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4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呵呵,朕看到了你眼中一闪而逝的杀意,能让你动杀机的,肯定不是小事。

    你白凡一心为国朕最为了解,信得过你。

    去吧,一个倭国而已,有你出山,不必要朕召集众臣殿议了,直接带着朕的手谕去军部下令,多少兵力,带多少人马你可一言而决。

    至于灭了倭国之后,倭国民众何如处理,朕相信你会有比朕更准确的判断。”

    白凡点头领命而去,此时他感觉,自己三年里功力尽失也不是坏事,至少他跟李二之间的关系似乎拉近了不少,李二对自己不再是那种若即若离的疑心病了,甚至出乎寻常的信任。

第八百七十二章 侯君集请命() 
大唐名将侯君集,现任大唐海军总管大将军,一力经营大唐海军,自从海军组建那年开始,历时八年,如今海军成军十万,战船上千,其中大船主舰有五十余只。

    大唐海军总部设在山东蓬莱,五十只巨型战舰,分布大唐沿岸各地,加上岭南越王冯盎手下的海军,常年巡视护卫大唐沿海,用侯君集的话说,要确保密不透风,日后再有什么倭寇海盗了,根本接近不了大唐陆地,就能够被大唐海军拿下。

    这天冯智戴发了电报之后,还有一天时间才被冯智戣救走,而白凡跟皇帝已经先一步商议好军机,皇帝让白凡选将,白凡自信十万海军足矣,所以只是去大唐工部和户部要装备支持,并且带上好战的李元霸,二人直接从长安一路向东出发。

    皇帝李二这边担心倭国局势失控,派人联系倭国冯智戴,可是冯智戴的电报机已经销毁,自然是杳无音信了。

    所以电报就发到了侯君集这里了,询问他海上情况,并且让他待命等候白凡到达。

    一天之后,侯君集接到了冯智戣等人从船上发的电报,两个字——求援。

    蓬莱海军大营内,侯君集看着手中的电报怒火冲天,无耻的倭国,出尔反尔翻脸不认人,还敢反噬主家?击鼓,聚将!

    随后他亲自拟定一封电报发给皇帝李二:“末将海军总管侯君集请命,倭国反噬我大唐,屠戮大唐属官众人,现在东西倭国已经联合返水,跟我大唐开战,末将正在赶去救援的路上,十万大军已经出动,此行不但要救回我大唐官员将士,更要灭掉倭国扬我国威。

    此战若不能全功,侯君集提头来见。”

    一封类似决死电报一样,侯君集不等皇宫回复,就已经聚将出发了,十万海军直扑东面倭国,汇合冯智戣所部,一句从东向西灭掉倭国报仇。

    所以李二看到侯君集的电报就有些头疼了,白凡人还在半路,侯君集已经出海了,军师不去,万一海军战事不利该当如何?

    不到一日,侯君集就在海上会和了冯智戣的舰队,侯君集登船的第一件事,不是交割开会,而是当堂教子。

    “练兵六年,最后却让一群倭奴反噬围攻,我侯家的脸都让你丢光了,此次报仇之后,退出军旅吧,我侯君集丢不起这个人。”

    侯文亮心中悔恨交加,面对一向严酷的父亲,大气都不敢出一下,自己完全都是按照兵法所学练兵,平日里爱兵如子可都是父亲和师父教导的,谁知道这群兵痞狼心狗肺,说翻脸就翻脸啊。

    “侯伯父,小侄插句不当之言。

    小侄跟文亮贤弟共事六年了,贤弟兢兢业业完全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此次出事不单单是他率领的军队反叛,小侄等人执掌的朝政也被叛出,不是我等不尽心力,实在是低估了敌人的卑劣程度,请伯父明察。”

    这边侯文亮看到同门纷纷为自己说话,心中为自己鼓气,即便是面对父亲噤若寒蝉,此时也不能失了锐气。

    上前一步单膝跪地:“父亲,孩儿请命一雪前耻,请为此战一马前卒,不能斩首百人,孩儿宁愿战死沙场。”

    侯君集听完,挥手一巴掌打在侯文亮脸上,大吼道:“站起来!”

    “父亲不答应,孩儿死也不起来。”侯文亮嘴角带血,倔强道。

    “你敢威逼大军主将?可知军法?来人啊!”

    见到父子二人剑拔弩张,冯智戣连忙上前拉起侯文亮,并在一旁劝解求情。

    侯文亮第一次觉得,自己摊上这么一个父亲,似乎从来没有讲过理,连教导儿子也用军法。

    “兵家之事,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一时之辱不算什么,可是因为这一时之辱,你跪倒如果你跪倒膝盖,再也站不起来了,那才是真正的耻辱。

    你一个武将出身,纵然战场失败也是将军,做一个马前卒斩首百人就能洗刷耻辱了吗?匹夫之勇,愚蠢!”

    侯文亮被父亲侯君集训斥的哑口无言,原来是自己错怪父亲了。

    “此次随军,你做头船副将,登陆之后自领五千陆战队,不下五城别来见我。”侯君集冷着脸道。

    “末将侯文亮得令。”

    侯君集此人看似冷面,实则最是护短,这是自己嫡长子,可不舍得他做一个马前卒赴险。

    “冯智戴,尔等在倭国经营多年,依照如今局势,我军应该从哪里进攻最为妥当?”

    教子任务结束,侯君集就开始研究军情了,十万海军是自己仅有的实力了,倭国虽然弱小,但破船还有三斤铁,不容小觑。

    当白凡和李元霸来到蓬莱大营的时候,侯君集已经跟倭国交火七天了,大唐一方冷不防敌人也有轰天雷,吃了一个暗亏,直接损失将近万人,让侯君集大为光火,却又不得不谨慎起来了。

    自己可以借助战舰上的火力压制登陆,但是陆地上面,双方武器一样,自己这九万大军若是没有一定章法,恐怕不够在这倭国消耗的。

    “我海军五十支舰队,化整为零,分别从各路出击,倭国能挡住我们几路?”侯君集狂笑道。

    冯智戴劝道:“将军不可,我等本就是出境作战,孤军无援,如果再行分兵,恐怕被敌人借助地利逐个击破,到时候不仅会陷入被动,而且会损失惨重,请将军三思。”

    就在众人因为破敌计划踌躇的时候,传令兵来报,大唐蓝田侯和楚王殿下亲自来了。

    “老侯,大军踌躇不前,为何来的路上我看到军中士卒纷纷垂头丧气的?这可不像是你电报中所说的,所向无敌的大唐海军陆战队呀。

    难道你的海军只是水中的鱼儿,上岸无力?”白凡打趣道。

    侯君集脸色难看,苦笑一声,“简之你也不要如此嘲笑兄弟我,还不是你小子害的,轰天雷是你的发明,只有大唐才有的,可是为何倭国却拿出了不亚于我们的轰天雷,我军死伤惨重,一场艰难的抢滩登陆作战,几乎是一寸土地一寸血战。”

    “怎么可能?难道倭国跟吐蕃有勾结?”白凡惊愕道。

第八百七十三章 到底谁在通敌?() 
侯君集的话给白凡敲了一记警钟,大唐有人泄密,不单单是通敌,还有将国家机密泄露给外邦的叛国行为。

    吐蕃地处西南,跟倭国基本上没有往来,李信忠的轰天雷是来自于李明心,不可能远隔千里泄密到海外,因为从来没有证据表明二人有过来往合作,至少在邪神出逃之后没有。

    那么现如今倭国涌现出轰天雷,而且能够抵抗大唐,那就证明数量绝对不少,而大唐四周如今就剩下西突厥和倭国,中间隔着大唐重重关隘,不可能是西突厥运送过去,而且西突厥也没有轰天雷。

    既然如此,那就只能有一个解释,倭国自己搞到了轰天雷的制作方法。

    “侯兄,此事恐怕牵扯甚广,当年大战东突厥颉利的时候,我就将轰天雷的制作方法交了出去,现在看来,国内有了不得的内鬼,此事上报陛下吧。

    你我先灭了这小小倭国回头再对付内鬼。”白凡解释道。

    侯君集点了点头道:“本想趁着你们没来,我可以大干一场,至少屠了这里一半之人杀杀这群蛮夷的无耻之风,没想到你来这么快,算他们这群蛮子好运。

    遇到你白凡这仁心君子救他们一命。”

    白凡听完连连摆手,“别呀侯兄,你是主将,我只是军师参议军机负责如何进军破敌,至于记功与杀敌的事情,我绝对不干涉,你怎么痛快怎么来。”

    我侯君集睁大了眼睛,似乎第一天认识白凡一样,这次来的莫非是假白凡?

    “简之,你,你这是,什么意思?”侯君集不确定道。

    “你觉得我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你老侯号称异族杀神,什么时候变得婆婆妈妈的了?”

    给侯君集使了一个眼色,侯君集秒懂,这是跟倭国有仇啊。

    不错啊,白凡为了给自己徒弟报仇,不惜屠杀敌军,是个好师父,看来自己的傻小子拜师拜对了,这可是比我还护短的护身符啊。

    侯君集这边来了强援,喜形于色,但是皇宫之中的李二却已经如同坐蜡了,轰天雷泄密了?而且种种迹象表明,倭国甚至都有生产轰天雷的能力?为何大唐丝毫不知?冯智戴等人是如何渗透倭国的?

    不对,冯智戴不曾发现,那就是说,问题不在东部倭国,是西边邪神搞的鬼?

    也只有他了,邪神毕竟是黑道成名多年的人物,在国内有些影响不足为奇,可是能够生产轰天雷,他一个黑道杀手的势力,绝对做不到。

    大唐工部的轰天雷,乃是从半成品入手的,因为白凡并未向朝廷透露火药的配方,大唐的全部火药,都是来自于终南书院绝密军工坊的。

    这也是经过皇帝授意的,毕竟核心技术不能泄露给太多人,工部人多眼杂,不如小范围内的精尖人才保守可靠。

    既然敌人能够生产轰天雷,那就是从火药源头泄密了,而火药的来源,一个是吐蕃有过,不过李信忠已经覆灭三年了,不太可能。

    看来,是终南书院的军工作坊出了问题。

    想通了关键之处,李二立马招来了自己的心腹,国舅长孙无忌,论权谋诡道,李二都佩服自己这位大舅哥,让长孙无忌暗中查勘工部人员,再合适不过了。

    而李二自己,则带人秘密来到了终南书院,找到了如今坐镇书院的秦叔宝。

    秦叔宝听完李二的描述,惊呼起身:“陛下是说,书院有内鬼通敌?”

    李二按下秦叔宝,示意他稍安勿躁,“是不是直接通敌暂时尚未可知,但是泄露国家核心机密已经八九不离十了。

    叔宝,简之人在海外,书院以你为主,你有何看法?

    简之说了,他在外面灭国打仗,无暇分心他顾,早一日查出内奸,大唐才能早一日稳定局势啊。”

    秦叔宝沉重点头,心中多个念头闪过,原本自己还担心是皇帝趁着院长不在,又来想方设法挖走人才,现在看来,是真的出事了。

    “陛下,臣不太精通此道,不过可以推荐一个人给陛下,想必会有收获。”

    “哦?莫非叔宝心中已经有了成算?有怀疑的人选不成?”李二惊喜道。

    “哈哈哈哈,臣一介武夫哪有这等眼力?

    这几年书院涌现出不少人才,其中一个甚是有侦查破案的天赋,还被简之重点培养,我想他可以帮忙此事。”秦叔宝解释道。

    李二大喜,“此言当真?真是雪中送炭,是哪个孩子?快召来朕见一见。”

    “他叫”

    秦叔宝说了一半,忽然惊醒,警惕的问道:“陛下,先说好,只是此事上面帮忙,陛下不可借机掳人,简之说过,书院弟子未曾毕业不能出山就职,过早出名是拔苗助长,恐怕适得其反害了弟子。”

    “嗨呀,叔宝,现在是什么时候?还计较什么你我?将来不都是国家的好儿郎?大事为重。”李二打着马虎眼。

    “那不行,简之走时将弟子托付给我,回来若是少了一个,我没法交代。

    陛下不要臣为难,若是答应了,那我就带他来,若是不然,那只有陛下派专人过来查勘了。”

    “你”

    “臣请谏陛下,作为一个师父,简之无疑是最为合格的,陛下想要英才,简之也想带给国家最完美优秀的人才,这不冲突,不过是多等一时罢了,陛下何必心急?”

    好吧,一个武将能够说出这等劝谏话语,也实在难为秦叔宝了,李二点头答应下来。

    不多时,秦叔宝带着一个年级不大的学生过来了,看那样子,恐怕也不过十三四岁。

    “学生狄仁杰,见过陛下。”

    李二质疑道:“叔宝,这就是你说的破案高手?一个孩童?

    狄仁杰是吧,可否告诉朕,今年贵庚啊?”

    狄仁杰年纪虽小,却不卑不亢道:“回禀陛下,学生今年一十三岁。

    陛下说道不错,学生不过是跟随师父精修过问案刑侦之道罢了,称不上是破案高手,书院刑侦一百题测验,学生也只答对九十九题而已。”

    秦叔宝解释道:“这小子是谦虚了。

    他是夔州狄知逊的孩子,六岁入终南书院就学,自幼聪慧,陛下莫要小瞧他。

    一百道疑难案件选题,简之曾说自己也不过推得九十八道,他已经出师了。

    当年简之十四岁出道闻名天下,如今他这个弟子十三岁超越师父,陛下还会轻视他吗?”

    “你是说,他的才能堪比简之?

    呵呵,朕也期盼大唐能多出几个简之这样的大才,但是谈何容易啊。”李二叹道。

    秦叔宝露出一个就知道你不信的表情,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没有当着狄仁杰的面说出真相,当初白凡曾感叹道,狄仁杰会比自己做的更好,他的未来不可限量。

第八百七十四章 未来的神探出糗了() 
看着旁边一脸不服气的小狄仁杰,李二笑着考校道:“小子,你觉得自己有能耐超过你师父吗?”

    狄仁杰年纪虽然小,可胆子不小,当即朗声道:“终南书院弟子,以青出于蓝而自豪,师父名下弟子,只有超过师父才能出师,否则永远都不得声称自己出师。

    学生今日才学尚浅不足以和师父相提并论,来日方长,未必没有超过师父的那一天,师父说过,大唐的未来要一代更比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