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3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八九不离十吧,在我们眼中,老城墙和水泥墙有着天壤之别,可是这些高句丽士卒可不知道,更何况还是一群仓促召集的私兵队伍,所以这炸毁老城墙就是我们攻心计的最后一招,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面城破,大势已定,老程,接下来的恶人就交给你做了,我给你看住外面不让有漏网之鱼。

    老黑,这西面城墙上似乎是敌方主帅,高句丽大对卢渊盖苏文,这个功劳让与你了。”

    程咬金点了点头,手中马槊扬起,带着自己的全部右武卫朝着南面城门冲了进去。

    而尉迟恭对着侯君集道了句承让之后,就带人从北门杀入,想要随后冲击西门擒下渊盖苏文。

    至于侯君集为什么这时候不抢功了,事实上破城就是大功,剩下的没油水了,说不好还是个麻烦,所以在外面包围镇守是上策。

第七百七十八章 势如破竹(加更)() 
渊盖苏文在城头看到己方四面城头都是哭天抢地四下奔逃的士卒,心中就知道已经完了,高句丽到头了。

    万念俱灰的渊盖苏文也不再管两边扭打厮杀的士卒了,如一个失魂木偶般,一步步下了城头,骑上战马,向着高句丽王宫方向走去。

    此时的渊盖苏文心中想的最多的,就是自己的末路了,虽然自己一生未曾篡位称帝,不过如今皇帝为傀儡,自己实际执掌高句丽已经几年了,早就是国主了。

    所以,一国之君不能死于乱刀之下,需要有个体面的死法,大唐是不会放过自己的,早前李靖不是说了吗?别人都可以投降,唯独渊盖苏文不行。

    记得前几任高句丽王怎么死的?有病死的,有毒死的,有上吊的高句丽建国几百年了,期间换过好几任政权家族,可是国号名字一直被称为高句丽,自己是等不到史书上记载渊氏高句丽的那个时候了,那就要比之前的亡国之君死的更加体面些。

    听闻中原有帝王是带着自己的王宫一同随火而去的,这个方法不错,虽然尸骨无存,但至少不用担心被人虐待尸首了。

    渊盖苏文想到自焚宫中的时候,程咬金和尉迟恭两人已经分头杀进了城中,四万多虎狼之师,二话不说,越过城墙直接奔着城中主干道开始横扫。

    要区别高句丽的贵族跟平民其实很简单,一来平壤乃是国都,八成都是贵族,二来贵族肯定富有,但凡家宅庞大的高门大户,不用说,直接上前杀人劫财,哦,不,是杀人报仇,右武卫要报当年辽东之仇,要报当年高句丽劫掠大唐十万幽州百姓之仇。

    没错,这就是程咬金给出的口号,虽然年深日久,但是仇恨可不是几年之间就能磨平的,不少人可是清晰记得的。

    另一边尉迟恭一路杀过,但凡路上遇到阻拦,直接践踏横扫,想要做俘虏的,那就伏地投降才可平安。

    等到尉迟恭来到西城头一看,渊盖苏文早就跑的没影了,据四周士卒说,是奔着高句丽王宫而去。

    带着一人做向导,留下一万五千士卒收拢俘虏,当然了,主动开城门的士卒,只要扔下衣甲兵器,那就是百姓,只有抵抗被擒的才是俘虏,这是事先说好的。

    随后直接带着剩余五千骑兵冲向高句丽王宫,五千人马虽少,但是尉迟恭颇为自信,此时高句丽哪里还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实力了?

    程咬金也找了一个向导,军队来到了高句丽王城中的权贵区域,这里好大面积的住宅都是住的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别说居住,也别说买不买得起地方,先说够不够资格住在这里都是问题,没有身份甚至都不敢在这片区域行走。

    这些都是向导告诉程咬金等人的,虽然大唐也有这样的区域,可是却没有明文规定,也没有禁止百姓通行。

    “高句丽权贵竟然制定如此严苛的政策,可见这里住的都是些为非作歹无良之辈,一家家杀过去,一个不要放过,不用担心杀错,这都是鱼肉百姓之辈。”程咬金举着大义,直接对着手下的士卒喊道。

    看着士卒们蜂拥而入,程咬金自己则在向导的指引下,带领五百护卫私兵,直接来到了高句丽崔氏大宅。

    此时高句丽崔氏大宅听到城外动静,知道大唐破城了,被软禁城中的苦日子终于到头了,许多人都松了口气,可算攻进来了,我们就要解放了。

    所以崔氏丝毫没有设防,大门敞开,崔氏家主甚至还组织家族重要人士来到家族大门外,准备迎接大唐主帅的到来,以示自己投诚的诚意。

    可惜迎接他们的不是李靖的感激,而是程咬金不分青红皂白的钢刀。

    “敢问前面是大唐哪位将军?老夫高句丽崔氏崔家族长有礼了。”

    程咬金大怒道:“好哇,一群负隅顽抗之辈,还敢出言嘲讽我们大军将士,就你们这群人,不配知道本将性命。

    儿郎们,杀敌报仇。”

    一马当先,马槊直接将崔氏家主捅了个对穿,直到这位高句丽大臣倒地时候,都没有反应过来,怎么?难道不是大唐之人?来的是渊盖苏文的人?

    可怜高句丽崔氏,如果没有博陵崔氏横插一杠的话,兴许凭借着家族存亡意识,还能隐匿踪迹避开大劫,不说毫发无伤,至少也能藏在百姓之中留下血脉。

    现在倒好,太过相信博陵崔氏的许诺,全族上下,无论老幼一个不剩,都被乱军所杀,战争就是这样,不能说程咬金太残忍,这也是因为这个高句丽崔氏没看清局势,不愿做个富家翁,还放不下权贵的身段,大唐岂能容下高句丽权臣为日后留下后患?

    虽然北方的回纥一国投降的时候,大唐将回纥的权贵都劫走去长安做富家翁了,那毕竟是草原蛮夷,要不了两代就被同化了,高句丽不一样,这些可是受了几百年教化的,所以危险性更大些。

    整个权贵区域,虽然很多达官贵人乞降,可是士卒们没有得到收降的命令,全都无视过去,所以这一天可以说是平壤的难日,城中血流成河了。

    尉迟恭快马来到了高句丽王宫之中,王城都破了,王宫也没有了守卫,全都乱成一团,宫女太监奔走成片,此时是真的不再分皇家和平民了,都是逃难者。

    尉迟恭一声令下,五千骑兵留下一千看守宫门,其余人等上去抓人,高句丽王族,还有渊盖苏文一家要全部擒获,宫女太监不必去管,若是谁敢阻拦,杀!

    不多时,还未点着火自焚的渊盖苏文就被押送到了尉迟恭面前,看着面前这个脸如死灰毫无生气的男子,尉迟恭很难想象这厮就是高句丽第一权臣?若不是以往在大唐见过他,尉迟恭绝对不信。

    “将军,我等在宫中抓到了正欲趁乱逃跑的高句丽国主高建文。”

    “哦?一并带上来,今日本将就给他们来个君臣大杂烩,推在宫中广场,稍后一起砍了他们给大唐百姓报仇。”

第七百七十九章 这个不能杀(加更之二)() 
高句丽国主高建文此时的状况可比渊盖苏文要好的多,渊盖苏文是已经心死,万念俱灰没了精气神。

    高建文被迫做了几年傀儡,虽然没有自由,但是渊盖苏文也不曾虐待,好吃好喝的倒是养的白白胖胖。

    等到整个平壤城中尘埃落定的时候,已经是两个时辰之后的下午时分了。

    就在宫中广场上,尉迟恭码整齐了一排排等着杀头的高句丽宫中权贵,派人去请了主将程咬金、侯君集来观看战果。

    侯君集一听,干什么?老黑要杀高句丽王?这是杀过头了吧,连灭国旧例都忘记了?于是不敢耽误,连忙快马奔王宫而来。

    “老黑,慢来,不能杀呀。”

    没想到,就在侯君集刚刚驱马入宫要喊住尉迟恭的时候,程咬金也快马而来,远远的就开口了。

    三人聚首,尉迟恭坚持道:“老程你不要劝我,我这是帮你分担压力呢,你在那一片杀了个血流成河,罪责够重了,这些就交给我吧。”

    程咬金听得虽然感动,可却捂住脸道:“错了,那些该杀,这些不该杀,他们是我们的战利品。”

    侯君集解释道:“历朝历代今朝灭前朝一般都不会将前朝皇族连根拔起,大多数为了承接前朝气运,都是封前朝国主一个太平王爷安度晚年,老黑你怎么连这个也忘记了。”

    “你们不是说高句丽领头的要杀光吗?”尉迟恭郁闷道,原来自己好心办坏事了。

    程咬金拍了拍尉迟恭的肩膀笑道:“其实我倒是挺愿意你杀了这些人跟我一起领罪的,不过这高句丽国主是老杜托我保下的,属于私人关系。”

    “老杜?杜克明?难道这厮还有高句丽亲戚不成?”侯君集不解道。

    “还真让猴子你猜到了,老杜夏天的时候为了营救儿子和楚王两人齐闯高句丽,大闹一场,同时还劫出来一个高句丽公主做儿媳,那高句丽国主高建文现在是老杜的亲家,可不就是亲戚嘛。”程咬金笑着解释道。

    尉迟恭连连摆手,“算了算了,老杜的亲戚我老黑可不敢沾手,自从他弃文从武之后,整个军部出了叔宝没人打得过他了,我可不想让老杜找我比武。”

    “老程,事情办妥吗?”侯君集小声问道。

    三人都心知肚明,知道是问的杀够数没有。

    每家每户全都移灭三族,程咬金点了点头小声说道,自己已经杀了血流成河了,每一家都没放过,如果这还不够,那就要真的屠城了。

    其实大唐的灭三族跟后世的灭九族什么的情况可不大一样,后世我们常听到有罪责是要判诛灭九族,或者满门抄斩的,特别是辫子朝的文字狱,这些基本上都是全家杀光男女老少一个不留的那种,甚至灭九族连亲戚朋友丫鬟家仆都不放过。

    但是大唐的不然,大唐时期事实上还是一个遵奉男权无上的时期,杀全家的罪责其实就是杀全家的男丁,使之断了香火就够了,家里的媳妇、女儿等等是都不杀的,顶多就是从刑流放。

    而灭三族比杀全家广些,还要杀些亲戚朋友,比如说同宗族的之人,当然,也是全指的是男子,女人不杀。

    如此的话,恐怕就有人质疑说留下女子岂不是没有斩草除根?

    这话有些许道理,但不尽然,因为当世的大环境就是如此,古代男尊女卑,事实上在普遍大唐人的意识之中,女子不重要,比货物强不了多少,说难听些就是生育工具,即便是史书记载大唐风气开放,女子穿着等等都跟后世程朱理学那一套不一样,但是这仅仅是风气的一方面,大环境的女子没地位是根本。

    就比如最简单的一个规矩,古代青楼妓馆是合法的必不可少的,还有百姓家中女子是不上桌吃饭的,女子有名无字等等,更别提什么个人权利,历史上也就是武则天真正敢站出来公开要给女子从政的权利。

    大唐也就白凡这个异类站出来说女子应该有人权,应该追求爱情等等,可是他一人之力也只能做到这里了,这几年来他还是没能从根本上提高女子的地位。

    历史上的唐代在刑律方面,对女性是特殊对待的,可以说是历代之中对女性最为尊重的一朝,从唐律疏议一书中就能见到这种改观,可是这也只是刑罚对女子轻罢了,并不是说女子地位就上来了,而对女子量刑从轻也是有另外原因的。

    而这种大环境是因何造成的?这就是历史原因了,可以说历史积累而来,一者是历史的风俗习惯传承,二者是因为世上人少。

    据历史记载三国初年整个大汉天下有六千万百姓,等到三国终结归为晋朝的时候就剩下两千万了,后来晋朝又有恢复,等到五胡乱华之后,全国汉人只剩下小几百万,快灭绝了,然后前隋又有恢复。

    当今大唐也仅有两千万百姓罢了,仅仅恢复到三国末年的景象,所以人口在大唐十分被重视,能不杀就不杀,历史上贞观年间,曾有一年全国判死刑的不过二三十人,因此被计入史书,说是皇帝李世民的功绩,每一个死刑犯的叛处都要慎之又慎。

    全国缺人,若再滥杀,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生产了,其实这时候不杀女子一方面是留下国力人力,二来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女子能生育,对朝廷而言就是生育工具,杀了就是损失。

    虽然这个说法很难让人接受,可这就是当时的社会现实,天地为棋众生做子,在大部分挣扎在温饱线的百姓心中能活着就不易了,还说什么人权荣辱?

    白凡当年提出为了降低百姓生育的死亡率,全国执行保育孕婴措施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就是因为这样可以增加人口。

    此时再说这些被屠了满门之后,仅剩下各家女子存活会不会有隐患,会不会有女子日后造反复仇等等,其实一般不会,即便是有,也只是极个别的,这不是空说,而是真的。

    还是那句话,在刚过了乱世的大唐年间,女子的等级地位不高,甚至许多女子自己都没把自己当成一回事,认为自己没有地位可言,又怎么会去想用自己的能力复仇呢?在普遍女子心中,女人仅仅是三从四德就是一生了,听过一个女子培养自己儿子去为家族一代代复仇的,没听过女子培养女儿一代代复仇的,就是这个道理。

    高句丽平壤大战收尾完成,战绩圆满,战报送到李靖案头的时候,还让这位近来有些担忧的老帅稍稍诧异,随后看过战报心中大定,跟军师对视一眼,就派人去请博陵崔氏之人前来大营,同时传令兵准备前往大军各部传令。

第七百八十章 长安的复仇人() 
博陵崔氏的崔敦义来到李靖大营的时候,看到的情景是李靖怒发冲冠,正在破口大骂。

    “混账,真是混账的老程,目无军纪擅自行动,绝不可饶恕,来人,带一千兵马,速速给本帅提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过来,若有反抗,直接格杀勿论。”

    崔敦义一时间有些摸不到头脑,怎么李靖大帅看起来是个儒将,对自己手下的将军也这么辣手吗?肯定是朝中有名的滚刀肉程知节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了。

    “大帅,崔敦义拜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