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之崛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之崛起- 第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自从天子登基后就一改朝堂的作风,以往先皇时期,朝议几乎成为历史,往往一个月也很少上一次朝,朝臣要想见天子一面都很难,

    但自从先皇驾崩后,天子登基以来,朝议从未断过,

    刚开始的时候习惯了以前的懒散的大臣们还颇有抱怨,

    直到有一次朝议有一位大臣迟到,被天子直接以欺君之罪拉到午门斩后,

    从那以后,所有大臣每次朝议都早早的来到太和殿等候,

    “陛下驾到!”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众大臣连忙跪倒在地上,

    “参见陛下!”

    朱由检大步走到龙椅前,一挥袖袍,转身坐下,

    “众爱卿平身!”

    “谢陛下!”

    朱由检看着下面的众文武百官,脸上露出一丝笑容,

    开口说道:“今日朕告诉诸位爱卿一个好消息!”

    听到朱由检的话,众大臣不禁有些摸不着头脑,有些疑惑的看着坐于龙椅上脸上止不住笑容的天子,

    看着下面众大臣疑惑的表情,朱由检不由转过头看向站于位的兵部尚书洪承畴,

    “洪爱卿,替朕跟诸位爱卿讲一下这好消息!”

    听到朱由检的话,洪承畴连忙躬身回道:“臣遵旨!”

    说完后站了出来,对着众大臣,

    “昨日陕西总督孙传庭传来捷报,陕西盘踞的最大的一股叛军王二,王嘉胤以被总督孙传庭率领朝廷大军所诛灭,”

    说完洪承畴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共诛灭叛军一万余人,俘虏近三万余人,匪王二,王嘉胤被当场枭!”

    洪承畴的话一说完,就如同一颗石子落入水塘当中,众大臣不由窃窃私语起来,

    要知道这股叛军自先皇时期就聚众叛乱,朝廷几次兵都没能剿灭,

    现在天子一登基派出一名都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将领去担任陕西总督,

    当时所有人都几乎认为天子在胡闹,不少大臣还联名启奏过,企图挽回天子的决定,

    但天子力排众议,硬是将此人安在了总督位置上,

    几乎所有人都等着看笑话呢,现在倒好,叛军被平了……匪被当场枭?什么情况……

    看着众大臣的反应,朱由检不由暗笑,朕的眼光你们也敢置疑,这下被打脸了吧!

    “咳咳,”听到上方传来朱由检的咳嗽声,众大臣不由连忙停下讲的话,整个大殿顿时安静了下来,

    “陕西总督孙传庭平定叛军,诛灭匪,实乃大功一件,不得不赏!”

    说完朱由检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看了一眼下面的大臣,“着兵部对此战进行论功行赏,另外传令给孙传庭,告诉他,待其平定陕西之日,就是朕为其封候之时!”

    听到朱由检的命令,众大臣不由一楞,“封侯?”但随即想到平定陕西这功劳,连忙拜道:“陛下英明!”

    “诸位可还有事启奏啊!”

    “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户部尚书候恂站了出来对着朱由检说道,

    “爱卿何事!”

    “陛下,臣请求裁撤关宁锦防线!退守山海关!恢复前辽东总督熊廷弼的防守计划!”

    听到候恂的话,站立着的众大臣也被弄得愣住了,

    “嗯?”听到候恂的话,朱由检不由皱起了眉头,随即眼神锐利的看向候恂,“爱卿为何有这样的请求!”

    看着朱由检锐利的眼神,候恂抬起头接着说道:“朝廷每年赋税不过六百万两,而辽饷却有近五百万两,而大部分辽饷都耗在关宁锦防线之上了!朝廷已经不堪重负,”

    说完候恂抬起头接着说道:“若是采用前辽东总督熊廷弼的策略,以山海关为防线,再积蓄力量!这样的话辽饷将大大降低,朝庭财政困难将大大缓解!”

    说完候恂就沉默的站在原地,

    听到候恂的话,朱由检不由皱紧了眉头,然后环视着下方的众大臣,“诸位爱卿如何认为!”

    “陛下!臣认为不可!大明辽东广阔疆土,无数子民,不可白白丢弃啊!”左督御史站了出来拱手说道,

    “臣认为不可,撤至山海关就等于将辽东近四百余里战略纵深拱手送给鞑虏,从此鞑虏将毫无牵制了!”洪承畴接着说道,

    “启禀陛下!臣认为应当撤至山海关!目前朝廷以无力供养辽东如此巨大的防线和兵力!”邢部尚书施邦曜接着说道,

    “陛下,臣认为应当撤!……”

    “陛下!臣认为……”

    看着下方意见各异甚至陷入争吵的众大臣,

    朱由检不由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关宁锦防线虽耗费巨资,但从建立以来,也挥了巨大的作用,正因为有了它的存在,辽东才能像现在一样固若金汤!

    但这条防线却也多次成为朝臣诟病的存在,

    说这条防线乃是空耗国力,与其耗费巨资筑城守这条防线,还不如守住山海关,等等的说法,

    但没想到现在又有朝臣提出来了!

    看来需要为此事定一个基调,以免出现前方战事吃紧,而后方却猛脱后腿的现象!

    而且需要为辽东安一下心!让辽东将士看到自己的态度!

    辽饷现在确实是多!而且已经多到让朝廷不堪重负了!现在大明九边重镇,一个辽东所耗费的粮饷比其他八镇加起来还多,

    这不光是辽东战事频繁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这条防线造成的,如此巨大的防线,光是防守的兵员就多达近十万,还有每年的修缮等等,

    每年朝廷花费在辽东的粮饷物资不计其数!

    放弃辽东,退守关内,还是死守辽东,两者各有优势劣势,这两个策略一直都是朝臣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自己前世也一直头疼过这个问题,但今生自己重生过来就已经有了答案,

    “死守辽东!”

    今生自己不是要严防死守鞑虏,自己要的是诛灭鞑虏,就必须守住辽东!

    看看“关宁锦防线”就知道了,

    “关宁锦防线”是由山海关到宁远城再到锦州城,大凌河堡的一个组成,延绵近四百余里,

    其中山海关到宁远这段“关宁防线”的作用则是纯属用来防守的,扩展战略纵深的!

    但后来修建到锦州,大凌河堡的“宁锦防线”则是为了进攻的!纯粹的为了进攻而做的准备!

    从地图上看可以知道,

    锦州,大凌河乃是居于一个最重要的位置,锦州,大凌河堡就像一个钳子,控制着辽东的咽喉要地,俯瞰辽东,进可攻,退可守,

    而且锦州,大凌河堡几乎就树立在鞑虏的家门口,只要辽东尚有一战之力,锦州就能牢牢的牵制住鞑虏,让鞑虏不敢有半点放松,

    而且待到时机成熟,有能力反攻的时候,那对鞑虏来说将会是一个灭顶之灾!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虽然在大明具备反攻能力之前,这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一个放血的地方!

    但能放弃嘛,不能!

    因为鞑虏要想进攻京城,除了冒着被抄后路的危险绕道进攻,就只有从辽东进攻了,

    而在想通过辽东进攻京城则必须要经过山海关,要经过山海关则必须要攻下宁远,要攻下宁远则必须要攻克锦州,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而同样的,有朝一日,自己若想派大军诛灭鞑虏,也要从山海关到宁远再到锦州!再到鞑虏境内!

    但如果不守这条防线,放弃辽东,撤至关内,辽东被鞑虏占据的话,

    那复辽将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看看这么多年被牢牢阻挡在防线之外的鞑虏就知道到时候的复辽会是一个什么情况!

    “辽东必须守!再困难也要守!”朱由检眼中闪过了一丝坚定,

    看着下面期盼的望着自己的众大臣,朱由检语气坚定的缓缓说道:“祖宗之土,不可寸失!”

    “辽东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只能是大明的!”

    说完朱由检环视着众大臣,肃声道:“诸位可明白!”

    听到朱由检的话,候恂和一众希望撤至关内休养生息的大臣不由一叹,“祖宗之土不可失!”天子这是为此事定性啊!

    而洪承畴等一众大臣则大喜过望,天子这是在表明心意,意在复辽啊!

    …………

第五十九章 监军() 
乾清宫内,

    朱由检站在宫门外看着初升的朝阳,身上早朝穿的衮服还未换下,

    心中想着今日早朝的事,

    今日朝堂之上大臣们对辽东战略的争论让朱由检感觉到了一丝危机,

    朝堂大臣们对辽东战略意见不一致,是件很可怕的事!

    辽东局势为什么会变成如今这样,鞑虏势大,而大明只有防御之力,

    最大的原因就在这,朝堂意见的不一致严重拖了辽东的后腿,

    好比如先皇时期孙承宗任辽东总督一样,积蓄数年之功,却被一朝葬送,

    这不光是阉党的问题,最大的原因也在这,朝堂意见不一致而导致的斗争,

    这也是朱由检早朝之上急切的为辽东战略定一个基调的原因,

    朱由检不想再因为朝堂的斗争而让辽东局势再恶化下去,

    也借这个机会向所有朝臣表明了自己这个天子的态度!“祖宗之土,不可寸失!”

    现在必须守住辽东,将来必须全面复辽!

    将这个态度明明白白的表达给朝堂大臣们,

    让他们知道以后要怎么去做!

    不过庆幸的是现在的朝堂还算清明,各部重臣都是自己提拔上来的,不然还真不好弄!……

    不过辽东那边还需要给孙承宗一颗定心丸!

    要让他看到自己和朝廷的态度!

    想到这,朱由检转头看向徐应元,“徐应元!朕交给你一个任务!”

    听到朱由检的话,徐应元不由一愣,随即脸上闪过一丝欣喜之色,

    陛下有任务交给自己了!

    同样是王府出来的自己和王承恩,

    现在王承恩以贵为东厂提督,监察天下,朝堂之上,何人不对其畏惧三分,何等的威势!

    可自己虽为司礼掌印太监,但却不是先皇时期!

    如今天子何等的威势,哪有自己什么事!

    自己这个掌印太监就真的成了一个掌印的了!

    现在天子有任务交给自己!天子准备用自己了?

    看着面前的徐应元,朱由检脸上露出一丝思虑之色,

    徐应元也该用他了!一人独大可不好!

    这次事情就算是一个考验吧!能不能堪得重任就看他自己的了!

    “命你为辽东监军!从内努中提白银百万两到辽东替朕慰劳辽东边军!”

    说完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接着说道:“再替朕监督好辽东边军,卿可能做到!”

    听到朱由检的话,徐应元眼中闪过一丝狂喜之色,随即立马拜道:“臣定当为陛下监督好辽东!”

    看着似乎狂喜的徐应元,朱由检不由皱起了眉头,肃声说道:“此此你前去监军,不准干涉辽东军事!一切事物配合好孙承宗!”

    “你只需负责监察!明白嘛!”

    “臣明白!”徐应元连忙拱手回道,

    “嗯,另外替朕给孙承宗带一句话!告诉他,一切都有朕!叫他不用担心!”

    “臣遵旨!”

    “希望你能办好此事,不要让朕对你失望!此事办好后,朕有更重的任务交给你!”朱由检看着眼前的徐应元,缓缓的说道,

    听到朱由检的话,徐应元不由身体一震,随即立马跪倒在地上,“臣定不负陛下重任!”

    “退下吧!”朱由检挥了挥手说道,

    “是!”徐应元应声退下,

    看着徐应元退下的背影,朱由检不由陷入沉思当中,

    派徐应元去监军,是必行之举!

    其一是为了安定辽东军心,辽东防线经过这么多年的开拓,军民早已把辽东当成了家,

    如果听说朝堂说又要撤至关内,那一定会造成不稳,

    派徐应元前去慰问边军,就是为了安定军心!让整个辽东看到自己这个天子的态度!

    其二则是为了便于辽东事物的开展,监军一职不光是监察军队,而且还有联络朝廷,掌管功罪赏罚!以及军队粮草后勤的调运!

    而自己登基时因阉党一案,将各地的监军都调回京城,接受审查,然后就一直没有派出去,

    导致现在辽东整个后勤都有些混乱!派徐应元前去这个也占了一点,

    其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自己最无奈的一点,

    辽东将门势力!

    那些边军将领家族世代扎根边军,慢慢就在边军形成了一个个势力盘庚错节的利益集团!

    边军已经不是属于大明,而是属于将门世家,

    虽然这种情况在整个大明边军中都有,但辽东因其特殊地位,和其庞大的边军力量,

    还有那就在京城边上的地理位置!

    那就不是那么的愉快了!

    现在是辽东大敌当前,而且各任总督都是在辽东威势根基比较重的!所以目前还看不出什么,不用过多的操心!

    但凡事就怕万一,前世的辽东边军不是没有出现成建制投降鞑虏的请况出现!

    现在得提前做好预防,

    派徐应元到了辽东其实不需要其做什么,而是表明一个态度!天子在盯着辽东!凡事别太过了!

    只需让他们安稳的过一段时间,等大明缓过气了!

    一切都将变得简单!到时候再收拾掉也不迟!

    想到这,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自语道:“希望你们能够有自知之明!”

    …………

    而此时的徐应元低着头走在回司礼监的路上,

    想着陛下交给自己的任务,心中不由一阵激动,

    自己也要飞黄腾达了!

    随即徐应元脸上露出一丝疑色,自语道:“这次监军是陛下对自己的考验!”

    “办好后还有更重的任务交给自己?”

    想到这里,徐应元不禁有些疑惑,自己现在已经是司礼掌印太监了!

    再往上也没有得升了!

    难道是有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