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帝国之征服全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帝国之征服全球- 第2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退朝之后,天启便召见了王承恩。王承恩现在是东厂的掌印太监。也就是所谓的厂公。东厂可是特务机关,不能说厂卫遍布天下,但是也比戴笠时期的特务少不了多少。魏忠贤的职业技能跟戴笠不分上下。要不然也不能权倾朝野。

    天启吩咐王承恩,把满朝文武的家底查了个遍。别说贪赃枉法了,就连大臣们晚上找那个小情人睡觉,一夜来了几次兴奋也记录的详详细细,没有几天,众位大臣的黑暗历史便堆成了山放在了天启面前。

    天启密诏御史进宫。下达了只有二人知道的圣旨。御史出宫时小便失禁。最后还是侍卫给抬回府中的。直到家人请来了大夫给开了药方,御史才从震惊中缓过神来。之后连续几天,天天往皇宫跑。回家之后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个人背起皇宫的档案。

    当御史把天启身边的案宗都背过的时候。天启早朝又重新提起了商税的话题。

    “诸位爱卿。关于收取商税一事,诸位有什么意见?”天启说道。

    “陛下。自太祖开国以来,便是民富国强,藏富于民乃是国本。臣觉得收取商税不妥”礼部尚书温体仁说道。

    民富国强跟国强民富道理是不一样的,因为民富国不一定强,但是国强必然民富。

    接着又是很多大臣上前启奏,反正就一句话,收商税不行。陛下要是下旨收商税,就是跟所有的文武百官作对,跟全天下的人作对。

    看着下面的反对声,天启也没有什么喜怒哀乐的表情,过了一会后,天启说道:“此事容后再议,各位爱卿还有其他事要启奏吗?”

    “臣有事启奏,”御史张福灵上前说道。

    “臣要状告礼部侍郎温体仁,温体仁收取下属礼金300两,之后让其升为8品官员“御史张福灵说道。

    对于御史的话,整个朝堂都是一惊。这什么情况?一个尚书贪污300两?就算是真的,你拿出来在这说也太小题大做了。这不是给自己找事啊。就算证实了,大不了也就罚点俸禄,可是你这个御史估计以后哭都找不到地方。

    别人都不知道内情,御史自己可明白的很,以后??自己要是不揭发,估计连以后都没有。自己现在揭发,起码来说还能多活一天。明天的事明天再说。

    就在大家以为这个御史要倒霉的时候,天启说话了。”话可不能乱说,你可有证据?“

    ”臣有奏折一份,请陛下过目“御史张福灵说道,说完把奏折呈给了传旨太监。

    ”请陛下明察,御史张福灵诬陷老臣。“温体仁说道。对于自己收取300两卖了一个8品官,他还真没记住怎么回事。因为这样的事朝廷太多了。别说是他一个二品大官。就是5品的卖8品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这都是很常见的潜规则。

    天启翻看着奏折,合上之后说道:”明察??既然温尚书也让查,那就查一下吧。御史状告温尚书,那这件事就交由东厂查清,如果不属实要立马还温尚书一个清白“。天启的一句话直接就把温体仁给拿下了。

    能在东厂的酷刑下不招供的,估计只有神仙。第二天就传来温体仁在东厂畏罪自杀了。并亲手写下了悔过书,交代了自己的所犯的罪刑,要不是草纸太小,估计连自己小时候偷看寡妇洗澡的事也说出来写上。最后说道,自己对不起朝廷,对不起天下百姓,以死谢罪。求谅解。写的比唱的都好。

    别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温体仁死了。并且是自己亲笔写下了悔过书之后自杀的,至于尸体,东厂说被人偷走了。天启也很仁慈。没有牵连他的家人。虽然有人试着给温体仁翻案,但是皇帝下旨此事到此结束。

    第二天早朝,朝堂上传看着温体仁的亲笔悔过书的众人,也是各有想法。这什么情况??就贪污了300两银子。对不起朝廷,自杀??谁要是相信这是真的。谁才是傻子。

    天启看着下面的众位爱卿说道:“诸位爱卿。关于收取商税一事,诸位有什么意见?”

    又有人站出来说收取商税不行。接着很多人站出来说不同意收取商税。天启宣布此事以后再议。不过等安静之后,御史又站出来状告,这次状告的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收取商税的兵部侍郎。之后兵部侍郎便跟温体仁一样被东厂带走了。

    第三天早朝又传来消息,兵部侍郎自杀了。并且跟温体仁一样,自己写下了悔过书。辜负了朝廷,辜负了全天下百姓。只有以死谢罪才能洗刷自己的罪恶。

    一连几天,每天早朝天启都会提起收取商税的事,之后便有人站出来反对,再后来天启就说之后再议。在之后就是御史站出来状告,揭发第一个站出来说不能收取商税的人的罪刑。再再后来就是东厂传来消息,此人畏罪自杀。并留有亲笔悔过书。

第47章 杯酒收政权() 
一连几次的早朝。每次都是一样的循环方式,朝中的大臣就算再笨也感觉出了里面道道。谁想死啊。没有人想死。最后天启提出的收取商税,终于没有了反对声,虽然大家不出来反对,但是都用沉默表示了反抗。

    天启也不需要众人的理解。他需要的是收取商税得到正规的批文。明朝内阁权利特别的大,国家大事一般内阁都能处理,三品官员以下可以自行任免。这制度虽说减轻了皇帝的负担,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大的漏洞。只要把持了内阁就等于掌握了整个大明。有时候皇帝的话都不管用。这就是为什么崇祯最后指挥不动东林党的原因。

    只要内阁发下正式的收取商税官令,就算下面阳奉阴违,税收收不上来。天启也不怕。因为你收不上来。一定得有原因。找到原因就能解决。只要有了政令。谁要是阳奉阴违,杀就是,杀到税收收上来为止。

    天启虽说是皇帝,有着生杀大权,但是也只能在有足够证据的情况下,才可以绕过内阁,这一连几次的朝廷大臣死于东厂,已经让内阁三人组感到十分的惊恐了。

    施鳯来乃是内阁首府。下面是内阁大学士黄立吉。还有顾秉谦死后新提上来的内阁大学士李贤及(这个人名是自己乱编的)。前面二人都是魏忠贤一党。后面这个刚提起来的是东林党人士。

    历史上天启年间的内阁都是魏忠贤一党,其实是真的,要不然魏忠贤也不会有那么大的权利,杀了那么多的东林党人,后来崇祯上位以后,重用东林党。撤免了很多魏忠贤一党的实权人物,其内阁三人组全部换成了一群东林党,导致最后皇帝下的命令一个听的也没有,全都是阳奉阴违。导致最后京城被一群乞丐攻陷。天启可不想跟崇祯这个SB一样重用东林党。

    乾清宫内天启正在招待内阁三人组,一桌子的好酒好菜,天启举起酒杯对着三人说道:“三位阁老劳苦功高,为朕,为朝廷是呕心沥血,朕要感谢诸位阁老。举起酒杯,朕要与三位阁老再干三杯”

    天启说完举起酒杯就喝光了酒杯里的酒。三个阁老也不敢怠慢,同天启一起连饮三杯。

    三人也是莫名奇妙,今天早朝之后,皇帝便命三人留下,说有要事相商。谁知道来到乾清宫之后,便是同皇帝一起用膳。大家都挺忙的,谁有空在这陪皇帝吃饭啊。本来想走的,可是皇帝说用完膳之后有重要的事宣布。之后三人便留了下来。

    当喝到高兴的时候,天启突然抬手,看到皇帝的手势,身边伺候的宫女立马都退了下去。接着从外面出现了一群带刀的侍卫,这下可把三个大臣吓坏了。这是要干嘛?杀人?刚才吃的是黄泉饭???最近天启可是杀了不少的朝廷重臣。虽说都是些2。3品的。可是谁也说不准天启会杀不杀一品大员。

    天启看着三人惊恐的表情叹了一口气,唉…

    天启接着说道:“朕若不是靠三位阁老扶持,是坐不上这个皇位的,为此朕从内心念及三位的功德。但做皇帝也太艰难了,还不如做个普通百姓,现在朕整个夜晚都不敢好好睡个觉“

    天启说的不错。天启能当上皇帝,几个内阁府臣是出了很大的力。福王跟天启的父亲争夺皇位,最后天启的老子当上了皇帝,当上皇帝之后没到一年就死了。紧接着天启即位。可以说,内阁几个阁老出力很大。不过这些人都太过迂腐,全部是想着自己的官位,整天就知道党争。扶持万历跟天启也是为了自己的仕途。

    虽然这些魏忠贤的人跟东林党算是平衡权利。但是没事就斗着玩,天启哪有这时间陪他们。管你有没有金刚钻。我不用你。

    你本事再大,你不给国家出力,整天就知道争权夺利,我用你干毛线啊?我还不如用个傻子,傻子虽说傻,但是人家有力气,只要指挥得当还能种粮食。

    可是三人听到皇帝说皇帝不好做,皇帝自己吓的天天睡不着觉。三人甚是好奇。皇帝怕谁啊?天下间还有让让皇帝害怕的人?难道是皇帝最近杀的人多。皇宫闹鬼???

    内阁首府施鳯来说道:”不知陛下为何彻夜难眠?“

    天启看了一眼三人,之后把酒杯的酒一饮而尽,然后说道:”朕这个皇帝难啊。很多人都不听从朕的安排“

    三人一听皇帝的话。就知道话中有话。赶紧的说道:“陛下何出此言,陛下乃是大明天子,金口玉言。谁敢抗旨”。

    天启说道:“三位臣工。你们虽然不会抗旨,听从朕的旨意。然而你们下属却听从你们的旨意。如果有一天他们想要更大的富贵。把黄袍给你们穿上。你们即使不想穿。到时候恐怕也身不由己啊“。

    天启刚说完,三人赶紧的跪下了。大冷的天三人汗都流了出来。这话要是再听不明白,直接找个豆腐撞死算了。这不是说三人要谋反啊。谋反什么罪??株连九族啊。

    三人知道最近天启杀了很多大臣,朝堂震荡。很多人都说皇帝昏庸,虽然都是背地里说的,但是东厂的特务无处不在,说不准皇帝就知道了什么内幕消息。皇帝一定是对他们产生了猜疑。这个猜疑要是不解除,估计自己就有杀身之祸。

    内阁首府施鳯来惊恐的说道:”陛下,不知道老臣需要怎样做才好?请陛下明示。“

    天启说道:“人生在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些东西该放手时就得放手。要学会及时行乐。只要子孙后代能衣食无忧就好。你们不如辞官回家,多置良田美宅,多买些舞女,日夜饮酒作乐,颐养天年,朕打算把玻璃厂的收益每年给三位阁老5万两白银。阁老说这样好吗?”

    听到皇帝的话,三人知道陛下是已经给自己想好了出路。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要谁敢说不好,估计刚刚进来的侍卫就下手杀人了。

    三人看了看皇帝又看了看身边的侍卫,也只好认命了。虽说当官好,但是自己如果没有命,再好跟自己也没关系,再说皇帝答应每年会从玻璃的收益中拿出5万两白银,这也算是不错的了。

第48章 第一次土改() 


    第二天早朝,天启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百官群大臣特别的顺眼。整个大殿也漂亮了许多。

    “启禀陛下,如今臣年事以高,恐怕不能再处理朝中事物,望皇上允许老臣告老还乡”。内阁首府施鳯来上前一步跪下启奏。

    众位大臣听到施阁老的话,首先先是一愣,首府施鳯来虽然年龄有点大,但是朝廷上比他大的有很多,他又没病,好好的为什么辞官啊?这可是内阁首府,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府啊。4品官员任免人家一句话的事,县官不如现管,就这权利,有时比皇帝都管用。

    “施阁老为朝廷呕心沥血,现在年事已高,想告老还乡颐养天年,也是应该的,不过施阁老为朝廷做了那摩多的贡献,怎能就这样辞官回家呢,朕下旨,每年从内务府调拨5万两白银给阁老作为颐养天年的俸禄。”天启说道。

    “谢陛下赏赐”施鳯来说着给皇帝磕了三个头。这条件都是君臣早就商量好了的。

    “爱卿辞去内阁府臣一职,那可有安排谁来接任?”天启说道。

    “回陛下,臣举荐帝师孙承宗入阁。”施鳯来说道。举荐孙承宗入阁,倒不是他自己的真实想法。虽然不是他的想法,可是这是皇帝的想法,昨天皇帝跟三个内阁附臣都说好了。谁推荐谁都是直接点了名字的。

    “孙承宗入阁??是不是不太合适啊,老师才二品大员”天启说道。天启可不能表现出来很乐意。那样朝中大臣反对声就会更大。

    “陛下,孙承宗虽然辞官回家,但是此人有大才。请陛下召回。”内阁大学士李贤及上前说道。孙承宗乃是皇帝的帝师不假,但也是前二年让天启气的辞官回家的,二人有矛盾,朝中大臣也是都知道的。选个跟皇帝不对付的人做府臣,大臣们还是很乐意接受的。尤其是东林党人士。虽说孙承宗不是东林党,但是在东林党眼中,孙承宗怎么也比魏忠贤一党的人强。

    很快这个决定就一致通过了。

    接着大学士黄立吉也称病请辞,黄立吉推荐了宋应星入阁,宋应星入阁遭到了不少的阻力,太年轻不说,没有功劳,就前段时间天启破格提拔了个,兵工厂俭事,也就从二品的官,还是破格提拔,现在一下子入阁,让很多人接受不了。不过三位内阁一致力荐,最后众人也只有和谐了。

    最后内阁府臣李贤及也称病请辞,并且他的推荐更加让大家奇怪,竟然推荐大名知府卢象升入阁。最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的朝中大臣就是东林党人了。

    本来前二位内阁府臣辞官,东林党人士还在心里高兴了一会,内阁上去的2个都不是魏忠贤一派的,内阁有李阁老,以后东林人士在朝廷还不的呼风唤雨啊。这下可好。李阁老竟然也请辞回家,并且推荐的人不是东林学院的人,推荐了一个跟他八辈子没有关系的大名知府卢象升入阁。这他妈脑子全是煎饼糊子吧?

    由于三个阁老力荐。众人的反对跟差异根本没有阻止的可能,内阁人选还是定了。不过由于在京城的内阁大学士只有宋应星,所以,三位府臣也没有立马辞去官职。等孙承宗跟卢象升进京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