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始,就被陆续的铲低、铲平,完全没有“岭”的影子了。
去掉风水学的说法,大兴城至所以要选在现在这个位置,主要是受地形的约束。
发源于秦岭山地的灞河、浐河和潏河等河流,将龙首原南面的平原,切割成为东南、西北向的长条形,其中,灞、浐、潏河之间的这块平原最为开阔,也最适合建城。
即使是这样,像四百一十五米高的狗脊岭、四百六十七米高的乐游原也不得不被囊括在城墙内。
而且选在这个位置建城,不但可以便利的从东西两面引水入城、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同时也可以依靠龙首原将都城与渭河远远隔开,免受洪水淹没都城的危险。
或许是因为现代的高楼大厦的原因,原本站在龙首山的最高端府含元殿向南眺望,可以整个长安城尽收眼底。但他去观看含元殿遗址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的失望,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帝王之相。
大明宫中轴线上正南门的丹凤门是李治时期才修建的。其他如:兴安门、福建门、望仙门和延政门,也是这个时期修建的,所以,殷清风现在要去龙首原,必须要绕行。
历史上的大明宫可以看做是一座四进的大院子。
第一进:从丹凤门进去后,御道首先要跨越四米宽两米深的龙首渠,渠上有四个下马桥。过了下马桥,是左右金吾仗院,里面住着金吾卫。他们的职责是每天在宫城和京城内巡视、宵禁后有权扣押坊间之形迹可疑者、随侍帝驾、可凭鱼符出入大明宫各处行警卫职,包括内庭。
左右金吾仗院再往北,就是第二进的城墙。
城墙的左右是光苑门和昭训门。在这两个门中间不是城门,而是两个门阙:东观和西观。
从门阙进去,右边是东朝堂,左边是西朝堂。顾名思义,就是百官与宰相们议政的地方。
西朝堂北面是三重子母阙的栖凤阁,东朝堂北面同样是三重子母阙形式的翔鸾阁。左翔鸾而右栖凤再加上东西两观,共同构成了天子三出阙。
再往北,是一道低墙,左边是昭庆门右边是光耀门,两门中间是一道长长的台阶。上了台阶,便是含元殿。
含元殿属于大明宫的前朝第一正殿,也是唐长安城的标志建筑,建成于龙朔三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
含元殿主要的功用是举行国家仪式、大朝仪、皇帝上尊号、改元大赦等。除了用做礼仪,含元殿使用很少。
所谓“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
在这一进里,集中着百官的办公地点:京兆尹院、门下省、弘文馆、待制院、集贤院、中书省、御史北台、枢密院、宣徽院、殿内中省、命妇院,以及常朝的宣政殿。
在往里走,便是后妃们住的地方了。
七巧楼、思政殿、延英殿、望仙台、温室殿、宣徽殿、浴堂殿、绫绮殿、蓬莱殿、含凉殿、长安殿、太和殿、玄元皇帝庙、三清殿、昭德寺。。。。
对于大明宫里的建筑,前半部分他只想改动含元殿,其他的还是由阎立德去做吧。宣政殿以北的部分,也就是帝、后、妃、嫔住的地方才是他的重点改动部分。
含元殿的殿基保留很完整。
从含元殿的遗址来看,殿基高于坡下十五米,主殿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有副阶,坐落于三层大台之上;殿前方左右分峙翔鸾、栖凤二阁,殿两侧为钟鼓二楼。
殿、阁、楼之间有飞廊相连,成“凹”字形。这体现了周、汉以来“阙”制的发展。这种“阙”制影响了历代宫阙直至明紫禁城的午门。
含元殿两侧翔鸾、栖凤二阁之下有倚靠台壁盘旋而上的的龙尾道。含元殿在“凹”形平面上组合大殿高阁。人眼观之,有种“如日之升”、“如在霄汉”的感觉。
但殷清风觉得气势还不够。
经过两天的堪舆后,他拿出了新的方案。
首先,先将含元殿的位置垫高四十米,要超过最南端乐游原的高度,再将含元殿的两侧垫高九十米。
经过垫高之后,要形成两山夹一殿的外观。要给人一种:一殿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除了营造气势外,这两座山的背面还要安装上水塔。有了这两座水塔之后,整个宫殿群就可以使用上“自来水”了。
因为垫高,他打算把颐和园里万寿山商佛香阁的基座挪过来,再配上故宫里的太和殿。
不管是百官还是外邦使臣,在走进丹凤门后,他们就要一直仰望着含元殿,就要立刻升起敬畏之心。
太和殿的形制与唐朝宫殿最大的区别在于殿顶。太和殿是重檐庑殿顶,唐朝宫殿是单檐庑殿式,这多了一层檐,威严气息就更加浓重了。
除了单檐和重檐,殿顶上的脊兽也是区别。
脊兽是由吻兽或鸱吻发展而来的,位于殿宇屋顶上的正脊和垂脊上。
宋朝的三礼图说吻兽起源于西周,同样是宋朝时期编撰的唐会要中说,汉代的柏梁殿上“鱼虬尾似鸱”一类的东西,其作用有“避火”之意。
最初的吻兽并非龙型,就像复原的大明宫的殿顶一样,只是两个由瓦当头堆砌而成的简单翘起。
至唐朝中叶和末期,吻兽下部是张口衔脊的兽头,上部则仍与鸱尾相似。
金国出现龙形吻,龙头吞脊,龙尾向内卷曲,称“龙吻”。元朝时,尾部逐渐改为向外卷曲,背部出现剑柄。
明朝以后,龙吻逐渐盛行,改叫大吻,尾部完全向后卷起,身上有小龙。
明清官式建筑中将吻都作成龙头形,上部内弯后又向外卷曲,身上塑龙鳞,身内塑龙爪,并塑有一条小龙,吻背上插着剑把,吻侧突出一个小兽头,这样的正脊被称做吻兽。
在吻兽不停变化的时候,脊兽也相应的出现了。
脊兽又叫蹲兽或走兽。
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走兽的排列次序是:最前为仙人,然后是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猴。房屋主人的级别越低,走兽的数目也相应减少。
增加一层殿檐,李世民应该能接受,毕竟他见过滋味楼的门楼,但脊兽的内容就不确定了。他打算先做一个模型出来看他是否认可。认可了就加上去,不认可就撤下。
改动完含元殿,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部分了。
圆明园一直是中国人的痛。
他想花心思把它在大唐重现。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玄烨命名的。对这个“圆明”胤禛解释“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
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他觉得这个名字不错,就算他再讨厌满清鞑子,也打算借用一下。
圆明园面积有三百五十多公顷,宣政殿北面的面积比这还大。
圆明园的建筑面积有二十万平方米和一百五十余景,他可以做得比它还大还多。
绮春园和长春园的景致他不可能一一重现,他只要根据他对圆明园和苏州园林的了解,因地制宜的标识出可以在这里建造某些建筑就可以了,具体该建什么又是什么样的建筑风格,还得阎立德去做。
他的重点是西洋楼景区。
谐奇趣、线法桥、万花阵、养雀笼、方外观、海晏堂、远瀛观、大水法、观水法、线法山和线法墙等,与中国古代元素相悖很大的建筑风格才是他熟知的。
再现圆明园时,他不需要耗时很久。因为,他不需开采、运输和雕琢汉白玉等石材,建筑物中需要使用石材的地方他用水泥加瓷砖来代替就可以了。瓷器总是中国的吧。
读书的时候,他去过几次圆明园。除了激愤和感慨国人遭受的屈辱外,他没有其他想法,直到他偶然观看了一部叫做圆明园的电影。
再之后,他看了很多关于圆明园的资料,又去过圆明园两回。他有时就在想,那个没有毁于战乱的它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生活在里面的人,又是如何的对它痴迷。
在大明宫里重现圆明园,不但可以实现他的梦想,还有另两个含义。
史书上记载某个昏君,都说他如何大兴土木,不是建离宫就是建园林。他把地球史上最美的园林呈献出来,以后这里的主人,想要再超越它的可能性就极低了。
既然不用花心思在这上面,就花些心思在治理国家上面吧。
第二个含义是,为工匠正名。
“工”字早在殷墟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指当时管理工匠的官吏。周官与春秋左传记载周王朝与诸侯都设有掌管营造的机构一司空。
后来,历代沿行并发展了这个制度,在中央机构内设有将作大匠、少府监或工部,管理宫室、坛庙、陵墓、城防及水利等工程的设计施工。
至于承应具体工作的专职官吏,周官考工记中称作“匠人”,唐朝称为“将作大匠”,古建筑以木构为主,木工掌作则称为“都料匠”。而实际上从事设计绘图,主持工程施工的正是这些名工巧匠。
“庶人在官”,没有政治地位,所以他们很少被列人史籍,扬名于后世。
如果不是年代更近,与紫禁城息息相关的雷氏家族又如何被人熟知?史书上更多记载的是治世的文臣和力挽狂澜开疆拓土的武将,谁记得那些工匠,哪怕是将作大匠?
将作监不同于工部。将作监就是一帮工匠的集中地,而工部是政治机构的一种。负责的内容也不同。
他未来是帝婿,现在已经因永业集团而备受瞩目,再加上他要发展商业,必须要让世人知道、了解和尊敬工匠这一个职业。
若干年后,史书上会如何记载他?最少大明宫的设计人员的名单里得有他吧。一代帝婿是工匠?那谁还敢瞧不起工匠?毕竟,建筑工匠也是工匠的一个分类嘛。
第251章 重回长安()
殷清风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书房里读过的,在范鱼娘看来,他这个人完全没有少年人应该有的活力。
再过一年,她就十八岁了。别人在这个岁数早就是一个或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而她依然在等。
等她心中所属的那个人来要她。
可是,不管她如何想引起他的注意,他都无动于衷。
今天,他宣布学堂在两日后开始放假,而他将带着她们回城。
月眉年幼、郡主年幼、繁星也年幼,唯独她,该怎么面对别人的眼光?别人会不会议论她,说她跟在他身边那么久,却还是处子之身?
别人不会说问题出在他身上,而是她没有魅力。。。
如果不是为了安全着想,殷清风更愿意呆在城外。
他以他一人之力改变了千万人的命运,他,内心是孤独的。不管是同龄人还是长者,彼此的交流很难说到一起去。他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但找不到可以畅谈的人。
他准备抽时间写书。
写书可以打发他寂寞的时间,也能让人们从更多方面更多层次的了解他们的世界。
在现代,他看过很多书,包括国外的文学作品。但他不喜欢英法两国的著作,反而喜欢沙俄时期的作品。
在他看来,什么圣母院、复仇记、火枪手之类的,当做了解当时的欧洲社会现状的历史来看还差不多,直抵人心的内容很少。所以,他把英法的文学归纳为消遣,而把沙俄时期的作品当做成长的养分。
但沙俄的著作又过于深沉,灰暗格调太浓,如果要借鉴那些文学里的内容需要在细节上做很多改动。
写书是他明年的计划,眼下他在回城之前了解一下南山新居的情况。梧桐新村和梧桐学堂的事情,他始终都在关注和掌控着。
牛的妊娠期约两百八十天,计算方法一般跟人类的一样,也是月减三,日加六。李世民当初送过来的那些母牛在二月份开始陆续怀孕,现在算下时间,也该到日子了。
得到消息的月眉等人,兴奋的跟着殷清风来到了南山新居。对于出来没有见过牲畜产子的她们来说,去看看小牛犊绝对是件新鲜事儿。
从二十号开始,直到所有三百头母牛生育结束,难产的事情没有出现,这让殷清风很是松了一口气。
取代许敬宗位置的张德福汇报:牝牛一百五十七,牤犊一百四十三,雌雄比例基本接近一比一。
殷清风打算等两到三年后这一批小牤犊达到体成熟后,就可以取代最早送来的那些牤牛了。
所以,第一批牤牛殷清风只会留下五十头左右,剩余百余头在一岁的时候连同现在的父本、母本都会被送走。
之后每两年,基本就会淘汰一些父本和母本,以保证最佳的基因。估计等淘汰三到四批之后,养殖场的父母本就算定型了。
这些耕牛全部产犊后,要进行的就是趁着空怀期这段时间加强营养和为下一次交配而准备。
饲料太好而牛的活动量又少,会使母牛过胖,这不利于它的繁殖性能。所以殷清风反复强调了几次才算放心。
原先饲养大宛马的槽厩已经空闲下来,殷清风望着那里,心中多少有些不舍。
他不是想着将那几匹马占为己有,而是因为没有借机向李世民提几条过于战马的谏议。
大宛马属于沙漠型马,以后用在西域地区是没问题的了。可是大唐最主要的敌人在北方,那是草原地带,大宛马去了好不好用,这就两说了。
考虑到北方寒冷的气候,他想到了浩门马。浩门马虽然属于森林马,但他的生存环境可是气候寒冷的地带。如果大唐要对北方开战,寒冷的冬天是避免不了的。
突厥现在控制马匹的输出,浩门马或许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河曲马也是不错的选择。
河曲马的产地在川、甘、青三省交界的地方。浩门马的产地在青海湖以北的祁连山地区,应该都是吐谷浑的地盘。
如果李世民想对付突厥和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