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4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听说这和尚是大唐的僧人,现在要回去,西突厥人就犹豫了,本想杀人越货的,但是大唐人他们不敢,因为大唐凶威赫赫,连西突厥大汗都绕着走,如果因为自己杀了个大唐人,引来的大唐攻击西突厥的口实,那就万死莫赎了。

    所以玄奘一行人就被押送到了西突厥大汗莫贺咄的面前。

    “大汗,手下人抓到了一队大唐商旅,现在已经送了过来。”西突厥王帐内,手下人报告说道。

    莫贺咄惊讶道:“大唐商旅?这怎么可能?大唐已经断了西域行商之路好几年了,今日怎么会有商旅经过?莫非又是像上次一样,大唐国内有人要走私机密?”

    “还不清楚,不过据说是一个多年前出走大唐的和尚,现在外出归来,想要回去大唐,路过我们这里。”

    很快,玄奘等人就被带到了莫贺咄面前。

    “不知此处是西域哪一国?贫僧玄奘,来自东土大唐,跟西域大国高昌的国主鞠文泰是结义兄弟,还请各位行个方便。”

    “哦?你的来历还不小呢,一个大唐人,竟然能够跟高昌王结拜?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恐怕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吧,高昌早就被大唐给灭了,你难道不知道?还敢顶着鞠文泰的名号出来招摇过市?”莫贺咄嘲讽道。

    玄奘大惊失色:“什么?高昌、高昌被灭了?被大唐给灭了?什么时候的事情?”

    “呵呵,大概七八年了吧,当时是大唐蓝田侯出钱,让我们西突厥帮忙出兵杀人灭国,然后将地盘送给大唐,如今高昌早就是大唐一道之地了,鞠文泰的坟头草估计都长成小树林了。”

    “大唐?蓝田侯?又是你?好,好得很!”玄奘咬牙切齿道。

    这个表情被西突厥莫贺咄尽收眼底,心中暗道这和尚有故事。

    “说说你吧,你是大唐人,怎么跑这里来了?而且看你言谈似乎隐居深山什么都不知道一般。”

    “贫僧法号玄奘,贞观二年的时候出长安向西天佛门祖地天竺求取佛教大乘真经,如今功成回国,准备带着佛经回大唐普度众生,在天竺听说大唐在灭佛传道,所以心急着借道回去,还请这位陛下通融放行。”

    莫贺咄冷哼道:“你可知道,我西突厥跟大唐可是死仇,大唐声称要灭我西突厥,这是不死不休之仇,甚至切断了跟我们的商业往来,所以遇到大唐人我们都是杀之后快的,怎么可能放你回去传教?”

    “贫僧是出家人,最忌讳杀戮,我佛门大乘佛经是渡人向善的,回去之后贫僧定然说服大唐皇帝,让他放下屠刀跟贵国交好。”玄奘开口道。

    “劝你最好说点能够救你性命的,我的耐心有限,仅仅如此不够让你活命。”

    犹豫片刻,玄奘开口道:“大唐灭佛实则是佛门的敌人,这位陛下如果您放我回去,我广泛传播佛法,能够让更多的人不再起征战之心。”

    “不够,大唐人的事情,与我何干?”莫贺咄淡定摇头道。

    玄奘咬牙道:“大唐灭佛弘道,回去之后贫僧定然要跟蓝田侯白凡做过一场,如果能够除掉这个异端,不知道对贵国可有帮助?”

    听到这里,莫贺咄笑了,“好,这才有点意思,如果你真的能够在大唐内部掀起一场动乱,那放你回去也不值得什么。”

    “贫僧愿立下文书为证。”

    玄奘跟莫贺咄达成一致,就这么一路无事路过了西突厥地盘,从高昌境内进入了大唐地盘。

    而戒日王朝的使臣却是没有追上,不过后来又跟西突厥的莫贺咄签订了结盟合约,双方定下了共同对抗大唐的步调。

    大唐皇宫之中,李二手中拿着来自岭南冯盎的电报,海军一战全灭天竺国海军,练兵目的已经达到,侯君集大将军正在班师回来。

    李二先是大笑一阵,心中暗自得意,大唐陆军所向披靡,现在海军同样没有敌手,看来大唐未来大业指日可待了。

    随后立马板着脸说道:“发电报给侯君集,让他立刻回长安领罚,私自出兵招惹强敌,不能不给个说法。

    另外,告诉越王冯盎,让他暂领南北两路海军,同时安排好论功行赏事宜。”

    冯盎接到了电报之后一阵苦笑,恐怕这侯君集是大唐第一位打了胜仗却要回去领罪的大将军了吧,如此也算是一场美谈,看陛下说的是领罚而不是领罪,看来这一次老侯应该会平安无事。

    

第九百二十三章 取经归来人() 
议政殿外侯君集负荆请罪跪在门外,来往之人见了纷纷诧异,有心围观又没有胆子,因为这时候皇帝正在里面处理公务。

    大约一个时辰之后,里面一个威严的声音传了出来:“如果跪累了就进来吧,朕岂敢怠慢功臣?”

    “末将擅自出兵致使损兵折将,虽万死而莫赎也!”侯君集大声道。

    “既然是公事那就进来说清楚了,负荆请罪是给谁看的吗?”

    很快殿门打开,内侍老高快步走出来将侯君集搀扶起来,带了进去,侯君集这才发现,里面竟然只有陛下,没有其他臣子。

    “侯大将军,海军一战扬我国威,尽数屠灭戒日王朝海军,风头一时无两,朕正在考虑如何封赏你呢。”李二开口道。

    侯君集再次跪倒:“臣有罪,请陛下责罚。”

    “哦?你有何罪?”李二似笑非笑的说着,侯君集头都不敢抬。

    “没有君令擅自动兵,这是死罪。”

    李二哈哈大笑着站了起来,随后上前亲手拉起了侯君集,开口劝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朕岂是那种昏庸之主?你能通过作战增强我们海军的实力,说明朕没有看错人,其他的小事就不要再提了。

    只是你也该吸取教训,虽然是百战名将,但第一次你大意战败导致损兵折将,我们死了一万多人,朕心痛啊!日后行军布阵,应该学会谦卑。”

    侯君集连连称是,君臣二人都清楚,这就是帝王心术,面上谈笑晏晏不再计较私自动兵之罪,其实皇帝已经惩罚过了,之前归的一个时辰就是,既是给群臣做样子看的,也是皇帝敲打侯君集的,让他不要太过自大。

    “经过朝廷殿议决定,海军将士封赏抚恤依旧,但是你这个大将军却是功过相抵不予追究了,说来惭愧,朕没想到有一天会让自己的将军有功无赏。”

    “陛下严重了,末将自知此次罪责不小,能够功过相抵已经是法外开恩了,不敢奢求其他,只要还让末将继续带领海军出去打仗就行。”侯君集恭敬道。

    李二爽朗一笑:“你倒是个好战分子,跟朕详细说说此次征战天竺国的始末,自从做了这个位子,朕越发觉得受到束缚,很是想念当年驰骋沙场的快意。”

    君臣二人就在这议政殿内促膝长谈了一天,李二对天竺国很是感兴趣,西突厥暂时不想去动,能够知道当世另外一个跟大唐毗邻的大国也是好事。

    一个月后,长安城门口来了一个人,不,是一行人,一行车马辎重,奇装异服,很是引人注目。

    “来者何人?车马上装的是什么东西?”守城士卒上前盘问道。

    “阿弥陀佛,贫僧玄奘,贞观二年离开长安西去拜佛求经,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终于功成回了长安,还望这位将军许我入城拜见陛下。”

    那守城的小将过来一看,好嘛,还真是一个光头和尚,不过你一个和尚有什么资格去见陛下?好大的口气?

    很明显这个小将生的晚,并不知道玄奘当年就是皇帝送出去的。

    “和尚?既然是归国和尚,那就应该去你那和尚庙里落脚,长安城中并无佛寺,如今大唐恐怕也只有五台山和少林寺两处有和尚了。

    至于见陛下?和尚,恐怕你还没有这个资格吧,快快离去莫要挡了他人进城。”

    玄奘一听心中暗叹,佛门竟然式微至此?连长安城有名的贵族聚集地无漏寺都不存在了吗?

    “阿弥陀佛,将军误会了,贫僧是识得陛下的,当年贫僧离开长安之时,还是陛下送出城的。”

    好大的口气,你……

    刚想说两句粗话,那小将忽然心想,万一这位真是陛下熟人,自己岂不是误事?随后只能说了句等着,然后派人火速报给了当值的守城将军。

    “报,陛下,守城将军来报,说西城门处有一个名叫玄奘的和尚要求见陛下。”内侍老高对李二汇报道。

    “谁?和尚?玄奘?哪个玄奘?”李二一时没想起来,自从白凡斗佛灭佛至今已经好几年了,大唐人不再烧香礼佛甚至都不再提起佛法,所以李二也淡化了对佛门的印象。

    老高解释道:“听守城将军的描述,应该就是贞观二年的时候,陛下亲自送出去向西拜佛求经的那个玄奘法师,说是他取经回来了。”

    “哦?玄奘法师?那可是位有为高僧啊,当年他年纪轻轻就发下宏愿要求得真经带回大乘佛法,朕为其执着和毅力所感动,还曾召见他并送了他一程,不成想十几年了,他竟然真的成功回来了。

    快传,朕要看看这位故人是否已经修成了那传说中的金身正果。”李二大喜,连忙派人去传。

    作为一个帝王,似乎最大的业余爱好就是喜欢见识一下奇闻异事了,毕竟自己出不去不能亲眼所见,能有人给自己讲讲已经很不错了。

    很快风尘仆仆的玄奘就被带到了宫中议政殿,“贫僧玄奘拜见陛下,愿陛下万年。”

    “哈哈,大师别来无恙,当年一别不成想再见就是十几年后了,看大师的气度,果然一副得道高僧风范,朕开始对你的西行感兴趣了。”

    玄奘顺势从袖中取出了一卷锦帛递了上去,“贫僧一路西行无甚所得,只能将沿途风土人情记录下来做个日记,既然陛下感兴趣,那就送给陛下好了。”

    “哦?好好好,大师真是朕的知己啊。

    听手下人说,大师此次取回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不知道此次回国可有什么难处?说出来,朕可以帮忙一二。”收了人家礼物,李二自然要有所回报的,这也正是玄奘要的效果。

    玄奘合十一礼:“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出家之人并不在意那些俗礼,唯有一个心愿,就是此次带回了大乘佛法真经三藏,需要尽早翻译出来,传给国中礼佛之人,也好早日引导百姓摆脱苦难走向光明。

    进城时候,听说长安城中没有佛寺落脚,不知道陛下可否帮贫僧找个栖身之所?”

    

第九百二十四章 你回来晚了() 
议政殿中李二陛下摩挲着手中的这卷写着大唐西域记的锦帛,心中暗自沉思,这和尚好会找机会开口,这意思太明显不过了,想要让我帮你建座寺院?这怎么可能?佛寺都被拆除了,如果再建岂不是打朝廷的脸?

    “法师,大唐如今佛寺属少林和五台两处最为有名,你要翻译佛门经卷传播佛法,朕以为,这两处任选一处都是上佳之地,长安城中当年查出那些佛寺罪行斑斑证据确凿,所以都被拆毁另作他用了,朕也无能为力。”

    玄奘可不是这么好说话的主,再次行礼道:“贫僧岂敢劳烦陛下出力费心,只要陛下开恩,在长安许贫僧一间陋室,贫僧就能有立身之处翻译佛经传于世人了。”

    李二心中冷笑,佛门经典忽悠了百姓多少年?如今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勤劳富裕,哪里需要你佛门来救苦救难?如果你佛门真的可以救苦救难,恐怕天竺国就不会被大唐轻易打败了。

    “哎呀,法师此言倒是丝毫不过分,只是法师回来晚了,自从几年前朝廷实行政务公开之后,长安之中除了皇宫之外,都属于公管之地,朕虽为天子,也无权谋私,长安每一寸土地的使用都要经过民部批示的,法师如果想要落身这里建立佛寺传佛法,恐怕也不能免俗,要你亲自去民部报备登记了。”

    玄奘知道在这里已经得不到好处了,再纠缠下去得不偿失,于是合十一礼道:“多谢陛下指点,贫僧这就去了。”

    “法师一路风尘多有辛苦,朕心生佩服,来人,从朕的私库中取千两白银赠与法师做立身盘缠,也算是朕的心意。”

    玄奘心中暗道,这皇帝陛下十几年不见怎么像是换了个人一样,丝毫不见礼佛之心,且小气如斯?倒是充满了一股市侩之气,不舍得给我批块地,想拿点钱打发我吗?

    随后玄奘就径直来到了长安民部衙门,一个和尚行走在长安的街上,颇为引人注目,因为长安城可多年没有光头和尚的踪迹了,当年长安信佛者比比皆是,基本上家家户户至少都有过信佛者,可是自从许多佛寺被曝出各种黑料之后,一时间长安和尚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从此长安光头绝迹。

    在民部衙门口,玄奘说明来意同样受到了冷遇,“长安如今可是寸土寸金,多少外来者挤破头了都进不来,虽然你说当年曾是长安人,但查证之后却不在名籍,再说了你是一个和尚,呵呵,难道你不知道吗?和尚在长安的名声可不好,莫说你要买地建立一个佛寺,就算是你出门去住店恐怕都很少有客栈会收留的。”

    看到这个情况,玄奘也不恼,来时已经了解了形势,自然知道这个情况,“阿弥陀佛,贫僧乃是多年外出修行的苦行僧,今次回长安定居,是得到了陛下的指点,是刚刚在议政殿陛下指点来这里登记报备的,还给了一千两银子的安身费,不知道这个能不能给贫僧批一块地方?”

    如果让李二知道自己不过是一时心情想花钱了麻烦,却被人家扯虎皮做大旗,不知道会不会被气吐血。

    这话一出,民部吏员果然不敢怠慢了,这位可是认识陛下的大人物,自己开罪不起,只是就这么绕过一个光头和尚出了事情自己同样担待不起。

    “既然如此,这位法师在此稍等,在下这就去请示我家上官决断。”

    涉及到皇帝的事情,这人直接上报给了民部第一大佬民部尚书杜如晦,杜如晦一听,好嘛,玄奘和尚取经回来了?

    很快跟着手下见到了这位当时红极长安的年轻高僧,如今再见已经是中年模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