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9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西拉木轮河的岸边,也就是蒙古人的左翼到商团军的前进方阵,这一片区域相当的混乱,大量的骑兵来回跑动,方阵斜切向河边,把不少骑兵挡到了西边,很多骑兵向西北方向跑,又要面对迎头上来的猎骑兵,更北方则是大量的骑兵在汇集,不停的有人吹角,更远处蒙古人的右翼兵马动了,跑的很快,发出轰鸣声,几千上万匹的战马一起奔跑,有前有后,骑队拉的很散,也很宽,最前头只有几十骑,他们身后的骑兵却越拉越开,形成了几百上千人的正面。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炮组() 
    聂磊看到这里撇了下嘴,他是厚道人,没有多说什么,不过这种场面还是很容易看的出来,察哈尔人都在胆怯和害怕,敢冲在最前头的肯定是被贵族撵出来的,后头的人巴不得躲在队伍后不敢向前,于是把队伍越拉越宽,这种人人都想当滑头的队列在商团军里肯定是不可能的,每个小队和中队都有固定的位置,冲击时何队在前,何队在二排,三排,在哪一排的位置都是规定好的,平时每天都要训练若干次,哪怕是在战斗进行中也要保持队列,所有商团军人都明白,队列是战胜敌人的根本,越是能在混乱中还保持着建制和队列的部队,越容易摘取到胜利的果实。

    不过此时聂磊也没空替蒙古人操心,等杜伏雷停下喘气的当口,聂磊也高声道:“大伙儿记着,辛苦流汗再累也没啥,前方的将士在流血,都和我们穿一样军服的袍泽兄弟,咱们苦累能帮上他们就好。军功属于龙骑兵,属于枪骑兵,属于猎骑兵,更属于我们炮兵,万岁,商团军!”

    “万岁,商团军!”

    所有炮兵都被真正鼓励起了士气,几个军政官擦着汗,骑马在整支炮兵队伍里按聂磊的大致说法鼓动队伍,于是拉着长长的队伍的行进中的炮兵队伍时不时的发出山崩海啸般的万岁声,整支队伍的行动猛然一下子加快了,从远处看,象一条巨大而肥硕的长蛇,蜿蜒曲折,正在奋力游向前方。

    不同之处就是队伍中的那些火炮,保养很好,看起来色泽光亮制造异常精致,而实际上又是异常结实牢固的火炮。

    一门门火炮都是军工司的精心出产,如果说和记最重的是军队,军队最重的兵种其实还是炮兵,养一个枪骑兵的耗费能养三个龙骑兵,原本是能养五个步兵,后来龙骑兵也配了马,于是减为三个,一个枪骑兵需要两到三匹马,厚达七十斤的铁甲,还有马甲,仆役,每天耗费的人的军粮和马粮都相当的多,一个枪骑兵团的耗费是相当惊人的,以和记一年七百万以上的军费开销,枪骑兵团也只养得起两个而已,而炮团也已经有两个,并且很显然在组建第三个或第四个。

    每个炮团的开销又是枪骑兵团的若干倍,人员倒不是太贵,炮兵是技术兵种,和枪骑兵拿一样的饷,不过炮兵不需要重甲,也不需要一人配几匹马,甚至炮兵们马匹数量很少,因为在长途行军时,炮兵是边走边照顾炮车,很难一直骑马行军,多半的人是走一段路上车休息一会,休息一会之后再下地来走,互相轮换行军赶路。

    炮团的昂贵之处就在眼前的这些火炮身上,铜炮相当昂贵,一门四磅炮重七百到九百斤之间,一斤铜就是一两银子,一门炮用铜看起来才值几十两,但帐不是这么算法的。铸炮需要大量的工人,耗费大量的时间,这些都要算在每门炮的成本上头,另外就是以和记军工司的管理水准,还有火器局工匠们的努力,每门炮都得平均耗费三门炮的铜料,甚至更多才能铸造成功。

    失误很难免,浪费也很难免。

    平均每门炮都得几百上千两的成本才铸的出来,然后还得大量购买硝磺木炭还有制造出大量的炮弹,平时训练耗费也大,火炮打的多了炮管就磨损了,这时候金属铸造物的强度可不能与后世比,火炮训练强度大就只能报废,融成铜之后重新铸造,成本又上去一大块。

    但不管怎么紧张,铸炮和训练炮兵的开销军司从来没有节省过,哪怕是最困难的天启四年也是一样。

    铠甲没钱不造了,兵器没钱也不造了,不募新军,不搞大拉练,这都是天启四年时的应对,但炮兵的火炮始终在铸,炮兵的训练也从未停止过。

    炮兵真的是技术兵种,从装填到清膛再到点火,炮长,清膛手,上弹手,装药手,点火手,每门火炮都得最少六个人伺弄。

    想要打放的快,炮组的人就不能少。

    四个人一组的火炮也能打响,但时间要比六人一组的慢的多,战场上杀敌最多才是赢家,为了多杀伤一个人,这边炮组多用两个人也是合算。

    长蛇般的队伍加上一门门火炮,就象是长了脚的蜈蚣一样,张牙舞爪冲向前方。

    前方还在混乱中,但蒙古人显然还是想吃掉方阵,并且挡住枪骑兵和猎骑兵。

    炮兵们眼看前方,不顾自己满头汗水,起劲的向前赶着,炮兵阵地早就测算过了,能覆盖很广泛的距离,近百门火炮陆续发射时的场景,想想都叫激动的全身打摆子。

    ……

    巴特尔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中有明显的火药打放后的味道,有些呛鼻子,可是感觉很好闻。

    蒙古人以前没闻过这种味,可是并不排斥,巴特尔甚至感觉挺好闻的。

    战马在飞速奔驰,已经是以最高速向前方奔跑了。

    在巴特尔等人的右手边就是察哈尔左右翼的集结地,大约已经有超过五千人的察哈尔人集结在一起了。

    更多的察哈尔人从东边陆续过来,但被前进方阵挡住不少,小型火炮打放时的砰砰声一直不停,火铳声也是一直没有停过。

    察哈尔人一直有人被打落下马,更多的人只能避到更西边去,那边已经有十几个龙骑兵横阵在欢快的乐曲声中不停向前,距离已经很近,察哈尔人不敢继续往西跑了,马队有人想停,已经感觉到了稍感安全的地方,有人想继续向西跑,因为他们离方阵还近,怕火炮打过来自己莫名其妙就死了。

    很多人拥挤在一起,互相冲撞着,少量散乱的骑兵从南往北跑,也有人从北往南跑,一团混乱。

    因为感觉到了猎骑兵在侧后的威胁,在集结的骑兵终于开始重新整队,这些重新整队的骑兵有想往北跑的,因为从右翼过来万余人的骑队,两边可以会合呼应。

    也有人想往东南跑,那个可怕的方阵往更南边去了,他们想从那里跑回本阵。

    但很多人看到大阵陆续出来一些骑兵,而且也在压向前方的时候,他们知道没有办法返回去,如果擅自逃回,必受严惩,这些骑兵发出惶恐又暴躁的叫喊,因为一时半会的不知道怎么办是好!

    更多的骑兵在号角声中集结起来了,他们面对左右两边的夹击,不过也有很多人在叫骂着,因为先冲上来的枪骑兵一千多人,猎骑兵还不到一千人,这些察哈尔左右翼的骑兵虽然受了挫,东一群西一股的,可是还有一万多人散乱在战场各处,两千人都不到的骑兵,想来夹击他们?

    发出愤怒叫声的多半是牧人,相反那些经历过战争,平时被供养起来以练习技战术为主的蒙古甲兵们反而都是沉默着。

    事实上他们感觉自己这一边处于劣势,而且是相当大的劣势。

    很大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胡乱奔跑的牧民们,毫无意义的胡乱奔跑,后路有相当大一部份被影响了,最少还有两三千人的骑队被方阵一路往西南挤,被切断,攻击,一团混乱。

    跑在纛旗下的只有五六千人,还有大量的牧人在草原上胡乱奔跑着。

    相反对面袭来的千人的骑兵队,队列十分齐整,透着威严和肃杀之气,令人感觉到心惊肉跳,这是杂兵对精锐的感觉,一般的人只看到自己这边人数众多,却完全不明白乌合之众的人数众多毫无意义。

    只有飞驰赶过来的右翼兵马还有些指望,因为也是高速前来救援,队列还算完整,而且士气还不坏,不象此前的兵马攻击方阵时受了挫,队伍变成一团混乱。

    包括塔什海和虎鲁克在内的所有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援兵身上,现在两边的大阵还隔着一段距离,主力大阵不可能一下子猛然都投入,双方都在试探和寻找真正的破绽,和记是想一击必杀,察哈尔人已经只想着拖延战事了吧,应该已经没有必胜的信念和信心,现在只是在下意识的做着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塔什海和虎鲁克已经不是在希望获胜,而是希望能把眼前的危机解除,然后退回大阵之中,获得短暂的安全也是好的。

    开战至此,他们已经完全明白过来,自己这一方与商团军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巴特尔在猎骑兵的队伍之中,他是掌旗的中队长,也就是以前的旗队长的感觉。

    红色的军袍和银色的锁甲配在身上,叫人勇气倍僧,身边全是这样军装和束甲的伙伴,人人都经历过苦训,最少几个月时间吃住在一起,在一起摸爬滚打,从陌不相识到彼此交托性命,这种信任也是团队的认同感在和记的理念中是相当重要的,没有这一点,就不能成为一个团队的一份子。

    巴特尔已经年过四旬,这样的年龄在商团军中原本只能够当辎兵了,甚至辎兵不当军官的话也考虑退伍了,毕竟这支军队成立的时间还短,军队中有大量的青年,又由于占了相当大的地盘之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来帮助官员治理地方。

    和记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统治方式,需要用的人手太多了,退伍军人绝对是地方吏员的最佳补充。

    经受过训练,意志坚强,勇敢尚武,能遵守军纪的人也会对地方官员的命令不打折扣的执行,大量退伍军人成为吏员,会对地方的施政效率有很大的促进。

    可能也会有不合格的军人,但从比例上来说应该是少数。

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弓箭() 
    巴特尔却是四十过后才参的军,并且直接就成为战兵。

    这也是和记政策带来的机遇,在白洪大台吉等人进言之后,出于安抚和招纳蒙古降人中原本甲兵,安定地方和物尽其用的目的,对有志于替和记效力的蒙古甲兵,和记不拘一格的招纳使用,促使其加入到枪骑兵和猎骑兵之中。

    当然也要选择,具有骑术和一定的战斗能力,又能在艰苦训练中适应下来的才会被留下来。

    这些原本的各部贵族身边的甲兵原本就是草原上少数的脱产骑兵,骑射和搏击的底子很强,身体素质也很不错,毕竟他们会容易得到充足的奶食和肉食,比起一般的牧民更强壮,体格更好。

    巴特尔不愿坐食山空,和儿子一起报名参军,儿子被选入到龙骑兵里,他由于休格和技战术都过关,性格也较为坚韧,对艰苦的训练能够承受,虽然年纪大了一些,但丰富的经验弥补了这一点,在通过文化课程之后,授给和记的军官职位。

    在这一点上和记是没有什么忌惮和提防,此前被允许报名的都有初步的审核,对和记心存怨望,或是还有什么瓜葛不清楚的都不被允许报名,报名之后的训练和考核都是汉蒙一体,不存在照顾和倾斜,凭本事报名,就凭本事过关,凭本事当的军官才能叫所有人服气,张瀚绝不会因为要照顾和拉拢一些蒙古人就对他们有所照顾,没有本事混不下来的只能滚蛋,什么尊重传统大局为重这些屁话,在和记商团军里没有半文钱的市场。

    就算现在,巴特尔也感觉自己过去半年多的时间象是做梦一样,他此前也是个小军事贵族,一直跟着阿成台吉混,阿成台吉被大明授了都督同知,巴尔特也沾光混了个卫指挥同知,蒙古贵族多半有大明的武官职位,得了银印腰牌足够吹嘘好一阵子的,等和记一进来,此前的这些东西屁用不顶的,相反不要说和记的军官职位,就是能通过和记的考核成为战兵中的一份子,那也是难得的荣誉了。

    至于辎兵,很多土默特部的牧民,在三四十岁年龄的都报名当了辎兵,也不是那么容易,体格,语言,文化,都有要求,能通过的人大约是五六十分之一,甚至有时候更低,战兵和军官就更少了。

    巴特尔看了看远处的左翼,那边是枪骑兵,通过更难,很多甲兵进去了又被淘汰出来,努力一些的转到龙骑兵去了,还有一些人成了烂泥死狗,又想回青城混饭吃,这一下惨了,直接被关到铜矿去的不少,也有人被弄去放鸭子,或是修路去了。

    看到这些人的教训后,别的甲兵老实了很多,他们原本就是败军之将,不管是土默特还是喀喇沁的或是套部,鄂尔多斯的,都可算是丧家之犬身边的看门狗,原本的台吉们不需要他们了,在和记内只能努力上进,巴特尔在青城安了家,成了猎骑兵军官之后,算是真的住下来了,不然迟早有一天会被清查之后撵出城去,想在青城住,原本土默特小贵族的身份根本就不够看。

    大伙儿都在奋力向前,五个连的猎骑兵还有一部份是此前的尖哨部队,蒙受了一些损失,憋着一股气,全军的猎骑兵大半都在这里了,有一些营连建制的分散在大战场的四处,比如在北边的密林里就有几支连级分遣队,都是以猎骑兵为主的部队。所有猎骑兵都有相当强烈的自豪感,团队的认同感和荣誉感都很强烈。

    此前被迫后退是少见的事,被步兵方阵掩护撤回也感觉憋着愤怒,现在反击的机会到了,所有猎骑兵都死死盯着军旗,同时也有人看着左侧,那边枪骑兵们也冲出来了,而且面对着更多的敌人。

    半里外的察哈尔人也动了,他们从方阵左侧好不容易脱离过来,又有猎骑兵冲杀过来,很多人根本来不及整顿队列了,只能又策马狂奔起来。

    几百人上千人一股的牧民在草原上奔腾起来,象是奔腾的黑色河水,凌乱混杂,被河道与山石随意改换着方向。

    “平举骑枪,侧击!”

    旗号和鼓点声中,所有的猎骑兵们放平了自己手中的骑枪,火药和弹丸早就装填好了,一大股察哈尔骑兵从他们侧边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