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世帝唐-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殷清风心里吐槽,你都是爷爷辈的,说话还这么文绉绉的,有意思吗?

    他从马周的手中接过一个木盒,“家父让外孙给姑翁带来一个小礼物,并让外孙向姑翁致歉。”

    说完,他走到颜思鲁的面前双膝跪地,将捧着的木盒双手高举到颜思鲁的面前。

    拉拢颜氏,少不了要理清殷元这些年与颜氏的冷淡交往。消除了这点小隔阂,彼此才能坐下来像一家人一样和和气气的说话。

    颜思鲁楞了一下,没想到殷清风会提到殷元。“你是晚辈,个中原委。。。”

    颜相时上前两步扶起殷清风,“你阿耶是你阿耶,你到了这里,就像自家一样。”

    殷清风顺势站起后,“家父不但给姑翁准备了礼物,给几位伯父也准备了礼物。”

    马周上前将剩下的五个盒子捧在殷清风的身前。

    殷清风打开手里的盒子,将一副老花镜递给颜思鲁,“这是家父命人用水晶磨成的眼镜,姑翁和五位伯父的读书时能用得上。”

    颜氏六人不解的看着殷清风手里的老花镜,颜师古疑惑的问道:“此物如何使用?”

    殷清风展开镜腿,架到颜思鲁的双耳上。

    “咦”

    颜思鲁伸手拉下眼镜又将眼镜抬上,用不敢置信的语气说道:“此物真是太神奇,老夫已经多年不曾清晰视物了。”

    他在镜片后瞪圆双眼看向殷清风,又转头看向自己的子侄,“不可思议,真是不可思议”

    殷清风趁着功夫,将剩余的眼镜交给颜师古五人。

    他们在听到颜思鲁的感慨时,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等接到眼镜后更是第一时间带到耳朵上。

    最年轻的颜勤礼惊讶的喊道:“呀!还真是!眼前登时就清晰了”

    古人读书的时间长,早晚的光线又暗,还不注重保护视力。十个读书人里最少九个是近视眼。

    俗话说,“花不花,四十八。”,绝大部分的人到了四十八岁左右,都会发生老花眼。无论是正常视力还是近视眼,随着机体的老化,老花眼都是会自然而然的出现。

    小插曲过后,颜思鲁架着眼镜说道:“清风你再给老夫解释一下什么是知行合一。”

    马周虽然没听过知行合一的言论,但这四个字的出处还是知道的。他本来就对殷清风的学识敬佩得很,此时更是集中精神听殷清风如何解释。

    殷清风说道:“礼记‧大学八目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格物致知说的是:“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东汉的郑玄解释为:事物之来发生,随人所知习性喜好。“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外孙又在某部典籍中看到:“物者万物也,格者来也,至也。物至之时,其心昭昭然明辨焉,而不应於物者,是致知也,是知之至也。知至故意诚,意诚故心正,心正故身修,身修而家齐,家齐而国理,国理而天下平。此所以能参天地者也。”

    治国平天下是读书人的追求,其前提是修身齐家。但外孙以为,格物致知应该放在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之间。

    外孙当初就在想:在修得己后身后是齐家,但这个齐家是怎么齐呢、又为什么要齐家呢?

    外孙曾在去河东的路上在一处农家借宿。这户农家有一个邻居,是一个孀居的母亲带着一个十六岁的读书郎。母亲为了儿子能考取功名,自己做女红换来柴米油盐又自己下地耕田,为的是不让儿子专心读书不要动一指的阳春水。

    外孙后来就在想,既然古人已经说过修身齐家,为何世人,包括那位辛苦的母亲和那个读书郎的眼光都放在治国平天下上面?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一个立志要在朝堂上施展治国平天下抱负的读书人,连阳春水都不沾一下,他如何懂得百姓的疾苦,又如何制定出能让万民收益的政令?

    所以,后来外孙得出一个结论:齐一人之家只是基础,格物致知才是真正的大学问。

    如何格物又如何致知?无非就是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以及多做!

    多看,离开书屋,走到市井当中去,去看看这世间的百态;走到群山大川去,去领悟这自然之道。

    多听多问,子曾经曰过“三人行必有我师,”更有“一字之师”的谦卑。可见,这天下处处都是学问,求学问不能只拘泥于典籍,哪怕是一个乞者也会有给出一些启发。

    多去想,将自己学到内容融会贯通变成自己的学问,而不是张口闭口的子曰子曰。

    读书不能读死书,也不能死读书。

    读死书让人不知变通、不能活学活用,认为书上怎么说就是什么,有些书只是著书立传者的一家之言,不能太过认真的;死读书是说人不能以死板的方式去读书。

    多做,只有自己亲自去做了,才知道农民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候有多辛苦;只要自己亲自去做了,才知道作为一个普通庶民面对强势豪门的时候是多么卑微、辛酸与无奈;只有自己亲自去做了,才会知道庶民对皇室有着什么样的期待。。。

    只有自己体验了领悟了,才能真正的做到治国平天下。”

    沉默了一会儿,颜思鲁说道:“好一个不拘泥于典籍、好一个融会贯通、真是好一个多看、多听、多问、多想、以及多做啊”

    他转向自己的子侄,“你们认同清风的求学治学之言吗?”

    他又转向殷清风,“他们是跟随老夫求学的,这个问题,老夫应该问自己才是”

    他支起手杖站了起来,“老夫的先父不满二十岁便被任为南梁的国左常侍。后投奔北齐,历二十年,官至黄门侍郎。北齐为北周所灭,又被征为御史上士。隋代北周后,老夫随先父到了大兴城,住进了通化坊的这处宅子,做了大隋的秘书省东宫学士、校书郎。

    若是老夫像你刚才说的那样,在走出建康城、一路走到大兴城时做到多看、多问,多想,近五十载的光阴里老夫也不会困于那三尺书房内。

    可惜,老夫这些年只是在校书、读书、教书。

    老夫教导后辈多读书才能知晓先贤的训导,但是今天听了你的言语,才晓得原来老夫一辈子都在读死书,也在死读书。

    现在。。。。你和老夫说说,你当初是怎么读书的。”

第331章 思鲁认怂() 
颜氏之儒最主要特点就是笃信笃行“克己复礼,天下归人。”和安贫乐道。所以,在庄子一书中,提到过颜回之学是通过“坐忘”和“心斋”等修行方式来实践孔子的仁德思想。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用大白话来解释,就是:“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耳目(耳谓聪目谓明,此即人与外界之联系),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

    庄子人间世有寓言说:颜回向孔子请教游说专横独断的卫国国君的方法,孔子叫他先做到“心斋”,并指出这不是祭祀之斋,而是精神上的斋戒。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通俗的说,就是: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

    等到了汉初,黄老道学盛行的学术氛围,颜氏之儒于其他汉儒一样,认为儒学之“道”并非纯粹的儒家之道,“道”是宇宙的最高法则,而经只是“道”体现。因此,颜氏之儒和汉儒同样认为,权变可“反经”,但应“合道”………你可以发对我,但你的话要有道理。

    一千多年来,颜氏后人谨遵颜回公的教诲,无论出仕与否都要积极宣扬孔子的仁德思想,不要为了迎合君王的需要而忘却本心。

    所以,当颜思鲁听儿子回来描述殷清风说“儒学只是“道”的一扇象耳、一条象足。”,他并不反感。同时,他也很好奇殷清风的“道”是什么,有如何做到“透过表象看穿其本质”的。

    刚才殷清风说“格物致知”。如果是他来阐述的话,他会说:先知仁德,再去格物,最后才会具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若是只知仁德,就认为能“治国平天下”,则是书生意气,不切实际。

    当然,他清楚殷清风毕竟年少又无名师指点,辩义时难免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但即使如此,他的言论也足够惊动世人,惊动儒学门徒。

    若儒学门徒都能做到他说的那样,先格物再出仕,不但儒学典籍要增添新的注解,儒学更能超过道学和佛学,成为天下读书人追求。

    依照他的言论,那格物致知说起来很容易,其前提却是“不能读死书和死读书。”

    他曾写出蒙学圣典幼学琼林、弟子规与三字经,自然不会是读死书之人。可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外孙曾在终南山下蜗居一载,最喜就是登高远望。某一日,雾霭漫山,让那时的外孙有种错觉,仿佛远处那最熟悉的山岚不再是山。等风起雾散,那山还是山。

    过了许多日,外孙在苦恼书中经义时,突然想起那日在山上所见。”

    颜思鲁等人心被吊起来了,他们联想到上次殷清风送来的成语典故,成语典故里有许多的寓言故事。

    寓言从春秋战国时代兴起,成为先秦时期文学作品的一种重要体裁。大学问者往往喜欢用寓言小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如果不出意外,接下来,这少年要用观山来比喻读书了。

    “典籍,是历代先贤们穷一生之所悟所得,作为后世人应该尊重他们的成就。但,沧海桑田,很多字的字义字音都发生了改变,甚至,一句话的断句不同都会产生不同的解释。”

    马周兴奋了:时机抓得真好啊

    “外孙作为一千余年后的晚辈,单纯通过典籍中的字里行间,很难体会到先贤们当初是如何领悟某些天道的。更何况,当初还有熹平石经和正始石经等校正后流传下来的典籍。

    所以,外孙通过登山而得到读书的三个境界:观山是山,观山不是山,观山还是山。”

    嗯?什么意思?观山是山,观山不是山,观山还是山。。。他到底想说什么?三个什么样的境界?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提出的读书三境界是:“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分别代表:初能望文生义,死记硬背,可小成。;进能变通运用,巧舌如簧,有一得;终能深入浅出,知行合一,方大就。

    但殷清风还是喜欢用“观山论”来比喻得更透彻一些。

    “观山论”出自成书于宋理宗时期的禅宗史书五灯会元卷十七的惟信篇。

    原话是:“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这段话是摘自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大师的语录。青原行思大师法号“行思”,是禅宗六祖惠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安市青原山净居寺,也因此得“青原行思”称号。

    行思大师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受过六祖“醍醐传法”,也被民间称为“禅宗七祖”。

    这三个境界为:修行之初,六根不清,受“贪嗔痴慢疑”困扰,看事物受条条框框局限,无法超脱表象;修行有悟,自性觉醒,褪去世俗观念束缚,看破本质;修行彻悟,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只是此时一切事物尽在“我心”掌控中,“诸法空相,相由心生”。

    殷清风当然不能用原话来解释了。

    “读书之初,只能被动的接受典籍中先贤们的言论;在读书万卷之后,他迷惑先贤们的言论到底对还是不对,为何与他当时所见所思有很多出入呢?他在人世间游走多年后,恍然醒悟,原来先贤们说的道理是没错的!

    到了“观山还是山”的境界会怎样呢?

    会融会贯通………先贤们的言论变成他自己心中的内容,而不必开口闭口都是“子曰”。

    到了这一步,他依然尊崇先贤,但此时的先贤只是他探索天道的领路人!如果在此之后他能领悟更多天地之道,他也就像先贤们说的那样:人皆可以为尧舜!”

    话语很浅显直白,但阐述的道理很深刻。明白了殷清风那些话的含义后,颜师古五人看向颜思鲁。

    颜思鲁先是叹了口气,又顿了顿手杖,“好啊,好啊难怪你只在恰当的时候引用了一句先贤的言语,剩下的都是用白话来述说。你是真做到了融会贯通啊”

    从听说要拜访琅琊颜氏开始,马周就出于兴奋与惶恐当中。他读书多年,缺的就是名师指点。若真能拜于颜氏门下,他相信自己的学问能更进一步。

    可眼下听了殷清风的言论,他登时想到,原来他已经不需再深究经义了,只要他能做到“格物致知”,他也可以成圣成贤!

    颜思鲁怅然道:“无论道与佛,修行者的目标境界都是一致的——成“仙”成“佛”。他们为了得道,根本不在意先后高低。

    但儒学门徒只知一味地尊崇先贤,一味地的对先贤们的言语进行各种注解。他们故步自封,他们晓得“人皆可以为尧舜”,却不敢超越先贤。

    这也就难怪两汉时儒学兴起,在佛教东传后又衰败了。等到魏晋时,玄学兴起后,世人更是尝试将儒释道融合在一起。

    若不是听了你今日一言,恐怕这天下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