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图书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图书馆-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除非,除非像陛下一样,一人武力军功盖压一切,可以不由皇帝决定,但是这种情况多处在乱世,如今是盛世,最后还是靠朝廷上的权谋多一点。”

    李二笑骂道:“要你说储君之位呢,你啰嗦那么多干什么?你不是说有新算法吗?说说看。”

    想起当年自己上位时候,面前这横空出世的少年出了大力,李二也不禁感慨世事多变。

    “很简单,这个算法叫年龄算法。

    当老皇帝退位的时候,一众皇子什么年纪很重要,年纪太小的不适合接位,因为心智不全容易受人蒙蔽掣肘,年纪太大,也不适合接位,因为执政不了几年就进入了老年,政权更换过快,于国无益。

    就比如陛下你,当年你接位的时候二十九岁,当时我岳父身为太子,已经四十一岁了,如果传位给他,他干十年就老了,干二十年就是顶天了。

    传位给你,你能干三十年,一个国家三十年政权的稳定和二十年的稳定是截然不同的。

    同样道理,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干到六十岁自动退位,那也将近三十年呢,到时这位新皇子也是将近而立,而承乾呢?已经四十岁了,恐怕他的儿子都二十了,就算一切平淡让他接位,可这就意味着皇位将进入短期传承的更替。

    虽然四十岁接位可能处事更稳,但是于长远来看却是不利的,毕竟新皇帝稳固自己实力需要几年,发挥自己的能力需要几年,如果老了,哪有力气去施展抱负?只能是个守成养老之君。”

    李二皱眉道:“你是说,朕再干三十年就退位?朕只能活三十年吗?”

    白凡无语,自己说这么多的重点不在这里好不好,无奈开口解释道:“不,我说的都是正常情况下的退位,不是因为天寿。

    比如说如今的太上皇?他已经六十多了,精力大不如前,大唐外忧内患,一个老人能支撑这样的压力几年?是该放手给孩子们锻炼一下,自己去养老享受人生了。

    您还不知道吧,此次南巡,老爷子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老了老了,能够有机会出去看看自己的大好河山,真是一件幸事。

    自动退位这件事,只有好处没有坏处,陛下能够活到一百岁,臣还是会建议您在六十岁退位。那些老年昏聩把持朝政不放手的帝皇才是老糊涂了,不给后辈锻炼的机会,等到有一天皇帝一旦出事,你觉得他们能应对什么突发事情吗?”

    你!

    李二为之气急,指着白凡说不出话来,这真是大逆不道之言。

    “哼!也就是你白凡敢跟朕这么说话,朕还没老,没有昏聩呢!”

    “所以我才这么掏心窝子跟你这么说,等你老了的时候,我有多远躲多远,再去跟你说这话,那不是找死吗?”白凡笑道。

    李二突然看着面前这个小子哈哈大笑了起来,拍了拍他的肩膀点头道:“不错,历朝历代传位都是考虑掣肘平衡和皇子能力,只有你白凡出人意料,能从年纪和长远分析,虽然有些不足之处,但也让人耳目一新。”

    “我说的这些只是对前人做的事情的一个总结罢了,真正传位还是要看人的,若是年纪合适的能力太次,那只能扩大考虑了。

    还有就是,那是以前的王朝,大唐不一样,将来的大唐之强,恐怕一人扛不起来,必然是多人合力才能扛起大旗。

    就能力而论,陛下你就是帝王里面拔尖的人物,可是你是不是也觉得有了几个自家兄弟的支持和帮助,轻松很多呢?

    那么后人的能力可能不如你,但身上的负担却比你重,岂不是更加需要兄弟的支持,所以在凡看来,储君、皇位什么的,谁接位不重要,重要的是”

    “兄弟团结一心?兄弟齐心,其利断金!这一点,朕已经深有体会了,你说的没错,朕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培养他们处好兄弟,而不是留下一块肉让他们去流血争抢!”李二点头赞同道。

    不知不觉,君臣二人就如一对忘年老友一样,针对这个传承问题,在这星空之下畅谈古今,聊了一个通宵。

    第二天皇后长孙起床之后,看到李二一副黑眼圈,还以为是为了看护自己费心费力熬的,心疼的不得了,可是李二却打着哈欠说昨夜跟白凡聊了一晚非常尽兴,要去补觉了。

    弄得皇后满头黑线,心中腹议,自己这地位什么时候下降到不如一个年轻小子了?

    白凡也累得不行,本想好好睡一天补回来的,可是没睡够十二个时辰呢,就在第二天深夜被叫醒了,说是皇后腹痛难耐,怕是要生了。

    “小子,快,等了多日,就看你今日发挥了!”李二拉着白凡的手催促道。

    白凡一拍额头,劝解道:“陛下,皇后娘娘生孩子,我一个男人去不好吧,我是大夫不是接生的产婆。

    我来此看护是有事的时候进去治病,可并不是接生呀!”

    李二这才想起,说的对呀,古来都是女子接生,自己一着急给急糊涂了。

    “现在产婆已经进去忙活了,咱们还是安心在外面等着吧,既然老袁师兄已经给看过了,那肯定是没事的,放心吧!”

    白凡很敬业的履行着一个医生的职责,关键时候在外面安慰病人家属。可是时间不长,里面就传来皇后长孙氏撕心裂肺的叫声,李二急的手心都见汗了,心疼爱妻如此受苦,一把推开白凡大喊道:“进去,朕要大人小孩两平安,还要顺产!这是圣旨!”

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大治 议战草原() 
白凡一咬牙,推门就进去了。

    “谢天谢地,白师弟,你总算来了。”正在一直给产妇把脉的孙思邈开怀的说道。

    “老孙师兄?你怎么在这里?不是说接生都是女人做的吗?你这样好吗?”白凡已经被惊呆了。

    “哈哈哈哈,老道一个快百岁的出家人,有什么可避讳的,我不是管接生,而是奉旨在皇后生育期间保障她的生命,你没看老道一直在给她把脉吗?

    好了,别多想了,我正准备要人去叫你呢,现在情况不太乐观。

    孩子生产不顺利,但是皇后脉象渐弱,恐怕最后会体力不支,老道已经给她灌入参汤了,你来看看。”孙思邈快速的说完长孙皇后的病情,白凡也急忙上前把脉。

    感觉到情况不对,白凡当机立断,“脉象时快时慢,且正在走向衰弱,产妇渐渐被剧痛耗去了心神,我要下针帮她稳住心神,同时运用导气归元之法试试能不能帮忙,师兄你继续把脉,准备好续命补血药物。”

    不等孙思邈答话,白凡迅速走到皇后长孙氏的床头,双手从身上一抹,十根指尖迅速多出两排金灿灿的细若牛毛的金针,功力运转,两把金针毫无所觉的就全部扎在了长孙氏的头上,白凡运指如飞,十根手指来回在这些金针上面弹拨撵转,外人看去还会以为这是白凡的恶作剧呢。

    但是孙思邈的一声惊呼道出了此中真意,“好!白师弟果然是我医家奇才,竟然练成了传说中的‘金针度穴’,有此绝技,配合定阳针法,皇后可保无虞了。”

    可是,半个时辰之后,众人笑不出来了,就连孙思邈的脸色也渐渐被焦急所取代了,这个孩子怎么这么难生?

    外面的李二接近暴走了,心都要从胸口跳出来了,看着从产房里端进端出的一盆盆血水,李二不知道自己的爱妻还能不能坚持的住,这个孩子是她生过最为艰难的一个了。

    此时如果有人冲出来问保大人还是保小孩,我估计李二会二话不说直接抽刀砍死对方,妻子是自己的真爱发妻,后宫佳丽三千,不敌挚爱发妻一人。

    可是偏偏这个孩子被测算有真龙之命,如果自己不要那江山怎么办?李二有些后悔过早的让袁天罡相命理了。

    白凡大喊道:“孙师兄,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看来此时应该是皇后腹中胎儿胎位不正,应该给她推宫过血,帮助她扶正胎位才行。

    将你的续命参丹给她服下,你来帮她施展定阳针,我去运功帮她解决胎位问题。”

    “好!”

    老孙没有犹豫,大喊一声之后,立刻取出三粒参丹掰开皇后的嘴就按了下去,事急从权,也顾不得其他了。

    二人位置交换,白凡对着脸色苍白还未丧失意识的皇后说了声失礼了,就开始伸手在其肚子上面进行按摩,同时真气探入,帮忙查看胎儿的情况。

    这一看不要紧,这孩子竟然姿势如此怪异,一只脚高高抬起,放在脑袋这里,这是在母亲肚子里练武吗?神龙摆尾吗?这就是老袁师兄看到的真龙之像吗?白凡强烈腹议着,同时运转功力,慢慢的把孩子的体位给掰回来。

    一场艰难的生产,直直持续了两个时辰,对于参其中的众人来说,莫过于一场为期两个月的大战,包括外面一直为之揪心的李二也是。

    在天空中一缕朝阳初现的时候,一声嘹亮的婴儿哭声,从产房中响起,接着就见里面传来了一阵欢腾之声。

    一刻钟后,房门打开,一个稳婆抱着新生的孩子对着外面的李二喊道:“陛下,恭喜陛下喜得一名龙子,母子平安!”

    李二哈哈大笑,“赏!通通重赏!”

    没有人看到李二大笑着回头的瞬间,隐晦的用衣袖抹了抹湿润的眼角,接着才大步上前,轻轻的接过了稳婆手中的孩子,抱着看了一会儿之后,就朝着房中走去。

    此时产房中可以说是一片狼藉,几名侍女正在处理换洗,还有几人在照顾皇后,孙思邈扶着有些脱力的白凡,两人就这么靠在墙角呵呵笑着,与其说是孙思邈在照顾白凡,不如说是两人互相照顾,毕竟为了这次顺产,两人都是费劲心力了。

    李二看望完妻子之后,走过去对着两名医生行了一个大礼,地上两人连推辞回礼的力气都没有了,只是摆了摆手,李二赶忙叫人前来抬下二人前去休息。

    担架之上,白凡回头问道:“陛下,孩子可有名字?”

    “有,大名李治,寓意天下大治!小名稚奴!”

    白凡险些从担架上掉下来,嘴里喃喃道:“我就知道”

    看着担架上失神被抬走的白凡,李二颇感奇怪,这小子不是说不通星象吗?现在怎么未卜先知了?他之前是不是在欺君?

    贞观三年,乃是一个盛世之年,国家没有大灾,百姓安居乐业,农业收成也是个丰收之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其中大唐不仅仅平定了内部四道叛乱,稳固了政权,还打通了南下的商路,当十月份岭南商业运输队北上到长安的时候,所过之处都被惊呆了。

    南方水果?秋天也能吃到?而且物美价廉?据那些运输队说冬天也会供应呢!

    岭南水果不仅仅走白凡他们打通的陆路,为了校验造好的船只,岭南还打通了海运北上的路线,运用大船运着水果罐头,走长江进入扬州,走大运河到黄河、洛阳等等,一时间岭南水果生意燃爆了大唐,极大的拉动了内需带动了经济。

    最让皇帝李二开心的,不是这一年中喜得一个龙子,而是这一年最后国库统计的收入,贞观三年全年大唐的收入竟然有二百万贯!

    这意味着什么?武德九年三十万贯就能调动十万大军北上跟颉利干一架,现在有了二百万,那是不是可以带人去灭几个国家了?

    更可喜的是,这二百万还不仅仅是羊毛产业,包括粮食大丰收,岭南粮食也在不断运来,也就是说,现在大唐不仅仅有钱,还有粮食,支撑一场灭国之战已经不在话下了。

    想到这里,皇帝李二一颗躁动不安的心再次活跃起来了,大唐天威四海臣服,这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当年东突厥颉利屠城十万,现如今还在逍遥法外,不去灭了你们报报仇可不行。

    想到就做,李二亲自下令,大唐军部击鼓聚将,升帐议事。

第三百二十六章 厉兵秣马 白凡去不去?() 
“今年大唐举国丰收,国力渐强,朕意,来年举兵灭了北方东突厥,以报当年屠城十万之仇。”

    李二一声令下,军方众人竟然没有人说话,纷纷面面相觑,这也太突然了吧!

    接着尉迟恭大喊:“末将请为先锋!”

    作为李二手下第一号死忠,尉迟恭当然不能在此时让老大冷场,首先出来表态。

    很快众人纷纷反应过来,一声声请命出现在这军部大堂内。

    李二按下众人,点头笑道:“既然大家无有异议,那么今日就来议一议出兵作战之事。药师,你先说。”

    见到皇帝点将了,李靖思考片刻,开口道:“今年大唐丰收,但是已经是入冬年关了,不宜再动刀兵,来年开春又要进行春耕,也不能动手,春耕之后两三月就又要秋收,所以也无法动兵,所以这北上灭国之战,只能等到明年秋收之后了。”

    “哎呀药师就是啰嗦,陛下,给老程两万兵马,这个冬天就给您提来颉利的人头!”程咬金嚷嚷道。

    李二笑骂道:“知节就会说粗,你什么能耐我们能会不知?给你两万兵马你就能无坚不摧了?你以为是两万玄甲军呢?”

    众人纷纷哄笑,程咬金直着脖子反驳道:“那有怎样?我们又不是没有,俺家那大小子可是有一万可比玄甲军的精兵呢,个个以一当十,再添一万兵马,老程敢进入草原给他们来个屠杀擒王!”

    秦叔宝骂道:“无耻的老程,那也是人家怀默的本事,你以为是你自己训练出来的兵吗?好不知羞!”

    李绩笑道:“之前听简之说过,终南书院兵马还未练成,一万儿郎虽然见过了血,但是距离巅峰还差着两成距离,所以暂时不会轻易放出他们的。”

    李二点头道:“不错,这一群孩子都是大唐的未来,朕可不想为了一时之气,折了我大唐的将来,知节莫要胡闹!

    朕以为,药师所言在理,朕虽然举意灭国,但也认为来年秋收之后正是时机,据袁天师观天象预测,来年将又是一个丰收年,所以我们累积四年的休养生息,足以打一场富裕的灭国之战,将当年颉利屠城的耻辱,一举找回来。”

    “陛下英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