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所以,想请姜老您,带人替在下修一个坟墓。”

258 呕血身亡() 
五月十八那日; 马文才的人从吴兴到了。

    和马府的人一起来的; 还有会稽太守府对他的赏赐。

    梁山伯最缺少的就是人手,会稽学馆的同窗虽然能干,却大多都是书生; 在对待“刁民”这件事上; 和刚刚踏上仕途的梁山伯一样,缺乏经验。

    牛班头虽然明面上向着梁山伯; 但一来梁山伯一看就命不久矣; 武班的人都想为自己留个后路,不肯卖力得罪人;二来当地大族也确实难缠,不少人还把官府当成挡人好处的恶人,真要动粗; 怕是要引起民变。

    马文才派来的人一到,梁山伯如今两难的局面迎刃而解。

    马文才点了的人本就是马父为马文才准备的干吏; 都是吴兴太守府的能人; 再加上外乡人插手不考虑人情问题; 办事效率自然不必多说。

    梁山伯手下的佐吏看到马文才果然派人来帮着梁山伯了; 可谓又是喜,又是悲。

    喜的是梁山伯确实和马文才是至交好友; 马文才也不因他是庶人身份就轻视他; 相比也不会因为他们是庶人就轻视他们,为马文才效力; 已经是当世极好的条件;

    悲的是梁山伯已经是他们同辈之中少有的佼佼者; 最终也只能落得这个下场; 他们出身尚且不及梁山伯,这路日后又能走到哪里?

    就在这喜悲交加的情绪中,梁山伯终于“油尽灯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去了”。

    梁山伯死时,身边只有马文才派来的心腹,以及他的同窗佐吏,因为梁山伯生前已经为自己安排好了后事,连钱都已经预备下了,又有马家的人帮忙,这后事办的很快。

    这位鄞县县令病死在任上,用自己的性命为鄞县百姓博出了一个出路,有不少百姓还是感激他的。

    所以梁山伯停灵在鄞县县衙的时候,有不少百姓都来吊唁。

    他没有后人,替他跪送迎人的是身受他大恩的杨家小子杨厚才,以及他的同窗朋友宋载言,守灵的是马家派来的人。

    杨厚才父兄皆因困龙堤而身受不幸,如今早已经做了决定,梁山伯没有子嗣,他会替梁山伯照顾坟茔,他的后人也会世世代代为他守墓,必不让他死后坟前荒草一片。

    在梁山伯停灵那天,府衙里来了几个不速之客,为首的锦衣青年正是在困龙堤上哭倒的张家嫡子。

    他们名义上是来吊唁的,却来意不善。

    他们既不如其他来吊唁的百姓和亲朋故友那样身着麻衣、白衣,也没有带着任何吊唁之物。

    那曾经将梁山伯绑在柱子上的张家子一身张扬的绯袍,径直走到梁山伯的牌位前,冷笑道:

    “你倒是死的痛快,也是,搅了我们的局,还是早些死识时务。”

    “张郎君,所谓人死为大……”

    宋载言被张家公子气得浑身直发抖,站起身准备训斥,却被张家带来的人拉到了一边。

    “来来来,让我看看梁县令的殓衣、棺里安排的可妥当。若还是几块破布,我等少不得要为梁县令添补几件衣裳上路!”

    他猖狂地笑着,在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之前,便让下人拉开了梁山伯的停棺。

    众人何曾见过这样嚣张跋扈之人?当下一个个都惊呆了,眼睁睁地见着那棺材被拉开了一个角,露出躺在棺材里的梁山伯半张脸。

    颜色青黑,面有死气,定是死了无疑。

    合棺之后再开棺是大不吉利,更别说现在还是正午时候,张家人还欲再掀,却见跪在地上的杨厚才发出一声凄厉的吼叫,一头撞在了张家嫡子的身上。

    他是种庄稼的出身,一身好力气,这一下撞的张家郎一个踉跄直接跌倒,他便顺势骑在张家郎的身上,手上还拿着拨弄烧纸火盆的火钳,此时赤着一双眼睛,手中的火钳直指张家郎的眼睛。

    “啊!”

    “厚才,不要冲动!”

    “你敢掀棺材!我和你拼了!”

    他的父亲便死在这人手上,和张家可谓是有杀父之仇。

    连替他报仇的梁山伯也间接是被这人毁伤了身体的,杨厚才对这人的恨意,犹如滔滔江水,永不能停止汹涌。

    “你立刻让你的人离开灵堂,慢一步,我就用钳子烫瞎你的眼睛!”

    “你敢冲撞我?你是忘了你阿爷怎么死的是吧?我告诉你,我会让人打你鞭子,让你……”

    张家郎君恶毒地威胁他,可话还没有说到一半,就看见这莽小子手上的火钳不管不顾地压了下来。

    “好好好,我让我的人走,我让他们走!”

    好汉不吃眼前亏,张家郎知道杨厚才是真得下得去手的,吓得连忙高声大喊,让大闹灵堂的手下先离开府衙。

    宋载言等人对张家郎是怒目而视,马家派来的人等也是气得抄起了竹竿、椅凳等物准备和张家人对峙了,却没想到这小子怒起伤人,竟做得出这种以身护棺的事情。

    “我已经让他们走了,你还不放我走!”

    张家郎嚎叫起来。

    众人看着杨厚才举着火钳的手不住颤抖,眼中也流出两道泪痕,那手离张家郎的眼睛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杨厚才!想想梁县令!想想他为何要放你走,要炸了困龙堤!”

    宋载言高声厉喝。

    “只有留住有用之身,才能图谋日后!”

    杨厚才颤抖的手顿了一下,终于还是不甘地叫了一声,将手中的火钳子抛了,重新红着眼跪在了梁山伯的灵前。

    在众人的怒目和唾骂声中,张家郎灰溜溜地离开了灵堂,走之前自然少不了丢下“走着瞧,让你没有日后”之类的话。

    马文才的心腹之一低头看了棺中的梁山伯一眼,轻轻合上了棺材,走到杨厚才面前:

    “你刚刚得罪了士族,以你的身份,怕是要挨鞭刑。张家人狠毒,说不得这鞭刑下去你就要出事,你想过怎么办吗?”

    杨厚才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我孑然一身,以前既然能逃得过张家的追杀,现在就能逃得过他的鞭子,长者不必替我担忧。”

    那人见他行事看起来鲁莽,头脑却清楚无比,也就知道了他为何不但能在外存活这么久,还能帮着梁山伯一起毁了困龙堤。

    他起了惜才之心,弯下身子,在他耳边悄悄说道:“若没处可逃,可去吴兴马太守府上投奔。我会在县衙后门十步外的槐树下埋下你的盘缠,等此间事了,你且取了盘缠,趁早动身。”

    在杨厚才惊讶的眼神里,在其他围观百姓的议论纷纷声中,这位马家派来的“大人”有条不紊地继续主持着丧事,浑然好像刚刚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

    因为如今天气已经热了,必须尽早入土为安,再加上有张家的插曲,停灵了七日便要下葬。

    梁山伯生前已经定好了墓穴,正在原本龙地的最高之处,被叫做“九龙墟”的那块地上。

    这地方水枯泽困,如果遇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水恐怕还会淹没坟茔,实在算不得什么好地方。

    但梁山伯没有后人,不必担心折了后代气运,此处与他来说又是有莫大关系的地方,也是可以远远“守望”鄞县百姓的地方,即使选择葬在此处,也没有人置喙什么。

    到了送葬那天,鄞县不少得了梁山伯恩惠的百姓都自发出来送灵,护棺的人群一直绵延数十里,那些抬着棺材的人在杨厚才的指点下,沿着梁山伯当年去“放”蛟龙的小路走了一遍,所有的百姓也就陪着棺材一起,将那路走了一遍。

    小路崎岖难走,更有蛇虫不时出没,夜间尚且如此难走,更别说梁山伯当日里是趁夜溜进去的,可见梁山伯意志之坚定、怜惜百姓之心切切。这世上能如此为官者寥寥,不少百姓原本只是凑热闹送灵,到了那淹到腰际的水潭时,已经是沉默而肃穆,更有不少人拭起了眼角的泪水。

    眼前就是恶臭的水潭,却没有人转身离去,一个个卷起了袖子,那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们齐心协力举起了梁山伯的棺材,将他高高抬在肩膀之上,稳稳地踏过了水潭,一步一步朝着“九龙墟”而去。

    待到了坟墓之前,百姓们看到九龙墟下那远处高涨的甬江之水,唏嘘无比。

    今年依旧是多雨时节,甬江比往日水位涨的更高,可因为困龙堤已被摧毁,无论洪讯再怎么凶猛,这处人为使其干枯的死地也必定能蓄足、分走大量的洪流,下游再无洪水泛滥之忧。

    到了此时,真正看到汹涌的江水,这些人才越发念起梁山伯的好来。

    他们开始悔恨他为什么如此早逝,不能在多护庇一方百姓更久一点。

    在坟前吟唱者有之,痛哭者有之,悔恨者有之,至于梁山伯的“在天之灵”有何反应,就不可而知了。

    这一场送灵直到了日落西山,除了杨厚才执意在九龙墟下守墓满四十九天以外,其余人等终于还是渐渐散去。

    待到月黑风高,九龙墟下漆黑不见五指,只见那先前众人趟过的深潭里,从水中钻出一个浑身湿透、身着长衫的青年。

    深潭旁边,几个黑衣之人立刻持着风灯上前接应,取出早就准备好的毯子将他裹上,将他搀扶到岸上。

    在风灯的映照下,那青年的脸色白的像是被墙粉过一般,嘴唇更是毫无白点血色,若是有其他人在这里,必定吓得掉头就跑。

    长相好似“厉鬼”就算了,这青年身上的衣衫还是“左衽”。如今连胡人都汉化了,除了死人,是不会有人穿左衽的衣衫的。

    “有劳诸位了。”

    被搀扶上岸的,正是假死的梁山伯。

    他在棺中被关了一日,无水无食,又累又闷,好不容易等到外面没了声音,终于拉开棺材底下的薄板,沿着事先留下的暗道滑入堤底,一直落入到这处深潭附近,才游了上来。

    这处暗道他已经事先走过了数遍,即使是闭着眼睛也能爬出去,

    之前他对姜老汉说担心士族寻仇、糟蹋他的尸身,所以让老汉的儿子们偷偷在棺下挖了一个暗道,一旦坟墓被人重新开启,震动的力道就会让他的尸身从棺中滚下暗道,落到地底深处去。

    如此一来,知晓内情的人就能收拾从暗处收敛他的尸身,将他重新下葬,不至于让他的尸身被毁。

    姜老汉不知梁山伯是假死,但因为敬佩他的为人,在修坟的时候亲自监工,带着七八个子孙将这坟茔下面修的上窄下宽,一旦棺材落下便正好卡在暗道上方,让人看不出下面的究竟。

    梁山伯将赏赐中的一半都取出作为感谢他们修墓的酬劳。他们都是真正的老实人,许下承诺不会传扬出去,就不会传扬出去。

    “梁大郎,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换上衣服,我们先去不远处的小屋暂歇。”

    接应之人递出干净的衣服,又说道:“公子已经派了游侠儿接应,就在木屋里等候。等他们帮你易容之后,你就用裴家庶子的身份和路引离开会稽,先去吴兴暂住一阵。”

    这里原本葬着不少士族的坟茔,他们的坟被迁走后,困龙堤下留下了不少以前巡逻和守墓人住的废弃屋子,正好给了他们方便。

    梁山伯脱下身上的殓衣,将他们裹进已湿了的毯子里,提在手里,点了点头。

    “好,听从马兄安排。”

    在漆黑的夜色之中,在风灯的指引之下,几人摸索着向着前方而去。

    风灯的光芒闪烁不定,忽暗忽明,众人的脚步也随着风灯的明暗忽走忽停,远远看去,犹如游荡在这片龙地上的幽魂一般。

    待走到一半,梁山伯回过头,定定地看向“九龙墟”上自己的坟茔。

    片刻后,他眼中闪过复杂的神色,终是长叹一口气,头也不回地投身于无边的夜色之中。

259 女儿不红() 
梁山伯的死讯传来时; 祝英台正在制造着假金。

    听到梁山伯的死讯; 她的手只是抖了一下; 之后便稳稳地持住了夹子,夹住了那根陶管,说了句“知道”了。

    但她毕竟不是马文才那样能揣得住事的人; 虽然表面上好像毫无触动; 但明显手中的动作快了许多。

    不过用了平时一半的时间,她就停止了自己的“工作”; 准备离开这座地窖; 回去听祝阿大详细说梁山伯的事。

    在这座“实验室”里; 她过去的所学被她发挥到了最大; 手法的巧妙、无中生有的本事,即使是她现代的老师来了,看了也只会夸她水平“突飞猛进”。

    过去的日子里; 这些技能只不过是她以后找工作的敲门砖,学的不好也不会怎样。可现在,每一个化学公式、每一个被她成功提炼出来的化学元素,都成了能救她命、让她的人生为之逆转的根本。

    假金这种东西; 在现代的化学实验室里可以随意被成绩还可以的学生制作出许多; 但到了这里,因为条件的限制,稳定性不是很好; 尤其她还要炼制出“一船”那么多的假金; 这让她不得不用一种取巧的法子——只有箱子最上面一层的金子是假金; 下面的,不过是用合金溶液渡上金色的废弃金属罢了。

    反正祝家有那么多废铁。

    这个地窖已经成了整个祝家庄最繁忙的地方,每隔一阵子,就会有一个满载着“金子”的箱子被祝家的护卫层层保护着抬出地窖,然后装上船坞里守卫森严的花船。

    祝家所有的船只都被调用了,除了运送这一船假金,还有祝英台的“嫁妆”。这是马文才索要的一半家产,大半要被用来雇佣马文才允诺提供帮助的那些人;

    除此之外,京中要求祝家趁这个机会将过去几年来炼出的铁器全部运送出去,甚至不惜派出一些暗桩乘着空船前来接应。

    如今梁国实在太缺铜铁了,铸造铁钱不过就是时间的事,各地甚至已经为此建起了规模不小的铸币监,只待铁一就位,就会源源不断的铸造出铁钱,弥补现在货币不足的窘境。

    换句话说,祝家庄如今运出去的不是铁,而是钱。

    京中那位既然能提早做下准备,自然有把握能将这些铁变成铁钱。祝英台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