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群人,也开始咬咬牙,朝海外慢慢散播。
他们是这个国家生活的最好,供养的最好的特权阶级,但也是行事最无耻,最爱投敌的阶级,所谓贫贱不能移,真正可以移民,可以投靠外敌的,还真就得是这些士大夫,你让一字不识的农夫,连世界地图都不知道,如何投敌?
卖国无门就得是这种人。
随着长老会对士绅阶级的不友善态度,从北方传播回南方,许多大家族也开始了他们的嘀嘀咕咕,这和一手拿刀,一手给官做的八旗兵不同,长老会没心思玩什么把你招募进来,再学八旗兵搞哭庙案的事情。
此时随着海上商路的打通,实际上那些大家族也是知道,他们长久以来所说的谎言,也就是海外都是荒蛮之地,要求禁海的实情。
几个世家子弟垂头丧气,似乎惶惶不安的很,他们也知道形式很坏,自家作为山东人,多多少少都知道,帝都方面对他们这些人的态度很让人害怕,不接受投效,无论如何寻找门路也送不进去钱,甚至衍圣公也意味着目标。
无论按照旧式制度下,什么样的人物,都该明白,位子就那么多,人家不肯给你,那位子带来的田地银子女人,只怕就会落入新贵们手中。
这也算是以己度人了,对长老会来说,这个时代的财富真心不叫财富,如果单以金银计算,后世随便一套帝都房子都是超过千万的价格,按照后世的黄金牌价方式,大概其就是700两左右的黄金,这随便一个住宅小区就可以秒掉大明朝的年收入的水平!
对于长老会来说,最大的争执实际上是后世那些大企业的专利权,以及各种的企业所有权,不说别的,世界五百强随便一个价格波动,就足够创造一个巨大的财富,这还是一个不大的计算。
最后,为了公平,所有人都得到了相同的股份数量,事实上,到达这种层次,真心已经是数字了。
当然了,要建立这些企业,首先要做的是把社会带进现代化时代,那就要搞经济,搞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对长老会毫无利用价值的儒生就成了第一个被抛弃的。
这些儒生其实并不惹人讨厌,他们会礼数,会讨好人,察言观色的本领也比那些连话都不会说的工匠强。
按照历史的走向,他们将和新的统治者苟合,少部分幸运儿会被赏识,成为官员,而后一步登天,将一个个文官小集团带起来。
而他们架空长老会,慢慢攫取大权,长老们只能在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种话术式的愚弄下,变成一个无知的群体,甚至反客为主,绑架舆论,将长老会和民众间隔开,而利益归士绅,怨恨归长老。
但是,这个过程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长老们对于这些儒生的评价其实没什么恶感,但是人才的标准是不同的。
后世时候,人才的标准有顶级码农,有顶尖机械师,有外语高手,有数学,有家,有精通忽悠可以花点钱就让某个小国爆发内乱的政客。
但在这个时代,外斗外战高手在大明朝是没有活路的,原因很简单,你外战次数多了,虽然国家利益得到了保证,但是供养我来贪污的,供应我们东林正人享受的钱就少了啊。
好精舍,好美婢,好**,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这个时代是一个享受的时代。
而对长老们来说,这个时代的文人能给他们带来的娱乐简直太少了,审美完全后后世那些贪婪的资本家带坏的长老们,对于这个时代大多数文娱活动都没有兴趣,好吧,也许风花雪月的游戏还会好奇心的促使下看看,但其他方面是真的没有。
而在工作能力上,就更不让他们满意。
大明朝的制度,有些仿佛与后世英美类似。
他们的官吏是分开的。
所谓公务员,考试上去的,基本上都是当地收入的中等,而且基本上没什么晋升的希望,小吏就是小吏,去做做收发员之类的差使而已,根本做不得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英美公务员多么的清廉了,因为丫根本没办法,当然了,汉弗莱爵士不在此数,真正掌握权力的,反而是那些竞选上去的州长以及其追随者了。
也许一个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就因为其家族的能量,就可以胜任某地管理卫生或交通的肥差……
这与后世,某县的小公务员一步步的走上领导岗位完全不同,当然了,本质上没有优劣。
只要这个人接受过足够的教育与磨练,出任官员本身没什么不可以。
但是对这些书生们来说,他们原本的生活轨迹,大概其几岁不大的时候就开蒙,求入某位先生的私塾里,成为一名弟子,然后就是暗无天日的背诵与写字,如果是有些本事的,还会教育一些水利农学之类的杂学,如果是死读书的家伙,那可真就是只懂四书五经上面的东西了。
十几岁开始混个童生的头衔后,考秀才成为了他们的唯一人生目标,这可是不容易,大明朝的科考制度,秀才是按照那个县的人口,纳税程度给予的,也就是说,大县也许秀才名额多,但竞争对手更多,小县看起来竞争力不大,但是人也少啊。
秀才考试的难度就在于此,厮杀惨烈,而哪怕当了秀才,也不过是免除一点点的赋税而已。
之后的举人考试,更是可怕,后世的各种志怪和里,说书生去赶考,路遇某位女鬼或者千金小姐,一夜情后前去考状元,简直可笑,再穷的举人也是当地顶尖生活水准的人物,身边没几个去火的小厮时刻准备着献上菊花,那是怎么想的。
到了这一层,实际上也是可以当官的。
而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动力,让他们学习地理,学习军事,学习有什么长远规划的学问,把技能点点在如何争功诿过,如何联络同乡上面,出主意有师爷,办事和背黑锅有小吏,当然了,胥吏们也不缺乏将罪责诬赖在他们身上的能力。
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说,旧式文人在帝都的日子不好过,并不可疑。
而他们被渐渐看破手脚后,遭到弃用和疏远也不是那么意外,而最吃香的反而是一些手脚干净一些,但是会办事的旧式胥吏。
按照长老会的规划,这种人也不过是权宜之计,甚至他们想推荐子弟进入公务员体系,也是要等公务员考试,再想如何的收买也收买不了长老,而许多人也借题发挥,认为接收旧政府的贪官污吏,明显是给自己抹黑。
但这种氛围下,许多家族也看明白了,自己这样严重打上前朝标签的人,实在是别想了,也许下一代还有希望,但是随之而来的对劣绅的打击,让他们胆战心惊,走下层路线的策略下,许多山民甚至土匪都心思活跃的去帝都找关系入伙,而来自帝都的经济打击也是足够,那种纯粹不劳而获的地主基本上很难保证基本的生活,就已经被辽东的廉价粮食击败。
历史证明,失去了官身庇护,不再像是面对投鼠忌器的我大明的时候,都了面对德行满满爱杀人的我大清的时候,儒生们的无能是惊人的。
第435章 庄聚贤()
庄聚贤是个土鳖版的公子哥。
作为一个河南与山东交界处小县城的公子哥,家里之所以从吃不上饭的穷人,变成了富户,其实也难以启齿,不过是当年孔有德闹兵变造反,杀光了半个山东的老百姓,当然了,所谓的贫贱不能移啊,穷人总是消息差一些,即使收到消息,也跑不了,不是吗。
而这么一家子大户,是真有钱,太有钱了。
他们即使是逃难,也摆谱的很,那浩浩荡荡几十辆大车,还有无数的仆人,跟着四面奔跑着伺候,当然了,慌不择路之下,居然钻进了庄家逃避赋税躲着的小山村。
那也不算村子,就是庄家两兄弟搭的窝棚而已。
这些人却也是不见外,直接过来询问道路如何,庄家兄弟一五一十的都答了,却是被直接抓走带路。
这些人固然不客气,不过庄家兄弟却是更不客气。
这段路固然是对的,但是却是绕路的,而到了晚上,更是进入了一段辨别不清楚方向的鬼磨盘,而赶路一日后,还就这么到了一处逃兵聚集的场所。
这股逃兵其实跑到这里,惊魂未定,还以为是官府前来剿匪,但是大明朝之所以灭亡,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不断的逃兵丰富了农民军的战争经验,把一群生手活生生教导成为熟手。
到了后期,无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手下,大把的前官军到处都是。
当官军的时候,要被儒生欺负,军饷被夺走,能拿到吃饭钱就不错了,有人为了升官,甚至要将自己的菊花献给某些有特殊爱好的文人,还要受到各种管制啊。
正如孔有德造反的导火索,就是一个县城根本不搭理其路过的军队,不让其进城而已。
而一旦他们造反,那可就是想杀多少杀多少,想抢多少抢多少,甚至有的军队抢劫完了,还能被招安,继续的发财。
这种情况下,好人活不下去,反而越是偷奸耍滑,越是无耻无人性的人,可以在大明朝的官场军队混下去。
后世有个精准的词汇形容这种情况。
逆向淘汰!
这些逃兵在最初发现了这个情况后,恐惧转变为贪婪,他们人数也就百多人,正琢磨着该如何做生意呢,居然就有前来送货上门的,还是大包小包,一看就沉甸甸有钱的很,还有无数小娘子在干。
没错,庄家兄弟就是故意引路至此的。
他们知道这里有逃兵,当然了,那些逃兵兔子不吃窝边草的意识还是有的,因此也不会对这么一对穷兄弟下手。
现在却是投桃报李了。
激烈的搏命开始了,那大户到底带了不少忠心家丁,平时吃得饱穿的暖,还可以随意欺凌普通佃户,偶尔主子高兴了,那些下女也是可以随意使用的,自然是要忠心回报。
一边是人多势众,久经训练,精通杀人技巧,养精蓄锐早有准备。
一边是平日里吃得好穿得好,手里的家伙却是从武库里通过贿赂买到的最好的家伙,嗷嗷叫着杀一个人给十两银子的就冲上去。
一边虽然连日吃不上饭,但毕竟是半路截杀出去,突然袭击,优势很大。
另一边却是依托马车,可以进行防御,而车上甚至准备了弓箭和火把!
那是一场何等的厮杀,没人知道,这件事在事后的历史记录里基本没有,不过是在县志里面,轻描淡写的记忆着,“有乡绅奔逃于本县,误入山间,为贼击杀,身死族灭。”
为什么?
在这个时代,人命早已不再珍贵,多少人死去了,都没有任何波澜留下,司空见惯而已。
庄家兄弟却是早知道如此,趁乱躲开,他们知道哪里有地方,等到过了半夜,天蒙蒙亮,却是大着胆子出来,这个时候逃兵和家丁的厮杀早已结束,活下来的人却是不多,那财主家有十几支火铳,虽然取出来麻烦,但却在最后时刻趁乱放出,给予了山贼最核心的几个头领最最可怕的打击。
庄家兄弟走出来,那地主却是奄奄一息的在那哀嚎,见到他们,马上要他们赶紧救下自己,一开始还是命令式的,后来发现不对,不断许愿说好话。
但是庄家兄弟看的明白,却是打死了地主,趁着乱劲儿,在山贼再次回来之前,赶着两辆马车逃跑了。
可以说,发财了也不是好事。
一夜暴富的庄家兄弟连夜溃逃,他们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将钱财掩埋后,到达了远处的乡村,然后一点点的好像蚂蚁搬家一般的将那些钱带到胶东地区,那边消息不通,相对安全的很。
接下来,就是娶妻生子,购买土地,纠集家丁,购买武库里的武器。
如果是按照原本的历史,他们一家基本上会在八旗兵的兵峰到处,被抢劫屠杀光,但是在新时空,一切都变了!
当然了,另一方面,两兄弟虽然娶了不少女人,却是生了一堆女儿,只有一个儿子继承香火,当真是当做了宝贝,甚至取名也是跑了几十里地,请了一位举人老爷给赐名。
那人看在钱的面子上,勉强给取了个“聚贤”的雅号。
庄聚贤的教育还是可以的,都知道是乱世,也知道那一户地主是怎么死的,因此教育方面还是妥妥的文武双全的教育方式。
闹到最后,学文,庄聚贤连个秀才也考不上,学武更是不行,连一套刀都耍不起来。
当然了,改变的机会到来了。
由于来的钱所来不正,所以庄家兄弟却是比其他地主士绅聪明和谨慎的多,也留了不少脚底抹油的路子,帝都的变化都在他们的眼里,而一位巡视组的长老路过,却是被他们抓到了机会。
在其他人都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两兄弟做了决定,一个人躲了出去,以防万一,另一个带着之前抢到的金银,十几个精挑细选出来的少女萝莉,然后一下子跪在了那长老面前。
虽然各种人墙,但那长老也感觉到这么一股不得到点什么就誓不罢休的诚意。
“钱和女人带回去,我们有规矩,不收,如果需要的话,把儿子送去帝都读书吧,那是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
没错,作为长老自然知根知底,目前也许他们留用了一些大明官员,招收了一些公务员,利用了以前旧胥吏。
但是这些人是不可靠的,虽然他们在金钱与武力的双重帮助下,对长老会的忠诚不是假的,但同样的,这些人的思维能力,思想意识乃至于世界观都太过陈旧,一个被任命的官员,哪怕前一个人,被打的血肉模糊全家发配澳大利亚,而这凄惨的场面也让那些新书生看见了,耳提面命的告诉他们,贪污杀全家,发配。
但是他们上任后,只把这些当做耳旁风,以及没找对靠山,而是直接上街,看见店铺就过去勒索威逼。
正如一个印度人看见给自己拉住玻璃门的中国女生,就认为她是低种姓的人,因为高种姓从不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