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2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好。”

    祝英台擦了擦鼻尖上冒出来的汗。

    “接下来就得看赵立的选择了。”

    她说罢,随手从脚边捡起一块拳头大的“金子”,颠了颠,摇头又说:“这些假金不能被他碰到。再怎么像,这也是假的,重量首先就不对; 还要劳烦阿兄多费心; 妥善保护好这些金子。”

    这些金子并不是什么稀奇货,正是之前祝英台练习金属置换反应制造出来的“假金”,很多只不过是表面发生了一些变化; 没过几天氧化后就不再这么金亮了。

    之前她炼这些“假金”的时候; 有不少别院里的侍从奴仆之类曾收藏过一两个当玩物; 庄里的人对这种“药金”早已经是见怪不怪。

    “还有那口冷泉。”

    祝英楼哈哈大笑起来。

    “毕竟那可是药引; 是不是?”

    这边祝英楼和祝英台合伙演成了戏; 那边赵立的动作也很快。

    于是当天晚上祝伯元宴请赵立的时候; 他在席上突然说看上了别院中一个侍女,想要带回建康伺候。

    虽然祝伯元脸上露出了“太监也喜欢女人吗”的表情,但还是同意了他的请求。祝家庄本就蓄养有家妓,那侍女不是家妓,可贵客既然提出了要求,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接下来的时间,这位京中的来使似乎是忘了自己来上虞的目的,不但半点都不再催促祝家父子交出祝家女,反倒像是安心住下来了一般,没事就在别院中晃悠,还经常和祝英楼在别院中尴尬的“偶遇”。

    渐渐的,赵立摸清了祝家庄的规律。

    那处地窖是没有人把守的,似乎所有人都知道祝英台在那里炼丹,但因为之前“炸炉”的可怕经历,即使知道也没有人去那里。

    别院里被重兵把守的是偏僻处的一处冷泉。

    那冷泉不大,从地底涌出的泉水原本渐渐汇聚成了一个小池,但如今这个小池的水已经几近干涸了,祝家每隔三天等水积攒的足够多了,会派人将水汲上来,送到地窖那边去。

    而每隔五天左右,地窖那里就会有不少空箱子被人抬进去,然后就有装了东西的箱子出来。

    出来的箱子极沉,往往要六个人一起抬才能抬走,但抬去了何处却没人知道,因为那是祝伯元亲自带着人押走的。

    赵立私下里计算过,如果祝英台说的没有花俏,那祝家每天能炼十斤左右的金子,一斤十八两,每次运出,就是千两黄金!

    有这么多金子,祝伯元何必要投靠主人?就用这些金山开路,就算投靠世上哪个豪强也是够了。

    更别说只要祝英台和那处冷泉还在,永远不愁有金子!

    莫说赵立,就连负责保护赵立的几个侍卫都在这几日的陪同后看出了什么,从此看待祝家上下的目光明显不同。

    终于有一日,赵立寻了个无人的时机,和这几个侍卫商量开了。

    “相信你们也看出来了,这祝家庄背后隐藏的实力,绝不如表面上的这些”

    赵立目光中满是贪婪。

    “主人只想让祝家庄办事,却没想到祝家庄有这么多钱财,如果我们明着去索要,说不得祝家庄第二天就靠着这些金子改旗易帜了,我们也只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说到底,无论那位成不成事,他一个阉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又没有子孙后代,即使得势了也不能往下传,更别说主子身边像他这样的人也不知凡几。

    他能出头只不过是因为从小陪伴的情分和忠心,若说才干能力,他自己也知道自己不算是顶尖的。

    现在不一样了,祝家庄有的,可是一座金山!

    有了那些金子,管谁坐上那个位置,他都能过上神仙一样的日子,也再不必担心失宠后落得个丧家犬一般的下场。

    好在即使赵立再怎么贪心,也知道凭他一个人成不了事,须得拉拢这些人和他一起谋划。

    那几个侍卫也都猜到了什么,此时都大气都不敢出的听着。

    “这祝家庄的祝英台是能炼金的,所以主子才要我们来索要此女。但主子不知道祝英台不但会炼金,还会点石成金。可既然我们知道了,那就是天意,要是什么都不做,岂不是太过可惜?”

    “祝英台炼金要靠这别院中的冷泉做引,所以我刻意放缓了逼迫祝伯元的步子,让这位祝家的嫡女能安心为家里多炼些金子。”

    他用阴沉地目光扫视着京中一起来的侍卫们。

    “我就问你们,想不想谋场泼天的富贵?”

    第二日,深夜。

    当祝伯元接到心腹的通传,说是赵立趁夜来访,意图和他私下一谈时,这位一直喜怒不形于色的庄主,难得的露出一抹喜悦的神色。

    局已经布下,他原本还担心赵立是个忠心的,不但不会上套,还会派人往京中送信,甚至已经吩咐了祝阿大等人做好截杀信使的准备。

    如今看来,这些人倒是用不到了。

    “把他请到静室去。”

    祝伯元满意地摸了摸自己的胡须。

    他没想到自己女儿玩闹一样的兴趣,居然能起到这样的作用。

    可一想到她的倔强和那股折腾的劲儿,祝伯元还是没办法完全放松心神。

    “让英楼转告九娘,安心待嫁!”

    祝伯元觉得是自己之前那句要逐她出家门的话起了作用,她才会转过了脑子,开始听话了。

    “事情没了结之前,我之前说会逐她出家门的话,都不是戏言!”

    ***

    明明约好了是退婚,突然又变成了待嫁?

    收到信的马文才觉得很懵逼。

    哪怕官船已经安然的到达了建康、也完成了所有的手续并得到了国子学学官们的迎接,马文才还是处在经常走神的状态中。

    离开会稽久了,就像是离着他前世的命运越来越远,有时候马文才甚至生出就这么当做什么都没发生过,就这么过下去也不错的想法。

    但很快的,现实总是会提醒他,他还有无数的计划、无数的谋算,他需要人,需要钱财,需要更多的“势”

    他是个没办法“闲”下来的人。

    富贵才养闲人,他现在离“富贵”还远得很。

    “英台把药给谁了?”

    看着祝家送来的信,马文才的脑子里一遍遍思考着所有的可能。

    直到他想到了梁山伯,想到了梁山伯的前世之死。

    说起来,他在前世是没见过梁山伯的,他知道这个人的时候,他已经死了有一阵子了。

    大概是他在当地当官当得不错,呕血而亡后县中不少百姓都去相送,官声不错加名声不错,越发就显得他像是个夺人之爱的小人。

    这辈子,他已经和梁山伯成了朋友,自然知道梁山伯的身体绝没有那么差,更非那种动不动“呕血”的心胸狭小之人。

    所以梁山伯上辈子到底是怎么死的,实在是存疑。

    根据马文才的推断,上辈子梁山伯会英年早逝,要么是他得到了“册簿”被临川王的人杀人灭口,要么就是祝家庄发现这小子对祝英台有痴心妄想之心,暗中下了毒手。

    无论是哪一种,梁山伯的死都是人为。

    这辈子,梁山伯根本不知道祝英台是女人,什么痴心妄想也都是浮云,祝家下手是京中的命令,有他的“提点”,祝家一时半会不会再倾斜到那方去,总会想办法拖延。

    他相信以梁山伯的能力,坐稳鄞县县令的位置只是时间的事情。

    但如果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梁山伯以自己能力解决不了的事情呢?如果梁山伯向祝英台求助了呢?

    以祝英台的性格,会做出什么选择根本不用想就知道。

    “细雨,我让你安排在鄞县注意梁山伯安全的人有回信吗?”

    马文才沉着脸问细雨。

    “之前的信上说梁山伯正在催债,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细雨回禀道。

    “之后的信因为路途遥远,还在路上,恐怕还要几天才能到。”

    现在马文才最大的问题就是距离太远,无论是祝英台还是梁山伯,他都鞭长莫及,即使有游侠儿的渠道送信,也得花费不少时间才能得到他们的消息。

    握着祝家送来的信函,马文才闭目沉思。

    他想到浮山堰,想到两辈子最后都沦为独子的傅歧,想到那些本应该改变最后却都又回到原本脉络上的事情。

    如果药给了梁山伯,那无论如何,梁山伯都是要“呕血而亡”不可了。

    “如果上天让所有的事都不能改变”

    马文才睁开了眼。

    已经有了决定的他抚着信中“待嫁”二字,眼神中满是疯狂的神色。

    “那我就让一切按我的意思重演!”

254 又见故人() 
南梁的国子学建在建康东南的御街上,属于内城; 因为国子学中有不少宗室和官宦子弟就读; 所以若无牌引而擅闯者,立斩不赦。鳳/凰/ 更新快 无弹窗 请搜索f/h/xiao/shuo/

    即便是马文才等人握有会稽学馆开具的书引; 又有谢举和中书省的手令,他们也不能轻易进入国子学。

    不过还好马文才他们来的并不是最早的,吴兴和吴郡的学生比他们早来两日,国子学里已经安排了专人接待。

    梁帝继位时,首开五馆。当时国子学还没有重开,五馆中尚有不少士生,可惜到了天监七年; 皇帝下诏重修国子学,于是皇子宗亲王侯大臣的子弟都纷纷入国子学就读,五馆彻底沦为庶人晋身之所。

    不光是五馆会分“士生”、“庶生”,即便是在国子学里; 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至少马文才上辈子拼了命的读书,也从未踏入过第一等“甲科”教学所在的临雍殿; 因为临雍殿只授皇室贵胄,寻常人只能看到临雍殿的屋角;

    第二等的“高第” 是甲科之下最高等; 这几乎是“灼然门第”的专属,名门中的名门诸如“王谢子弟”们就在高第所在的象仪殿就读。

    而马文才; 前世一直在第三等的“清茂”上徘徊。

    梁帝好文; 他的文才学识超人; 即使是当世大儒也推崇备至; 所以梁国也是文风鼎盛,且不说宗室子弟超然与外,就是国子学中,惊才绝艳之辈也比比皆是,若不是马文才选择了走“天子门生”这个路子,即便这一世他重入国子学,依然还是会落得泯然众人矣的结果。

    国子学可不是会稽学馆,你的射策做的再好,士族根本就不关心这些。

    旁的不说,就连国子学里负责接应他们的专员,都是士族出身。

    跟随着前方的白衣学官缓缓步入国子学,除了马文才以外的所有人都很紧张,尤其是徐之敬。

    若是从前,他自然也能从容,可现在他已经是庶人了。

    国子学一百多学生,没有一个是寒门出身,如果他之前还没有意识到这代表着什么,那现在白衣学官连看都不看他一眼,就明明白白的彰示出了国子学的学风。

    “莫担心。”

    一直站在他身侧的褚向看出了他的不安,轻声同他说道:“我们是天子门生,不和他们一起上课。只要在陛下面前出彩,何须担心别人的刁难?”

    他话虽如此说,可眉间的愁绪却比徐之敬丝毫少不了多少。

    在会稽学馆出类拔萃当然是没事,可就就这么明晃晃的出现在天子眼前,他的身份一定是瞒不住的。

    到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说不清楚。

    走到一处影壁前,这学官突然停下了脚步,身后跟着的傅歧和孔笙只顾着看学官,没注意脚下,顿时崴了脚晃了晃身子,朝着台阶下扑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就站在他们身边的马文才一手一个,将两个就要摔得一身青苔的同窗提溜了回来,手下猛然用力,又让他们重新站稳了身子。

    见马文才连身子都没颤一下,那学官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不禁问道:“敢问这位郎君,以前是来过国子学?”

    这道影壁前的路看起来是平的,其实有个小斜坡,很多第一次来的人没注意都会在这里崴了脚或干脆摔上一跤。

    因为有高低差,下层积水青苔遍布,摔上一下就是一身青灰色的苔泥。

    能在国子学读书的都是非富即贵,引领者当然会将这些危险处一一指了出来,那学官刻意不说,自然不是忘了,而是有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即便是国子学里,也是有派系之分的,更别说对待他们这些“走后门”的外来者。

    “并无。”

    马文才淡淡地说,“我只是比较仔细罢了。”

    上辈子马文才出身平庸,便在这里丢过面子,就学第一日一身泥泞,如今重来一次,自然不会让自己再这般狼狈,也不会让友人们也如此狼狈。

    好在徐之敬和褚向在后面说话,没中了招,否则他只有两只手,还拉不回那么多人。

    “你既然是带路,怎么能把我们往沟里带?!”

    傅歧站稳了身子,看着那斜坡就知道他是故意的,瞪着眼斥道:“万一摔断了腿脚,你负责吗?!”

    岂料那白衣学官半点惶恐的神色都没有,反倒嗤笑起他们来。

    “路都不会走的‘天子门生’,还要谁负责?先管好自己吧。”

    “你!”

    傅歧还想再说,被孔笙一把拉住,对他摇了摇头。

    “看你这样子,是对我不满?那好,麻烦你们自己去万流阁吧。”

    白衣学官像是正等着这个,冷哼着拂袖而去。

    见那学官说走就走,傅歧也傻了眼。

    “你啊,太冲动,太冲动!”

    孔笙拉着傅歧的袖子,又是叹气,又是跺脚。

    “这里是国子学,又不是会稽学馆,他这一走,我们怎么找得到地方!”

    就在里面这么胡乱走,万一冲撞到皇子们读书的地方,说不定就被人当可疑之人当场砍了。

    “看样子,国子学并不欢迎我们这些五馆出身的学生。”

    褚向愁闷地环顾四周。

    “这里这么偏僻,他有意将我们抛在这里,就是等着看我们的笑话。”

    “这,接下来怎么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