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我们该多拉一些人进来,也该有多些的准备时间了。”
江南市面上的白银足够多,但现在这个混乱时期,自然有人在其中搅和风雨,原本应该做出反应的部门也开始装聋作哑,如果是北方敌人大兵压境,还有可能振作一下,稍微吃相好看一些,起码做个样子给老百姓看看,但现在,一切风平浪静,帝都的军队据说都没有进入山东……
也就是听说,长江上游四川那,张献忠那个乱贼似乎一直在想着打出去的主意。
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捞钱自然成了南明官场的主旋律。
马良儿的主意很简单,既然大明的钱的含铜量越来越次,认可度越来越差,那么干脆,从今天起,收税啊什么的,干脆就用共和通宝就是了。
当然了,给上司缴税,以及用钱购买老百姓手里的东西,雇佣苦力方面,自然也是要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花是大明钱了。
马良儿计算过,收钱的时候,按照的是原本十枚银元兑换一两白银的“官方”定价,但这是帝都方面才能的定价,银元被运过来千里之外,如果是换银子,还可以稍微良心一些,九枚换一两,已经算不错了,当然了,真正想换的,还是那些铜钱。
帝都方面对于前明钱币的态度是,留一部分做纪念品,要知道,南明时代,大明朝铸造了多种非常珍贵的钱币,到了后世都是可以换一辆车的好东西。
其他的,哪怕吃了一点亏,但是对于银币的认可度已经足够高了。
后世的中国,用了30年培养了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再用30年教育老百姓钱不能存在银行里而是要买房,不过长老们仅仅用了三年,就让老百姓习惯了使用银币,甚至很快就准备出一枚含有45克白银,币值相当于一两的银币。
当然了,这些回收前明货币,并且打击使用前明钱币这种“心怀怨望”“心向前朝”的作死行为,也是本身应该做的。
当然了,一个府内,大小官员还是不少的,彼此制衡,也是应有之义,而要想赚取利润,自然是拉下水的人越多越好。
当下,两位师爷就开始不由自主的献计献策,充分显示了什么叫嘴上说不要但身体很老实的本质,同知、通判,还有本地一个千户所,都是需要好好勾搭的地方。
当然了,理由也很充分。
“你们就说了,不用帝都的银元,就要屠城,邢夫人的手可黑着呢,当然了,千万别让人知道是咱们传出去的话,只要撑过这一年,到时候老爷我也可以换个地方为官了。”
马良儿新近手下的丫鬟,算账却是顶呱呱,给马良儿出的主意简直棒极了,按照她的规划,以他目前的本钱,这样几出几进,捞上几万两是不成问题的。
再加上别的进项,做完这一票,也该想办法换个地方当官了,现在南明的地方不大,读书人却极多,几乎没办法安排,因此也只能想办法暂时搁置,当然了,已经有人的呼声满满开启在南京开会试,选进士了。
在金钱面前,无论男人女人的效率都是极高,一方面几位师爷先通过师爷圈子的关系把消息散出去,尽量争取盟友,另一方面就开始了研究如何操作,可以捞取最大的好处。
城中山西人和安徽人开的金银铺子是重点,长老们的出现使得北上经商的航路成为了非常时鲜的利润来源,比起过但单方面输送大量粮食,而很难满载而归的漕运,现在倒是对南方粮食的需求大减,而江南可以供应北方的东西,远远比不上那些小贩运输回来的。
这也算是一种倒转。
正如扬州盐商本身没有多少是扬州本地土著一样,依靠着几次成功的运作,共和通宝已经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通货币,毕竟其易于计算,方便携带,不易伪造的特点,使得人人追逐使用,如果搭配那些小铜钱和少量纪念金币,就是非常完美了。
当然了,真正的金币都是长老们自己铸造,基本上没有公开发行,而是人手一套的建国纪念币,预计这套纪念币存储几代后,基本上都是要发达的。
目前来说,黄金属于储备货币,想换可以,麻烦。
货币是极其危险而敏感的东西,每一个朝代灭亡,总是伴随着币值升天,物价飞涨,而南明的问题就是效率低下,难以与帝都的生产力相比。
目前来说,如果以贸易而论,长老治下的帝都可能是自从南北经济倒转以来,第一次北方入超的时刻,毕竟在消除了粮食缺口这个大杀器,坐拥辽东平原的土地后,缺乏粮食是不可能的,从沈阳装车直运天津的粮食,可以把价钱打到最低,活生生让许多江南粮商赔掉裤衩。
当然了,这种倒转的取向也不可能长时间,未来江南也会建造各种工厂,但大方向上面,帝都工业区生产各种精密仪器,大型机械,好像以长老们的主持的国有企业,生产芯片,战斗机,高技术含量的各种产品,而将那些繁琐,需要大量精力的各种民用工业外包出去。
技术外流是挡不住的,无论是工业技术还是金融操作技术。
不止一个人说过,这银元就是乱贼盘剥河北百姓的,但谁用了都说好,毕竟人家花钱用银元,收税也用银元,信用也就建立起来了,而各种优秀商品也必须使用银元。
最关键的是,过去两年,是一个南方白银开始朝北方汇聚,最后变成银元回流的过程。
难怪长老们也垂涎这种利润,加入某些金属后,铸造银币是一件非常赚的买卖。
当然了,铸造机长老们暂时不可能外售。
但白银兑换价开始浮动起来的最初,普通老百姓是毫无所觉的。
虽然最近两年苛捐杂税多了起来,毕竟现在收了多少税不再是属于崇祯皇帝的了,而是儒生老爷们自己的,他们阅读四书五经那么辛苦,难道不该多吃多占一些吗。
也就是因为不必大量的把钱粮耗费在漕运上,而使得粮价一直维持在很低的水平线上,还好没有让江南百姓也跳起来。
本章完
第786章 金钱战争2()
当知府、县衙以及申明亭等地纷纷贴出以后纳税将只收共和通宝以后,最普通的老百姓反应还是不大的,他们第一时间没有想到这里面的经济学原理,这里面大明的人用反贼钱币缴税的政治意义也是不理解,但是到了具体算术的时候发现,这里将太吃亏了。
哪怕是最无知的力工,手里的崇祯通宝开始疯狂跳水,原本已经是掺入大量铅铁的钱币,现在甚至发行这种钱币的官府都不要其收税,这是何等的卧槽啊。
第一批站出来的是闻讯而来的乡下书生们。
他们倒是不敢冒犯尊贵的知府大人,不过开始在茶馆之类的地方议论纷纷是难免的,落后的我大明连税都收不来,自然做不到“我大清”那样的先进的挂着“莫谈国事”的牌子,一时间南通热闹非凡,这年头其实各阶层都不满意,高阶地主虽然可以趁机吸纳土地,购买丫鬟,但到底需要付出的东西反而更多了,起码不得不小心应付那些乱世草头王,最好自己想办法搜罗武器结寨自保,甚至派遣卧底去那些泥腿子里面探个究竟。
劳心劳力,费尽心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可是真话。
江北的情况与江南不同,虽然受到南京节制,但具体施政的自主性也不低,毕竟今天报一个有乱贼希望得到援军,明天报一个邢夫人的部队野外拉练出现在城郊,请求援助一部分粮草打发了这位姑奶奶。
管理成本高昂必将带来一部分的放权,放权必然带来膨胀,在南通这个黄河以北的花花世界,仅仅是改革税收体制,已经是血雨腥风了。
如果是以往,做这么大的改动,知府老爷下只怕是要被自杀几口才会太平,但是经过了简单沟通,只要不傻的地主,发现了这是一次完美的掠夺机会。
无产阶级想联合起来,得突破地域、语言、种族等限制,而地主和儒生阶级却天然很容易联合起来。
普通老百姓那里懂得经济原理?这里倒是显示出了儒家思想先进性,他们不必去仔细阅读那些奸商和缙绅的各种黑心计划,钱铺子如何将普通农民最后一块钱掠夺干净,一点渣都不会剩下,卖儿卖女都未必能填饱这些缙绅的贪婪胃口了,但这些最穷的书生,反而在读死书读到脑残后,不必读数字,一个政治不正确足以把任何人打翻在地,除非那人得到了全南通官僚的支持。
其实很简单,他们无论怎么计算起来,对于南京那边,他们只要还想收到自己缴的税负,得捏着鼻子同意,不同意?好说啊,咱们手下还有一个南通哭穷团,让南通的那些临时工壮班差役们穿着破破烂烂的棉袄,去南京闹饷,哼,谁不知道穷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虽然老子们惹不起那些不要命的,但欺负你们这些富的还不容易?
当然了,这里面的弯弯绕简直太多,不过,也只有这些穷苦读书人可以发出最后的哀嚎了。
肉铺老板郑屠美滋滋的剁肉呢,托福长老们带来的改变,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但依然让他的肉铺生意好的很,当然了,他是理解不了这样的日子。
真正开始不对劲,是从早起,不断来买肉的人。
走街串巷摇铃给人看病的游医,提着个篮子在街卖梨子的,甚至给人扛活的力工也跑来卖肉,他勉强回忆着今天到底是个什么黄历,发现是个普通日子,不是财神爷诞辰,也不是本地土地爷的日子,为什么这么多人来买肉呢。
虽然过了两女太平日子,江南的粮价迎来了一个物美价廉的时刻,到底是不必北运百万石粮食带来的生活水准急速升,连肉价都在降低。
后世精准到可怕的现代化养殖业,可以把肉粮维持着一七到一六之间,不过这个时代可不讲究这个,家里有个小子,闲着时候去打草是,当然,这样也无从谈论效率了。
但是,哪怕肉再多,有些下等人,也是过年时候才能尝尝鲜,哪里好像现在,什么日子都不是,都来买肉吃呢。
还没到晌午,郑屠昨晚杀的那头大肥猪已经卖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一些下水和猪脸郑屠打算自己下酒喝,日子越来越滋润,连他也想着是不是纳个妾什么的了。
收拾了下肉铺的砧板,每天不知道多少野狗为了尝尝看肉腥味过来舔这些血水,不过效果也那样。
装钱的匣子拿在手里,咣当咣当直响,郑屠正走着,却发现自家婆娘正急慌慌的跑过来,这个时候,她本该在家喂那头新进的大猪,这是郑屠的绝招,临杀猪之前快速增肥,至于增肥的猪吃着会不会有什么不良效果,我靠,我们连活着都不怕,还怕吃猪肉不成?
“当家的,坏事了,满街的都在说这铜子儿不值钱了,连官老爷都说不要了,隔壁家的用铜子儿从我这里换了九个帝都那边来的银子,那么走了,过了一会,还有人来换啊。”
“笨猪啊!”郑屠直接打了媳妇一巴掌,虽然还不懂发生了什么情况,但是直接一巴掌打过去是没问题的。
他一辈子杀猪骂街,哪里懂得这些,再看看,今天来买肉的那些穷鬼,个顶个都是真正没吃过肉的穷鬼,连肥瘦和肋排都分不清,谁家买肉不是肥肥的买肥肉,回家熬油水啊。
而那些家伙,好像赶丧事儿一样,买了跑,现在来看
今天郑屠收的钱,十足十都是品质不佳的崇祯通宝,里面有一半的铜,已经是良心了!
他一下子感觉不好,赶紧跑去城的一处钱铺,那里聚集着好几家的金银铺子,票号等。
此时,这里人头涌涌,都拼命的朝前挤压,如果是帝都,早已引起了巡逻队的愤怒,我的鞭子已经饥渴难耐,敢于不排队乱挤,不怕挨抽吗。
但这里是非长老统治区,“明”之光尚未普及的地方。
郑屠作为一个屠夫,与其他人相,杀气腾腾不说,每天吃肉,蛋白质吸收充分,因此力气也大,很快挤进人群。
“三百个铜子儿换一枚银元,你怎么不去抢?”
“全都是奸商!”
“那帮山西人那边更黑!”
郑屠心理直打鼓,在前明的时候,官价是一两银子兑换一千二百枚铜钱,这个价码是长期博弈得到的数字,但越到末世,一个高级官绅一辈子几乎都不缴税,他需要缴税的钱,也许是吃的盐需要交那么几钱,或者买个书本的钱最后被书商拿去交钱,其他的方面,可能还没有自家佃户承担的国家责任多呢。
在这样的“马太效应”下,平民百姓被盘剥的活不下去,士绅却过的最是滋润。
好像折磨李自成的艾举人,李自成还带着伤呢,急眼了翻脸灭了艾家一家按理说你这么穷凶极恶,也该有几分本事吧,好嘛,被李自成直接秒了
不过,这里可是江南,世家大族势力庞大的地方,当年吃糠喝稀皇帝可是在这里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慢慢通过各种白手套进行屠杀,但到了乾隆时代,大量的盐商又显示出这里士绅势力的根深蒂固,当然了,那些人已经是十足十的奴隶了,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但是现在,哪怕因为银荒,也有地方会飙升到一千五百枚换一两银子,但那是少数地方,人家也是自己情愿的。
北方来的银元确实好使,不必去兑换求人称,直接标定一钱银子是。
但也不至于到了三百换一枚的地步!
那山羊胡子的老板阴阴一笑,如果没有杀猪刀,他怎么敢摆龙门阵?
郑屠气呼呼的回家,他可不会愿意把辛辛苦苦赚的钱这么打水漂,如果这么换了,他起码好几天是白做了,不过到了他也没明白过来,到底为什么突然这么多人要换钱,而且那钱铺金银铺子老板态度如此强硬。
不过,回家了,很快有了答案。
“郑屠,你可是让我好找,躲到哪里去了!”
本里的里长带着几个小伙子,正虎视眈眈等着呢,见了郑屠,也不废话,马喝问起来。
郑屠马小心道:“回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