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下面其他人纷纷开口说此计可行!

    崔君绰冷声道,“讲和?崔氏要向一帮叫花子低头吗?你不是不知道,我们的死敌白凡就是丐帮的帮主,他会放过我们吗?人家就是奔着我们药材生意来的!

    两家本来就是不死不休的关系,根本不可能讲和!”

    看着族长一脸的坚定,有一位族老忍不住开口了,“崔氏现在所有的麻烦都是来自于这个叫白凡的,为何别的世家没有跟白凡结仇,就我们是死敌?

    老夫看来,非是我们崔家跟那白凡是仇敌,仅仅是族长你一人的仇敌罢了!

    族长高高在上,可能不知道下面的儿郎都在说什么,药材生意损失了八成,许多崔氏儿郎面临着生计问题,大家已经怨言四起了!

    都在说崔氏到了今日,就是因为那崔健惹了白凡!”

    崔君绰瞬间大怒,自己身为族长,竟然被人当堂指责?

    “住口!白凡此人居心叵测,本来就是我等世家大敌,跟健儿何干?健儿为崔氏尽忠身死公堂,尔等还要出言辱及亡者吗?”

第一百五十二章 崔氏低头 达成交易() 
只见这时另一族老开口了,“前些时日,老夫的孙儿要娶亲,回来跟老夫说要拿彩礼出来,对方也是有头有脸的家族,聘礼自然不能少给,可是老夫往账上一看,所有的钱都被你拿去争夺药材生意了,老夫孙儿连个媳妇都娶不起了!

    不知道族长你有何话说?你的孙儿就是孙儿,老夫的孙儿就不是孙儿了吗?”

    崔君绰一拍桌案,站起来大骂道,“崔老九,你休要满口胡言!谁人不知道你孙儿娶妻不成,乃是因为他贪花成性,屡次借用崔氏名义欺男霸女,临近成婚之时被女方知道了此事,人家才悔婚的,跟家族何关?

    不过是家族的蛀虫,不娶妻正好,省的再生出一窝败坏门风的蛀虫!”

    一般不是气急了,大家是不会叫对方小名的,诗书传家的崔氏,都是读书人,平时说话还都比较文雅!

    可是此时崔君绰却是再也不顾其他,你们一个个为了个人利益,竟然什么屎盆子都往这里扣?

    那个名叫崔老九的族老冷笑道,“我那孙儿再没用,也没有给家里招来大敌,白凡是好惹的吗?幽州王君廓和突厥都折在他手上了!

    白凡为何跟其他家族秋毫无犯,偏偏针对我们崔氏?还不是你那好孙子?比起你孙子惹祸的本事,我家孙儿不过就是玩弄几个贱民女子罢了!”

    你!

    崔君绰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另一个年纪较大的族老出来劝道,“好了,大家都少说两句,老九你也是,你那孙儿行止不端就该约束,为何要将此事往这里说?

    族长你也消消火,关于如今我们和白凡争斗之事,再斗下去我们会损失更大,必须要跟白凡谈一谈了!

    我们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已经死了的崔氏子弟,去跟白凡死拼!毕竟他已经不是当年的小书生了,现在单单是一个丐帮就不好惹,这帮叫花子就算是当今朝廷都要有所顾忌的!”

    崔君绰被劝下,叹气道,“那你们说该怎么办?要我们崔氏向那白凡小儿摇尾乞怜吗?老夫身为崔氏族长,不敢给先人蒙羞!”

    管理药材的那位族老开口道,“当然不是,崔氏岂能折了身份?我们只需要派人去和白凡接洽,看看他能开出什么样的条件,才肯将药材生意归还,毕竟我们一半的收入都是来自于药材,这个不能丢!

    只要他的条件不过分,崔氏就是退让一二也可以!

    不然再斗下去,可能不等别人出手,我们崔氏就要跌出五姓七家了!”

    心中也知道此人说的在理,崔家现在已经岌岌可危了,内部人心不齐,外部几大世家、皇族都是虎视眈眈,不让步是不行了!

    最后崔氏众人商议,由崔家少族长崔俊前去和丐帮接洽,若是能够见到白凡就更好了!

    而此事,也就是白凡在议政殿的时候突然想到的!或许,此事可为!

    议政殿内,当众人都低头沉思,没有好主意的时候,白凡开口了!

    “陛下,臣或许有办法撑过这十天!”

    李二立刻追问,“是何办法,速速讲来!”

    “旱灾起处,乃是河东道跟河北道的交接处,朝中运粮队还差十天能到,所以只有向本地富户征粮,别人恐怕不愿意出粮食,但是那里距离清河崔氏很近,属于清河崔氏的地盘!

    臣有办法让崔氏主动出粮赈灾!”

    什么?

    众文武都是一愣,这小子不是在吹牛吧,清河崔氏怎么会好心帮朝廷?世家大族不趁着国难之时捞一笔就是厚道了!那帮人都是自私的,谁会管普通百姓的死活?

    李二也是不信,但是还想听听白凡的解释!

    白凡自信道,“三个月前臣开始部署针对崔氏药材的生意,如今效果不错,前几日崔氏派人来跟我议和,但是我没有答应,他崔氏设下十面埋伏截杀我,就应该不死不休的!

    但是如今国难当头,赤地千里之状,在下实在不忍见到人间惨事,所以准备和崔氏议和,条件就是崔氏在河北河东两地,他们所能做到的地方,开仓放赈十天!”

    众人再次被震惊了,没人相信白凡竟然三个月就能让崔氏低头,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我们怎么不知道?

    “小子,你说的是真的?你那个手下真的做到了?近几日忙于治灾,朕还真的没有关注过此事!”李二惊喜的问道。

    “千真万确,如今崔氏八成的药材生意都已经被丐帮接手了,所以他们不得不低头!”

    李建成开怀的笑道,“你那个手下是个人才,不如调到户部任职吧,去做乞丐商人,有些浪费了!”

    白凡连连摆手,“岳父说的哪里话,正是因为有他在,丐帮才能保证不再饿死一人,你把他弄走了,天下几十万乞丐儿郎怎么办?大家都指着他吃饭呢!”

    “好!”李二大声叫好,这小子无心插柳的,竟然能够解决这么大的麻烦!

    “小子,你能放下私人恩怨,为国济困,实在难得!

    你那个姓刘的手下,此次立下了大功劳,单凭一己之力就能为大唐养活了数十万穷苦百姓,朕给他授爵!”

    “臣代替丐帮商人刘忙,谢过陛下!”

    此议过后,白凡迅速派人跟崔氏达成了协议,崔氏在河北河东两地,以朝廷的名义放粮十天,丐帮归还药材生意的五成给崔氏,只保留三成作为丐帮活命的路子!

    至于白凡和崔氏的恩怨,白凡也让人传话给崔氏,冤有头债有主,到时自会找当事人解决,跟崔氏其他人无干!

    崔君肃听说了这件事之后,心中感叹,崔氏再次被这小子算计了!

    此次事件,不单单这小子在朝中获得了好名声,以后传出去,河北道河东道的百姓都会念人家的好处!

    同时崔氏也会因为白凡最后一句传话而分裂开来,白凡再也不是崔氏的仇敌,仅仅是自己兄长崔君绰的大敌!

    随着有大家族带头放粮十天,其他家族也在朝廷或明或暗的压力之下,开始放粮做做样子,毕竟同为五姓七家,崔氏已经带头做出表率了,其他家族若不出手,以后朝野舆论就会不利!

    而经过十天之后,朝中的第一批南方救命粮食,也顺利的在北地各州道铺开,此时白凡在书院教育的学生们终于开始了大展手脚的时候!

第一百五十三章 流民扎堆 父子相见() 
幽州首府涿郡城中,新任守将柴绍正在为一件事情发愁!

    今年北地大旱,整个幽州,整个河北道都是灾区,前几日幽州西侧已经起了流民,好在当地崔氏答应了朝廷开仓放粮!

    如今十日已过,崔氏放粮终止,朝中粮草已到,本来柴绍不应该着急的,但正是因为此事,柴绍却有些犯愁了!

    已经派出了各路运粮队伍前往各处赈灾了,可是坏事就在这里,赈灾车队去时还好,非常顺利,当地百姓夹道欢迎!

    但是车队回来的时候死活百姓们不让走,说离了车队我们吃什么?

    最后竟然闹出了个大笑话,车队回来的时候,各地的百姓也纷纷跟着车队走,那意思很明显,跟着运粮车队至少不会饿死!

    尽管运粮官已经明白告诉他们,粮食正在源源不断的运来,隔几天就会去派送粮食,但是流民们不信呀,这个大灾年景的,朝廷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以往听都没听过的!

    既然朝廷这么说,那就是说州府有粮食,大家都去堵着州府,守着州府的大粮仓,至少比饿死在家里强!

    于是也不知道是有心还是巧合,各地的百姓看到逃难的流民,那些个过不下去的也纷纷加入,队伍越来越大,河北道几座大城三天时间,就已经都被流民围住了,人家也不闹事,就等着饭点官府派粮吃饭!

    如此,各地又一次聚起流民之事,惹得李二大惊!

    不是刚刚安抚下去流民吗?已经开仓放粮了,为什么十天之后流民不仅没有减少,反而越聚越多了?而且是遍地起烽烟式的,只要是大城市都被流民围住?难道有人从中作梗?

    为此事,李二立刻派出了心腹精锐信使去查探,得到的答案却令李二哭笑不得!

    百姓中不乏乱世走过的老人,大家什么没见过,旱灾、蝗灾、战乱、瘟疫,只要是三十岁以上的人,基本上这几种苦难都经历过!

    大唐立国刚刚十年,十年间还有五年都是在征战天下,大唐立国前是隋末纷争,连年战乱不断,那时候所有东西都是靠拼杀抢来的,十年的战火,期间天灾人祸无数,谁在乎过百姓?谁在乎过天灾?

    天灾来了收成不好?只要不是自己治下,死的不是自己地盘的民众,哪路反王会管?

    如果是自己地盘出事,那好,为了生存,我们可以去拼杀,去抢夺,同样不用担心,无非就是胜败的问题!

    所以无论如何,苦的都是受灾的下层百姓!

    当天灾遇上战乱的时候,谁管过百姓们的死活,卖儿卖女、易子而食等等,只要能活下去,基本上谁都会干!

    即便是天灾之时,没有遇到战乱,朝廷面对大灾大难,或是祭天求告,或是各地开仓放粮!

    但是粮食也很有限,基本上没过几天朝廷也撑不住了,最后大家还是要逃难,逃出受灾的家乡,逃到那有粮有水,富饶丰收的地方,熬过了灾年季节再回乡,这是老人们一致的观点和看法!

    今年倒好,谁见过大灾之年,朝廷将粮食送到村上,让各家各户呆在家中就能度过灾难?没人相信,与其相信这么一个荒诞可笑的谎言,还不如早早趁着还有口粮,出来逃难的好!

    所以各地大城都被围了,李世民案头三天不要,就堆满了议论此事的奏章!

    这事在李世民看来,也好也不好,不好的是民众们还没有信任大唐朝廷!

    好的是,民众们没有完全不信,至少还在尝试着相信,要不然他们就不是逃难到大城四周,而是一路集体南逃了!

    对于此事,李世民也没有什么发愁的,就这样吧,百姓们喜欢距离城池近些就近些吧!反正在哪里都是放粮!当然,若是外围所有百姓都聚集在一起了,还省去了运粮的麻烦呢!

    可是皇帝这么想,各地被围的主官可不这么想,这么多人聚在一起,每天还要管他们吃饱,所谓无事生非,若是这些人聚在一起闹个乱子怎么办?

    人越来越多,万一有人生个疾病,最后闹出了瘟疫怎么办?所以,接到皇帝的敕令后,有见识的官员再次上书此事!比如说柴绍!

    就在柴绍为此发愁的时候,下人来报说,有终南书院的学子求见!

    当来人出现在城主府的时候,柴绍愣住了!

    这,这不是自己的儿子吗?

    原来这两人正是被白凡派到幽州的柴氏兄弟,柴哲威、柴令武!

    二人本来负责到幽州各地传授压水井的使用和维修,并且跟着朝廷一起关注灾情,帮扶民众的!

    现在灾情到了此时,打井之事已经不用再做了,只剩下安抚民众!

    可是民众们都是经历过灾难的老人,哪里会听朝廷的言论,最后二人见挡不住流民聚集,只能往州府而来!

    自从二人入学之后,很少见到自己的父亲,自己母亲去世的早,父亲又要带兵打仗,父子聚少离多,上次见面也还是在年节之时,后来幽州平定,柴绍就被外派了,两个孩子已经半年多没有见到父亲了!

    柴哲威年级十五岁,柴令武才十岁!

    两人经过两个月的历练,褪去了一身书生气,身上成熟干练了不少,即便是年仅十岁的柴令武,也有着不同寻常孩子的成熟气质!

    柴绍初一相见,差点没认出来,这两个真的是自己的两个纨绔孩子?

    “孩儿拜见父亲!”

    两人立刻跪下给父亲磕头!

    柴绍回过神来,赶忙上前拉起两个儿子,四下围着看了又看,看完之后满是欣喜!

    “好好好!终南书院果然是孕育人才的宝地,白先生果然厉害,许久不见,为父都快认不出来了!

    此时你们看着已经不再是原先的长安纨绔了,看得出来,你们已经长大了!不错,是我柴家的种!

    听说朝廷派你们出来历练两个月,快跟为父说说收获!”

    三人坐定,柴哲威开口道,“起初师父派我们出来,只说是保卫华夏共赴国难的,但是真正经历了两个月,孩儿才知道什么叫做苦难,才知道百姓生存的不易,对于以往我们在长安浑浑噩噩的生活,孩儿感到颇为可耻!

    就是二弟现在都不会去贪玩了,见到百姓有困难都会主动上去帮一把,还在这两个月里认识了许多同龄孩子,无事的时候还会主动教他们识字!

    想来这就是师父派我们出来的真意,并非指望我们做多大的事情,而是让我们见识到平凡的生活,珍惜这得来不易的一切!”

    柴绍点头道,“不错,你们能够放下身段融入到百姓中去,而不是看不上受苦的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