兵迁来,朝廷又给安家费又给路费,完了那个破家还给卖了个好价钱。

    听说都是张家开的好头,又有许多勋贵们跟着,倒便宜了这些家伙。把口分田也能卖了换钱,破房子旧家具都给卖了钱。

    而现在洮州,又是分地又是分战利品的。

    羡慕死这些辛苦赶来的商人,尤其是那些商队的伙计们,他们辛苦万分,路上来返,可是能赚的钱很少,甚至不少人因此身份还落个商籍,受人歧视。

    “我都想要落户到这洮州了。”

    “你要真想落户也行啊,只要你是自由之身,就能迁来洮州落户。一落户,就能分田呢。一丁百亩,妇人、中男也有五十亩,孩童二十亩。一家若是五六口人,也能分到两三百亩地。哪怕一半耕地一半山地,也能有上百亩的好田。”

    “可惜晚了,当不了府兵了。”有伙计叹息,若能当上府兵,无疑才是最好的。

    看这些府兵,有些不也才十六七岁,可又是分田分地,又是分战利品,甚至听说每月还能分到一笔津贴赏赐,好像是从洮州收的商税里面抽出的份额给府兵们发赏。

    连马周都觉得张超给洮州府兵和官吏们的待遇太好了,每月的分红都不少。

    “这是大家应得的。”张超却并不觉得不该给分红。

    洮州今天的一切,也是洮州府兵和官吏们一起努力才打下来的局面。让他们分享洮州的红利,这才是健康长远的。

    张超把洮州的收益算的很清楚,每月给朝廷上缴部份,给各军府、州县衙截留部份自用,然后又拿出不少来做为红利,分给洮州的府兵和官吏们。

    甚至就是普通的移民,也能享受红利。

    他们不是直接分钱,而是能享受到官府的许多政策上的优惠,比如官府出钱建立的临潭书院,就是免费供洮州子弟读书。现在还准备在各县、乡也建学校,方便百姓子弟就近读书,以后乡学可能说是初小,县学就是高小,而临潭书院就是一所中学,甚至可能成为一所大学。

    官府有钱了,还会拿出钱来给百姓修路、修水利,为百姓准备好的粮种等等,这都是给百姓的红利。

    不只是发钱才是红利,免去许多负担,也一样是红利。

    一般情况下,洮州这种高福利是无法维持的,但边市的繁荣,是助推。尤其是两场征讨,更是让洮州府库丰厚了。

    “府兵们要自备装备,要备刀、箭,要备马骡,这些都得花费很高。过去中原点选府兵,都是选的富裕之家子弟,因此这些负担不是问题。但在我们洮州,有近半的府兵,那都是些穷人子弟,没有积蓄。若没有这些收益,他们自己置办不齐装备。更别说还能自己买马养骡子,装备不齐,咱们洮州的战斗力可就得下降。”

    “再说了,府兵们虽然分了很多地,家里移民过来时,也卖房卖田换了点钱,但这里还多是片荒芜,要开垦这些荒地,建成米粮川,可不是一日两日就能成的,得需要不少前期投入。”

    边关不比中原腹地,府兵又不是职业兵。

    他们是耕战屯守,花费的训练和值守的时间也比中原要多,危险也远高于中原,若是没有些收益,哪来的积极性。

    “宾王,将士们的功绩依功考核升赏也要尽早做出来,该加勋的加,该升职的就升。我们的士兵打了场大胜仗,这又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车骑将军以下的晋升,我可以直接批了。车骑将军以上的功赏,我还得呈递朝廷批复。”

    有功则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张超必须得保住了有功必赏这块招牌,这样洮州的府兵们才会更有干劲。大唐的府兵在中唐之时就崩溃了,为何?

    府兵转向了募兵,战斗力也开始降低,大唐也由盛转衰。

    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田地兼并加剧,均田制名存实亡,朝廷新点府兵,可却没有田可授了。府兵的田也不再足授。

    其二,就是有功无法赏。唐初之时,功绩几乎都能兑现。立了功就能升职加勋晋阶,得了勋能有勋田,升了职能有永业田、职田,普通府兵也能升官。

    但到了中唐之时,这些几乎都无法兑现了。

    府兵甚至常年在边地戍卫,多年不得轮换回家。拼命打仗,却往往很难升职,多是给些勋,却是空勋,没有勋田永业田。

    还依然得自备装备,往往府兵轮到戍边或者受召出征,就得破产置装。

    府兵越打越穷,那些地主子弟、自耕农们都不愿意去当府兵,转而读书去考科举,最终府兵制和均田制一样就崩溃消亡,只能代以募兵制。

    募兵制的兵源素质,以及士兵的战斗力等,都远不如府兵了。

    募兵制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老兵油子,也出现许多吃空饷、空额等的情况。安史之乱前,唐军已经在与契丹、突厥、吐蕃等外族的交战中,败多胜少了。

    有一个良好的激励制度,才能让府兵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以及极好的战斗水平。

    “等这次交易大会后,我要求在原黑冶利部的地盘上修筑军堡,加宽道路,把那三百里地纳入我洮州。”

    “这。。。。。。”

    马周真的很服张超,原本他以为张超跟冶利使者说的黑冶利部的地盘从此属唐,以为只是一句玩笑话。

    “先修军堡,然后修路,一直往前修,军堡到哪,路修到哪,烽火台、墩堡也修到哪。士兵进驻之后,就招纳移民或者商人屯田,那三百里地,可是能开垦出万顷良田,能再容纳上万户的移民!”

    “交易会后,向朝廷上缴一万贯钱,然后向卫尉寺订购一批军械。横刀、弓弩、盾牌还有明光甲和步槊、陌刀等,尤其是弓和弩要多买些,我希望我们的洮州府兵也能弓箭、横刀百分百装备。记得多订购一些伏远弩、绞床弩这些大弩!”

    要想开拓那三百里的黑冶利地盘,张超知道不会那么顺利。

    还有六个冶利部呢,哪怕吐谷浑不插手,这也得有番龙争虎斗。

    不打无准备的仗,多准备些军械,多做点准备。

    张超不怕打仗,甚至有些喜欢上打仗了,打仗,也是一种迅速扩张实力的办法。

    其实张超很想自己在洮州建立军工厂,生产弓弩,制造铠甲等,可一来没有足够的工匠,二来军训械制造,向来被朝廷严格控制,地方上是不得染指的,地方上的军队,更不得私自制造军械。

    3500月票加一更,与这章加更抵消,还欠11章!(。)

第360章 上柱国兼七使() 
第四更送上,谢谢大家的月票和打赏支持,谢谢陈志扬、伪人1949等各位兄弟,谢谢!

    八月。

    皇帝派使者至洮州。

    江心市一战的军功报到朝廷,所有有功将士的功劳都得到了确认,皇帝甚至亲自下旨,在张超似的请功名单上,把一众功臣将士们的封赏提高了一格。

    洮州所有参战府兵录功一转。

    皇帝还特派人运来了御酒和锦缎,以赏赐给有功将士们。

    所有有品级的武职,还都得到一席由皇宫宫女们缝制的锦袍和披风一件,所有的府兵,得到一件太府寺制作锦袍、披风一件。

    马周和许敬宗、匹娄武彻等一群洮州文武,还获得了特赐金紫特赐绯银等荣耀。

    唐朝赐服,没有赐蟒袍、赐麒麟袍、斗牛袍、黄马褂这些,但唐朝也有赐服,赐金紫和绯银。

    赐金紫就是赐紫袍和金鱼袋,紫金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戴的官袍颜色饰品。但有大功者,朝廷也往往对那些品级不够的大臣赐金紫以示荣耀。而绯袍是四五品官员服色,朝廷有时也给那些不够四五品的官员赐绯赏戴银鱼袋。

    张超已经是三品高官了,早有了金紫。

    因此这次皇帝特别加封张超为上柱国勋官,赏赐张超金银瓶,一瓶装满金钱,一瓶装满银钱,又赐下许多绢。还特赐张超洮州永业田三千亩!

    加授张超为招讨使、盐铁使、转运使。

    看着朝廷授给自己的一堆使职,张超也有些无奈,使职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是正式常设职,而是临时差遣职务。

    若加上之前朝廷授给张超的安抚使、经略使和屯田使,张超身兼六个使职,这也算是前无古人了。

    不过张超对于新加的三个使职有些疑惑。

    来宣旨慰问洮州将士的是中书侍郎、郢国公宇文士及,宇文士及还同时是天策府司马。皇帝派了中书省的副长官,同时还是天策府的司马来,这可是很有些微妙之意的。

    宇文士及虽然投唐时间不长,可跟李渊那是老同事了老朋友了,他兄弟宇文化及在江都弑君,他后来又被窦建德留任,但他一投唐,李渊就相当重用他。

    李渊曾经对裴寂等道,“我六七年前就与他谈论天下大事,你们还在他之后。”

    不过宇文士及虽然是宇文化及的弟弟,他还曾娶过杨广的女儿南阳公主,但却是没有参与江都密谋的。

    投唐时间不长,都已经当了中书省的次官了。

    “恭喜三郎啊!”

    宇文士及呵呵的笑着恭喜,张超以往跟他也是打过不少交道的。因为宇文士及不光是中书侍郎,还是翰林学士、秦王府文学馆学士,他们一起吃过饭编过书。

    不过张超也有些同情他。

    他当年是隋朝五贵宇文述之子,娶了杨广之女南阳公主,南阳公主是个很不错的公主,夫妇有过一段很恩爱的日子。可江都兵变后,他虽未参与,但南阳公主却恨他。后来宇文化及被窦建德击败,南阳公主和宇文士及都到了夏军中。

    南阳公主相当决绝的让窦建德把她和宇文士及的儿子都给杀了,然后出家做了尼姑。

    这也真是一桩凄惨的事情。

    听说后来宇文士及回到长安,遇到了南阳公主,还想求复合,结果南阳公主不屑一顾。

    南阳公主确实是个奇女子,可怜的宇文士及。

    “郢公,陛下加某这三使职是何意?”

    使职不是加衔,不是什么荣耀称号,使职一般就是一个特派差事。比如经略、安抚,那是安抚洮州番民们的,屯田使,是专门负责洮州屯田事务的。

    “三郎啊,陛下对于江心市一战,可是非常满意的。这个招讨使,就是给予你一个更大的便宜处置的权力。”

    张超这个洮州都督兼刺史,统领着洮州文武。正常情况下,洮州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