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我也不想救那厮,他跟如意基本上没有父女之情,不过是如意心善,想要那厮跟着做个富家翁,不想到了大唐没娘家罢了。

    不过父亲说的是,等到我们灭了高句丽那天,我这便宜岳父高建文他一样跑不了。”

    就在几人叙话的功夫,渊盖苏文得到消息,敌人去而复返,于是带兵立马包围了这个冷宫。

    杜构抱着公主,由李元霸一手提着两人,三人飞檐走壁上了屋顶,杜如晦回头大笑道:“大对卢,囚禁我儿多日,老夫且收些利息回去。”

    渊盖苏文气的咬牙切齿,怒骂道:“无耻的杜如晦,枉你是一国宰相,竟然干着掳掠妇孺的勾当,你等着名传天下吧。”

    正在狂奔的杜如晦差点一个趔趄栽倒下来,完了,怎么自己就多嘴放狠话呢?可怜老夫这一世英名算啊。

第七百五十四章 皇宫聚谈() 
历经磨难,杜如晦等人成功越过高句丽军队的盘查,回到了大唐幽州境内,与李靖的十万大军汇合,随后没有耽搁,直接快马回到长安,而李靖也只是遵照李二的命令,陈兵边境威慑敌军,暂时不做攻击准备。

    十万大军威压高句丽,镇守边关的乙支武德寝食难安,让人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放哨巡逻,谨防敌人大军攻城。

    而乙支武德本人,作为高句丽第一大将,已经不敢擅离职守了,因为对面来势汹汹的不是别人,正是大唐军神李靖,乙支武德给渊盖苏文去信求援,言语恳切直有城在人在之念,可见他对李靖的恐惧。

    经历过杜如晦这场祸乱之后,渊盖苏文反倒没有那么忧心忡忡了,正如杜如晦所言,大唐泱泱大国,想要一统四方,已经不会用卑鄙手段了,只有正面战场一决胜负,彻底征服高句丽才行,而一场灭国之战,显然十万大军是不行的,所以还有时间。

    长安皇宫之中,李二亲自接见杜构,彰显他不畏生死出使敌国的荣耀,同时加封杜构为平壤侯,其中含义不言自明,平壤是高句丽国都,大唐早晚灭高句丽取其地盘分封功臣,而灭国之日,就是杜构这位平壤侯正名之时,也是他大仇得报之日。

    白凡在一旁十分无语,李二这个红果果的野心,都不知道收敛一二,还没得到人家地盘,就把地方分出去了。

    随后李元霸绘声绘色的讲起了此次高句丽之行的经过,讲到自己大杀四方的时候,直接抽出绝世好剑就要当堂演示,白凡连忙拉住,干什么呜呜咋咋的,这是议政殿,不是你的演武场。

    李二捂着脸劝道:“四弟,你这剑法我听过,是当初覆灭大唐黑道所用之剑,对付敌国也就罢了,对付自家人日后就不要用了,杀戮过重有伤天和。”

    李元霸收剑,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下了。

    白凡却摇头笑道:“陛下一言,恐怕元霸再无出手的机会了,将来大唐可是要一统四方的,若是整个天下尽归大唐所有,无处不是大唐子民,都是自己人,还怎么动手?”

    众人哈哈大笑,李二拍手称赞,此言霸气。

    李元霸直说道:“若真的有那么一日,纵然封剑归隐又何妨?”

    这话说的情真意切,李二看得心中感慨,都说自己四弟傻乎乎的,现在看来那不是傻,是大智若愚,四弟这话可不仅仅表达自己的态度,还在暗示自己与世无争,暗示不愿争名夺利手足相残。

    “回来之前,药师让我代为询问陛下,十万大军陈兵边境,是否可以相机进攻?”杜如晦开口道。

    李二还未作答,李元霸抢着说道:“攻,当然要进攻,咱们的话都说出去了,一场大战灭高句丽,为何不攻?”

    “四弟,国之大事,岂能儿戏,十万大军灭不了高句丽,需要从长计议。”李二摆手道。

    “二哥你不知道,当时在高句丽王宫,我们三人大杀四方之时,老杜的话简直霸气,现在回想起来还让人热血沸腾呢。”

    “哦?克明说了什么话,能让四弟都赞不绝口?”

    众人纷纷好奇,老杜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那厮被我们擒下,看我们三人可以以一敌万,已经被吓傻了,我当是因为他杀了我们的使节团而大怒,要宰了他。

    老杜拦住我说道,且让他的脑袋寄存几日,如此杀他恐不心服,等到来日大唐一战灭高句丽,定要让他渊盖苏文后悔自己多活了这几天。”

    好!连李二都大声给老杜叫了声好,这等豪言,恐怕正合自己心意。

    “既如此,那更加不能怠慢了,十万不够,再调十万,轰天雷源源不断送往前线,高句丽已经是我们囊中之物了。”李二眯着眼睛道。

    白凡好奇追问道:“那渊盖苏文也是一方枭雄,他不会就这么甘心绕过吧,他如何说的?”

    “嘿,那厮眼看着我们出门而无能为力,还喊着有本事不要使用轰天雷进行一对一决斗。

    我们傻了才不用轰天雷,好东西干嘛不用?”李元霸说着说着就表演上了。

    杜如晦接着说道:“当时被他言语相激,轰天雷涉及到我们万千士卒的性命,战场上是否使用可不是我们有权决定的,所以臣下不敢自作主张接下这话。

    只是我家大郎回了一句意气之言。”

    “无妨,大丈夫不在乎一时得失,又岂能被言语束缚?等到来日高句丽倒下的时候,纵然他渊盖苏文舌灿莲花,又有何用?”李二倒是大气,丝毫不在乎杜如晦折了这点面子。

    不过白凡却陷入了沉思,竟然自顾自的闭目不语起来。

    直到李元霸拍了拍他的肩膀提醒他,“小师叔,你难道睡着了?二哥问你此战对策呢?是出奇谋还是以大势碾压?”

    “呵呵,我可没有睡着,只是心有所感想到一策,却又觉得不太合适,因此走神罢了。”白凡丝毫没有走神的尴尬。

    李二笑道:“都说简之未雨绸缪是我大唐第一军师,果然不假,大战未起,就已经在考虑计策了。

    说来听听,让我们看看能让算无遗策的蓝田侯为难的是什么?”

    白凡摆手道:“哪里算无遗策,都是市井虚言罢了。

    只是听到那渊盖苏文所言,我在想,有没有可能不用轰天雷就打赢这场仗?”

    “嗨,何须为这件小声做意气之争,简之你狭隘了。”李二劝道。

    “是啊简之,不用轰天雷怎么行?这是我军如今最强的杀器,犹如战士手中钢刀一般,难道我们手中有百炼钢刀不用,偏偏去跟他人比拼石刀木棍?

    要知道,当年前隋杨广三征高句丽,纵然衣甲装备超过高句丽,水陆并进二百万,却三次折戟,死伤无数,直接导致了前隋大厦倾覆,前车之鉴万万不可忘却。”杜如晦劝道。

    白凡连忙拦住还要劝说的众人,开口解释道:“诸位误会了,我岂能以我之短攻敌之长?谁人不知道我白凡最是爱惜将士性命?不用轰天雷,恐怕我们灭高句丽需要折损不下二十万人马,那是万万不行的。

    我刚是在想,如果真的说不用轰天雷就能打赢战争,还想减少伤亡,也不是没有办法,甚至我们可以做到一人不死就拿下高句丽也说不定。”

    什么???

    议政殿内全场傻眼,疯了吧,就算你是天下第一人的白凡,也不能信口开河呀,一人不死还想灭国?听都没听过。

    李二却知道白凡从不放空话,连忙追问道:“当真?若真的有此良策,朕许你任意提要求。”

第七百五十五章 白凡的‘良策’() 
看着李二求知欲满满的小眼神,白凡不禁翻了个白眼,我需要你许诺?有什么用?谁人不知道天下间皇帝是最喜欢许诺空头支票的,谁人不知道蓝田侯白凡向来不会假手他人,再说了,虽然你是皇帝,恐怕论无所不能,兴许还没有我这个蓝田侯好使吧。

    不过这话白凡可不敢当面说在李二脸上,太折人家的脸面了。

    “原计划我们在今年秋收之后,军粮器械充足的情况下,一路横扫一个个灭国过去的。

    人算不如天算,敌人先耐不住寂寞,主动送上门来让我们打了个春耕守擂,还大获全胜,据可靠情报,敌人来时五十万,最后完好无损回去的,不过十几万人,也就是折了三十几万主力。

    其中损失的主要是四周蛮夷骑兵,西突厥九万、回纥近十万、室韦、靺鞨全军覆没,契丹三万人狼狈逃窜。

    这样一来,基本上这些国家就没有什么好的兵力自身防守了。

    所以我们月前的出使招降取得了极大的战果,回纥这个北方草原大族,第一个投降我们,现在正在进行接收改编。

    室韦、靺鞨两族也全都表示愿意效忠归顺大唐。

    据说契丹一族,在北方李靖大帅路过的时候已经全族乞降了,丝毫阻碍都没有。”

    说到这个,李二笑道:“哈哈,这个朕清楚,药师来军报提过,当时还闹出个笑话,我军将军原本准备假途灭虢收拾契丹报仇,赚些军功的,没想到对方投降的太快,我们连误会出手的机会都找不到,可以说这样的胜利,恐怕在史书上也找不到第二个吧。”

    众人纷纷大笑。

    白凡点头道:“不错,如此再算下来,不说西北的西突厥,单说东北和半岛的势力,高句丽北方全在我大唐手中。

    高句丽跟我们直接接壤是头号大敌。

    高句丽南边百济人是墙头草,随时可灭,新罗名义上已经是我大唐的领土了,所以,算起来,他高句丽就已经被我们包围了。

    那这样的话,我们其实动不动兵都已经无妨了。

    第一策就是掐断高句丽的所有经商路线,如此一来,他们所有物资全都要靠自己产出,而他们种粮、百工、学识全都比我们大大不足,自给自足可能还有所短缺,所以不出两年就会回落到室韦倭国等蛮人时代,到时还谈什么跟我大唐作对?”

    众人心中惊骇,不错,似乎还真是这么回事,以往没发现,一直说高句丽是大敌大敌,其实这个大敌一直都是倚靠着中原上国而存活的,要是真的完全掐断所以商路,岂不就跟给孩子断奶一样了?

    “不行,两年?太久了,朕等不了,大唐同样等不了,克明的话就代表大唐的话,狠话都放出去了,没用大战还要傻等两年,岂不让敌人笑话。”李二连连摆手,表示不同意。

    白凡早有所料,直接说第二项:“第二策,那就是等到秋收之后了。”

    “怎么?还是秋收之后粮草充足了再战?那跟没说不是一样吗?

    难道你想让四周刚刚收编的蛮人整军一起包围出战?行是行,虽然蛮人士兵用着不太顺手,可是也能减少我们的伤亡,毕竟我们丝毫不缺粮草,些许蛮人,我们养得起。”李二自顾自的计算道。

    “不不,秋收之后粮草充足了,我们也不战,这样就可以不伤一兵一卒了,要知道,蛮人已经招降,现在都是我们大唐人。”白凡高深莫测的开始卖关子。

    不过没有让众人等太久,“我这一计策,叫舆论战,或者叫诛心战。

    保持如今这样,兵威边境,让他们人人自危。

    然后掐断他们所有商道,让他们资源严重匮乏。

    等到秋收之后,我们粮食极大的充足,就算是养活一个小小高句丽几百万人也不在话下。

    那时我们放出消息,大唐有高产仙粮,亩产千斤,却没有充足劳力耕种。

    大唐有千里沃野,可化亿万良田,却无人生活劳作,本想招降高句丽一国,归化为一,共享富贵,传播教化,从此人间不再有饥馑和苦难。

    谁知道高句丽朝廷无道,处处阻挠,宁愿将百姓圈养起来收割财富,也不愿让百姓得享太平安乐。

    在此百姓存亡大事上,竟然连四周邻邦的室韦、契丹、靺鞨部族都不如,着实令人愤慨悲叹。

    但大唐仁义治国,不愿起刀兵伤害无辜受难的百姓,即便你是高句丽的将军士卒,那也是千万受苦百姓之中的一员,我们只盼着尔等与我们同受王道教化,同食天赐仙粮,共享和平盛世,而不愿你我自相残杀。

    所以大唐愿意打开国门,向高句丽乃至半岛所有百姓发出邀请,只要尔等自愿举家入我大唐,必将与我大唐百姓一体视之,绝无敌对、轻慢、压迫等不公存在,有的只是吃不完的粮食,享不尽的富贵太平。

    真正的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只要大家信任前来,这里将会是我们共同的大唐未来。”

    白凡一通说完,全场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李二张了张嘴,我却半天之说了个我字。

    随后不知道是谁带头,竟然为白凡鼓掌喝彩,一时间议政殿内掌声雷动。

    杜如晦对着白凡深深一礼,“某家杜如晦今日心服口服矣!

    往常民间传言蓝田侯睚眦必报,或是传说蓝田侯杀人如麻,也有说仁人君子,也有说异族的噩梦。

    今日之论,已经超出了民族的界限,绝对的圣人之行。

    这通高论若是通传整个高句丽,莫说普通受苦百姓,就连我这大唐人都深深为之感动,若我是高句丽人,肯定会心动不已,可以想象,有此一策,可当五十万大军了。”

    “不错,侯爷高见,我等心服口服。”不少文官齐齐赞道。

    李二回过神来,再看白凡的眼神已经不一样了,本以为这小子的底自己已经看遍了,没想到,远远不够,远远没到底呢,真是深不可测,说他不是人我都信了。

    “好,起初简之说不费一兵一卒朕不信,现在朕信了,高句丽四面皆是我大唐国土,我们再将此通告晓瑜他们全国,纵然渊盖苏文手段通天,也拦不住百姓归唐之心。

    这宣传之言直接用简之原话,一字不改。”

    白凡无语,你这个意思莫非是说我古文不行,只会说大白话?百姓们都已经完全能看懂了?再说了,我说这个只是计策,不是说好了的,我提计策,然后你们给我解决难题的吗?

    “陛下,我说了,我这个计策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