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错不错,官文不会骗人,是我们高句丽的如意公主。”

    “呸,什么如意公主?听都没听过,再说了,王上有一大群公主呢,少一个不少,有什么关系?

    想要老子去当兵,门都没有,我家三个孩子还在指着我养活呢,我可不想死在战场上。”之前那人红着脸坚持道。

    “对对,说的没错,官府只会在收粮的时候盘剥我们,现在丢人了还想要我们出人送死?门都没有,绝对不去当兵,那大唐是我们能打过的吗?前些年乙支文德大将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一个都没有活下来,我的兄长就是被抓壮丁抓走才送死的。”有人附和道。

    又一个人站出来说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不单单前些年,我有亲戚在军队从军。

    听说几个月前,朝廷和其他几个国家组织了五十万大军进攻大唐都被杀回来了,死伤全是我们这边的人,根本赢不了,说不定人家劫走公主就是来报仇的。”

    “噢,怪不得之前他们说今年粮税要涨,还在王城附近大肆征发徭役,原来是打仗了,可是我们怎么什么都不知道呢?朝廷为什么瞒着我们?”不少人恍然大悟。

    有那机智些的嘲讽道:“让你知道?让你知道有什么用吗?你能决定不打仗?你回去参军帮忙?上面不抓你壮丁就是恩赐了,你还想参与国家大事呢。”

    “怎么和我们没关系?他们不声不响就去招惹大敌,现在人家前来报复,岂不是又要大战,到时候打不过肯定又要我们出钱出力,我家里可没有余粮给他们上缴。”那人争辩道。

    众人一听,不禁深思,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新的一轮争辩又起,这时候公主不公主的似乎真的没人关心了。

    本想一纸文书激起国内百姓对大唐的仇恨的,可是其中效果似乎出乎意料,从此时大对卢渊盖苏文的怒火之中就可以看出了。

    “可恶,一群无用的贱民,中原王国几十年来亡我高句丽之心不死,大小战争引发无数,跟我们就是死敌,哪个家庭没有因为他们而死伤亲人?此时怎么都成了缩头乌龟?难道忘了血海深仇了吗?”

    身后的一名内侍心中撇了撇嘴,暗道活该,大唐征战杀人是不假,可是高句丽的军队是怎么来的,这似乎不是大唐造成的,是您们强行抓壮丁的吧,都是你们强迫百姓去送死的,所以百姓可没有把账记在大唐头上,若不是因为朝廷祸祸百姓,老子能沦落到投身深宫做了内侍吗?

    很显然,这位是个穷苦出身,为了生存,不得不净身入宫侍奉权贵,可是即便如此,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来路。

    “大对卢,其实不必如此动怒,虽然大举征兵效果不佳,但毕竟还是有三五万百姓有血性,立志报国从军的,兵贵精不贵多,再说了,末将以为,面对大唐的轰天雷,似乎人数不是重点,甚至一群胆小之人还有可能拉低我们的士气,如此,不要也罢。”

    一名有见识的武将站出来劝说道。

    渊盖苏文余怒未消,沉吟片刻,哼了一声道:“你说的不无道理。

    不过这群刁民不念皇恩,不思报国,此罪不可不罚。

    马上就要秋收了,今年的粮税加收两成。

    另外对于大唐的轰天雷,哼哼,从西突厥那里得来的秘密武器该用上了,派人加大水泥生产力度,既然他们想攻城,那么就在秋收之前,将我们的城池全都换成铜墙铁壁。

    不用在乎什么人工耗费,百姓不愿打仗就要舍得掏钱,人力不够就征发徭役,一群贱民,国之不存,再保护他们也没意义了。”

    这

    那武将一听,心下凛然,这个命令,似乎有些残暴了吧,加征两成的粮税,恐怕百姓就会民不聊生了吧,到时若是引发内部暴乱怎么办?

    可是看着大对卢一脸的疯狂,他是不敢多劝的,不是大将军乙支武德,朝中基本上没人敢顶撞大对卢。

    “那个该死的杜如晦,既然我们的人没见识不信此事,将此事传入大唐,就不信大唐百姓也能容忍一个劫掠妇孺之人做宰相。”

    “得令!”跟国事比起来,一个谣言的事就不足道哉了,将军立马应下,他也知道,大对卢的嫡亲弟弟被残忍杀害,只是不能亲自杀过去报仇罢了,只能放一放谣言了。

    可是即便是这一条,似乎也是无功而返,他们高句丽自己的舆论都掌控不住了,何谈大唐的?

    大唐的舆论一半在朝廷,一半在民间,其中民间的由白凡执掌,毕竟丐帮虽然改编,但却是改头换面藏众于民,只要白凡一声令下,几百万帮众淹没一句流言不跟玩一样?

    加上长安城中高句丽公主高如意亲自出来辟谣,并且在长安城中,在百姓的见证下嫁给新晋平壤侯杜构做正妻,哪里有半分被掳的样子?

    至于杜构怎么解释自己的爵位,还有未来大唐拿下高句丽这些琐事,就是人家小夫妻的私事了,有李元霸这个一言不合就杀人的形象在,杜构忽悠一个情窦初开的小女孩根本不成问题。

    似乎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一般,两个虽然边境对峙,可是就这么相互看着,几个月时间不到,就进入了秋收,而且是一个平静的秋收,连一丝摩擦都没有,似乎两国都在忙着收割秋天的果实一样。

第七百五十九章 这莫非是假君令?() 
大唐因为秋收,国内已经炸了锅,不是因为灾厄,而是因为丰收,一个让百姓都难以相信的丰收,堆成山的粮食不再是梦里,就在眼前,不少地方的百姓甚至连续三日疯狂庆贺。

    当然,多数人种地瓜和土豆,即便是朝廷说了,地瓜当口粮吃多了不好,可是谁在乎?够我吃三年饿不死了,还在乎泛酸?在乎什么营养不良?

    也亏得白凡鼓励各地制成粉条,进行加工这些粮食,还有玉米小麦等粮食的辅助,只要不是傻缺顿顿吃地瓜,那就不会出问题,而且粮食多了,家家都能喂养牲畜了,估计三年以内,基本上都能吃得起肉食了。

    毕竟大唐现在的年代,人数几千万,田地无数,朝廷还鼓励开荒,地瓜和土豆基本上不挑地,这对种田来说,上有政策,下有基础,就是个遍地黄金的好时代。

    跟大唐不同,高句丽的秋收也炸了锅,可他们是因为暴政,朝廷加征两成粮税,如此一来,就是五成的收成都要上缴,还要不要活了?冬日没有口粮怎么过?

    因此,秋收时期已经有不下十处暴发民乱了,全都被渊盖苏文强势镇压,也亏得这一年高句丽也算丰收,若是这本就是个荒年,还有此等重税,恐怕不用大唐打过来,高句丽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秋收之后,大唐就开始着手灭国大业,第一步就是运粮,按照既定计划,梯次运粮,幽州之粮供给前线二十万大军,其他地方的粮食陆续运到幽州填充百姓储粮,这样就能减少一部分运粮的损耗。

    当李靖等将军在前线接到杜如晦带去的君令之时,已经完全傻眼了。

    “这,这个,克明,你确定这不是你拿错了君令?”李靖有些难以置信道。

    杜如晦哈哈大笑,“药师,我就猜到你会这样。

    你没看错,这就是陛下的手书,上面印玺齐备,岂能有错,这就是我们此次的战术。”

    “可是,可是我们的战术不是去年就敲定了吗?

    怎么你们在长安重新规划也不跟我军部通气?你们虽然是大唐智囊,但行军打仗一向只出战略,具体战术归我们军部诸位将军拟定,有道是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你们这样可不合规矩。”李靖辩驳道。

    杜如晦一听,怎么不识好人心呢?

    “哦?规矩?哪里不合规矩了?

    你说的没错,我们只是负责战略,可是你看看这封君令,就是一封战略级的君令,上面说我们此次的目的是灭国高句丽,且同时要达到零战损,不死一人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的。”

    李靖仔细一看,还真是,一封圣旨还分两段呢?

    “那后面的你怎么解释?”

    “那是你的宝贝侄子白凡的主意,而且陛下拍手称赞。

    蓝田侯还挂职你军中的中军司马,不算文官。

    至于陛下,那可是天策上将,实打实的武将出身,这算是附带的战术指导,我们一帮文臣没插言的。

    再说了,若不是陛下和蓝田侯,你药师虽然是大唐军神,能做到大战不死一人吗?恐怕战损控制在五万就是你的极限了吧。”杜如晦是时候的刺激了李靖一下。

    “哼,竟敢小瞧老夫?稳扎稳打,老夫能够控制战损在一万以内,可立下军令状。

    圣旨上的说法,太过有辱我大唐军人荣耀了,我不能接受,相信我们的二十万将士也不会接受。”

    李靖说着,就跟杜如晦卯上了。

    杜如晦盯着李靖,突然放声大笑,随后趴在李靖耳边小声道:“陛下猜中你就会这样说,你知道陛下说什么吗?按照我们的战术,虽然不死一人不可能,但是战损绝对不会过千,陛下也可以立下军令状,你可敢对赌?”

    这个李靖沉吟了,跟大唐军事天才李二对赌,似乎不是什么好主意。

    “给你,知道你会不服,陛下给你的私信。”杜如晦递过了一个信封给李靖。

    旁边一群武将早就不耐烦了,圣旨说什么啊,怎么大帅还争执起来了?莫非是陛下要撤兵不打了?

    “到底陛下怎么说的,大帅你不能只顾自己呀,给我们看看啊!”

    着急的程咬金一把抢过圣旨,一群人疯狂的围了上去,瞬间几个头盔撞在一起,发出了几声闷响。

    李靖还在仔细阅读密信,杜如晦摇了摇头,这帮粗汉将军,也只有老将李靖可以压服他们吧。

    “哈哈哈哈,有这样的好事?不用打仗,就在这里放开吃喝?我老黑第一个支持。”尉迟恭大笑道。

    “陛下是不是下错令了?这样能打赢吗?能灭国吗?”不少人纷纷质疑,跟尉迟恭不一样,这些人可都是认真思考的。

    而此时本来最闹腾的程咬金却没有跟尉迟恭一样继续嬉闹了,反而一脸的冷静,夺过圣旨一把撕碎,大喝道:“不行,老程第一个不答应,高句丽于我们乃是死仇,定要见个你死我活,一定要用轰天雷杀光他们。”

    牛进达同样一声大吼,站了出来,很明显二人看法一致。

    也难怪二人如此激动,当年二人奉命镇守边疆五城,从辽东城一直到卑沙城,不明不白的就被高句丽偷袭围困一月,丢了五城,死伤无数狼狈而回,还是换俘换回来的,这是奇耻大辱,不用血洗岂能平复?

    “咬金,你做什么?”秦琼在一旁惊呼道。

    什么????

    众人大惊,怎么把圣旨撕碎了?这可是大罪啊。

    杜如晦一个闪身拽住了程咬金,“老程,你你不要命了?”

    “陛下不让灭高句丽报仇,老程就不活了。”显然,这老妖精又开始撒泼了。

    杜如晦看着这个情形,太熟悉了,十几年了,这厮用的越来越熟练,自己估计是没办法了,可是你也不该撕碎圣旨啊,我怎么交差啊?自己本想着来此传旨是个美差,现在倒好,似乎有些烫手了。

    这时候李靖也看完了李二的密信,其实不是什么大事,就是以此练兵的计中计,李靖暗道精妙,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兵法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战,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乘。既能诛心屈人,又能练兵以图长远,自己反倒有些短视了。

    “好,既如此,老杜,代请回复陛下,就说我等定然如数完成此次战略,绝不会有”

    一个‘失’字还未出口,李靖已经看到场中的现象,议论纷纷的武将,撒泼打诨的程咬金,最显眼的是那一堆碎了的怎么看着那么熟悉啊?这么像是圣旨啊?

    这他么就是圣旨啊,谁把圣旨撕碎了?

    李靖暴怒,是谁?

    “不要我老程打仗杀人,老程撞死在宫门上。”

    “老程,你

    谁说不打仗,谁说不杀人了?”李靖已经明白了,是这个夯货。

    “这圣旨写的明明白白的,怎么有假?

    呵呵,这下好了,圣旨没了,老杜传旨不成,快些回去再请一道,就说路上遗失了圣旨,一来一回就是一个月,足够我们杀光他高句丽了。”程咬金灵机一动,觉得自己似乎无意间立了一项大功。

第七百六十章 急中生智() 
秦叔宝一看不对,就知道里面有内情,而此时看程咬金还在浑浑噩噩,犯下大罪尚不自知,军部众将面前,想抵赖都抵赖不过去,他不禁暗暗为老程着急。

    见到程咬金还自鸣得意,上前一脚将之踹翻在地。

    “二哥,你”

    程咬金被踹了一个滚地葫芦,回头看到怒目圆睁的秦琼,刚想委屈抱怨一句,就被秦琼喝骂止住:“混账老程,还不认罪?”

    兄弟之间自幼配合,老程也不是糊涂人,自己插科打诨历来二哥没有阻拦过,这一次肯定有问题,所以干脆两眼一翻,直接假装昏死过去,也免得再出丑。

    众人以为程咬金被打坏,赶忙上前去拉,可是秦琼拦住道:“不要管他,藐视陛下撕毁圣旨,活该他。”

    见到秦琼一身凶威护住程咬金,其他人自是不敢再动。

    “大帅,杜相,知节头脑简单,一心杀高句丽贼子雪耻,行事着急了点,犯下大错,某家替他认罪了,随后某家这就快马回长安,当面跟陛下领罪,这厮当年跟牛将军被围在卑沙城,士卒兄弟死伤无数,此仇不报恐怕此生难安,就留他在此戴罪领兵,打完仗再回长安领罚吧。”

    果然是仁义无双秦叔宝,大唐灭国大战,举世难寻,试问当世哪个武将愿意错过?就连许多退休赋闲在家的老将甚至都要请战,此时为了给兄弟顶雷,甘愿放弃这份功业,不得不让人说一句佩服。

    秦琼有这个胆子,也说明了他的自信,大唐秦琼是当世唯一一个勋门立戟的上柱国大将军,一身功高盖世,纵然是天大的罪责,只要不是谋逆,皇帝就不会杀他,其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