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琼有这个胆子,也说明了他的自信,大唐秦琼是当世唯一一个勋门立戟的上柱国大将军,一身功高盖世,纵然是天大的罪责,只要不是谋逆,皇帝就不会杀他,其他文官也不敢以言诛心,他一身的伤疤就是护身符。

    李靖一看,长叹一声:“哎,知节糊涂啊,性子太急,本帅尚未下令如何行军,他太过鲁莽了。

    陛下圣旨之中所言战略目标,不仅仅是灭掉高句丽,其领土并入大唐版图,其百姓收入大唐治下。

    最重要的是,陛下以及朝廷爱惜我们士卒的性命,提出了二十万大军灭国还要达到零战损,零战损啊!

    也就是说,此战我们不能死一人。”

    “什么???绝对不可能,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尉迟恭大喊道。

    众将纷纷惊呼,心道陛下是不是有了轰天雷,太过膨胀了?

    “陛下只说不让我们死人,可没说不让我们杀人,本帅也没说不上前线作战,知节误会,以为不让厮杀了,哎”

    “可是,大帅,圣旨我们都看到了,这作何解释?只让我们每日大吃大喝,如此哪里是什么大战?这样就能灭国?”

    “是啊,您所言上下矛盾了,既然有厮杀就会死人,那么这个战略就完不成了,陛下莫不是下旨错误?”一名将领质疑道。

    李靖摆手按下众人解释道:“不,这就是朝中给我们的战术指导了。

    此乃一计,我们灭国的方针就是收编他们的百姓,同时灭掉他们的反抗力量,硬打损失太大,所以鉴于大唐如今粮草无数,高句丽却雪上加霜百姓苦寒,就采用这么一计,以我们大吃大喝,引诱高句丽百姓纷纷弃国归唐。

    久而久之,敌国百姓全都投入我们治下,高句丽纵有朝廷,纵有君王,恐怕也无人可治,无兵可领,国将不国,不战自灭了。

    此乃兵法至高境界,不战而屈人之兵!”

    这

    经过李靖的解释,将军们全都听懂了,就连假意昏迷的老程都听懂了。

    “可是大帅,若是敌人扮成百姓,假意投诚呢?”

    杜如晦微微笑道:“若是如此,那就是诸位将军练兵的好时机了,陛下只说不让死人,可没说不让杀人,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将军心中会盼着多一些假意投诚的奸细呢?”

    说道最后,老杜明显是说给地上躺着的程咬金听的。

    程咬金猴精猴精的,怎么不知道这是个台阶,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竟然直接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而起。

    “哎呀,二哥这一下把我打得,都昏过去半天了,脑袋嗡嗡的,我”

    “怎么?难道还没把你打醒吗?”秦琼冷哼道。

    程咬金连连摆手道:“别别别,醒了醒了。

    杜相,老程家里有当世一顶一的绣娘,之前看这圣旨花纹成色什么的,不够大气,显不出陛下的英明神武,想着改良一下花式,动作大了点,还请杜相见谅,也请诸位将军帮忙做个见证,老程一定将这圣旨改出英武不凡的气势出来。”

    一通胡咧咧,众人可算见识了这厮的无耻,黑的白的都是你说的,还能再编造些吗?

    李靖正色道:“行了老程,难道你还想再背负一个欺君之罪吗?

    过就是过,为将者不能赏罚分明,如何能够带兵服众?我大唐男儿吐口吐沫是个钉,错了改过来就是了。

    本帅令:大唐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军前失手损伤圣旨,大战在前,用人之际,念其无心之失,特许其戴罪立功,灭高句丽一战,若其立下大功,则功过相抵不予表彰,若其无功,或是再有大过,则两罪并罚决不轻饶。

    杜相,圣上面前,本帅会亲自前往解释,还望杜相体谅军情紧急。”

    杜如晦点头道:“大帅赏罚分明,杜某佩服,定然会如实禀明陛下。”

    程咬金大喜,马上就要恢复原状,李靖接着说道:“陛下不限制杀人,但是此战兵法形式特殊,不为兵战而为心战。

    我们的目的不是杀人,而是让高句丽百姓向往大唐,挤破头的投身大唐,本帅敬告诸位同僚,来投靠我们的百姓,将来都是大唐的良民,若是因为你们谁行事粗暴,导致吓跑了百姓,对此次大计产生恶性影响,国法之前还有大营军法,本帅有先斩后奏之权。”

    一句话将众人吓得脖子一凉,一个个立马收拢了凶性,心中暗自合计,看来这一次不能全靠厮杀,还需要用计谋呢,真是麻烦。

    杜如晦解释道:“诸位不要误会,事情看似简单,实则不容易。

    此次大战不以杀人多少记功,而以每支队伍帮助收拢多少百姓记功,所以具体如何行事,恐怕还要诸位动一番心思,在大战结束前,杜某就在此大营负责培训诸位军民沟通的问题,若无绝对把握和信心,不能擅自动兵。

    恐怕接下来一段时间,大家要先在营中好吃好喝,跟杜某上半个月的课程了。”

第七百六十一章 他们在做什么?() 
粮草成山成山的被幽州百姓运到了前线,而前线大营二十万,自从之前调防到边境沿线,已经足足一个月了,首次有了动静。

    大唐当年打下高句丽西边五城,后来仙粮时期,高句丽夺回其中之四,辽东城被杜构以外交的手段要了回来,所以如今大唐进攻高句丽的前哨不是怀远守关,而是最东边的辽东城。

    这一次大唐二十万军队可没有固守在城内,直接开到了辽东城管辖的南边安市城的下方,跟高句丽城上守军遥遥对峙,双方距离不过五里之地,甚至都能互相看到每天的炊烟。

    大唐的最新动向,立马引来了高句丽一方的恐慌,要打仗了,终于要动手了,大唐终于忍不住了。

    提心吊胆了整整几个月,现在才动手?这几个月我们睡瞌睡都要睁只眼闭只眼,生怕被大唐偷袭了,这样的感觉真的好痛苦,现在终于可以解脱了,就算立时战死老子也不怕了。

    这些,基本上都是大多数高句丽前线士卒的心里状态,当然,甚至包括已经整整瘦了十斤的乙支武德大将军。

    “全军集结,准备御敌,本将估计他们要动手了。”乙支武德沉声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

    可是军令传出去时间不长,各个军营正在紧急整兵,斥候营的主将带着一名斥候快速来到了中军大帐。

    “大将军,最新情报,大唐一方并未增兵,不过他们的新动向是有一大批军粮运到。”

    “哦?军粮?

    呵呵,也是,他们二十万大军,每天人吃马嚼的,消耗不少,若非要动手,岂会如此大张旗鼓?”乙支武德推测道。

    “不、不是的,末将所言,是说他们有一大批,对,就是很大很大的一批。”那斥候将军解释道。

    “混账,粮草本将还不知道吗?用你来解释?二十万大军所吃用的粮草,本将知道有多少。”

    斥候将军回头看了一眼缩了缩脖子的斥候,心中有些怨气,都是你这小子带偏老子的,你亲自来说吧。

    “大将军,小的乃是斥候营第三小队精英斥候余二,是我近前五百步打探得知,那是成山的粮草,别说二十万大军吃用,估计就是一百万大军,都够吃两个月了,小的不敢耽搁,探明敌情之后,立马前来回报了。”

    什么???

    粮山?一百万大军吃用两个月,那么就是二十万大军吃用十个月的?大唐哪里来的这么多粮食?而且他们不是要开战吗?我们只有十万大军,对方还有轰天雷,这是要跟我们打持久战吗?

    不对,难道是要用粮食砸死我们?

    乙支武德不得其解,想了很多个理由,随后很快就被自己推翻过去。

    “且看看再说吧,先备战,无论如何,他们总是要攻城的,我们已经坚壁清野,安市城是高句丽现在的西大门,他们绝对想不到,我们会在城里设置了两道水泥城墙,这就是铜墙铁壁,纵然是轰天雷,本将也不惧。”

    随后的几天,大唐又一次没了动向,不,也不准确,其实是没用大动作,只是每天大唐二十万大军营中,炊烟多了无数,而且一日三餐,每日都有肉食。

    这样的生活,别说前去打探的斥候流口水,就连守城的士卒都一个个直咂嘴,不用斥候回来透漏,每日五里之外十万口锅香飘十里,还专门在上风口,城中的人想避开都不能。

    乙支武德一阵郁闷,大唐太损了吧,都这样强的实力了,还不硬碰硬的实战,还在玩弄小聪明的计谋?这不是欺负人吗?

    你们在干什么?不好好打仗,整天大吃大喝?靠这个就能拿下我们吗?难道让我们流口水流死?

    二十万大军在手,为什么不攻城?你们就这么怕死?可惜我们高句丽怎么这么穷困?连本将现在都不能保证每日吃一顿肉了。

    其实他不知道,就这水平,还是渊盖苏文尽力给他前线士卒腾挪出来的军粮。

    因为前线守军从几个月前就要跟大唐大军对峙,十万大军几个月来的消耗,那可就是个恐怖的数字,若不是秋收盘剥一层百姓,恐怕安市城的军粮就要告急了。

    而此时的渊盖苏文也正在为一句流言焦头烂额,那就是已经动手的白凡,将自己写的宣传广告,投放到了整个高句丽的民间和城中,没人知道那每个城市都满天飞着的白花花纸片是哪里来的,就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

    就连各地的村庄,渐渐的在几天之内,或多或少的出现在了当地百姓手中。

    这可是纸张啊,白花花的好纸,这东西听说都是达官贵人才见过的,普通的书生根本接触不到这样材质的好纸,怎么就像是从天上掉下来一样,满天都是?

    最重要的,还是纸上的内容,多数人不识字,但是有那识字的一念,大家就全听明白了。

    可是,这怎么可能?有那好事?明显是骗人的嘛,有那个好事,大唐人自己不就占完了?

    多数人是不信的,可是这也就给高句丽造成了第一波的舆论攻势,属于试探性,渊盖苏文一看不好,这是堂堂正正的阳谋,别人不知道本国的国情,自己心知肚明,高句丽今年因为打仗,严重缺粮,百姓若是有那没粮食吃的一天,肯定会去碰运气的。

    可是渊盖苏文没有想到,这传单满天飞不过是高句丽噩耗的第一声,接下来的一声丧钟,让他这个当世豪杰也为之一颤,大唐全面封锁了边境,禁止任何跟半岛的商贸往来,就连针头线脑都不流入半岛了。

    就连新罗那个曲线的贸易方式,也被大唐掐断,也就是说,大唐要动手了,这次动手,是针对整个半岛,连新罗都算在敌人一方了。

    完了,高句丽物资紧缺,根本不能自给自足,百济、新罗比我们更穷,长此以往,国内必乱,他大唐怎么敢如此?千秋百代也没见过一个朝廷敢如此封锁商人的,就连走私都不行,难道大唐内部已经团结到如此程度了吗?皇帝李二已经完全掌控一切了吗?

    头一次的,渊盖苏文心头产生了一种害怕的感觉。

第七百六十二章 流言与恐慌() 
平壤城内,一则流言以闪电般的速度迅速在百姓身边传开,大唐切断了高句丽所有的商路,以后再也买不到大唐的任何东西了。

    这则流言让那些个无知者听来,觉得是天方夜谭,商路是什么?那是南来北往贸易命脉,有人来往就有商路,怎么切断?

    再说了,大唐跟高句丽就算是分属敌国,也不可能动得了天下一块的商人阶层,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唐可以控制官商,又怎么能控制民商呢?若是强制手段,恐怕大唐国内早就乱起来了吧。

    不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大唐可不仅仅只有皇帝代表的官府能够影响商人,还有大唐商人之首,蓝田侯白凡的存在,手握天下第一商会白氏商会,下辖几个子商会:丐帮商会、终南商会、联合商会等等,可以说,仅仅白凡一人,就代表了大唐商界的半边天。

    只要白凡一句话,商人需要配合灭国大计,天下没人敢顶风露头,就算是有些许铤而走险想要走私,恐怕不出一日,就会被滴水不漏的丐帮情报网擒获,可以说,这一方面,白凡比皇帝的能量更大。

    即便是那些个千年传承的世家商行,也要看白凡眼色行事,谁敢不听话,很快就有白氏商会取缔原本这些人的生意,没办法,白氏商会有这个实力,不是说资金实力,而是说生产销售任何行业优质产品的实力。

    话题再回到高句丽的平壤城内,跟许多反应迟钝的百姓不同,许多精明之人已经意识到事情的不对了,特别是城中的商铺,许多商铺在流言起时,就宣布关门打烊了。

    这就是商人的敏感性,即便这些人只是最下面一层的零售商,接触不到对大唐贸易的上层商行,也知道空穴不来风,如果真的是大唐断货,那么自己手上的货就不能再卖了,有人是认为奇货可居,囤一囤就变成稀有之物了,有些看得更加长远,如果真的永久断货,恐怕就是一场灾难性风暴了。

    而高句丽王宫之中,许多高句丽原本的大世家大家族已经找上门了,无他,对外商贸就是这些家族敛财的通道,如今通道被官府堵住,那就该找官府去解决,纵然是大唐单方面的,也该由高句丽派使臣前往沟通解决。

    渊盖苏文心道,如果真的靠外交申斥就能解决,那根本就没这些事情了,这一次明显是大唐来势汹汹,要亡我高句丽呢,一群百姓的吸血鬼,需要你们出钱出力为国的时候没见在哪里,现在挣不到钱了想起朝廷了。

    心如明镜的高句丽大对卢,眼光比所有人都看的长远,这次大唐是要下死手的,就算是派外交官也无济于事,不过这些家族可不知道,所以说,趁着这个消息的时间差,倒是可以从他们怀里掏出些实际好处来。

    “大唐如此欺我,绝对不可以忍。

    不过嘛,如今朝廷内忧外患,边关将士还在苦苦作战御敌,朝中大臣不分昼夜忙碌不堪,这件事若是要办成,诸位是不是也考虑为保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