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8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骑士们手中多半是铁矛或是长刀,从装备和兵器来看,这象是一支普通的大明边军,从甘肃到蓟镇,到处都是这种穿着破败铠甲和普通兵器的大明边军。

    从兵器来说,明军的武器也差不多是这些骑士手中的样子,只不过保养似乎还要差一些。比起后金兵用的沉重而锐利的精锐兵器相比就差的更远了,完全不具备可比性。

    但眼前这些骑士并不是大明边军,当然更不是女真人,这是一群来自套部的蒙古人。

    其中有好几个台吉,还有带着那颜称号的军事贵族,都有各自的鄂托克,他们的部下多则数千人近万人,少也有过千牧民,他们的甲兵混在一处凑成了这支几百人的精锐部队,也就是由全部披甲组成的“豪华”的骑兵队伍。

    对明军来说这是普通的骑兵,远不及将族的内丁,对女真人来说,这支部队撑死了是某几个牛录的步甲集合,连马甲都不够资格。

    但这已经是这些人能拿出来的全部家底,为了今晚上的会面他们在事前做足了准备,已经把家底掏空。

    在两个月前,和记将要对套部大举动兵的事已经闹到人近皆知,火落赤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当然也没有缩回青海困在一隅之地的打算。青海贫瘠,只有青海湖畔适合放牧,还有叶尔羌人和羌塘各部在不停的给蒙古人找麻烦。

    西边是拉藏汗和卫拉特人的地盘,火落赤在土默特部极盛时想过西进,可惜卜失兔汗在大明的警告下半途缩了回去,把火落赤晾在干滩上。

    现在的局面就是火落赤和额麟臣的联手,套部加上鄂部十万丁是肯定有了,这实力能单挑大明两个镇,并且能找到空档,大抢一通再回来,而两部联手只是等着和记的入侵,并且如临大敌,战战兢兢。

    火落赤不傻,额麟臣也不蠢。

    却图汗部和漠北的消息总会回馈过来的,虽然慢,但越慢的消息就越准。

    和记出动一万多人就把同样兵强马壮的却图汗部彻底消灭,却图汗已经成了傀儡,和他的长子现在就在青城,和顺义王一起作伴。

    漠北三汗也纷纷派出了自己的嫡子们,青城里的蒙古少年很可能就是某个大汗心爱的儿子,却不得不放在青城来当质子。

    还有多尔济不明不白的死,土谢图汗连个屁也不敢放。

    这些消息相加,还有林丹汗的无法寸进,所有的一切都说明了和记是何等恐怖的存在,这样的庞然大物套部根本不是对手,就算加上鄂尔多斯也只是勉强自保。

    火落赤是把希望放在林丹汗身上,数月间连续多次派出使者想突破和记的防线进入东部,当然全部是徒劳无功而返。

    不过从严密的防御来看,似乎和记对林丹汗和察哈尔部在严加防范。

    这就给了火落赤等人希望。

    林丹汗可能也会带来十万大军,加上这边的十万,二十万蒙古骑兵足以令大明九边战栗,和记也未必会比大明九边之力强上多少。

    火落赤等人心中定然还有遗憾。

    如果漠北三部合力,可以又多出十万人,三十万铁骑过处,定然寸草不留!

    可惜也就是想想……所以火落赤终归还是惶恐的,这种惶恐是瞒不了人的,他底下的贵族们就更加惶恐乃至害怕了。

    这种情绪如隐藏的火山,当和记军情司的人暗中出现之后,这座火山就不可遏止的迸发了强烈的火花。

    今晚过来的几乎都是套部的实力派,也有几个鄂部的人,大家都不知道为什么来,这毫无疑问是一种背叛行为,但当人害怕甚至绝望的时候,任何一根稻草都可能被牢牢抓住。

    何况和记这样的庞然大物远远称不上是稻草,恰恰相反,它已经在草原上成长为参天巨木。

    月色之下,马蹄声隐隐传来,几个蒙古人侧耳倾听,他们的脸色变的相当难看。

    这些马蹄声几乎是整齐划一的,说明骑士们控马的动作娴熟而又合拍,说明这是一支久经战场和经历过苦训的精锐骑兵。

    不夸张的说,这样的骑兵步伐,在场的蒙古贵族没有一个能带着部下完成。

    在众人有些惶恐的时候,穿着深红色军服的猎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

    在这一瞬间,很多蒙古贵族几乎想立刻率部逃走。

    猎骑兵的凶名早就传遍了整个草原,他们不仅是在漠北肆虐过,在喀喇沁部,在套部边缘,在扎萨克图部和托辉特部一带,猎骑兵堪称凶名卓著。

    任何一个草原部落都没有办法不忌惮这些凶残的汉人骑兵,他们是残酷凶厉的代言词,甚至就是魔鬼的化身。

    毫无疑问,眼前的就是猎骑兵。

    传闻中那凶残的血色军服,队列之中多如灌木的火枪,还有马首和马腹处悬挂的短铳,还有投掷武器。

    每个猎骑兵都能熟练的掌握着这些兵器,他们在马上打放,一般只有进入二三十步的近距离时才会开火,他们只穿着轻便的锁甲,这样也足够能挡住蒙古人的骑弓轻箭,然后用暴雨般的火力输出把敢于在正面对抗的蒙古人成片的打落下马,当双方互相的一次冲击之后,往往猎骑兵损失有限或是没有损失,而对面的蒙古人却是死伤惨重。

    后来蒙古人没有敢正面对抗了,就算以多打少也不敢,他们会试图用包围和侧击的办法来与猎骑兵对决,到那时候他们又发觉猎骑兵的战法改变了,他们会取下马背上的小型火炮,虽然有效射程很近,但扫射起厚实的骑兵阵列时那些小型火炮用起来不要太爽,几轮炮一打,整个精心准备的骑阵就是一团散沙般的混乱,只能任由猎骑兵们从容的寻找薄弱处,然后又是熟悉的场面,冲锋,火力倾斜,一边倒的胜利和一边倒的失败……

    对猎骑兵的出现,在场的蒙古人几乎都要战栗起来。

    还好,大量的猎骑兵出现在月色下后,保持了相对比较安全的距离,也就是里许开外。

    这个距离对骑兵来说其实真的不远,可是对于蒙古人来说也够用了,最少从骑术上来说猎骑兵们比他们还是有不小差距的,只要大家一轰而散的逃走,除了极少数的倒霉蛋之外,多半都能顺利逃走。

    同时有人注意到,猎骑兵身后有一支杂马组成的骑队,每匹马上都捆缚着木箱,很多人相当专注的看了半天,一直到完全确定不是火炮后才放下心来。

    月色下两个骑士抛下了身后的主力,向着这边策马而来。

    十几个台吉和将领面面相觑,他们鼓足了勇气,也策马迎上去。

    “见过各位尊贵的台吉。”李贵用熟练的蒙语向这些蒙古贵族问好,态度和礼仪都无可挑剔。

    张献忠没有吭声,他的蒙语一般,而且也不屑和这些北虏打交道。

    两个人一个脸上是平和的微笑,另一个则神情高傲。

    蒙古人也不介意,他们更在意的是这两人带来的消息。

    

    书友54076998,谢谢你这几天的连续支持,也谢谢给我打赏,投票的朋友们。

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收获() 
李贵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大军已经动员,在我们出发时,已经分为东西两路,西路军直指后套,目标是断绝你们主力的退路,东路军则越过库布其沙漠,目标就是鄂部的白城,两个钳子形成左右两个箭头,最终的目标是把你们从都思路河到白城和沙城子一带围住,彻底消灭。”

    众多的台吉和蒙古将领都是沉默不语,他们要消化一阵子李贵话语中的信息。

    李贵也知道,他骑在马上稍停了一会儿,叫这些蒙古人好好想想。

    过了片刻之后,李贵才接着道:“相信你们的人也看到了我们的前锋部队,相信我们的决心和意志。这一次军司出动了十万大军,动员的战兵和辎兵人数已经超过了你们的部落丁口数。而且你们和我们谈丁口数是没有意义的,谁都知道双方的战斗力相差很远。不客气的说,我们的枪骑兵一个连足够凿穿你们的万人大阵,最终可能出现的伤亡也是我们的枪骑兵脱力而死,而不是被你们的战士杀死。”

    这是相当严重的侮辱,但在场的蒙古人没有谁显露出怒气。

    因为就事实来生气是没有意义的……谁都知道眼前这个和记的青年军官说的只是最简单的事实。

    “既然这样,为什么召我们这些人过来?”一个台吉沉声道:“就是为了当面折辱我们,和记没有这么闲吧?”

    “而且我们打不过可以走。”另一个台吉恨恨的道:“我们返回青海湖畔,要绕道几千里路,我不相信你们和记的骑兵现在就可以攻到青海湖。”

    李贵展颜一笑,说道:“对头,这就是我们过来的原因。第一我们不想你们逃回青海,那会使我们花费更大的精力和功夫,得不偿失。第二就是我们还有要紧的事情,不想在套部这里耽搁太久时间。”

    第二点令在场的蒙古贵族更加愤怒,他们发觉和记在攻打自己的同时已经在盘算新的敌人,自己这一群人连象样的对手也不能算,比如是打猎,当然打熊和老虎最好,至不济打头鹿或是黄羊,象是兔子,野鸡,狍子,只能算是行猎途中的小小插曲,正餐上来之前的小点心。

    把自己摆在这样屈辱的位子上,在场的蒙古人感觉都是十分的不好。

    还好李贵接着说道:“诸位都是聪明人,所以我没有兜圈子。大家都想过安稳的生活,稳固的地盘和听话的牧民,最好收入上还能有所增加,能过的舒服一些。事实上青城里的台吉们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给他们年金分红,有偿使用大家的土地,所有人都能在青城享福,也可以留在自己的牧场。大家的收入会比现在高上十倍,每个人都能享用汉人最好的器物,漆器,瓷器,丝绸,茶叶,金银饰物,家俱,古董,铁器,凡是汉人有的,各位台吉都能享用到最好的。不必打仗,也没有风险,和记在一天,草原上就安稳平安一天。大家还可以与和记做些生意,获得的利润会更大。”

    大伙儿都是沉默着,李贵也顿了顿,又接着道:“顺义王,炒花台吉,白洪大台吉,银锭台吉,白音台吉,这些都是明证。”

    “我们知道。”一个台吉幽幽的道:“没有这些事儿,你以为我们今天会过来?”

    张献忠撇了撇嘴,李贵趁热打铁道:“打是打不过,跑了我们还会追击,四处躲藏,食睡不安,何必呢。大家都在和记的管制下过好日子不好么?能活着,干吗要寻死?能过的很好,干要过苦日子?”

    一个台吉道:“要我们怎么做?”

    “很简单,当我方大军抵达时,你们要制造混乱,最好派一些人马去榆林和宁夏边镇骚扰。”

    一个台吉震惊道:“你们把大明的边镇也勾结好了?”

    “是协调好了。”李贵微笑道:“大家一起努力,争取用最快的时间把套部和鄂部的麻烦给解决,我们放心,你们安心。”

    “最好能保证不要伤害火落赤和额麟臣的性命。”

    “顺义王和漠北三汗都好好的呢。就算是却图汗,现在也在他的汗城过的好好的。”

    这一下众人都没有什么疑惑了,一个台吉先起誓,接着所有在场的台吉和贵族们都用佛祖或是长生天的名义发誓。

    李贵和张献忠也是一脸诚挚的盟誓,他们知道蒙古人很在意这个,虽然这个时代的蒙古人很注重诺言,当然后世他们也重视,不过如果盟誓之后,一般的蒙古人都不会再背誓了。

    政治人物的节操比普通的牧民要差的多,但几十人当众盟誓的约束力也不小,基本上可以放心。

    “这里有十万两白银。”李贵指指身后,一队杂马驼着银箱开始往这边慢慢走过来,他笑道:“这是给大伙儿的见面礼,大家可以把这银子现在就分掉!”

    场中几乎是轰然一声,所有人都炸了。

    蒙古的台吉有富也有贫,绝大多数也就是守着自己的草场和牧民,手中的财富相当有限。十万现银,在场所有人均分也是一笔庞大的数目,足可以令他们坚定自己的决心,绝不会再有任何反复。

    先盟誓,后分银,这也是张瀚定下来的次序,蒙古人重然诺和要脸面,一开始摆出银子收买的姿态来,可能还会有人恼羞成怒,效果可能恰恰相反。如果盟誓之后再给银子,那就是盟友的馈赠,具有友好的性质而不具有侮辱性,所有人都会欣然收下。

    果然,在场的台吉和贵族们都露出相当兴奋的神情,十万两银子,平分也够叫他们的身家增长不菲的比例,联想到将来可以把牧场租售给和记,自己可以保持领主名义,牧民还是听自己的,只需要纳很少的税就可以过的很舒服了。

    李贵没有说的话,这些蒙古人也是相当的了解……信息交流永远是最重要的事情,和记宽以待人的作风迎来了丰收,这些贵族其实已经打定了投降的主意,开始时的做作只是为了给自己捞取更多的好处,当然也是不叫形象那么难看。

    银箱被打开了,白银在月色下放出柔和的银光。

    所有人脸上都是高兴的神采,还没有正式归附就有这么多好处,和记的好名声并不是假的,这叫有些心思多疑的人更加的放心了。

    “我愿拥戴张大人当我们蒙古人的天可汗。”一个套部的台吉可能读过几本书,看了看眼前的银子,突然一本正经的道:“除了张大人,我们谁也不服。”

    “对,天可汗!”

    “除了张大人,我们谁都不服。”

    一群蒙古人怒吼起来,简直有如在战场上的咆哮。

    张献忠和李贵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完全没有想象过,居然会在这样的场合和地点,在眼前的这一群人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乍听之下简直就是荒唐,接下来两人都若有所思,彼此使着眼色……确实,张瀚是不好建极称帝的,称王也不合适,不管是自立为王或是称帝都会引发与大明的全面战争,现在还远不是时机,最少声望上都还不够。

    如果是称可汗呢?

    那就是自立于华夏的文明体系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