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5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二来,这次武举明显是选拔将领而不是普通头目的,除了要考膂力和骑射外,还要考兵法和地理,这个门槛的提高会将有带兵基础的考生拔高一大步。

    宇文泰和独孤信都出身武川大族,家中并不贫苦,起事后也一直向会兵法的老将学习如何领军,他们都能读写计算,比起藏在什么地方落草为寇,不如去搏上一把,也许能正式领军一方、以后也能师出有名。

    两人都是行动力高于旁人的年轻人,下定了决心就立刻去做,立刻出发前往洛阳。

    现在是夏天,武举特意选在了并不农忙的冬天,大概是为了不耽误秋收春种,他们还准备在洛阳去拜访拜访熟人,打探下考官是什么人,如果是故旧,还能提前刷刷脸。

    和他们抱有一样想法的自然有很多人,关陇那些将门听闻后几乎都写信要求家中的后辈不限嫡庶全部去参加武举,身体文弱或不擅武艺的,则发奋苦读,准备来年的文试。

    凭着他们提前投靠马文才的“人情”,只要家中子弟不是太草包,多少都能混个一官半职。

    他们在外浴血奋战,为的不就是这个?

    一时间,各地人潮纷纷涌入洛阳,原本因为战乱几番动荡的洛阳终于又重新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颇有了些“中原正朔”的气象,而洛阳城中原本濒临倒闭关门的食肆酒店、客栈乐坊的老板们更是高兴的闭不拢嘴,私底下恨不得给那位

    军中盛传的“马财神”塑个像、烧几注高香才好。

    这人真是走到哪儿,哪儿就带财啊!

    至于被众人在私底下夸赞不已的马文才,却为了现在百废俱兴的魏国忙得焦头烂额。

    他在战略性和大局观上有优势,在交际和经营上也有所长,可是说到底只是中人之姿,既不能一目十行也不能过目不忘,有时候一件事还要反复斟酌才能做出决定,所以一旦事务多起来了,应付的就很吃力。

    每到这时候,他就羡慕梁主萧衍极厉害的头脑,他不但博闻强识,而且记忆力超人,处理起公务来效率极高。

    好在马文才也不是刚愎自用之人,在察觉自己力有不逮后,便将公文分门别类了一番,交由任城王、陈庆之、贺六浑以及其余擅长各类事务的人处理。

    马文才现在本该是集权的时候,比如以前的尔朱荣就恨不得将所有的好处全给自己人享受了,却没有人像马文才这样好像在培养左右手似的这般无私。

    在发现他确实不是试探也不是作伪后,无论这些人以前如何看待马文才,如今心里都对他有了许多感激和佩服,也越发上心他交予他们的事情,务必不辜负他这难能可贵的信任。

    而诸事缠身的马文才,在接到建康游侠儿的传书时,竟然阴沉着脸在将军府的院中干坐了一下午。

    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萧纲敢对谢家下手。

    如果不是知道不可能,马文才甚至都怀疑萧综不是东昏侯的私生子,那个萧纲才是!

    不知在同泰寺里的那位梁主要知道他的儿子做出了和东昏侯当年一模一样的事情,会不会悲怒交加?

    不,他甚至比东昏侯更甚,要知道东昏侯最昏聩的时候,也没敢把屠刀对准乌衣巷。

    在这个关头还敢动谢家,萧纲必有倚仗。

    思及此,马文才终于坐不住了,起身领着两个侍从,一起出了门。

    他们骑马从将军府出发,不过一刻钟的时间就到达了目的地——永宁寺。

    见到是马文才来了,永宁寺的过往僧人无不纷纷合十避让,对他是又敬又怕,唯恐礼数有所不周。

    马文才穿堂过院,终于到达一重重把守的小院,推开了屋门。

    屋中正在抄写佛经的僧人抬头看了马文才一眼,又若无其事地继续抄写,好似他的到来便如清风吹拂开了屋门一般。

    然而他们两人心中都明白,若有再见之时,必然是有什么事情发生。

    马文才知道萧综惯会做戏,也懒得和他周旋,径直说道:

    “你那三弟萧纲,将陛下软禁在同泰寺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笔记本出了点问题,折腾到现在才能发文,抱歉啊!!!!

    

526、角逐天下() 
马文才从来都不是一个会立下极远目标的人,和生下来就是皇子的萧综不同; 他的人生向来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刚刚重生时; 他想要的是不要重蹈上辈子的覆辙; 能让父母安享晚年; 能振兴自家的门庭; 在发现日日被梦魇所折磨无法摆脱这场噩梦后; 便毅然决然地去了会稽学馆;

    再后来,他想要天子门生; 想要成为流内清官,想要囤积物资以壮大自身; 无论是想要什么; 便立下一个最近的目标; 再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正因为如此; 他在离开梁国时,也从未想过会在魏国做到如此之地步,他最开始想要达到的目标,不过是能够拥徐州以自立; 成为一方诸侯; 再慢慢招兵买马、在这乱世中有一方安身之地而已。

    他那时想; 等他有钱有地有人马; 也许过个一代两代,到了合适的时机,便能成就一番霸业,使得扶风马氏的名声传遍天下。

    等真到了洛阳; 见了萧综,时局又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若非他扎扎实实一步步打下了根基,即便遇到了如此机遇,也成就不了现在的他。

    萧综和马文才恰恰相反。

    从小以为是遗腹子的他,随时做好了抽身离开的准备,他的目标虚幻而无目的,因为充满不确定性,自己也是不知何去何从。

    等到了魏国,他终于想通了自己要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却因为出奔魏国而一无所有,变成了一个空有一身抱负而毫无基础之人,唯有靠阴谋诡计和刺杀、窃取他人的胜利果实才能取得成功。

    萧综的“想通”,改变了马文才的未来;

    而马文才的“想通”,却摧毁了萧综的一切。

    他们就像是磁石的两极,单独存在时都能吸引到无数的助力,两人一旦相遇,便有一方要被狠狠地推远。

    正因为如此,被夺走了一切的萧综听到马文才说出这样骇人的事情时,连眼皮子都没抬一下。

    “马将军现在又是想要利用我做什么了?难道父皇知道白袍军没有好好待我,不准你们回国?”

    他被萧宝夤送回后就被马文才严密监视看管,除了那四个侍从再也接触不到任何人,中途他也用过绝食、自残等各种方法想要让马文才恐慌,然而等他发现马文才根本就没留在潼关后就放弃了这种犯傻的办法。

    虽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但他笃定马文才不敢对他如何,只要他父皇还在位一天,只要他马文才想回到梁国,他的存在就有价值。

    马文才也不多说,直接将傅岐带来白袍军的那封勤王书丢在萧综的脚下,冷冷笑着:

    “你以为我是在开玩笑吗?”

    萧综将信将疑地捡起了那封勤王书,一看到那熟悉的字迹,就知道这并不是封造假的书信。

    他们几兄弟都是用萧衍的手书开蒙的,临父亲的帖子也不知临了多少年,没有人比他们更了解他的字迹。

    萧衍不愧是一国之主,一封简短的勤王令不过五六行,却解释清楚了来龙去脉,又号令各地在外的将领和宗室回京勤王,虽然是被囚禁之身,一封勤王书却写的文采斐然、毫无低声下气的意思,简直可以用做勤王之文的范本。

    但看在萧综眼里,就不是毫无低声下气的意思了,而是通篇都是痛心疾首、都是悲愤交加。

    “我父皇为何又要出家?”

    萧综抓住了问题的症结,蹙眉问道:“国中出了什么事?为何是老三软禁了父皇,我皇兄呢?”

    “太子在同泰寺遭人暗算,已经薨了有一阵子了,谥号昭明。”说起太子,马文才带着惋惜的语气,“我不在国中,具体的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是中了毒,京中内外的名医都请了去,连几十年不下山的陶弘景都去了建康,也没有救回太子的性命。”

    “是老三,一定是老三……”

    萧综喃喃自语,“他从小就对太子的一切都感兴趣,太子性情好,自己有什么都不会忘了几个胞弟一份,久而久之,他们都当做理所当然,老三又是个好大喜功又没有主见的,别人一怂恿就什么都敢干……”

    马文才对他的任何揣测都不感兴趣,他来这里也不是为了来幸灾乐祸的。

    “谢家也出事了,勤王令一下,湘东王就下了檄文率先起兵,萧纲或许是拉拢不成,软禁便成了杀鸡儆猴,谢家的乌衣巷着了火,无人逃出。书信是茅山用信鹰送回来的,应当不会作假。”

    他现在心中烦躁,也不耐烦和萧综周旋,径直说道:“你并不知道现在外面的局势,萧宝夤的齐军在嵩山下遇到山洪全军覆没、尔朱荣在洛阳城外被消灭,现在魏国朝堂是白袍军说的算,我原本已经不准备回梁国了……”

    “那是我打下的局面,你这个无耻的窃贼!”

    萧综咬牙切齿道。

    “我原想着在魏国慢慢打下基础,等北方稍微安定,再考虑南下,可现在萧纲明显是个疯子,今日谢氏能够无人生还,明日就能是王氏、徐氏,甚至是宗室子弟。”

    马文才不愿和他做这些口舌之争,“魏国因宗室夺权内乱不止、民不聊生,洛阳城血流成河。我也可以对南方坐视不理,这些世族高门对于现在在魏国的来说并没有什么干系,可……”

    可他还是坐立不安了。

    理性告诉他,此时他该做的是静观其变,静候梁国大乱,再趁虚而入。

    就如同他诱惑魏国那些将领大臣的一般,只要等梁国大乱互相残杀了,他们再打着萧综的旗号从豫州南下,一路攻入荆楚之地,即便不能打下梁国,也能趁机夺下大片的沃土。

    湘东王萧绎背后站着的是扎根在荆楚四州的宗室和将门,是萧衍昔日的旧部之后或信任的人马,一旦要率部勤王,那必然是倾巢而出,荆楚必然空虚,若是他们速度够快,益州、巴蜀或许都能一路攻克。

    然而萧纲也并不是寻常人物,继承了东宫政治遗产的他,名义上在梁国有摄政理事的权利,他手中又控制着天子,各地宗室和将领最大的可能是按兵不动,等待两边分出胜负,再根据局势坐收渔人之利。

    如果一开始便群起而攻之,这场动乱反而能很快结束,怕就怕的是一直陷入胶着,建康据城坚守,为了得到胜利,萧绎或许会打着勤王的名号一点点蚕食魏国的领土,先攻占以江州、扬州为首的亲近东宫派官员刺史的州郡,再围住建康。

    荆襄之地水军强大,南梁水道纵横,对魏国可以倚长江之险,对湘东王不过是让他们如鱼得水,一旦真变成这样的局势,整个南方都要陷入战火之中。

    他毕竟是南人,梁国是他的故土,萧家父子可以将整个梁国都视作他们的囊中之物随意摆弄,他却不是萧家父子。

    他曾亲眼见过战争的恐怖,也见过贪婪和权欲会造成的灾祸,无法袖手旁观。

    “你这是何意?”

    萧综用提防戒备的眼神紧紧盯着马文才,“你也想从中分一杯羹?你想打着我的旗号做什么?”

    萧综不愧也是差点成为一方诸侯的人物,下意识想到的都是利益相关。

    “是,我要借你的名号参与到这场角逐之中。”

    马文才微微扬起下巴,向他颔首示意,“今年魏国已经耽误了春种,粮草可能不足,我原本不准备在今年用兵,最好是多等几年,等到梁国一团大乱,再趁机南下夺取可用之地,扩张魏国的领土……”

    “但我现在改变了主意,我会调集可用的粮草,尽早发兵,以白袍军的名义回国勤王。”

    他要的南方,从来是完整而繁盛的领地,而不是一片焦土。

    萧综眼中闪过一抹喜色,这喜色并没有被马文才错过。

    “我们可以等得,甚至萧绎还能将这战事拖上好多年,对建康围而不攻,一点点扩大自己的地盘和权势,但建康之中的陛下,或许已经等不了多久了。”

    马文才并不准备给萧综可趁之机。

    “我来告知你此事,并不是要你同意什么,而是告诉你,无论你是生是死,这件事都无法被阻挡。你活着,我用你的名号攻回梁国;你死了,我找个人扮成你,依旧用你的名号攻回梁国……”

    萧综听他话中的意思,并不准备让自己亲自领军回去,惊慌失措道:“你不准备放我回国?!”

    他终于急了。

    听到父皇有可能被苛待,萧综心慌意乱。“马文才,你不是想要荆楚么?若你愿意放我回去,让陈庆之以白袍军相送、就如你们护送北海王那般,待我能回到建康,我将荆楚十州都给你!”

    萧综知道马文才生性谨慎,怕他不相信,又说:“我可以为你写下誓书、也可以发毒誓,无论你要什么,只要你说,我都允了!”

    “荆楚之地,我大可自得;陈庆之与白袍军乃是梁国的军魂、洛阳的基石,我为何要让他们护送你?”

    马文才不屑道,“你一无名无姓的僧人,若我不回复你的身份,你什么都不是,又用什么和我谈条件?”

    他轻挑眉头,毫无同情之色,“褚向入关时打的是你的名号,那时的你已经是名正言顺的齐太子,攻打洛阳不成反倒葬身水底,在世人的眼中,你已经死了。”

    萧综终于动容,颓然而坐,不甘地问:“你到底要什么?你在这里以胜利者的姿态对我这个失败者步步紧逼,总不能是来炫耀吧!”

    “我对梁国势在必得。五年不成,就是十年,十年不成,就二十年、三十年,若一代不成,便两代、三代……有生之年,我必要完成前人未竟的一统大业。”

    马文才傲然说道,“我可以派兵护送你回建康,然而我不是要荆楚,而是要整个梁国。”

    他眯着眼,表情冷酷而厌恶。

    “做个交易吧,你可以回返建康救出梁主,但成与不成,都与我无关,你若要回复‘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