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4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时候白凡哈哈大笑着迎了出来,开口对众人解释道,“诸位不要小看这一大堆石头,这是在下特意托越王带来的,专门为了婚礼助兴而用,这可不是普通的石头,是从刚打下的骠国玉石矿脉挖出来的,这些大大小小的石头里面,说不定就包裹着上好的玉石。

    今日大家就一次石头下注,来场赌石大赛如何?看看谁的手气好,能够开出极品的玉石,但凡开出宝玉者,我白凡亲自为他雕刻成型。”

    众人拍手称赞,踊跃参加,甚至不少钱带的不多的,还让下人回家去拿钱,这热闹场面都快盖过两对新人的婚礼了。

第九百零四章 狄仁杰和魏征() 
事实证明,赌石这项娱乐,不单单能风靡后世,在这人人好赌的大唐时代,更加受人追捧。

    此次大唐首次赌石大赛,是由白凡和越王冯盎共同举办,二人都借此机会赚了个盆满钵满。赌场之中最为一掷千金的不是第一富豪白凡,而是大唐第一暴富太上皇李渊,这老头的钱多的用宫殿装都装不完,所以花钱从来不看的。

    这天赌石更是大手笔,把把都挑大块的石头,可是老头从来都运不佳,当年比武大会,他赢不了,这次赌石还是十有八九的都是他输,所以李渊一怒之下,就要把全场所有的石头都买下来,一块一块的开开看。

    这个举动让众人暴汗不已,白凡等人赶忙劝住,最后不得不让太上皇李渊当了裁判他才作罢。

    大唐赌石大会从此成为一项富贵圈的常有娱乐活动,甚至在长安娱乐城设有常年的赌石场地。

    几天之后,长安城中郑国公魏征府上,今日来了一人,手持白凡的书信,登门拜访,正是年轻的狄仁杰。

    魏征细细看过书信,沉吟片刻,开口对狄仁杰说道,“你可知道你师父让你来我这里做什么?”

    狄仁杰恭敬的开口道,“学生不知,临出门前家师交代过,来您这里我只带了眼睛和耳朵,没有带嘴巴。”

    魏征哈哈大笑,“你这个师父恁的奸猾,连教徒弟都这样滑不留手,让你来我这里历练一年,我就是你半个师父,说话不用这么遮遮掩掩的。”

    “学生拜见魏师,家师吩咐过,您是大唐一代谏臣,一代名相,让我跟着您多看多听少说,所以学生不敢造次。”狄仁杰给魏征行了一个半师之礼,再次开口道。

    魏征笑了,自嘲般的说道,“谏臣?你师父倒是把我抬的挺高,而相比之下,他才真正得到了谏臣的精髓,你师父可曾教过你谏言之道?”

    狄仁杰摇了摇头说道,“没有,家师说我长于治政和刑狱律法,并没有教导过如何做一个谏官。”

    “这就对了,终南书院人才济济,如你这般有国相之才的,不下于五个,而你狄仁杰有年纪最小,将来肯定成就也最大,仅仅做一个谏官岂不是亏才了?”魏征自语道。

    “这、这是为何?成就如何?跟年纪怎么有关系呢?”狄仁杰不解的问道。

    魏征开口解释道:“正是年纪,当今陛下春秋鼎盛,但是三十年后呢,三十年年后,你的一众师兄有多大年纪了?三十年后你有多大年纪?所以你狄仁杰不是这一代的中流砥柱,而是下一朝的砥柱中流,认清楚这一点对你很重要。”

    狄仁杰躬身说道,“学生受教了。”

    “你师傅自身就长于辞令,是最优秀的谏官,他却不教你如何谏言他人,所以他不是让你来我这里学习做谏臣的,是让你来我这里学习如何自保的。”

    “学生糊涂,请魏师明示。”

    “自古有言,文死谏武死战,你可知死谏的要领是什么?”魏征考教道。

    狄仁杰答道,“以死相逼,迫使君主警醒。”

    “错了错了,简直是大错特错,死谏死谏死不是目的,谏才是目的,我等当权一国,被人称之为宰相的,怎敢时刻言死?一个优秀的谏官,首要的就是学会自保,只有保全性命才能做更长久的事情,如果你一次谏言,就把命送掉了,还谈何日后为国为民?”

    狄仁杰心说不对呀,你魏大人以刚直不恶著称,每次进谏国君,不都是以死相谏吗?

    魏征哪里不明白狄仁杰心里是如何想的,大笑着解释道,“傻小子,那是我每次都有把握活下来,你师父每次都嘲笑说我魏为腹黑,说白了,他让你来我这里就是跟着学习如何腹黑保命的。”

    狄仁杰呆立当场,没想到自己印象中,大唐最为正直的一个人,竟然能说出如此诙谐的话来,魏征的形象在他脑海中瞬间画风大变。

    “明日你随我一同去办理身份入职,先与我做个文书副官,记住了,能够有一个这么早就出入军机之地的机会,要把握住机会,多看多学。”魏征叮嘱道。

    第二天魏征就带着狄仁杰一起来到了大唐政事堂,此时的大唐还不是完备的三省六部制,仅仅是一个三省六部的雏形,管制还保持着汉代许多旧的职位名称,但也有了许多新的改变。

    大臣们办公的地方还不叫六部,而是叫政事堂,其实也是一片宫殿,紧挨着皇宫,大臣们朝会下朝了可以直接回自己的地盘办公理事。

    看到魏征带了个孩子一起进来,众人纷纷惊讶不已,难道是老魏想开了,开始收徒弟了?于是纷纷围了上来。

    魏征解释道:“诸位莫要误会,这是简之的小弟子狄仁杰,快要毕业了,简之让他出来历练一二,我已经跟陛下报备过了,让他随我一同做个文书副官。”

    杜如晦是认识狄仁杰的,心中对于这小子的才华也十分清楚,是一个年轻的大才,未来不可限量,本以为他会放在房玄龄身边培养的,没想到却是放在了臭硬臭硬的老魏身边。

    长孙无忌开口道:“原来是名满书院的天才断案高手狄仁杰啊,我可是没少听我家那两个小子回来说起你,说你小小年纪断案如神,连你师父白凡都多有不及呢,你跟着老魏学习什么?学他那臭硬的脾气吗?不如跟着老夫,将来往邢狱律法方面发展好了。”

    魏征介绍道:“这位是国舅长孙无忌。

    我说老狐狸,你这是什么意思?说我老魏不及你了吗?凭什么我带不了这孩子?”

    魏征为了给狄仁杰打圆场,也站出来玩了一手胡搅蛮缠。

    而狄仁杰一听是长孙无忌,心中就已经对此人有了一定的定位,此人是朝中第一老狐狸,而且还是敌我不明的,虽然自己跟他的儿子长孙冲和长孙涣是同窗,但是小道消息说过,他还跟师父有过间隙。

    “学生也时常拜读长孙伯父的唐律疏议,每每读来都有不同心得,等我跟魏师学会做一个中流谏臣之后,再来请教长孙伯父的律法刑狱学问吧,毕竟学生天资有限,无法一心多用。”

    “好好好,老夫等着你学成之日,你若是能够学得老魏三成本事,我大唐就可以再多一个正直无私的良臣了。”长孙无忌大笑道。

第九百零五章 老狐狸的盘算() 
回去之后魏征对狄仁杰叮嘱道:“长孙无忌此人心思难定,你年轻气盛不可跟他走的太近,甚至还要小心提防。”

    狄仁杰没有想到魏征竟然对自己这么好,寻常人不可能会提醒自己这些东西,这都是官场大忌,谁敢说保证说自己跟长孙无忌没有其他关系?

    才跟着魏征没几天他就这么推心置腹,可见他对狄仁杰的看重。

    这是因为狄仁杰不了解朝中局势,长孙无忌历来跟魏征不属于一个派系的,当年魏征辅佐太子李建成,长孙无忌设计了玄武门,两人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政敌死对头,长孙无忌说他两句坏话那是轻的。

    再者说了,长孙无忌曾经得罪过白凡,而魏征跟白凡可是出了名的知己好友,自然也就对狄仁杰好一些,而且白凡书信中说的明白,这孩子是可造之材,需要好好打磨教导。

    “多谢魏师指点,学生记住了,师父说过那人是个笑面虎,虽然有着一肚子才华,可惜却气量狭小。

    这一点,学生从读他的唐律疏议就能读出来了。”狄仁杰诚恳的说道。

    魏征倒是没有对白凡如此评价长孙无忌感到意外,但是听到狄仁杰竟然也有此见识,这就让人感到惊艳了,他才十四岁,真的有这个本事?能从一本书中看出一个人的心性?

    “小子,不要胡吹大气,长孙无忌纵横官场多年,深藏不露许多人朝中老臣都看不明白,你一个蒙学稚子也敢如此评判?他闭关三年精修出来的唐律疏议,被陛下交口称赞,是我大唐如今推行的第一律令,你也敢非议?”魏征佯装愠怒,事实上则是在考校狄仁杰。

    要知道魏征这人可是连皇帝都敢天天指着鼻子说不是的人,又岂会真的对一个大臣心服口服?

    “呵呵,这有什么的?他那本唐律疏议虽然看起来修改了旧法,制定了新规,减免了许多酷刑,很是体现仁政。

    但却依旧没有逃出因循守旧的牢笼,而且他做的修改,全都是因为陛下要求的一个仁政,如果陛下曾经说过要一个廉政为第一,那么恐怕他修订这部律法的时候,就会对官员刑罚更重一层吧。

    说白了他就是在拍陛下的马屁,身为一个国相权臣,手握天下公平大权,立法不从百姓需要出发,而从上位者的心思出发,可见其心性本质。

    他日狄仁杰入朝,定要再改唐律废除此法!”

    狄仁杰说着说着就有些忘乎所以了,还以为这是自己在终南书院自由辩论呢,忘记自己是在魏征家中了。

    魏征静静听完,心中泛起惊涛骇浪,好一个狄仁杰,十四岁,同样是十四岁啊,日后谁再说他能青出于蓝超过白凡,我绝对不再反驳了,可以预见大唐下一代又有一个妖孽要出现了,怪不得白凡要将他送到我这里来。

    “好了,别忘记自己的身份,你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大放厥词的。记住昨天给你上的第一堂课,身为谏官,死谏不是目的,保存自身办成大事才是本事。

    你锋芒太露不是好事,今日话题不可再讲,除非日后你有本事做到宰相领一国之政的时候,才有资格站在人前评判前人对错得失。

    你可记清楚了?”魏征提点道,倒是没有说什么严厉的话,在自己家里,说他长孙无忌又怎样?就算骂两句又怎样?

    而另一边,长孙无忌也没有闲着,白凡的终南书院越来越大,人才越来越多,甚至现在破除旧制直接派学生进政事堂来实习历练都已经成为了常事,政事堂都快变成他终南书院的第二课堂了,长此以往可不得了。

    所以长孙无忌就来到了议政殿,找到了皇帝李二陛下,想要说明自己心中的隐忧。

    李二静静的听完,微微皱眉道:“狄仁杰此子我知道,无甚大才,很是平庸,至于他跟着玄成历练,不过是精于辞令想要学习成为一名谏官罢了,这事朕是知道的,怎么?难道玄成行事有疏漏不成?”

    长孙无忌开口道:“陛下误会了,臣不是为了狄仁杰的事情,而是臣觉得,前面有洪千里在杜相身边历练被破格提拔,现在又有狄仁杰跟着魏征历练。

    我朝中政事堂不是他终南书院的托儿所,当然了,这本来没什么,可是看杜相跟玄成的意思,未来很有可能是想让这些小子们直接接班自己的,陛下,您不觉得,这是白凡变相的掺和官员变动吗?”

    李二笑道:“辅机,严重了,洪千里的能耐我是见过的,未来的国相之才,能得到简之和克明两人的认可,那是人家自身的本事,国家不正是缺少这些有本事的少年吗?你不要因为当年跟简之的一点不愉快,就这么猜忌他,你们都是朕的左右手,朕不想看到你们不合。”

    “陛下,如果有朝一日,政事堂全都是他白凡的亲传弟子,试问未来的政令,是出自陛下还是出自他白凡?”长孙无忌严肃道。

    李二陛下的笑容瞬间凝固了,随后沉默了许久。

    世上没有哪个君主不疑心的,即便是李二对白凡很是信任,不一样有像长孙无忌这样的‘自己人’慌忙提醒吗?

    沉默许久李二开口道:“朕曾经说过,只要他白凡能够为大唐培育出千千万万个白凡,朕就敢不做任何怀疑的任用,当初废除国子监,大唐教育全都交给终南书院一手负责的时候,朕就扪心自问过这个问题,为了大唐万年,朕愿意来一场豪赌。

    况且你我的孩子不都在书院求学启蒙吗?将来如果学得他一身本事,难道还能跟师父亲近不跟父亲亲近?

    至于说政事堂全是终南书院的弟子,这一点毫无疑问,未来一代必定是年轻人的天下,出几个英才人物你这个国舅就坐不住了?朕偏不信,我李世民的儿子就一个个不成器,出不了一个可以统御天下能人的帝王帅才!”

    李二的一番话,说的长孙无忌哑口无言,心中悲呼道,陛下呀,这不是喊口号长志气的时候,虽然我不想承认,但是我们的后辈孩子的确是不成器的居多呀,我家的老大长孙冲跟老程家的程怀默一日拜师,学习至今,甚至连程怀默都比不过,虎父犬子,他日恐怕悔之晚矣啊!

第九百零六章 太子承乾() 
    长孙无忌对李二过于自信有些出乎意料,而李二也对着这个大舅哥的气度有了重新的认识,为什么当年一个宰辅之才,偏偏现在没有容人之量呢?是真的怕白凡做大吗?如果白凡真的做大,那第一个应该睡不着的不是他,而是自己这个皇帝吧,他似乎有些过于紧张了。

    “正如简之所说,大唐想要越来越好,那就只能一代更比一代强,出几个能人才子朕高兴还来不及,又怎么会吝惜什么官位权柄?莫要说拿我们政事堂做育人之地,真要是有效果,朕就立个牌匾写明了是学生历练之处又何妨?朕巴不得能出千千万万个如洪千里、冯智戴这样的英杰人才。

    辅机,你有些狭隘了,冲儿虽然没有在政事堂历练,但是这两年在地方任职可比我们当年干得出色多了,未来肯定也是朝廷支柱,你这个做父亲的应该骄傲才对。

    不要因为跟简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