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1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真?”

    “当真!”

    杜如晦一下子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道,天佑大唐!

    随后忽然起身,拉起白凡就往外走,还不满道:“简之好不知轻重,此事十万火急,杜如晦一条烂命何足惜哉,走,立刻去找陛下,这等仙粮早一日取回,大唐就能救下无数饿死的百姓,快走!”

    白凡出手点住杜如晦穴道,将至放回座椅上,自己喝着清茶笑道:“不去!冯家来信,需要陛下首肯,然后我亲自南下主持大船出海事宜。

    在我眼中,你老杜更重要,仙粮晚回来几日不打紧,顶多就是晚一季收成,死伤几个人罢了,可是没了你老杜,大唐盛世将推迟五年!

    老杜,没想到自己这么值钱吧!”

第三百六十四章 杜如晦的后事 误会了() 
“不行,你不能这么意气用事!”杜如晦阻止道。

    “行了老杜,你了解我的性格,什么时候反悔过?南下不南下在我,什么时候船队该出行我心中有数,你若是为此心中不安,那么救下你之后,就好好用余生多为大唐百姓做些好事吧!”

    白凡如此说,杜如晦也无言以对,此等恩情,也只有用余生鞠躬尽瘁去偿还了。

    “如果此次杜某侥幸不死,定将用余生做到百姓再无饥馑,将仙粮推广到全国。”杜如晦发誓道。

    白凡点头,这当宰相的就是脑子转的快,自己刚刚说了粮食,还没到手呢,他就行想到了推广种植一事,真不愧是历史名臣。

    就这样时间很快就过了半个月,知情的众人都是心头沉重的在煎熬,半个月来,朝廷和道门都没有五行石的消息,众人渐渐知道此事无望了,白凡也已经将杜构杜荷二人送回家了,没说理由,只说让他们归家省亲一月。

    杜如晦看到两个儿子回来,心中也很高兴,多日不见甚是想念,且自己时日无多,交代下后事也好。

    将两个儿子招到书房,杜如晦查看了两人的学习进度,甚是满意,终南书院教学有方,果然不凡。

    “你们很好奇为什么师父给单独放假是吧!

    那是因为为父已经时日无多了,即便是你们师父这等圣手也无力回天,所以让你们回来陪我走过最后的日子。”

    “父亲,怎么会?不可能,父亲春秋鼎盛,哪里会时日无多,此等大事不可玩笑!”二人不敢相信道。

    杜如晦笑道:“呵呵,生死大事,你们见为父什么时候喜欢玩闹了?认真的!”

    二人瞬间就跪地大哭起来。

    “起来!为父还没死呢,不到号丧的时候!

    在这里我有一些事情要交代,你们兄弟定要谨记。”

    二人也无法,并非不知轻重,等到渐渐接受了事实之后,开始用心听父亲的吩咐。

    “按照大唐律法,为父莱国公爵位是由长子承袭,也就是老大继承家产爵位,这一点为父并无异议。虽然老二你一无所有,连个公主也没拿下,这个爵位给你更合适,但是律法在前,为父也无法。

    曾经我想过自己死后给后人留下一片青山,可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

    你们师父告诉我,应该什么都不留下的,能看着你们自力更生,自己凭借双手打下自己的天地,这才是为父最为想看到的事情,相比起来,留下一堆死物或者名爵,只会造下一堆混吃等死的子孙,有害无益。

    你二人需要谨记!

    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们,不要为了这点遗产斤斤计较,这不是为父想看到的。”

    “是,孩儿谨记!”

    “第二点,切记兄弟和睦,永远不要失和,除了父母之外,兄弟就是你们最亲的人了。

    古语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此言不假,为父亲眼见证了当初陛下一人独木难支的艰难,也亲眼见证了现在他们兄弟齐心的威力,曾经大唐皇室李家被五姓七家看不起,如今陛下四兄弟联手,千年的世家见了皇室只能绕着走,根本不敢惹。

    这一点,希望你们能看懂并且学会。”

    “孩儿谨记,定当兄弟相亲相爱,不会辜负父亲的希望。”

    “第三点,就是你们的师父白凡,此人经天纬地,胸中囊括宇宙,乃是不世出的奇才,说他是天下第一人也不为过,只是他一直藏拙,只拿了个武学第一称号。

    白凡有实力,有智慧,却最无私心和恶念,是难得的仁厚之人,你们作为弟子一定要听话,还是最初送你们上学那句话,不求你们学得师父多少学问,只求你们跟师父学会做人即可。”

    “是,孩儿谨记!”

    交代完了三件事,杜如晦挥退了两个儿子,亲手写好了几封遗书之后,迈步朝着皇宫而去。

    “克明,朕无能啊”一见面,李二含泪道。

    “陛下为臣操劳半月,臣心中不安,感激之情言之不尽,只盼来生还能为臣子给陛下效力,以报此恩!

    臣已经写下了遗书,安排好了后事,杜如晦今年四十五岁,眼看就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上天也不薄了,让我有机会交代好后事。

    今日来此,是为一件大事而来,还请陛下听臣细细道来!”杜如晦真诚的道。

    “不说了,克明你操劳了一辈子,今日你我君臣只把酒言欢,不谈政事!”李二拉着杜如晦就要去宴会厅喝酒。

    “不,此事乃是天大之事,耽搁不得,之前白凡好心为臣下宽裕了十五天,臣下已经心有不安了,事已至此,臣不吐不快!”

    “你呀!一辈子忠心为国,到此时还是这样,说吧,朕洗耳恭听!”

    心中不由得想到,这恐怕是杜爱卿最后一次畅谈国事了吧,念及此处,李二悲从心来。

    杜如晦将白凡当日所说仙粮之事细细跟李二说了一遍,李二从最初的震惊,到最后的接受和认同,看着手中由杜如晦费力复原出来的疆域全图,李二可以想象到杜如晦为之耗费的心力。

    “嗨!克明你这又是何苦来哉?

    即便是这样的天大之喜,简之早晚会来说的,他不是不知轻重的孩子,朕认为他能推迟不是为你,而是时间在他计算范围之内的,你再耗费心力去做这个,不要命了吗?”李二叹道。

    杜如晦爽朗的笑了,虽然此时他的脸色是那样的苍白,可是他的笑容却是那样的纯净。

    “武将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为荣,以老死榻上为耻;臣一生谋国,死在谋国之路上,死得其所,臣也不愿在病榻上苟延残喘的闭眼,这是荣耀,请陛下恩准!”

    李二眼眶湿润,许久之后,大声道:“朕,准了!”

    就在君臣二人在议政殿内探讨仙粮到手推广事宜的时候,白凡怀揣着一封密信,急匆匆的赶来了。

    李二对于杜如晦这最后一策非常重视,亲自笔录记载,生怕漏掉造成缺憾,此时看到白凡急匆匆的赶来,开口问道:“简之,你这是有什么事情要跟我说吧!”

    “不错,陛下,此事严重,所以臣需要严格保密,老杜在场不行!”白凡直言道。

    李二笑骂道:“你这不算画蛇添足吗?不就是仙粮一事吗?克明已经跟我细说了,你还如此藏着掖着,像个什么话?”

请假条() 
这两天工作出差,实在抱歉,欠更回头一定补上,到时加更致歉。

第三百六十五章 你舍不舍得?摊牌老杜() 
白凡有些蒙,这粮食一事怎么就被杜如晦说了出去?老杜这么不要命了?可是有用吗?自己不南下谁能强逼?就是拿皇帝出来也不行吧!

    “不是,陛下你误会了,臣所来不是为了粮食,既然您已经知道了仙粮之事,那过后我会细细禀报,现在先说我的事,老杜必须回避!”

    见此情况,杜如晦也知趣的回避了出去,整座大殿此时只有白凡和李二两人。

    白凡从怀中取出来那封密信,递给了李二。

    李二不解,什么事情这么神神叨叨的,直说不行吗?就两人还整什么密信?

    拆开信封,快速将信看完,李二不解道:“这,这不是好事吗?既然道家典籍有记载说五行石在荆山出现过,那我们赶快去荆山找啊!

    发动二十万大军,地毯式搜索,就不信找不到一块石头!”

    白凡打断道:“陛下,这个消息是来自先秦典籍,记载的是千年前战国时期的事情,那时五行石就已经现世了!”

    “这么说,这块宝贝是千年前遗落民间了?那快去找啊!重金悬赏,朕可以从私库里出。”李二着急道。

    “不用找,我知道下落,而且不难找,陛下听到荆山是否觉得此地熟悉?”白凡问道。

    李二已经有些不耐了,既然你知道地方,还不快去取来,在此打什么哑谜呀?

    “荆山战国属于楚地,素来以盛产美玉出名,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山中出重宝,没错呀!”

    “那荆山曾经出产过一颗最好的美玉,陛下可知?”

    李二闻言,细细回想,灵光一闪,想起一事,惊呼道:“你是说?和氏璧?”

    白凡点头,“没错,就是和氏璧!

    五行石可以说是玉石界第一至宝了,有人说还是女娲补天丢下的五彩神石呢,所谓神物自晦,当年楚人卞和得到之后,因为无人识得宝贝,导致卞和被砍掉了两只脚,后来他的诚意终于感动楚文王,文王命人剖开璞玉,终于使得宝玉现世,以卞和的名字命名和氏璧!

    臣敢断言,和氏璧应该就是这荆山之中的五行石了”

    李二一下子瘫坐在背后的椅子上,盯着白凡道:“如此说来,那五行石便是?”

    “不错!

    和氏璧几经易手,当年被秦始皇命令宰相李斯书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为皇帝的玉印,从此和氏璧成了传国至宝——玉玺!

    传国玉玺天下只有一方,每每都会随着改朝换代而易手,西汉末年王莽篡权,玉玺本由皇太后代替年幼的皇子掌管,太后见王莽来抢玉玺,大怒之下将玉玺摔到地上,导致玉玺缺角,后来王莽用镶金补上。

    直到前隋覆灭,传国玉玺被萧皇后带着去了草原,东突厥被灭,如今”

    “如今五行石和氏璧,也就是朕手中的传国玉玺?”

    李二有些堵心的问道。

    “正是!”

    得到了确切答案,李二沉默了,怎么会这样?传国玉玺啊,这到手才没几个月呢!谁会想到是五行石做的?上面据说有国运和龙运,岂能被夺走?

    “不行,传国玉玺事关重大,关乎国运!”李二沉声拒绝。

    “陛下觉得,玉玺比杜如晦重要?也是,估计让谁来说,都会觉得玉玺比杜如晦重要。”白凡有意嘲讽道。

    “小子,有话直说,用不着这么冷嘲热讽的,你白凡还有什么不敢说不敢做的吗?”李二不满道。

    “和氏璧出世前从未听过玉玺国运一说。”

    “那时是周朝,九鼎镇压国运!”

    “笑话!世间以讹传讹罢了,春秋战国时期,都是自立为王,周天子空有其名没有其实,这样也叫镇国?如果这些死物真的能镇国,岂会出现春秋战国?

    陛下说传国玉玺关乎国运?不知道制造玉玺的秦始皇知道他的大秦二世而亡会作何感想?”

    李二无语,这些被世人尊重的神器,竟然都被白凡说成了无用死物?如此不敬吗?

    “小子,镇国神器当受人尊重,不可如此轻慢!玉玺代表着名正言顺,没有玉玺就代表着不能正名,主动损毁玉玺,世人悠悠之口也能将国家覆灭,你去问问克明,他敢用吗?”李二反驳道。

    “说这话,不过是为了保住玉玺的借口罢了。什么叫名正言顺?你怕过吗?太上皇怕过吗?隋末十八路反王怕过吗?

    前隋江山哪里来的?还不是从前陈一朝夺来?

    我知道玉玺你才到手几个月,还没捂热乎呢!可是你可曾想过?如今已经是贞观四年了,大唐建国十三年了,百姓们到现在谁还会因为一块石头说大唐不好?

    没有!全都在念叨大唐圣明!

    这才是实来的名正言顺,空有一块石头自以为得了天命?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白凡丝毫不给李二面子,直接拆穿了他的谎言,同时还严词激辩,根本不把对面的人当皇帝。

    李二为之气结,如此狂徒,真应该拉出去砍头!

    可是此刻殿内只有李二和白凡两人,所以尽管被气得满面通红,李二却依然没有发作,自己被恼火的白凡指着鼻子骂,可是能拿他怎么样?打不过,杀不了的。

    沉思良久,仿佛心中有了决断,李二霍然起身,来到了书案前面,伸手拿起了那只方形精雕盒子,心中难舍。

    “传杜如晦!”

    不多时,一直在偏殿等候的杜如晦进来了,看着场中两人的气氛,怎么能看不出有事,恭敬行礼,等着李二开口。

    可是李二却看着杜如晦,看着他略显苍白的脸,想起君臣二人在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多年,名为君臣实为挚友,一时间感慨万千,却是陷入回忆没有开口。

    杜如晦就要问是什么事,白凡笑道:“哈哈,老杜,你有福气了,峰回路转,我们找到五行石了!所以你有救了。

    听说你连遗书都准备好了,这下用不到了!”

    杜如晦仿佛听错了一样,难以置信道:“当真?可是

    简之不可玩笑,看陛下和你一起的气氛,这东西不好弄吧。”

    “不不不,好弄,已经到手了,那不就在陛下手中吗?”

    白凡朝李二怀中的盒子指去。

    李二从回忆中转醒,仿佛做了什么决定一样,看着杜如晦,伸手将盒子递了过去。

    “这,这是!”

    杜如晦彻底被惊呆了,表情从难以置信的惊喜,很快变为了惊骇,这个盒子浑体雕龙,意义非凡,关键是,自己太熟悉了。

    身为一国宰相,这玉玺虽然是新得来的,可是已经被李二拿出来展示过,就摆在议政殿案头,此时再去看那里,只有桌案不见盒子。

    明白了情况的杜如晦,果断决定,眼中决绝,冷不丁,一个转身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