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8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边的空气时,才感觉自己真正的踩在了江南的土地上,又回到了自己十来年前生活的环境之中。

    那时候他顶着兵农学家的光环,诗赋水准也过的去,又是恰翩翩少年,名家之后,家资也称丰饶,在销金窟一般的秦淮河畔照样博得大名,还迎娶了两个当时的名妓回家为妾,不知道使多少所谓的名士眼红……回想起来就象是昨天的事,然而往事毕竟是往事,现在茅元仪回想起当年,也就是“年少轻狂”这四个字的评价了。

    十来年前,当那些长辈这么评价自己的时候,茅元仪记得自己的表情和内心,现在他居然就用当年别人的评价来评判自己了……茅元仪忍不住苦笑起来。

    ……

    时间缓慢而坚定的向前迈动着脚步,转眼间又过去了近一个月的时间。

    新任辽东经略高第早就正式上任,并且开始有所展布,查处了一些贪污的官吏,逮捕问罪,同时分批召见诸将,严明军律,多有警告训斥。

    在十月初的时候,高第打算从山海关出发,到宁远,前屯,锦州,右屯,大凌河城一带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巡查。

    同时高第考虑清楚了十三山上各家势力的陈情,并令赵率教等诸将准备救援十三山,打开后金薄弱的包围圈。

    由于新经略展现出了与孙承宗不同的风格和相对强硬的手腕,诸将都不敢怠慢,接到军令的明军将领开始往锦州一带移动,被调动的有三位加衔总兵,十余名副将和参将和游击将军,兵力超过万人,与此同时有确切的情报,后金方面留在十三山四周的兵力不超过三千人,而且相当的疲惫困乏。

    一队队明军往锦州一带开拔,初冬时黑色和黄色夹杂的道路上挤满了穿着全身绵甲或半身甲的明军将士,一面面红旗在半空中飞舞着。

    天气已经很冷,冷风如小刀一般割在赵率教粗、黑的两手上,他毫不在意,两手仍然是一手控缰,一手按在右侧的腰间。

    这是赵率教的习惯动作,在前年在前屯屯田的时候,在田埂里不小心摔倒过,扭了腰,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恢复。

    眼前是破败的官道和长可及人的枯黄衰草,过于密集的灌木从和一片片的林地,加上倾颓衰败的被放弃的村落,长满了过膝高枯草的荒芜田地,隐隐可见的累累白骨,这很容易叫人联想到几年前明军的惨败。

    当时的赵率教还在宣府闲居,他自己也没有想到过,数年之后,他已经是一个位高权重的加衔总兵了。

    副将朱梅目光阴沉,揉揉冻僵的脸,口吐白气说道:“赵帅,柳河败后,孙阁部再三说我们还不足与虏野战,新经略为何又决定去打十三山?”

    赵率教道:“我去关门领训,高经略说十三山上有精兵超过六千,我们再出动万人,东虏守备兵马不过三千,内外夹击应有胜算。况且,这一次是十三山主动要求出击,我们是从锦州这边配合而已。”

    朱梅会意过来,咧嘴笑道:“就是我们打边鼓,利则进,不利则退。”

    赵率教瞟了这个副手一眼,怪他把话说的太明白了。

    相对辽镇别的总兵,赵率教已经算是有大将之风,屯田不惧辛苦,善抚士卒,遇战敢于争先,沉稳坚毅……但也是能打赢的仗他才想打,柳河之败才在数月之前,明军不善野战的短板暴露无余,孙承宗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而高第这个新经略心中尚有犹疑,在这种时候十三山要主动出击,打破包围圈,说明那边的东虏驻守兵马确实是越来越少……当然是好机会,不过也得看抓这个机会时会不会伤到自己的两手。

    辽镇只打外围,而且用骑兵进行试探性的小规模进攻,小规模的骑兵战来说赵率教和诸将都并不畏怯。

    “也要打给高经略看看。”赵率教淡淡的道:“朝廷花费巨资在辽镇身上,不能叫上头的人都以为咱们是废物。”

    “那是自然。”朱梅等诸将都目露兴奋之色,如果有功劳能抢,还不需要出太多力气冒太大风险,辽镇诸将都不会有太大意见。

    “走快些!”朱梅手中马鞭一挥,吆喝起那些走路慢腾腾的营兵来。

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落雪() 
月光如水,照映在清冷的大地上。

    山间的树木已经掉落光了落叶,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条,在寒夜的冷风吹拂过来时,张牙舞爪,象极了画本上所绘的奇形怪状的妖兽。

    成方和徐名等人都披着甲,眼前大团大团的士兵一样甲胄在身,每人的鼻间都喷着白气,所有人都强忍着没有跺脚或搓手取暖。

    从几个大形的寨子集合,在绵延十余里的大山里调度兵马并不是容易的事,也有赖山上近年来修整了很多山道,可以用战马飞驰,就算这样,在知道朝廷会从锦州往这边派兵配合之后,山上的调度也相当的紧张……但好在还是在约期之前就赶上了。

    和记不仅训练自己不到一个团的战兵,也是在不断的训练着山上其余各部的兵马,同时训练好的军官和士兵也在不断的被派往宽甸或抽调到别的部队,毕竟十三山这里张瀚绝没有大举动作的打算,谁知道后金方面面临粮道被断绝或是被威胁到与蒙古各部的联络通道时会发生什么事……十三山是颗钉子,在发挥作用之前就保持钉子的身份就好。

    但杨二和诸多首领并不是很赞同,他们对平时训练时交出指挥权没有疑惑,也愿意效忠和记,但内心始终还是期盼着能和大明合作,最好就是打通十三山和锦州之间的不到二百里的空白地带,赶走驻防的后金兵,在山脚下开始屯田防御,慢慢修筑一些小型城堡,直到实力足够之后再恢复广宁。

    一方面他们都是广宁人,每当看到山脚下那破坏的城市都感觉心痛无比。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渴盼着建功立业,封官授职,他们多半是世代军户,朝廷官职对他们还有相当的吸引力。

    如果后金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围困兵力,就算是在数十里或百里外再有一支强悍的保护粮道的军队,山上的人也不会有什么想法。但近两个月来,后金方面对和记的贸易额度渐渐降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保护粮道的军队也从极峰时的几千人降到了几个牛录沿途巡逻的水平。

    镇守广宁和十三山一带的兵马也降低到了三千人左右,可能还不足三千人。

    而且大量穿着银色甲胄或是背插小旗穿明甲或暗甲的精锐骑兵不断的离开,补充上来的多半是穿着普通绵甲或是不穿甲的旗丁。

    这种变化是相当明显的,山上的人心也浮动起来,于是有了成方和杨义的关门之行。

    新经略能痛快答应山上的请求,更是叫杨二等人激动,打破包围,清剿那些东虏旗丁,斩首上报,恢复广宁。

    一件件大功似乎唾手可得,哪怕是这样的冬季寒夜,仍是能叫人内心火热。

    “娘的。”杨义慢慢走过来,尽量不叫自己的甲衣发出过大的响动,他嘴里喷着白气,对成方道:“这老天爷,前几天还暖和,猛一下就冷起来了。”

    “要下雪啊。”成方笃定的很,笑眯眯的说着。

    “是要落雪。”杨义皱眉道:“不利大军行动。”

    杨二也走了过来,这几年在山上名义上他是最高首领,又是打行的领袖人物多年,他身上自有一股威仪,身形高大瘦长,蕴含劲力,右手抓紧腰间的战刀,显示出略有些紧张的心理。

    杨二打量着四周,这边的兵马都是和记直属,两千多人的战兵多半穿着扎甲,少量的锁甲和绵甲,还有一些军官穿着厚实的胸甲,在月色之下的冬夜里,闪烁着异样的铁质光芒。

    杨二按刀说道:“今天是十月初三,我们和锦州那边前锋驻屯之处相隔一百七十里,虏兵在锦州和十三山,广宁之间的官道两侧摆开,筑有两道防线,兵营次第排开,虏骑经常出来哨探和射猎,经常与锦州那边的骑兵小规模的交战,双方各有胜负……”

    杨二沉吟道:“这一仗能打,至不济也能叫虏骑主动退走!”

    众人无不感奋,一个首领向着成方和徐名抱拳道:“这几年多亏和记,咱们也当自己是和记的人,就算是朝廷授官,只要张大人一声令下,咱要有推托,就是婊子儿!”

    众人压着笑声跟着这个小团体的首领一起笑出声来,都是一副由衷的高兴模样。

    团副指挥任穆不太高兴,低声道:“瞧这些混蛋的样子,就象是乌纱帽到手一样,也不想想没咱们,他们现在是什么下场!”

    成方横了任穆一眼,这种破坏团结的话可以在心里想一想,说出来就不必要了。

    现在留下来的首领其实都是大浪淘沙的结果,那些首鼠两端不知感激或是心怀异志的家伙,早就被赵立德暗中处理了,或是不小心战死,要么就是不慎失足摔落悬崖了,甚至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拉死了,山上还有两万多人,但多半是屯垦的农兵,战兵的数字被削减了大半,只剩下六千人不到,其中两千来人是和记直属,杨二等人的兵马也是与和记完全一致的编制,还吸纳了相当多和记的军官。

    可以说除了这些首领还有效忠大明的心思外,中层和底层的士兵与和记的人没有什么差别了。

    现在如果成方一声令下,除了杨二靠一直以来的权威和形象能留住一部份人手外,大半的首领估计都保不住自己的部下,哗啦一声人就直接都拉过来了。

    当然没有必要的话成方是不会这么做的……保留杨二等人当牌面也是张瀚的意思,朝廷不太可能会允许一个完全被和记控制的十三山,要真的是那样的话,女真人可以撤走了,接下来围困十三山的应该是辽镇明军。

    “今天已经是初二了。”杨二有些困惑的接着道:“却不曾见丝毫动静啊。”

    山上的兵马是紧急集合的,但也就用了一天不到的时间就集结完毕,又用了半天的时间在西信口这里部署完毕。

    同时派出了少量的精兵,包括骑兵在内,试图对女真人进行渗透和骚扰,这是大规模战事之前的热身准备。

    尖兵们任务完成的相当不错,上半夜时女真人横亘十余里的防线上到处是火光和喊声,厮杀呐喊声不停,下半夜前尖兵披着露水撤回,几乎人人带伤,也有相当的折损,但对女真人的防御体系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有效的牵扯了后金兵的部署和防御体系。

    最少在山道下方和几处小山谷附近,也就是广宁废城的西门郊外这里,女真人部署的实力被严重削弱了。

    虽然对方的将领也会判断是疑兵,但在大规模的袭扰之后,难免得在袭扰最激烈的地方做一些相应的加强部署,成方等人就是利用对方将领的这种心理,在主力将要突袭的地方袭扰程度就轻一些,这也导致了对面的兵力相对变得薄弱。

    “也没有办法。”杨义也站了起来,长时间趴着天又无比寒冷,难免叫人有些难以抵受。他也紧紧捏着腰间的佩刀刀柄,沉声道:“谁叫辽西那边的兵只能走旧官道过来,他们没有越野长途行军的能力。”

    辽西明军确实没有这种能力,象十三山驻军长时间的训练,包括山地步兵的那些艰苦的科目,对辽西明军中的营兵来说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就算是将领内丁也不会主动接受这种艰苦的训练。

    明军更喜欢练习骑马和射术,还有格斗之术,另外就是打熬身体,加强自己的力气和格斗技巧。

    这些都是在打仗时能保命的本事,苦练也很正常。

    但这也使明军完全没有强行军或复杂地形行军的能力……第一是没有这种训练和经历,除非是逃命,第二就是补给能力相当悲剧,如果士兵要背着自己未来十几天内的行粮走路,你就不能指望他们走的太快。

    不管怎样,提前十天的约定,在明军已经在路上走了近十天之后山上才获得确切的消息……主要是后金方面还是试图切断十三山和辽西的联络,对这颗钉子虽然不象以前那么急于拔除,封锁能力也下降了,互通消息还是有很多限制。

    在山上紧急集合又把主力拉下来,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袭扰之后,还是看不到明军主力的影子,这叫杨义等人忍不住的焦躁起来。

    “不要急。”成方反而安慰杨义道:“你我也在军中混过,知道长途行军是怎么回事。不过这一次营兵数量不多,而且主要构成是铁骑营的骑兵,相信还是会很快就赶到的。”

    “好吧。”杨义又趴了下去,过了半天之后说道:“我想还是叫士兵们解除最高戒备等级,可以做一些动作和休息吧?”

    “当然可以。”所有在场的军官异口同声的回答着。

    “落雪了,这对咱们还好,对大明王师怕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了。”杨二没有出声,只是指了指天空,果然,皎洁的月色之下,天启五年冬季的雪花洋洋洒洒的飘落下来。

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雪野() 
曹振彦摊着下半夜到午前的轮值,算算时间足有两个多时辰,相当的辛苦。

    但他没有办法抱怨,他是包衣,就算是十四阿哥的旗鼓包衣,地位也是相当的低下。

    身为十四阿哥的身边人,他和镶黄旗的几个牛录,还有大量的汉人包衣一起被派了过来,这个他无比熟悉,烙印在灵魂深处不敢一日忘怀的地方。

    身手左手侧就是通往广宁的官道,旧日的大道已经彻底废弃了,长满了荒草,路面被长期毁损之后变的更加的坑坑洼洼,在官道的最东端就是广宁城,已经几乎被拆毁了,有一些女真人居住在废城外围,内里到处是尸体和毁弃的房舍,没有人愿意住在其中。

    女真人在官道两侧摆了一个绵延十几里的包围圈,加上崎岖的山势,东西两个口子都被扎了起来,山上来往辽西和去往宽甸的人都是从包围圈里的缝隙穿出去……这是可想而知的事,十几里的地方就摆了几千人,虽然都是骑兵也不可能把包围的口袋扎紧。

    主要原因也是萨哈廉的那次战败,损失了大量的白甲,萨哈廉回去之后受到了老汗的严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