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世帝唐- 第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许久,裴寂站了起来,推开房门,“来人,备车、进宫。”

    殷清风拜访魏国公府,不久又在无人相送的情况下走出府门的消息,很快的就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前。

第109章 暗潮涌动(四)() 
裴寂驱车直入太极宫。

    一个多时辰后,他面无表情的从太极宫走出,“去西禁苑。”

    驭者诧异的看了家主一眼,调转马头,向北行去。

    李世民接到裴寂到访的消息,愣愣的看着李晋安好一会儿,才说道:“更衣、中门迎客。”

    借着更换衣袍的功夫,李世民思索着裴寂到访的目的。

    自从裴寂与阿耶结识以来,裴寂对他的亲热就远不如身为嫡长子的阿兄。甚至,在最初,他向裴寂行礼的时候,都被他忽视过。要不是有刘文静的牵线,裴寂才不会坐下来和他共商反隋大计。

    即使有过这样的交往,裴寂的眼中也只有阿兄一个人。当阿兄被确立为太子之后,裴寂更是立场鲜明的站在阿兄的一边。

    他与裴寂之间,虽不说势如水火,但绝对没有任何往来的理由。这个裴监的眼中,除了阿耶,他还能看得起谁?就更别说主动来到某的门前,乖乖等着传见。

    这。。。与殷清风有关?

    捉摸不定的李世民与面无表情的裴寂,在大门外客套了两句,便闷头向里走,两个人都没有开有说话的欲#望。

    书房内,宾主各自安坐,李世民才有心思打量着裴寂。而裴寂从坐下后,就一直端详着李世民。

    两人的视线在空中交织了许久,李世民生硬的问道:“不知裴监此来,有何见教。”

    两人之间本来就没什么交情可言,再加上,裴寂虽然不是他恨之入骨的人,但绝对是他想除之而后快的那个人。

    当初裴寂支持阿兄,而刘文静则他看重他。要不是有刘文静的支持,他甚至连带兵的机会都没有。

    五年前,刘文静一族被裴寂的谗言给灭绝了。而他,他却无力营救。之后,他曾发下誓言,有朝一日,让裴寂得到同样的报应!

    而今,他诅咒的人,就坐在对面。而今,他不再是多年前那个意气用事的他,但他依然止不住对裴寂的怒气。

    要不是因为裴寂是阿耶最信任的谋士、要不是此刻正是大业成败关键、要不是裴寂的出现太过意外,他,是决对不会见他的。

    裴寂的双眼眯了两下,虽然这次主动上门,他已经做好了各种心理准备,但李世民这么生硬而又直接的问话,他还是难以接受。

    从十四岁时被补任为蒲州主簿,到二十年多后的从八品下驾部承务郎,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出身再好,一切还得依靠自身努力。

    他努力的成为晋阳宫副监、他努力的巴结唐国公、他努力的鼓动唐国公造反、他努力的迎合痴酒好色的圣人、他努力的害死刘文静、他努力的支持李建成成为下一任圣人。。。为的是什么?

    为的是,不再被别人俯视!

    直到七年前,他做到了!他实现了他当初的梦想!就在一个多时辰前,他依然认为自己不需要再低头了。

    可就在一个多时辰前,他发现自己错了。那个少年的三句话,轻易的就击破了他多年的美梦。

    苦苦挣扎这么多年,即使他获得今日的地位,内心里也没有丝毫的懈怠。唯一出错的,就是没听进去刘文静的劝说。

    早知刘文静的话,现在会一语成真,他当初就应该转投李世民;早知李世民才是最后的胜利者,他现在也不会为了保命而主动上门受辱。

    裴寂压下心思,平静的说道:“圣人已经应允,重新册立太子。”

    李世民听了,虽然心中暗喜,但他不动声色的看着裴寂,也不说话。

    李世民的反应,让裴寂没了底气。

    他决定主动上门示好,就是拿准了,废立太子的事情一天没落定,李世民就焦心急虑一天。他应该听了这个消息,喜出望外才是。而且,他应该听得出,这里面有老夫的功劳啊。可他为什么没有任何喜悦之色?

    难道。。。包括老夫登门,也在他的算计之内?

    是了!那小。。。那殷小子是受了他的指使,才上门。。。警告的。而老夫听了之后,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极力阻止,要么主动配合。既然老夫出现在西禁苑,他就知道老夫的选择了。

    那么,接下来,他会做什么决定?是接受老夫的好意,还是拒绝?

    如果拒绝的话。。。。哎!早知,就先来这里试探一下,再去宫中就好了。都是那小。。。殷小子害得老夫心神失守!

    嗯。。。看来,不但要改善与李世民的关系,也要找机会与那小子亲近一下。他的嫡母不是出身裴阀吗?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可。。。他那嫡母的父亲是谁来着?回去让裴先好好查查。一定想办法拉拢他!

    李世民看到裴寂的脸上,露出不安的神色,在欣喜之余,想到的却是殷清风。

    裴寂开口之前,他只能隐约的确定,裴寂此来是与殷清风有关联的。

    收到殷清风出了西禁苑直奔裴寂府的消息后,他心中有各种猜测。他甚至都在想,是不是殷清风觉察到他对他的杀机,立刻到裴寂那里告密,以求自保。

    当裴寂在殷清风离开后不久,就驱车入宫,他就更加深了这种猜测。并且,他已经命人做出应对。一旦事情有变,他会毫不犹豫的进行兵谏。

    在焦急的等待中,却等来了裴寂的到来。裴寂的这个举动,让他浮想联翩。

    从阿耶认识裴寂的那天起,裴寂便在阿耶的心里占据重要的位置。历来阿耶做的决定,都有裴寂的参与。晋阳起兵时如此、杨侑逊位时也如此。

    阿耶为了安抚他,可以让后妃去他府宅侍寝、阿耶为了安抚他,允许他拥有铸币的权利、阿耶为了安抚他,可以和他一起在宫中淫#乱。。。。

    现在,他主动登门传递消息,为的是什么?

    保命!只有为了保住他自己的性命,才会放下身价,主动表示降意。

    但,这一切,都发生在那小子拜访他之后。

    “不知。。。他和裴监说了什么?”

    裴寂一愣,紧接着心中暗怒不止。

    “什么意思?是要羞辱老夫吗?那小子是你指使去的,你却来问老夫,他说了什么?难道你想让老夫亲口说出,那些羞辱的话吗?”

    心中虽然是这样想的,但裴寂到底是经过多年的宦海沉浮,再加上现在形势所迫,他只能竭力的控制自己的情绪。

    裴寂此时心中多少有些悔意。

    之前,因为谋夺仙居坊不成、在离宫又被那小子生生的气吐血,才会轻易的被那小子的话击破心神。

    否则,他应该在想清楚其中的关键后,详细的谋划一番将主动权住在手里,再来找李世民讨价还价。

    “殷小郎君是秦王的郎子,也是老夫族亲的子嗣。他到老夫的府宅来,只是族亲间的相互走动。”

    李世民见问不出什么,他索性也就没再逼问。

    不管裴寂此来与殷清风的到访有没有关系,他已经做好了两手准备。

    如果裴寂的话,不是为了迷惑他,他再考虑如何对待裴寂。

    相反,如果殷清风真的先是去裴寂那里告密,裴寂再与阿耶商量暂行缓兵之计,他备下的兵马会轻易的就击破他们的阴谋。

第110章 暗潮涌动(五)() 
李渊从裴寂离开后,一直呆坐在那里。

    裴寂的话,让他意识到一个他一直提心吊胆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在世人的眼里,七岁就继承唐国公爵位的他,出身高贵、教育良好、结交广泛、仕途顺利。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有一个原因:出身好。

    他为什么会受姨丈的喜爱?因为姨丈知道他的性情看起来,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果敢沉炼。表兄为什么不放心自己?还不是因为自己结交了一群同喜的世家子?

    他这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死在女娘的肚皮上。什么王朝霸业,最终不还是要享受醇酒、美人、狩猎吗?要不是当初受二郎和裴监的蛊惑,又何必这么折腾?

    本来,当初想着就是让二郎当太子的,偏偏裴监说立嫡长子才是正统。还说,大郎能力不足,需要压制二郎,某才能安心享受。

    现在呢,裴寂又来说二郎已经势不可挡,不要再让二郎心怀不满了。说某若想安心享受,除了圣人名义,什么都可以给二郎。

    哎怎么当了圣人,比不当还麻烦呢?

    大郎也真够差劲的!裴监这些年也没少帮他,怎么就被二郎轻易的给谋算了呢?

    某已经反复叮嘱过大郎,政事要依裴监的计策行事,军伍要问他舅父。在没有化解二郎身边的势力,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可结果呢,大郎偏偏急于解决二郎。

    既然都已经决定下毒了,怎么到了最后还能让二郎逃脱了呢?

    既然逃脱了,为何不立即派兵包围呢?就算大郎不黯军伍,但也好歹领兵作战过啊?

    不过,也难怪大郎轻心了。某当初听了二郎请求解散天策府不也一样暗喜吗。

    谁有曾想,这只是二郎策划的计谋?裴监不也没想到吗?

    现在怎么办?不按裴监的话去做,恐怕二郎真的能逼迫某让位,并囚禁与深宫中。可,就怕到最后,二郎还是要将某囚与宫中可如何是好啊。

    只盼裴监能带回来好消息

    殷清风从裴寂那里出来,才真正的放下去李世民的愤懑。

    追根溯源,还是他在李世民面前表现的太过于惊人。李世民想杀他,更多的是一种本能反应,而不是忘恩负义。

    但这个问题,暂时无解。在李世民心无芥蒂的采纳他的建议,和早点完成他的设想之间,二者目前还不能兼顾。

    越是深入了解这个时代,殷清风越有一种紧迫感。

    亲身经历过邓老爷子实施的改革#开放,殷清风知道一个有前瞻性的指导,对于思想混乱的人们来说有多重要。

    唐朝的困局,表面上是钱荒与粮荒,但本质是人荒。

    人,是劳动者,是生产三要素最重要的一环。

    对目前的李唐来说,缺人就意味着税收减少,就意味着世家掌握着大量的人口。

    从大业七年山东王薄起义开始,到贞观二年梁师都被灭为结束,隋末大起义和李唐统一战争,前后共计十五年。但是,这十五年厮杀的激烈程度,或者说人口损失的程度,不能与甲申国难相比。

    甲申国难,是满清蛮夷和汉民族之间、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生死之战。人口别说减少三分之二,就是再多,也符合历史规律。

    但隋末至唐初这十五年,是汉民族内部争斗,绝对不会出现一方将另一方杀绝的现象。一般来说,战场上折损两成,基本上都溃散了,剩下的人就等着收编吧。

    史书上记载河北山东一带出现千里荒野,但这也只是河北与山东如此,黄淮以南和其他地区,并没有这么夸张。

    首先,杨广三征高丽,多是从河北山东征兵。

    其次,从第一支起义的王薄开始,孟让、孙安祖、张金称、高士达、孟海公、甄宝车、孙宣雅、郝孝德、杜伏威、左孝友、卢明月、王须拔、魏刀儿、徐圆朗、窦建德、高开道、刘黑闼等人,皆在河北山东举旗造反。反复厮杀之下,赤地千里就不难理解了。

    最后,李建成和李世民先后到达河北后,也杀了一批有着浓重的反抗情绪的当地百姓。

    综上所述,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河北与山东两地,人口损失最多也就八百万左右。

    再加上其他地区的五百万的人口战损,和逃入深山与岭南的两百万人口。人口总体减少的数量,也就在一千五百万左右。

    但还有一千多万的人口,哪里去了?

    从中国这片土地上形成政权以后,一直到四九年,奴婢制都是存在的。并且,奴婢是不被算作人口而登记在册的。

    隋唐时期不但存在奴婢制,更有世家的存在。

    在单个家庭力量很渺小的时代,每逢战乱与天灾的时候,向大家族寻求庇护,是人们求生的本能。而蓄田与蓄奴,是大家族保证传承的最基本做法。

    所以,隋末到唐初这十几年,有一千多万的人口,从政府的户籍簿上消失,但这些人却实实在在的生活在,几千个甚至几万个大大小小的家族的账本上。

    受时代的限制和出身的限制,李渊和李世民就算能看清现状,但也无力改变。反倒是一心想要做皇帝的武氏女帝,无意中压制了世家这个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才有了李隆基所谓的开元盛世。

    所以,成就李隆基的,不是李世民,而是武氏女帝。

    针对历史上李唐的困局,现在已经给李世民提出解决的思路。只要李世民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五年的时间,就足够积攒出动摇那些世家的资本了。

    再加上他的配合,殷清风有信心在十年后与世家掰腕子。

    世家,是一个可怕可敬的存在。但,这只生活在这个时代,其他人的看法,不是殷清风的。

    从本质上来说,世间大多数的问题,用‘利益’两个字就能概括。明面上,他会拿商业利益与世家交换土地利益和人口利益。背地里进行的倡学,才是最终的屠刀。

    世家存在的根本,是垄断了教育权。失去了这个权利,他们最多就是一个规模大一些的经济体和政治团体而已。

    政治上,只要铁定要当皇帝的李世民没砍他脑壳,世家就动摇不了他。若玩儿商业手段,他还惧怕这些世家不成?

    放下心思,殷清风前往杜伏威那里与月眉汇合。因为之前小小的烦恼,他让殷良通知月眉不用回府,现在估计那小丫头一定会心急的。

    还没到杜伏威的门前,果然见到杜修巳护送的马车。

    “侄儿拜见叔叔。”

    听到杜修巳的见礼声,月眉挑起窗帘,在看到殷清风的那一刹那,开心与满足的笑容洋溢在她的脸上,“郎君”

    殷清风伸手拧了一下她的鼻尖,“走,跟我回去蹭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