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5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俞咨皋冷笑一声,警告道:“闽海一带,我福建海商甚多,你们为商船护卫,可不要做那打家劫舍的事情,否则的话,本总兵一旦抽出手来,定然将你等剿灭。”

    李平之拜揖道:“在下等绝不敢骚扰福建沿海,甚至若有小股海盗,只要见到了就顺手剿了。有总爷这般名将坐镇,一向对我和记多有关照,我等岂能不识好歹?”

    其实李平之早在月前就亲自去了一趟俞家,一万两白花花的银子绝对是重磅级的贿赂,俞咨皋当然是笑纳了,和记与李国助在海上的事,按现在的情形福建水师根本没有办法管,任是朝廷派人来查也是捉不到他老俞的漏洞,水师精锐全部陷在澎湖,哪有功夫去海上巡逻剿灭海盗?况且和记还是以行商为主,收平安状还有说的出口的理由,最少这几个月海上小股的海盗被剿灭了不少,海面上反而安静许多,缴钱的海商获得了安全,福建官方获得了政绩,沿岸百姓获得了平安,除了被剿的海盗之外,竟然是一个多赢的局面,也真亏和裕升这帮子怎么设计出这么一套办法来。

    俞咨皋此时的敲打,其实更是一种自保,银子都收了,也不会干涉和裕升在海上做的事情,但对上对下都要有个交代,今日表态,也是预留日后朝廷追查时对上交代的余地,否则的话,将来御史诘问时,无可答辩,那麻烦可就大了。

    “此船名镇虏卫号。”李平之对俞咨皋道:“船将行至天津办货,在下将随船北上,就此别过总兵大人了。”

    俞咨皋叹道:“你小子脚底抹油溜了,老夫还不知道要在这澎湖耽搁多久。”

    俞咨皋脸上隐隐有忧色,眼下这局面打是打不下去了,但不知道还要拖多久,师老无功,福州那边的银两不足,物资接济不上,那时候麻烦就大了。

    “总兵大人放心。”李平之突然笑道:“红夷求和的时间不会太久了,最晚也不会超过一个月光景。”

    “啥?”俞咨皋瞪眼道:“你小子凭啥这么说?”

    “红夷占澎湖

    (本章未完,请翻页)就是有枣没枣先搂一竿子,要是铁心想要澎湖,干啥还在大员大兴土木的修筑城堡?彼之人力物力也是有限的,修个堡都是来回的运建筑材料,耗费巨资,如果不是铁心要在大员建立基业,那些龟孙花这冤钱干吗?澎湖这里,简单来说就是讹诈,能骗到手当然好,比大员更理想的位置,进可扼控福建沿海州府,购买生丝货物更方便快捷,退也能保有大员,可谓风水宝地也。既然我朝廷派大军前来攻打,围岛力战,红夷应该见识到我朝廷决心,便是寸土不会让与外人,既然如此,他们知道讹不下来,自然会请求议和,议和之后,也就退兵了。”

    “好小子,说的对!”俞咨皋细细思量片刻,以他三十年官场经验来判断,眼前这山西后生说的一点也不错,当下大喜过望,上前两步,满是老茧的大手重重拍在李平之肩膀上:“小子不错,以后有什么事情,尽管来寻老夫,今日你去了我一块心病,老夫算是欠了你一个人情。”

    李平之被打的龇牙咧嘴,这老头子尽管年近花甲,手上的劲力可不是说笑的,其父毕竟是武学大宗师,这家传的武学真不是耍的,不过李平之心中还是欢喜的,俞咨皋此前一直装模作样,摆出一副高官大将的谱来,此人将门世家,又年高德勋,在福建拥有寻常武将远远追不上的地位,眼下这几巴掌拍的虽疼,也勉强算是建立了真正的私人关系,对将来打起交道来还是很有帮助的……就是不知道到底是刚刚的分析真的替俞总兵释了疑,或是半夜时抬进俞府的一万两银子更叫老总兵欢喜呢?

    ……

    “前方来船停下!”

    “停船,领平安状!”

    李平之和张续文一起站在船头,这艘船是修复的红夷大船,标准的两层盖伦船的形制,船头建有船楼,下置船首炮,也有藏兵的空间,有火铳的铳口,可以叫火铳手于其中和其上打放火枪迎敌。

    船身有三桅,除了主帆前帆后帆,还有三角帆等各种各样的斜帆,光是弄清各种帆的作用就很叫人费一番功夫了。

    船上控制操舵的是杰日涅夫带过来的好手,和裕升也派人在船上充当见习船员和海军军官,一切都是按俄罗斯人的规矩来。

    俄罗斯人在此时是海上二流,但毕竟在波罗的海与荷兰等海上强国学习,杰日涅夫等人又是俄罗斯海上力量中的精英份子,不管是修补还是操、弄这艘船都只是小意思,按杰日涅夫的话来说,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也是有几艘象样的大船,眼下这艘他还瞧不上眼呢。

    不过不管怎样,这艘镇虏卫号被修复成功,又装备了三十门火炮,还有一百多人的陆战人员按正经的海上作战的办法管理训练,这艘船已经成为和裕升海上最强的威慑力量之一……尽管它在荷兰人的舰队中也只是很普通的货色,要不然也不会被大明福建水师用蚁多咬死象的战法给俘虏了。

    (本章完)

第九百二十四章 津港() 
近来和裕升在海上四处撒网,按水域面积放出大量战舰网罗搜捕那些从北边过来的商船,福建本地的商船更是一艘也甭想跑,交纳平安状之后,便是有船一路送到日本或是往南洋的航线上,到了广东外海水面就不关和裕升的事儿了,那边是刘香的地盘。

    由于和裕升做事规矩,收了银子真的办事,剿灭海盗绝不手软,近来闽浙到日本的航线居然变得十分安全,除了天灾没办法,旧有的海盗袭击已经几乎绝迹,是以商船交纳银子领平安状的情形已经十分普遍,从一开始的被打劫了般的心情也转变为向官府纳税差不多的感觉,只是善财难舍,当然还是有不开眼不主动缴纳的家伙……对这些人和裕升当然也不会客气,四处放出来的战舰除了打海盗,对那些规避航线企图蒙混过关的家伙,也是逮着了就重罚,李平之和张续文此番是北上有重要的差事,不过既然在途中碰着了,当然也是绝不会放过。

    眼看那福船还想抢上风逃跑,这边的镇虏号也是毫不客气的开了一炮。

    火光和炮声之中,炮弹在福建前方百步内呼啸而过,那船顿就是吓的降下了船帆。

    这边又是放过去一艘四浆的哨船小艇,将对面的船主给运了过来。

    底下不免是一通训斥,直到那船主哭丧着脸表示愿意多交纳一千两的平安状,当作罚款和抵充炮弹钱,李平之才指示道:“既然这样,放了这东主罢。”

    镇虏号是主力舰,船长是资格最老的郑绍来,这个位子连郑芝龙也没有办法和他争,当下郑绍来笑道:“既然李先生说话,这位东主,赶紧回船,然后派人交纳银子来吧。”

    船主吓的一头冷汗,犹自打躬致谢,张续文有些看不过眼,感觉自己这一伙人和海盗差不多了,当下温言安慰道:“船主莫恼,实在说我们每日行航海上,遇着海盗就打,所费也是不小了。而且兵凶战危,一旦将士有所损伤,抚恤什么的也是很重,所费资财,当然要大家一起出钱,我等出力,船东货主们出钱,是不是这个道理?”

    “正是,正是。”船主擦着脸上的汗,一迭声的答应着。

    “日后出海,”张续文又道:“也不必多雇护卫了,有我们不停的巡查海上,海盗是几乎绝迹了。正经的商船也不敢做那些临时起意抢掠别家商船的勾当了,若是船主你发觉了,可记下之后向我们的人禀报,我等定然会替良善商家当家作主。”

    这一番话说的倒是极有说服力,船主害怕和愤怒的情绪消解了不少,再三致谢后离开了,片刻之后,四千两白银从对面船上取下来,又运回大船。

    郑绍来对李平之道:“这四千并未入帐,怎么办?”

    “放进银舱。”李平之道:“军司那边太缺银子了,我们多送一点,他们便少一些,帐目我回去之后会向行军司财务局交代,会把帐目做起来。”

    郑绍来点头称是,安排人打开甲板下的银仓。

    不少人跑来瞧热闹,银子当然人人都喜欢,特别是超过人们想象之外的大量银两。

    贪欲也是不少人有,不过并没有想着作死打这些银子的主意,每

    (本章未完,请翻页)一分银子都记录在案,行军司有财务局管帐,内情分司的人查帐,军法分司的人监督,不要说底下这些人,就算是常威或是张续文,蒋奎,还有军方的高层,战舰的舰长们,都不要想打这些银子的主意。

    银仓盖打开了,众人不出意料的发出了惊叹声。

    张续文和李平之都是被吸引了一下,船舱是改造过的,将原本的几个炮位空间给取消了,隔断成一个独立的空间,加上原本的小型货舱也连在一起,没有别的用处,只留了一个门,里头满满当当的全部装上了银子。

    台湾那边自己熔出来的五十两一个的银锭,色泽饱满,成色上佳,每锭银子都有雪霜似的毛边,军司那边主要已经在用银币,但对外还是要用银子,台湾那边知道这边银本紧张,干脆就很体贴的熔成大锭银两,些许损耗也是台湾这边自己负责了。

    众人拿眼看去,舱下全是白花花亮眼的大锭银两,一层层一叠叠的,银光灿然,真是令人沉醉。

    哪怕是向来对财帛不放在心里的张续文,此时也是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金银能成为货币流通千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这四千两也是五十一锭的大银。”李平之反而是一脸无所谓,看着人将四千两放进船舱,他转头对张续文笑道:“这倒是省事了,不然那边定然说我们没眼色,带着一堆零碎银子出来做什么。”

    “嗯。”张续文点点头,说道:“舱里是六十万,此前已经经驿传知会军司,估计我们到了天津,应该就会有车队来接了。”

    李平之一脸深思之色的道:“银两数目不少,军司估计会派军情司的人充当护卫,而不是普通的镖行镖师。”

    六十万两银子,就算是和裕升的四**车也得十几辆,还得有大量的护送人员,大明有时候也会发库银出来,都是动员正式的禁军充当护卫,不论如何,一次运送六十万两出来,也实在是罕见的大手笔了。

    李平之和张续文提起车队和护卫的事,当然不是替军司那边操心安全问题,而是实打实的在傲娇和炫耀,他的脸色摆明了就是四个字:来夸我呀!

    张续文吸一口气,无可奈何的道:“常政事已经替你请功了,估计行军司副司官你也到手了,才二十不到的年龄,这般升迁的速度已经够妖孽了,还不是你心思灵动,出的这个平安状的主意,几个月时间咱们就收了六十多万,说实在的我想都不敢想这个数字……”

    李平之一脸得意,挑着眉毛大笑起来。

    平安状的主意当然是李平之这一生最大的骄傲,从四月开始收,三个月时间收了六十万两白银!

    银子数量这么多,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福建水师和荷兰人都陷在澎湖不能动弹,海上商路几乎被和裕升一家给垄断了,这笔银子李家没有收,当然和裕升也不可能收到李家头上,但从北方到闽浙一带,海船只要经过台湾海峡就必然要给和记交银子领平安状,而这个年头除非是从广东沿海出海的,有多少海船能不经过福建和台湾这边?

    郑芝龙十余年时间弄到身家千万,而且养了十来万部下,弄出了一支

    (本章未完,请翻页)几百艘战船的庞大舰队,打的荷兰人也没有办法,这银子打哪来的?除了对日本的贸易路线,就是郑家的船队在海上收保护费收上来的!

    和裕升的执行力可是比郑芝龙那一群海盗要强出百倍,而且这几个月原本也是海贸最旺盛的时期,秋冬时贸易额就会大幅度下调,到时候收益当然也会大为减少。

    不过估计再怎么减少,往下去还是能收入好几十万,因为军司缺银子,台湾那边有贸易利润截留下来支持,估计还是会把大半的银子解送到天津,上交军司。

    这事儿别人且不说,常威当然是最高兴最兴奋的一个,运送银子的镇虏卫号出发之时,常威亲自设宴替张续文李平之和郑绍来等船上的人员送行,酒桌上摆满海鲜,常威频频劝酒,自己也饮了一个酩酊大醉!

    也怪不得常威,这两年来,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太大了!

    “过几日就到天津……”张续文对李平之道:“我往李庄军司亲自汇报,你往皮岛接洽下一批大木上船的时间,等事情都办妥之后,我们再一起离开,我的时间估计是往返需十日左右吧。”

    “十日?”李平之道:“难得回去,不到蒲州看看吗?”

    “父母身体康健,随祖父已经搬到李庄居住,鄙人家眷已经在青城。”张续文笑道:“往蒲州去做什么?”

    李平之没有出声,他已经快成为行军司的高层,按例也要把家属搬到青城居住了,这个时候才有些醒悟过来,短短时间,所有人的生活已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

    六天之后,大船抵达天津港。

    在近海地方又遇着两艘刚下海不久的商船,不过这一次镇虏卫号并没有多事,只是眼看着两条大鱼游走了。

    “跑不了他们的。”郑绍来有些不悦的拽着自家胡须,说道:“到了南边,还得兜住他们。”

    张续文笑道:“你就不带人家已经跑过一回,主动找咱们买平安状?”

    “这倒也是。”郑绍来顿时就是眉开眼笑。

    李平之没有说话,他很紧张的看着港口处,港口里停泊着十来艘船只,这个规模相比于漳州等处简直无法相比,和平户等贸易港口更是天差地远,不过在大明北方,天津已经是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港口,辐射力并不弱,隆庆年间朝廷曾经打算改河漕为海漕,天津也是从长江到北方的终点站,如果当时改漕运之事成功了,天津港这里估计也就不是这般冷清模样了。

    不过李平之注意的并不是港口里那几艘可怜的船只,而是寻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