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36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七百六十七章 最无趣的一战() 
百济熊津城下的大战没有持续多久,最终耨萨延寿丢下一地尸首,仅仅带着亲卫三百仓皇逃回了高句丽,而其他高句丽士卒跟新罗士卒全部被擒。

    新罗公主颇为傲气,扬言要找大唐皇帝陛下申斥,侯君集可不客气,这位将军是大唐除了牛进达将军之外第二仇视异邦的将军,直接将金胜曼打入囚车,押往长安治罪,若不是听说这女子的姐姐跟蓝田侯有些绯闻,侯君集直接砍了都不带眨眼的。

    事后侯君集派兵直接接管了百济跟新罗的地盘,并且跟大唐回信要精干大臣前来治理,大唐海军暂时负责新地盘的戍边工作,同时在边境响应大唐的安民政策,建立起粮山接纳投诚的高句丽百姓,到了如今的形势下,高句丽真的可谓是四面楚歌了。

    北方一众将军听说猴子(侯君集外号)在南边抢军功,纷纷找大帅李靖申斥,可是李靖和杜如晦商议过后,竟然非常赞成侯君集的作法,高句丽四面被围,若是仅仅北方一处可逃,那收拢百姓的速度可就非常慢了,毕竟南边的百姓想要北上是十分艰辛的,九死一生都不止。

    “高句丽是大唐的战略目标,不要说军功大小之事,早一日完成大唐灭国大计,我等使命早一日完成,这是军国大计,不是要尔等争名夺利的功利场。

    想要军功,灭了高句丽,日后往西有打不完的仗等着我们。

    高句丽安民计划初步成功,自今日起大营二十万大军开始分兵,各营将士分头行动,按照既定计划,赶到预定位置,本帅要高句丽防不胜防。

    哪支队伍接收的百姓人多,哪支队伍军功就高,哪支队伍损失人手大,哪支队伍就要受罚减功。”

    众人齐齐应诺退去,半日之间,二十万的唐军大营,仅仅只剩下两万大军驻防在此,其他全都被分出去了。

    按照既定方案,现在高句丽已经防不住百姓溃散逃荒了,可是高句丽手段强硬,在要道各处埋伏大军设卡,用杀戮的手段震慑百姓不让叛国。

    这时候就是大唐军队出现的时候了,大唐军队直接分成十队进入高句丽,为高句丽百姓肃清大道,高句丽就如一个四处漏水的袋子,不足二十万的军队,还要负责守城,根本就堵不住十几个地方泄露。

    正如李靖等人预料的一样,渊盖苏文已经上火了。

    因为耨萨延寿溃败而回,一路自南到北可以说非常显眼,百姓没有见到大帅带回粮食,反倒是丢盔卸甲好不狼狈,任谁都猜到了南下运粮失败了,那就是说,前日朝廷所言,从百济借粮全都是假的了。

    于是比第一波更加凶险的流言来了,整个高句丽战乱四起,基本上每个地区,每个城池都有百姓爆发民乱,高句丽士卒为了平叛,杀百姓已经杀得手软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高句丽那些大世家大贵族们,原本百姓们爆发只为粮食过活,第一批只是抢劫卖粮食的,之后卖粮食的抢光了,就抢富户大户。

    最后大户也被抢光,所以就轮到了真正粮草充足的大世家大贵族,于是乎,这些人出于自保,全都开始大肆募集私兵护卫,基本上每一家都养了至少上千的护卫,有的大家族甚至养了几千护卫。

    这就是所谓的乱世,乱世有粮自然就有实力,手上有粮食就能出粮食请来人,当初中原前隋大乱,太原李家就是这么发家的,太原募兵,奇袭长安开仓放粮召集大军,强势崛起。

    渊盖苏文真想拿刀砍死耨萨延寿,一把年纪了还不知轻重,这一次民乱爆发全都是这厮一路张扬所致,打了败仗还如此宣扬,你为什么不去死?不去死?

    没办法了,最后一招,开仓放赈吧,平息民怨之后,就是抢也要把粮食抢到手,同时西去的要道全都要派兵堵上,投敌的口子绝对不能开。

    所以渊盖苏文告令安市城的乙支武德将军,出城奇袭大唐军营,抢了他们的粮山,不惜一切代价。

    乙支武德如坐针毡,守城都战战兢兢,还敢去主动进攻?

    可是他也知道眼下的形势,国内再没有粮食,一个月之后就是严寒,恐怕百姓们就要被冻死,在死之前肯定是全国性的暴乱,甚至国将不国。

    当晚,安市城十万守军全都出动,不要命的直扑李靖大营。

    可是仅仅五里之地,李靖两万守军还有无数粮草,岂能不做防备,早就在营前二里方圆埋遍了地雷,只要你们不怕死,就往前踩,二里方圆恐怕足够你十万大军埋骨了,连挖坑都省下了。

    当然了,还留了一条醒目的窄道,标明了是迎接投诚百姓的,不然他们被炸死就误会了。

    乙支武德非常幸运,因为他带队冲在最前面,同时也走的是这条安全通道,虽然已经被两边的炮火炸懵了,可是悍不畏死的意志让他本能的带着军队士卒冲在最前面,他知道,作为主将,此时只能如此了,不然他一退,就是全军溃败,然后就是高句丽举国败亡了。

    当乙支武德带队冲进了李靖大营的时候,回身看去,没有十万黑压压的军队,只有不足两千的残兵,其他人一半被炸死在营外,一半人被地雷炸破了胆子,几万人四下溃散而逃,恐怕这辈子都不想再当兵了。

    老李靖和杜如晦带着两万大军慢慢悠悠的走了上来,将这高句丽最后的稻草团团围住。

    高句丽十万大军一夕而亡,守都城的五万新召集的新兵被耨萨延寿废在了南边,也就是说,从这天开始,高句丽再没有军事力量戍边卫国了。

    看着视死如归的乙支武德,老李靖突然回头对着杜如晦道:“克明,老夫打了一辈子仗,突然觉得就今天这一仗最是无趣,就好像是一个大人欺负一个手无寸铁的小孩一样,无趣无趣,你们这一计,直接把我们一帮武将变成了百姓运输大队。

    算了,也不用问这厮是什么人了,直接放了他们,让他们给渊盖苏文带句话,其他人可以投降,但是大唐不接受他渊盖苏文的投降,在王宫等死吧。”

第七百六十八章 两位黑将军的组合() 
乙支武德带领两千残兵垂头丧气的越过安市城,一路艰难直奔国都平壤城。

    虽然自己是安市城守将,但是如今安市城已经无兵可守,两千兵将连墙头都占不满,所以也没有必要自取其辱了。

    最让乙支武德痛心的是,在老李靖不屑的放过他的时候,身后本来还有两千三百多士卒跟随,可是自己被赶出唐营的时候,竟然只有两千人不到了。

    并非是大唐杀戮了三百,而是这三百人就这么直接弃械投敌了,这下把乙支武德的脸打的啪啪响,作为一个将军,可以败,可以死,但是治兵无方手下当场投敌,恐怕这样的士卒,这样的将军,都能排进史书无能将军之列了。

    高句丽王宫之中,乙支武德衣甲不解,直接进殿跪下请罪。

    “非是末将不效死命,实在是敌我悬殊太大,敌人直接将地雷埋满了大营四周,纵然我们有二十万精兵,也填不满他们的地雷阵,末将能回来,还是敌军主帅李靖放回,让我带话给大对卢。”

    渊盖苏文怒气不掩,一拍扶手站起来说道:“讲。”

    “还请大对卢屏退左右。”乙支武德为难道。

    但是此时渊盖苏文显然已经被怒气冲坏了脑子,哪里看得懂什么眼色。

    “但讲无妨,我倒要看看,他李靖能说出什么滔天之言?”

    无奈,乙支武德只好硬着头皮说道:“敌军主帅李靖说道,高句丽其他人可以投降,但是唯独大对卢不可以,大唐不接受你的投降,李靖说让大对卢在王宫等死。”

    “气煞我也!

    来人,给我拖下去斩了。”

    渊盖苏文大吼道。

    殿下群臣纷纷上前劝解,大战之时,诛杀己方大将乃是大忌,且乙支武德将军有功无过岂能滥杀?

    乙支武德在说之前就料到了这个后果,这番话当着高句丽文武群臣的面说出来,那是何等影响?

    许多心思不坚定之辈肯定将之倚为退路,既然大唐接受大家的投降,如今高句丽亡国在即,是不是投降可以免死呢?

    侥幸捡回来一条命的乙支武德依然对渊盖苏文忠心耿耿,无他,两人自始至终都是在同一战线的,乙支武德不愿给祖宗蒙羞,要做一个战死沙场的大将,而不是投诚敌国,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的小人。

    且日前,大唐军营中,乙支文德将军之名受辱,奇耻大辱只能用自己的血来洗刷了。

    “大对卢,如今我们大军受挫,几乎没有多少兵将抵抗了。

    且大唐大军各路齐动,分头掳掠我们的百姓,恐怕这一个冬天不要,我们高句丽就要被大唐掳成一个无人之国了。”老将耨萨延寿开口道。

    “不错,末将归来之时,路上遇到不止一波大唐大军为叛国百姓开路的,见到末将一行还上来厮杀。

    若不是我声称给李靖报信,估计根本就回不到平壤。”乙支武德确认道。

    渊盖苏文强忍怒火,沉吟道:“好,既然大唐这么好的胃口,那我们就将计就计,看看能不能把他撑死。”

    “计将安出?”

    这时候渊盖苏文清醒了,挥手屏退左右,留下老帅耨萨延寿和大将乙支武德,这两人是心腹。

    “我有抓壮丁而来的新兵十万,你们分头带去北面,既然大唐大包大揽的搜刮我们的百姓,那你们就相机扮成投诚之民混入大唐营中,然后趁势杀出,不仅可以一举破敌,若是能够夺下敌人的大块粮仓,那此次灭国之危可得缓解。”

    “大对卢高明。”

    两人应诺,三人商议一番,各自行事去了。

    而此时北方高句丽边境,从大唐幽州地界一直向东到达原本靺鞨的地盘,每隔几百里就是一路大唐军队嵌入高句丽国土,为高句丽百姓开路入大唐。

    没错,无论从哪个方向,只要你走出高句丽边界,那就是大唐的国土,因为原本的契丹、靺鞨、室韦已经全部投降大唐了,他们的族长也全都被大唐皇帝李二请去长安陪太上皇李渊喝茶去了。

    至于这些部落国家的百姓治理,则跟高句丽不同,高句丽多是农民和渔民,可以直接移居到大唐内部进行同化治理,但是这些部落国家都是牧民,则效仿东突厥的治理方式,原地筑城教化王道,科学放牧等等,大唐已经很有经验了。

    要说这掳掠百姓地界最好的,就要属安市城以南的建安城、石城一线了,这里靠近大唐,百姓更加密集。

    争得这里的占领权的,是大唐的两位黑将军,程咬金和尉迟敬德,二人直接将右武卫、右侯卫两路大军合为一处,浩浩荡荡,越过安市城,开向南边横扫。

    这一线,原本属于辽东半岛的五城:辽东城、安市城、建安城、积利城、卑沙城,程咬金和牛进达就是在这里栽跟头的,所以在众将军默契的想让下,程咬金又被分派到这里,也算是熟门熟路了。

    至于尉迟敬德,则是李靖要求的,程老魔头一出笼就无法无天,必须有个人出来看住才行,其他人都不行,唯独大将尉迟敬德。

    “嘿,都是你个老程,要不然天高海阔,我老黑早就杀到平壤抢人去了,闹半天只能跟你合兵,抢来的人口还要跟你平分一些,本来就没多少的军功,这下更少了。”尉迟恭抱怨道。

    “哎?老黑,你以为我老程愿意带着你这个拖油瓶不成?是大帅硬要把你塞给我的,我还不想让人跟我分军功呢,要知道我这还是戴罪之身呢。”程咬金丝毫不想让。

    “你还知道啊,要不是你犯浑,撕那劳什子圣旨,我们至于被捆在一起遭罪吗?”

    “得得得,这的确怪我,算兄弟我求你帮忙好不好。

    你也别不识好歹,遍观整个高句丽,没人比咱们哥俩这一线油水更大了,你要是真的带兵杀入平壤,损兵折将不说,还带不出多少人,因为你还需要一路护送着百姓出来,你那两万人,能护送多少百姓?

    在这里守株待兔就不一样了,这里是西南方向几十座城池百姓的必经之路,让他们自己送上门,可比你押送着强多了。”

    程咬金鸡贼道,唬得尉迟恭一愣一愣的,嘿,还是你小子精明,就说怎么干吧。

    “许我一个条件我就指点你。”

    “你说。”

    “随我一路杀到平壤城!我要报仇。”

    尉迟恭:“”

第七百六十九章 掺水了() 
尉迟恭的脸色由黑变红,随后再变为黢黑。

    死命的摇头:“不,不干,打死都不干,陛下说了,要零伤亡,你已经背着军法了,还要拉我下水?咱们就这五万兵马,根本不够你折腾的,平壤城坚,攻不下的。”

    程咬金当然知道这些,而且他也不会不知好歹拉兄弟受难。

    嘿嘿一笑,趴在尉迟恭耳边小声说道:“我是说等到事情办的差不多的时候再去,那时候平壤几乎就是一座空城了。”

    看着程咬金一脸的自信,尉迟恭知道,这厮肯定是提前知道了什么小道消息,不然不会这么早就预谋着什么,如此的话,倒也不是不可以跟着沾沾油水。

    于是乎,大唐两黑组合,就在这天暗暗达成了一项秘密合作。

    二人接下来没有南下攻城,就这么守着建安城一线,扼住高句丽百姓北上的咽喉,就地闷声发大财了起来,看着源源不断前来逃难的百姓,两位黑将军的嘴都快向后咧出大牙花子了。

    不过大概十几天后,军营中出现了丝丝异常,这一点还是尉迟恭最先发现的。

    因为大唐此次是源源不断的运送百姓从幽州入大唐,各路兵马每天都在收人,但是不可能天天派人护送吧,所以就定下,十天一送,每次出兵一万沿途护卫,剩余一万继续留在原地保证投诚百姓通道畅通。

    而在这十天的空挡期间,百姓们就是源源不断流入各个军队营地的,军民共住,可以说是大唐军队防御最弱的时候。

    发现异常的是尉迟恭,因为他治军极严,每日巡视不断,不准士卒对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