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爱马文才》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人都爱马文才- 第2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小时候一直被拿来与阿兄比较,有时候想着要是我是独子就好了,我现在就要成独子了,可实在是害怕,害怕的连眼睛都不敢闭上……”

    “是不是我小时候的那些胡思乱想,给哪里的神灵听到了?”

    他颤抖着身子,哽咽几不能语。

    “我现在想反悔了,还来不来得及?……要不把我的命拿去吧,让我兄长成为独子,他比我更有用。”

    傅歧无声地流着眼泪,看向马文才。

    “你是独子,你告诉我,我以后该怎么办?”

    独子。

    独子。

    身为独子的马文才心中一紧。

    他没有再安慰开解傅歧什么,反倒将将自己环抱了起来,倚靠在墙上,闭目不语。

    前尘往事,皆上心头。

    “我从小是独子,你若问我独子是什么感受,我倒不知道该如何答你。”

    “你问我身为独子,该如何顶起门户,荣耀家门,我还没有做到,我也不知道该如何答你。”

    “我只知道,若我死不逢时……”

    他睁开眼,看向傅歧。

    “我的母亲会发疯,她会抱着我每一件用过的东西哭泣,直到眼泪哭干,眼睛哭瞎,直到每次听到我的名字都会尖啸,她会假装我还活着,直到逼疯身边每一个人……”

    再无欢颜。

    “我的父亲会两鬓染霜,以前因我有多骄傲自得,如今就会有多少悔恨痛苦。他不会似我的母亲那般凄厉哭叫、沉溺于疯癫之中自欺欺人,而是一边装作若无其事地照顾我的母亲,一边低声下气、寻遍同僚……”

    想尽办法恢复我的名誉,却永不能如愿。

    几千年后,人人提起马文才,依旧是唾弃不已。

    “从此以后,节日的喜庆、儿孙的欢闹、同僚的羡慕、邻里的祝福,都与他们无关。”

    “从此以后,他们老无所依,病无所助,绝嗣香火,无人能记。”

    傅歧被马文才语气中的悲凉所震慑,连眼泪都不再流淌,只怔怔地看着他。

    “你该庆幸你家还有你这个儿子,你的父母不必面对这样的枯寂。”

    马文才像是对待被宠坏了的孩子一般冷漠地说着。

    “你问我独子?你何不去问问父母双亡的梁山伯?”

    这一刻的他,陌生到让傅歧心惊肉跳。

    “失去父母的孩子可以长大,但失去孩子的父母,是怎么都过不去的。”

    作者有话要说:  想起计划生育下的那么多失独家庭,一时有感,希望没有坏了大家的情绪。

    所以有时候觉得自己有什么坎过不去,想要轻贱自己的性命时,想一想将你拉扯到这么大的父母。你可以不必为了儿女而活,但你必须为了你的父母而活,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重来和选择的机会。我每每遇到难过的坎,都会和我妈妈通通电话,不是诉苦,而是提醒自己,生命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你已经是很多人的支柱。

    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总之,与君共勉吧。

第214章 门当户对() 
马文才走了; 祝英台觉得很无聊。

    往日里在学馆学习那些经史文章,虽然很多时候也让身为现代人的祝英台觉得很无聊; 但正因为见的多而学得少,这种无聊也是可以被排解的。

    更别说那时候还有三五好友; 每日里总是有做不完的事; 哪怕是和祝家庄的部曲(尤其是领头那个)斗智斗勇,也很有趣。

    马文才用“受伤”的理由拖延了她去建康赴任的时间,东宫再怎么缺人; 也不会逼迫一个受伤的人立刻上任。

    他是想用这种办法与祝家庄达成某种约定; 让祝英台既能保留“九娘子”的身份,也能保留“祝小郎”的身份; 顺便在这“远遁”的时间里; 救下傅歧的兄弟。

    祝英台是一个对于政治、计谋敏锐度都不高的人; 有时候甚至说有些蠢笨,但因为她相信马文才; 相信傅歧、傅异,所以即使她再怎么想借这次火灾将计就计“死了”抽身离开,就因为马文才说她是祝小郎才更有用,她就任凭马文才去和祝家庄斡旋; 去为傅异换回一线生机。

    现在她藏在客店里,连大门都很少迈出,身边既没有半夏,也没有祝家部曲,从穿越之初到现在; 祝英台终于得偿所愿,过上了没有庄人左右环绕的日子,却让祝英台有种空落落的不踏实。

    她开始殷切的希望梁山伯的到来,带她离开这一潭死水般的日子。

    祝英台藏在客店里的第六天,细雨和梁山伯一起来了。

    学馆里再过两天就要选拔门生,马文才实在抽不出身下山,也不能让褚向看出破绽,只能让细雨过来。

    细雨用一种胶质为祝英台画了眉,点了麻子,又给了她一瓶有些气味的油,告诉她只有这种油能把这些黑胶洗掉,只要她想恢复容貌了就可以用这瓶油。

    除此之外,他还给了祝英台装了垫肩的衣服、能将皮肤变黄的赭粉,以及一切乔扮的道具,细细教导祝英台怎么使用。

    这是祝英台第一次接触到“易容术”,惊讶的根本顾不上这些东西会不会损害她的皮肤,当即就在细雨的教导下乔装打扮了起来。

    等她全部涂抹完后穿上带着垫肩的夹衣揽镜自照,镜子里的经变成了一个眉间狭窄、尖嘴猴腮、满脸麻子的矮小青年,就连她自己都认不出自己来。

    “你,你这是神技啊!”

    祝英台惊叹着抚摸自己的脸,对于自己变丑这一事实毫不在意。

    “难怪每次马文才没睡好你只要在他脸上这么一折腾,他就一点都看不出熬过夜了!”

    “都是些雕虫小技。”

    细雨笑笑,又说:“主人安排的侍卫就在后门,他会一路保护你们的安全。”

    梁山伯左肩的伤还没全好,傅歧那一下实在是将他伤的不轻,好在他也知道傅歧的性子和他那时候的心情,若换了别人,说不定被当垫脚石的这一下已经彻底友尽了。

    更别说他从二楼跳下来的时候又伤了右脚的脚踝,现在走路都不太利索,其实并不适合长途跋涉。

    他原本是该留在学馆里多养一会儿伤的,但也许是“祝英台”差点被烧死在朝露楼的场面让他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一想到祝英□□自留在这里可能有危险,他就硬扛着要将她带走。

    不是说马文才管不到祝英台,而是对于马文才来说,心里装的事太多,祝英台只是所有事情中比较重要的一个,还完全达不到让马文才心心念念的地步。

    见梁山伯走路还有点一瘸一拐,祝英台也很担心。

    “你都这样了,要不再留几天?”

    祝英台站在门口,有些迟疑地问。

    “我没关系的,多住几天也行。”

    “我前几天就该到任了。”

    梁山伯怕祝英台多想,“已经耽误了春耕,要不是我受了点伤,现在已经在鄞县了。”

    “都是我连累了你……”

    祝英台想到祝家人为了她放的火,让不少人受了伤,甚至间接让傅异的兄长吸了太多烟气而不能活,不由得心情低落。

    偏偏马文才慎重地叮嘱过她对任何人都不能说这件事,就让那些黑衣人背上黑锅。

    这种“善意的谎言”不但让祝英台不能对别人倾诉心中的内疚,甚至还违背祝英台做人的原则,一想到这件事,她的内心里就有种莫名的恐慌。

    “怎么能说是连累,你在朝露楼大摆筵席时,可是让我在学馆里很是露了一把脸。”

    梁山伯笑着说,“要不是你,谢使君怎么能注意到我这么一个小小的庶人?说起来我还要谢谢你。”

    “那是因为你本来就很好。”

    祝英台一本正经地说。

    “正因为你本来就是个优秀的人,所以即使是庶人的出身也掩盖不了你的长处,总会有人发现。”

    梁山伯被祝英台说的脸上有些发热,不自然地转过头去。

    他不明白祝家那样的环境,怎么能养出祝英台这样“直率”的性格,尤其在见过祝英楼那种自命不凡的高傲后,祝英台这样的简直就像是从外面抱养来的一般。

    尤其是这种夸奖人的直接,让已经习惯了谦逊的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

    说话间,两人已经到了后门,梁山伯是收了学馆丙科的几个学生去做吏员的,原本就租了一辆骡车,现在这牛车正好被他和祝英台用了,连车夫都不用请,马文才派来的侍卫还会套车赶车。

    只是梁山伯没想到要带祝英台一起去赴任,所以租的车是很简陋的那种,和祝家庄的完全不能比,车厢都没有车围和其他装饰,完全是敞开的。

    车上丢着几个大包裹,一看就是梁山伯去上任的家当,而祝英台是被马文擦匆匆接出来的,只带着一个包裹还是马文才准备的,比起梁山伯的家当,祝英台的行李简直少得可怜。

    祝英台一见到那骡车就呆住了,在她印象里,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这种车似乎都是拿来拉货的,偏偏梁山伯很自然地爬了上去,又对她伸出手来。

    “上来啊,愣着做什么?”

    祝英台跟着爬上了车,发现自己屁//股下面垫着不少茅草和软藤,倒没有那么硌人,只是骡车跑起来的时候还是很颠簸,有好几次祝英台全靠抓着车板才没有被颠簸的路面掀下去。

    于是这一路上,她都打起了精神,就怕一放松就会滚下车。

    梁山伯上了车就开始拿着细草在编着什么,几乎没有跟祝英台搭话,后者从一开始战战兢兢到后来随着颠簸竟然也习惯了起来,终于有精力放松心神欣赏沿路的风景。

    “这骡车,让我感觉像是被村里老大爷买回家去的小媳妇。”

    她坐着骡车叹道:“果然是由奢入俭难呐。”

    “对于不少人来说,乘车才是‘奢’”。

    梁山伯头也不抬地打趣,“就租这一辆车,就提前预支了我一个月的俸禄。”

    “你一个月俸禄多少?”

    祝英台好奇地问。

    “我一年可领粟米七十石,职田一百五十亩。就我一个人用的话,也是足够了,可惜下面还要养人,如今田地没到任也不知什么样……”

    梁山伯叹道,“这年头,若是人穷,给你个官你都当不了。”

    祝英台对古代的计量单位有些头晕,但也知道一石米大概是一百二十五斤左右,就按现代一斤米三块钱算,梁山伯一年的工资才两万六千多块钱,就算是在现代,也算不上什么中产阶级。

    职田只是补贴用的,还得请人去种,离任时又不能带走,属于官府的产业,也难怪梁山伯说租辆车就用了半个月的俸禄。

    祝英台想到马文才能一口气将朝露楼替她包两三天,再想到梁山伯倾其所有也只能租辆车,也难为这两个人出身、价值观乃至于生活习惯都不一样,居然还能成为朋友。

    梁山伯见祝英台不说话,还以为她是为自己俸禄之少震惊了,又怕伤到他的自尊,于是指尖细草飞舞,很快就编出了一枚蝴蝶,

    他将蝴蝶递给祝英台。

    “拿去玩儿吧。”

    “你还有这手艺?”

    祝英台又一次震惊了。

    她以为梁山伯只会木匠手艺,修修凳子桌子什么的。

    “技多不压身,至少饿不死。”

    梁山伯见祝英台没有接过去,有些纳闷地说:“怎么了?草芯很软,不会扎手的。”

    祝英台看着那枚在草茎上展翅欲飞一般的蝴蝶,不知怎么却想到“梁祝”的传说来,心中有些不好的预感,摇着头说:

    “我不喜欢蝴蝶,你能给我编个蚱蜢什么的吗?”

    还有女子不喜欢蝴蝶?

    梁山伯有点疑惑,但一想祝家庄的环境,便好脾气地笑笑,将蝴蝶插在手边的车柱上,重新编了一只螳螂,递给祝英台。

    祝英台接过螳螂在手中把玩着,见梁山伯又低下头去编着什么,不解地问:“你还在编什么?”

    “我之前没想过你会和我一起上任,这车上没准备什么垫子,让你坐我的东西上面,你也会不自在吧?”

    梁山伯低着头忙碌,边编边说:

    “骡车不快,到鄞县还要一天,我给你编几个草垫子坐着,还有些细藤,回头在半路上我要看到有合适的木头就捡上来,在车子两边给你立着,张几张藤帘遮阳挡风。”

    祝英台几乎是张着嘴听完了梁山伯的“计划”,看着他手中已经渐渐成型的草蒲团,再看着车厢里那些细藤条,她在感动友人为她所做的一切的同时,也莫名地产生了一种荒谬的感觉。

    如果她没有穿越,如果现在坐在这里的是那位真正的祝九娘,她真的会爱上面前的这位梁山伯么?

    如果梁山伯和祝英台相爱了,且没有人阻碍,两人就此成了家、走到了一起……

    祝英台真的能如她这般坐在骡车上,坐着草垫子,讨论着一年七十石的俸禄可以买几匹布,驾几次车?

    “你觉得……”

    在祝英台意识过来之前,她已经不由自主地问出了口。

    “高门女嫁穷小子,能长久吗?”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高门女嫁穷小子,能长久吗?”

    马文才:(捶胸顿足)我才走了几天,女儿就要跟人跑了啊啊啊啊!

    祝英台:(尔康手)马爸爸你听我解释,我不是替自己问的,哎哟我是替祝英台问的,哎哟不是我问的不是我,是祝英台,那个,马爸爸,你听我解释啊,马爸爸……

    祝英楼:(拔剑)你们都给我出来!

第215章 风花雪月() 
梁山伯原本很开心。

    哪怕知道祝英台只是没办法才跟自己一去赴任; 哪怕知道马文才只要一声召唤她就会回去,可此时他们坐在驶往未来的马车上; 吹拂着轻风,迎面扑来着草香; 还是让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欣喜。

    不是和其他人; 只有他们两个人。

    可祝英台的一句话,彻底让他从幻想中回到了现实。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他以为祝英台看透了他内心里那些卑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