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世帝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永世帝唐-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殷清风站起来,说道:“那好,你和嫂嫂跟我们去打太极拳。”

    “太极拳?”

    说来也惭愧,殷清风光顾着拍李世民的马屁了,太极拳和养生的那套还没来得及教给杜伏威和单云英。

    “走吧?去了就知道了。”

    杜伏威和单云英都是有底子的,很快就把架子搭得像模像样了。

    看他俩学得差不多了,殷清风和月眉又分头把养生操教给他俩。

    第二天晚饭后,杜伏威把殷清风拉到书房里。

    “我和你嫂嫂都好奇,太子怎么就会把儿女都送你这里来?我虽然书读的不多,但这皇家的规矩允许他这么做吗?”

    殷清风知道欠他一个解释,但白胡子老神仙这样的话就没必要说了。

    他假装得意洋洋的样子说道:“从新式农耕到铜钱改制,再到帮他夺了储位,满大唐还有人比我更忠诚于的他吗?”

    杜伏威刚想反驳,殷清风紧接着说道:“当然,刚才那句话只是表面的原因。他把儿女送过来,更多的是示好或者是监督我。

    伴君如伴虎。老虎怎么想的,会让小兔子知道吗?反正我也没野心推翻他们李氏的江山,他把儿女放我这里,大家都安心,多好?”

    杜伏威沉默了。

    从农家子到小山贼,再到雄霸一地的豪杰,如果没有心机他也走不到今天。

    殷清风是他的救命恩人,对他们一家也是一片赤诚之心。自己有事没事找些话题去问他,无非就是想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如果他考虑不周,自己再婉转的给些建议或想办法遗缺补漏。

    自己这么做,就是怕他才高气傲,一个不小心把自己搭进去。

    既然他心智这么沉稳,自己也没必要再假装糊涂了。

    他想了想,说道:“清风,你觉得太子对你有恶意没有?”

    殷清风一愣。相识这么久,你、我、义兄、小弟等等,张嘴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杜伏威可是没这么正式的喊过他的名字。

    “义兄的意思是。。。”

    杜伏威既然决定不再装傻充愣,他干脆就把话说明白了,“诚然如清风所言:伴君如伴虎。清风若是觉得他对你有恶意,我这做兄长的现在能做的,就是帮你把后路安排好。

    上次清风去仁智宫之后,我便着手进行了。一旦有变,凭着黑旋风和我安排的后路,清风逃得一条性命还是没问题的!”

    “义兄,这。。。”

    杜伏威摆了摆手,“知道为什么雄涎他们现在还没回来吗?

    清风让他们把姓王的一家处理掉,雄涎没有隐瞒的都对我说了。我算计着,就算他王氏的势力再大咱也惹得起,而且,我想清风既然这么做就一定有缘由的,所以我也没拦着。

    我让他们把人处理好之后,顺便再去把之前安排的那几条后路再检查一下,说不得哪天就能用得上。”

    殷清风感动的说道:“让兄长费心了,小弟。。。”

    “你也别说什么客套话了。

    我是个粗人,但是别人对我是什么心思,我都看得明白。

    当初你去吴王府找我,大概是为了接近现在的太子吧。但是对我来说,是你救了我的性命、我女人的性命还有雄涎他们那些随我出生入死的义子们的性命!

    如果只是这样,我杜伏威会以我最大的诚意回报你。

    但是,从此,你,清风,视我为兄长!

    为了这份兄弟情义,我杜伏威此生。。。”

    殷清风赶紧拦住他,天知道他要发下什么毒誓,“兄长不怪小弟当初利用兄长,小弟就感恩戴德了!”

    杜伏威欣慰的看着殷清风。

    其实有些话,说出来还真不如不说,说出来反而落了下乘。他没想到殷清风做事沉稳、思事缜密,连为人处世都让人感觉很舒服。

    “怎么样?你还没说他对你到底有没有恶意。”

    殷清风不是个没心眼儿的人,见了两面就真把对方当朋友了。但是,男人的友谊就这么奇怪,在人海中见到的第一面时,就会认定这个人了。

    杜伏威最初给他的感觉,就是如此。

    殷清风觉得还是把神仙的故事将给杜伏威听,省得他为自己提心吊胆的。

    “小弟在觉察出他的杀机之后,便想办法化解。。。。。”

    说到最后,殷清风两手一摊,“。。。。于是,他就信了。。。”

    杜伏威眼睛不停的眨啊眨,大喊一声:“我也信了!”

第195章 政治为先() 
在东宫门前,杜伏威算是见识到殷清风有多威风了:那些守卫远远的行礼,没有任何阻拦和盘问不说,反而都是一副讨好的笑脸。

    如果这样,杜伏威也能接受。等他看见一脸笑容的迎出来的李晋安,他算是彻底放心了。

    虽然他只见过李晋安一面,但李晋安是谁他还分得清。既然殷清风与李晋安这么亲密,李世民对殷清风应该是没有恶意了。

    “难得吴国公来做客,殿下已经在书房等候了。”

    杜伏威没想到李晋安还记得他,他也笑着口称“不敢。”

    李晋安和杜伏威打过招呼后便不理他了,低声与殷清风说着什么。

    杜伏威向旁边让了一步,看着襄城和李承乾向李晋安乖巧的行礼。而李晋安只是随意的回了一下,又拉着殷清风说话。

    他见这姐弟俩不但不以为意,反而乖乖的跟在殷清风和李晋安的身后,他真不知该说什么好了。他真想把殷清风拽过来问问,到底谁才是李世民的儿子!

    接下来,他又看到相似的一幕:李世民和他客套了一下,然后满是笑容的回应着殷清风的见礼后,大手一挥就把两个子女给打发走了。

    杜伏威瞅瞅殷清风,又瞅了瞅远去的姐弟俩,他心里琢磨着,是不是自己也编一个什么神仙啊佛祖的回去哄哄自家的婆娘。自家婆娘自从有了身孕后,就愈发难伺候了。

    在杜伏威东想西想的时候,李世民已经在书案后坐下。他得到殷清风的暗示后,赶紧在东面的首座上坐下。

    殷清风不知道杜伏威为啥会在这个时候走神儿,但现在不是询问的时候。他见杜伏威坐下了,他也挨着坐下。如果以前他还担心杜伏威会在李世民面前出什么岔子,但那天晚上他明白了,原来杜伏威一直在藏拙。

    他不会因为这个而气愤或产生什么不该有的想法,乱世中谁敢对别人毫无保留谁才是傻子呢,更何况杜伏威一路上也不知道经历过多少的暗算与背叛才走到今天的。

    当然,也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去推,认为杜伏威向他坦诚,可能是另一种形式上的扮猪吃虎。但他不会那么无聊的去这么想,因为他不是阴谋论者,心里也没那么黑暗。

    杜伏威将殷清风准备好的资料递给李世民,“伏威在义弟那里讨了一个差事,请殿下过目。”

    李世民最喜欢殷清风给他“添麻烦”,“麻烦”越多,国力就越强悍。只是今天竟然拉着李伏威一起来,他多少就有些好奇了。

    他接过资料,首先看到的是皇泽院的实施计划,他眼睛一亮,紧接着开始分析利弊。

    利,是肯定有的,毕竟冠以“皇”字。弊端嘛,虽说各地的皇泽院只需要那些家族出第一笔启动资金,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墙上,也会永远的留在地方志上。这个,就不是他愿意看到的。

    地方志,又叫方志,是记述地方风俗、物产、舆地以及故事传说、地理、沿革、风俗、教育、物产、人物、名胜、古迹以及诗文、著作等的史志。

    方志起源的问题,历来众说纷纭。一说方志起源于史,它是从古代史官的记述发展而来的。像周礼中所提到的外史掌“四方之志”,可能就是方志的源头。

    二说方志脱胎于地理学,是由我国古代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和山海经演变而成的。尚书禹贡记载了战国前的方域、物产、贡赋等,山海经记载了远古时的山川、形势、物怪等,它们被认为是方志的雏形。

    不管哪种起源,他都不希望看到某些家族的名字被记载下来。但他也明白殷清风这么做的出发点,无非就是利用那么世家罢了。可这在政治层面上,算是一个极大的败笔。

    李世民说道:“不知国公可算过,如果每一县都建这样一座皇泽院,总计需要钱财多少?”

    杜伏威也明白这话不是问自己的,他扭头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看李世民这架势,就知道他心里有什么异议。但这个问题他事先还真没想过。

    他稍微沉吟了一下说道:“若土地由各地县衙出而不用购买,可以节省一部分钱财;建造围墙和房屋,以收纳五百人算,大约需要两千贯;再为这些人准备第一个月的粮食等,大约为三百贯。

    若以这个数字推算,一千座皇泽院的费用在两百三十万贯到两千五百万贯之间。”

    李世民登时放心了。

    如果这个数字放在去年,国库是绝对拿不出来的。但现今而言,别说两百多万贯,就是再增加一倍也无所谓。

    最主要的是,这笔钱出得太值了!

    只要皇泽院建成,它就始终彰显皇家的泽被之恩!这在无形中,就起到教化万民的作用!而付出的,只不过是几百万贯而已!

    他轻拍了一下桌子,“那好!这笔钱财就由朝堂来支出!”

    眼睛一转,他又说道:“非但如此,我会让各地县衙尽量多的腾出一些土地来。等清风起动倡学的计划后,就在皇泽院里建学堂。名字就叫皇泽学堂!”

    殷清风立刻就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

    不过这样也好,由皇室与那些世家打擂,他只要安心把学堂建好就行。谁管李世民是不是为了邀名呢。

    满心欢喜的接下了殷清风送过来的“大麻烦”,李世民翻了两下“升道坊和立政坊的改造计划”就随手放下了。又偏又远的两个坊区不值得费心思,何况这还是殷清风的“交换条件”。

    殷清风让李伏威递交皇泽院的计划,应该是在自己面前举荐他。考虑到李伏威这几年表现得一直很低调,没什么可疑之处,李世民说道:“那。。。这件事关皇家威严的事情,就麻烦吴国公了。”

    杜伏威大喜,站起来躬身说道:“伏威当不负太子重托!”

    李世民颔首,示意他坐下。然后看向殷清风。

    殷清风摇摇头。

    “晋安”

    李晋安应声就走进殿内。

    李世民吩咐道:“带吴国公去稍作休息。”

    杜伏威也知道后面的事儿不用自己操心,他躬身而出。

    等杜伏威出去,李世民问道:“你打算要推荐你这位义兄?”

    殷清风说道:“江淮之地已经由朝堂上治理多年了,他最大的根基已经消失殆尽,就没必要再防备他了;他能从一个农家子,又以弱龄之身走到今天,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这等人才不为叔叔所用,就有些可惜了。

    况且,他的子嗣也是小侄的义子不是。。。”

    李世民点点头,衡量着。

    李伏威与殷清风走得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赐婚开始,他便让人留意李伏威的动向,的确是没有什么可疑的。既然殷清风这么堂而皇之的提出来,自己倒真要考虑如何使用他了。

    但。。。到底该如何使用呢?

    算了,还是听听殷清风怎么说吧。

    “那,你打算是让他进入军中,还是别的什么打算?”

    殷清风说道:“自古,外戚作乱有一个共同点:出身文官,但掌握兵权。

    以此推论:若外戚没有兵权,作乱的可能就很低。”

    李世民细想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至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文武不分。”

    李世民一愣,“你是说。。。”

    殷清风说道:“没错!小侄的谏议是,以后文是文武是武,各就其职各咎其责,互不相统!”

    李世民明白他的意思:从此,文官不再掌兵权,武将功劳再大也不得入相。

    他越琢磨越有道理。

    但,随后他又想到了一个新问题,“那,你是不是接下来要谏议,将兵部从六部中分离出来?”

第196章 杜绝隐患() 
殷清风没想到他反应这么快,他奉承的说道:“小侄对叔叔的睿智,敬佩得犹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啊!”

    李世民哈哈一笑。

    随即,他说道:“那你打算让他进入兵部任职喽。”

    殷清风说道:“将文武分离只是第一步。若只停留在这一步,他们早晚还要勾结在一起的。比如说,某个世家既有子弟既出仕为官,又有子弟在军中。那么,分离文武就没有意义了。”

    李世民万分期待的看着殷清风。

    “小侄的谏议是:在兵部内设立督查司,职能与御史大夫相同。

    但是,从此以后,督查司的人代替御史大夫,专门监督文官;而御史大夫则负责监管武官。”

    “妙啊!”

    李世民兴奋的站起来,挥了一下拳头,“从此以后,非但文武不相统,而且还要。。。”

    “还要交叉监督。”

    殷清风替他补充了一句。

    “对!交叉监督!哈哈哈,看以后何人能祸乱大唐的江山!”

    李世民越想越兴奋。

    “妙真是太妙了”

    等李世民兴奋够了,殷清风说道:“所以,以后再挑选御史大夫和督查司的人,一定不能有利益的牵扯、不能有姻亲的牵扯。也就是说,御史大夫与军中的人没有关联,督查司之前也不认识任何一位文官。”

    李世民深以为然。

    随即他就想到了之前殷清风提到的密谍。

    如果成立了密谍,文武百官的动向他就能得到掌握、就不用再担忧文武勾结了!

    嗯。。。这件事自己要好好琢磨琢磨。但是。。。要不要问一下他呢。。。

    李世民说道:“杜伏威就是这督查司的首任官长了?”

    殷清风回道:“他与朝中各文武从无交集,才能也足以担任。即使身在兵部,但由接触不到兵权,叔叔还担心他有异心吗?”

    李世民点点头。

    “叔叔这太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