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4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混账,身为大将,如何能出此荒唐之言?

    胜败乃兵家常事,身为将军,应该正确认知胜败,而不是赌一时之气,天下没有不败之人,没有永远无敌之师,败了就是败了,要知耻而后勇,逞一时之气有何用?那是匹夫,不是将军。”

    冯盎大声训斥着自己的大儿子,这么多年来,自己这个大儿子也是如此,领兵打仗顺风顺水,没经历过败绩有些骄狂了,如果这次是他跟侯君集一起经历失败就好了。

    如果让侯君集知道,冯盎拿自己的失败做育儿教材,不知道会不会找冯盎拼命?

    冯智却心中不服,嘴上嘀咕道:“怎么没有无敌之人?我师父白凡不就是天下无敌从无败绩吗?”

    “哼,还敢顶嘴?就不该把你从书院这么早叫出来历练,早知道就该把你留在蓝田侯身边多学几年了,你要是能学到侯爷三成本事,你出去说自己天下无敌我都不管你。”

    冯盎说着,转身走向了电报室。

    “父亲,你是要去给朝廷报信战败吗?孩儿以为不可。”冯智劝道。

    “用你教我?侯大将军战败自然应该他亲自致电,为父还没有打人家小报告的习惯,可是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我跟你师父私下沟通一二好提前做准备有个应对。

    连侯大将军的海军都吃了大亏,说不好后面天竺国的海军敢过来反攻报复我们大唐。”

    也就是冯盎这封电报,让终南书院白凡等人知道了,侯君集的自大惹来麻烦了。

    “这个老侯,告诉他了天竺海军不好惹,他倒好,不吭不响就去了,这还不算,好歹多带点人啊,大唐缺粮食吗?你要是带十万海军前去,能有这么大的失败吗?死伤一万多人,海军士卒是那么好训练出来的吗?”白凡气恼道。

    李靖抚须道:“骄兵必败,侯君集打仗是把好手,却是个典型的逆风敢战之悍将,可惜他心眼太小,顺风仗多了容易自大,他有今日之败情理之中。”

    “嘿呀药师,你这老帅就别在这里马后炮了,想必猴子这会儿已经在着急上火了,该想想主意给他帮忙才是呀,无论如何,死的都是我大唐的士卒,站端已经开了,恐怕还需要想办法备战才是吧。”秦琼劝道。

    

第九百一十八章 议政殿内起纷争() 
仔细的将电报内容分析了一遍,白凡沉吟道:“倒是不必太过着急,从战况上来看,天竺国的战斗力是不如大唐的,至少他们手中没有轰天雷,海战能赢也还是靠夜战偷袭,正面作战他们不如我们。

    所以也就不必担心他们会反攻大唐报仇的问题。”

    李靖点头道:“不错,正是此理,现在侯君集的麻烦不是来自国外,而是来自国内,朝中定然会追究他私自行动损兵折将的过失,弄不好他这海军大将的位子都不保。”

    “不,这倒不至于,陛下贤明,还不会识人不明,大唐如今精通海战的只有侯君集一人,无论如何都不会临阵换将的,换下侯君集谁能扛起海军重担呢?”白凡反驳道。

    李靖笑着点拨道:“你小子想当然了,眼馋这个位子的人多着呢,朝政权力之争岂是那么简单的,看着吧,如果你不出手,侯君集少不了需要回来自领罪责。”

    “哈哈哈哈,陛下还未见到军报,冯盎的电报已经发到我手上了,这意思再明显不过了,这位岭南之主是要我帮忙的,而且老侯的位子还是我保举的,是我一路支持他筹建海军的,现在海军练成,难不成还能看着被别人摘了果子?我自然是要出手的。”

    另一边侯君集垂头丧气的带兵回到了岭南,在走到南海有信号的时候,侯君集就已经给朝廷写了请罪电报。

    “老侯,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如此沮丧?你也是久经战阵的名将,见惯了生死,为何如此作态?”冯盎问道。

    “哎,丢人啊!被一群小小渔船打败,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这海面上横行?我哪里配做这个海军大将军?”

    “你可是海军首脑,这个时候是你帮海军撑住的时候,放心吧,我已经叫智去整军备战了,你休整一下,再次带兵过去找回场子,大唐海军还收拾不了区区蛮夷之地的土著?这一次我亲自给你做后勤。”

    冯盎说的诚恳,侯君集心下感动,拉住冯盎的手开口道:“多谢冯兄如此支持,再战之事需要等朝廷对我的处置下来再说了,我已经写了请罪文书。

    这两日请兄弟一个忙,这次海战我们损失了万余将士,我要在这里帮他们送行。”

    与此同时,皇宫之中的李二正在拿着一封电报脸色铁青,良久之后怒喝一声:“好你个侯君集,没有君命敢擅自出兵?损兵折将不算,竟然还敢上书求战?这海军到底是你侯君集说了算,还是朕说了算?

    来人,传旨下去,一个时辰之后,议政殿小朝会。”

    议政殿内,群臣议论纷纷,李二从将电报内容传看之后就在没有说过一句话,而是等着下面众人开口。

    而群臣也面面相觑,谁也不愿做出头鸟。

    这时候李绩站出来说道:“陛下,侯将军虽然有私自出兵之嫌,但其本意还是好的,意在扬我国威于海外,臣以为应该先退了敌军报了仇恨之后再议侯将军功过。”

    “呵呵,李大帅好会替人开脱,他侯君集分明就是私自出兵,为大唐招惹强敌,现在被人击败捂不住了才敢找朝廷帮忙,如此行径,谈何扬威海外?分明就没有将陛下和朝廷放在眼里。”一名御史站出来大声道。

    李绩看都不看那人一眼,这时李二皱眉道:“怎么?茂公你觉得侯君集做的对?记得当初灭扶南的时候,你这位军中大帅还曾劝朕不可操之过急的,现在竟然支持他侯君集肆意开战?”

    “陛下,臣不是支持谁不支持谁,而是无论如何,战端已经展开,临战换将军中大忌,为大唐海军未来计,侯君集此时也不当被重罚。”

    “赏罚不公?这话出自一个兵部尚书之口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陛下,侯君集目无君上,并且私自对他国开战破坏邦交,为大唐引来强敌,这等罪责不从重惩处绝对无法给国家一个交代,请陛下明察。”

    不少文官纷纷站出来附和道,见到这个情形,李绩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纵然是带着武将一同出来对敌,也只会增加陛下的反感,更何况军中诸将也不一定就跟自己一条心,并非都是支持侯君集的。

    这时魏征对着鸿胪寺卿唐俭问道:“莒国公,在下孤陋寡闻,不知道我大唐什么时候跟那海外的天竺国建交了?”

    唐俭摇头道:“哪有此事?大唐压根就没有跟这个天竺国有过往来,不过听下面的人说,倒是前隋时候和武德年间有过一二商贾跟那边有过买卖罢了。

    哦,对了,说起天竺我倒是想起来了,贞观二年的时候,我大唐有过一个和尚叫玄奘法师的,声称要亲自往天竺佛国求取大乘佛法真经,当时陛下似乎还召见过他。

    这个天竺莫非就是那个天竺佛国?这么说,大唐的佛门就是自这个天竺传过来的?”

    魏征仿佛恍然大悟一样,“哦!原来如此,想来是不会有差了。

    这几位说大唐跟天竺的邦交,莫非是指天竺国向我大唐传播蒙蔽百姓的佛经吗?看来诸位应该是佛门虔诚的信徒了,不知道你们是当的大唐之臣,还是为佛门张目之官?”

    “这,姓魏的你血口喷人,我等不信佛不信道,跟天竺没有丝毫关系,就事论事说侯君集罪责的,你休要乱扣罪名。”那人脸色涨红道。

    “呵呵,人心隔肚皮,谁知道呢?”魏征呵呵一笑并不理会,心道许你们攻讦政敌肆意重伤,就不许我说你们两句?

    一时间朝堂上就此打起了口水仗,李二不胜其烦,侯君集是自己的心腹,但是这次事件办的实在是让自己闹心,如果往严重了说,这就有拥兵自立之嫌。

    “臣以为,侯君集大将军不当罚。”

    一个坚定的声音自殿外传来,响在了众人心头,议政殿内立马安静了下来,随后就见殿门被推开,白凡大步走了进来,群臣纷纷注目,心道他怎么来了?

    

第九百一十九章 是诡辩还是忠心?() 
白凡一来,议政殿内众臣立马停下了骚乱和交头接耳,因为大家都知道,蓝田侯轻易不上朝,上朝就是大事,而且一般是不容更改和反驳的,也没人敢去反驳,因为当年国舅长孙无忌多嘴两句就被罚关门避祸三年,国舅都得认栽,何况普通人?

    李二坐在主位上也没有动弹,心中还在想,他怎么来了?听他的意思,莫非是要保下侯君集?

    “简之,你说侯君集不该论罪,倒是说出个所以然出来。”晋王李建成开口道,这时候没人敢接茬,作为岳父也不想女婿得罪弟弟。

    白凡对着李二恭敬行礼道:“这其一,是如今海军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拼活跟敌人交战,我们却在人家背后讨论对错,是不是有拖后腿的嫌疑?”

    “侯爷,您这话臣就不懂了,朝廷君令未下,海军擅自出兵惹来麻烦,难不成我们还要举手支持不成?要都是这样擅自出兵四处点火,大唐还有一日安宁吗?”一名胆大的御史站了出来。

    “论事就论事,不要往我们大唐将士身上扯,大唐将士自有军令操守,容不得你妄加猜测。”李绩站出来冷哼道,许多将军也纷纷出头。

    白凡抬手劝住众人,对着那人朗声道:“怎么就不能举手赞成?

    圣贤说过,兄弟阋于墙外御其辱!

    侯君集大将军带兵跟敌国海面上遭遇打起来了,无论起因为何,大唐损兵折将乃是事实,这个时候,作为大唐的一员,我想,第一件应该想到的就是如何再聚实力,举兵打过去找回场子,而不是在这里吵吵嚷嚷议论谁对谁错的问题,说句不客气的话,即便是我大唐开门出去欺负人,那也要等我们先齐心摆平了外人再回头来批评自己人。

    遇到国战就退缩寻找原由想要低头求和,那不是大国作风,那是弱国心性!”

    “你,强词夺理,大唐礼仪之邦,自古圣贤有言,好战必亡,岂能蛮不讲理四处征伐?”那人涨红了脸喊道,不少文臣也站了起来,涉及到圣贤理论之争,不少人还是有底线的。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可谓是造福千年后世,不然战国之祸不止,连年死伤无数,不知道那时候的大秦如果尊了圣贤礼仪之说,会如何?

    我们大唐是要效仿古之大秦,将来一统天下的,等到天下之地尽归大唐,想必那时候诸位的礼仪学说应该能够广受各地百姓爱戴吧。”

    白凡一句话响在众人耳畔,议论征讨之声戛然而止。

    李二一拍桌案,大声道:“好了,朕以为,简之所言丝毫不差,正合我大唐如今形势,如果没有气吞**八荒的气度,如何能够做到一统天下的功业?此事不要争论了。

    简之,你接着说,这其一算你有理,其二是什么?”

    “陛下,侯君集将军训练海军六年方成,但是能给他用了做实战的百济、高句丽、倭国海军全都太过弱小不堪一击,所以这就让侯君集将军有一种无敌的错觉。

    正因如此,他才会想要找个强国去练兵,他此次开战天竺,是讲明了约战海上的,可并不是说要擅自去灭国占地的。

    臣以为侯大将军为海军练兵实力计,挑战他国海军自无不可,不但无过,应该有功。”

    好家伙,你这张嘴可真能忽悠,想把死人给说活了,众人心中纷纷附议,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辩才,弄了半天,侯君集还等着领功呢。

    李二听完,冷哼一声,“侯君集没有军令擅自出兵不能就此揭过,但是念着其一片公心,准其戴罪立功,着令大唐十万北方海军,会同岭南越王的南方海军一起,给朕灭了天竺海军报仇雪恨。

    传旨侯君集,要练兵就好好的练,正大光明实实在在的练,只带一支队伍过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海盗耀武扬威呢,如果此次不是因为他大意,有十万海军在侧,我们岂会损失一万多海军精锐?”

    好嘛,原来这位皇帝陛下也是个好战分子。

    “陛下,臣以为练兵可以,但是灭国大战不可再启。”魏征站出来说道。

    “哦?胜了为何不一鼓作气拿下敌国?难不成还等着敌人复仇吗?”李二不解道。

    “陛下,我们新近几年占领的地盘太多太大,各地都需要派人去治理接管,而我们大唐本来就缺各级治政人才,刚刚拿下的扶南之地还没有安排好人手,若是再占一国,纵然名义上划归我大唐,恐怕实际上我们也分不出人手前去接管了。”

    原来是这样,听到是这个原因,李二反倒笑了,没想到啊,短短十多年的时间,大唐就富裕到这种境地了,最缺的竟然是接管地盘的官员?这种事情,放在十年前,恐怕自己想都不敢想的。

    “好吧,既然如此,就专心用天竺国练兵,等到两年之后我们人才到位,再一举灭国也不迟。”李二说着,不由看向了白凡,白凡两手一摊,自己又能怎样?虽然自己如今是全国教育行业老大,可是培养人才总不能拔苗助长吧。

    岭南的侯君集正在跟冯盎对酒当歌,看到手下人递过来的电报,杯中酒都激动的洒了出来。

    “冯兄,我,我没看错吧,陛下没有撸了我的大将军,还让我好好打?当练兵那么日常去打?我这次犯的罪责,就是囚车拉到长安都不为过吧。”

    冯盎哈哈大笑:“侯兄,稍安勿躁,你本是一片公心为国,这个谁人不知?之前我给蓝田侯去过电报,让他帮忙给你求情,想来是我们这位天下第一辩才帮你说话了,这样一来,有陛下跟侯爷两人鼎力支持,你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好好练兵作战了。”

    侯君集恍然大悟,“好,太好了,多谢冯兄和侯爷帮忙,小弟敬你一杯。”

    “来人,传令下去,大军今日整军备战,明日开拔西行,找天竺国的小人报仇去。”

    一杯酒下肚,侯君集豪气顿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