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透张瀚是不会出屋来的。说起来李慎明也是很佩服,那些塘报都是与战事有关,提起来的各堡、台、墩,在地图上得很费力的才寻的出来,然后配合文字,研判地图……大明的地图粗疏的令人发指,张瀚每次都看的两眼通红,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李慎明曾经笑说,就算是总兵副将这一类带兵的将领,在地图的研究上可能也是远不及张瀚,张瀚的回答则是财帛动人心,若是带兵的将领打赢一仗就有大量的银子可拿,恐怕谁都会上心些。

    “东主,俺办事不力,这铁场掌柜,实在是没脸干下去了。”

    蔡九今日带着十来人出去,后来又分成了三股,他自己身边只带着三人,到各山场路口张贴榜文,和裕升这里待遇好,吃食住处均是高出别处,月钱也比韩家和东山会各家要高出三成左右,当然榜文上没有明写,怕落人口实,但只要有人来询问,蔡九便是将铁场的情形详细与人分说,一个时辰不到就有不少人记录下姓名籍贯,只待找到保人就可以到铁场来试工,局面大好,蔡九正高兴的时候韩家的人来阻拦,蔡九原待平和离开,结果看热闹的人群中一边骂一边冲出几个人来动手,这么一打,自然而然的就成了混战。

    “东主,这里头有文章,估摸着有人想拿咱们当枪来使。”蔡九受的伤不重,不过精神打击不轻。

    “外头的事你先别管了。”张瀚笑道:“赶紧抓住最后这一截的工程,早日开炉。”

    “是,东主放心,十日之内准能出铁水。”

    提起自己的本行,蔡九脸上神色就变得自信多了。

    此后连续多日都是晴天,刚入秋不久,白日气温还是不低,蔡九将所有人手都集中到第一个高炉上,连续赶工,待耐火泥和砖全部都干透之后,炼铁就可以开始了。

    开炉在这个时代不是件简单的事,蔡九专门请了个先生,在铁场里转悠了半天,掐着手指算来算去,最终才定下日子来。

    这些事张瀚也不干涉,只笑着看,算算时间已经是万历四十六年的八月三日,再有十来天就是中秋,他现在想着的只是能在中秋节前赶回新平堡最好。

    在这个时代,他只有常氏这么一个亲人,出来这么久,心中难免有些思念。

    再者李慎明说的也对,往塞外的日程不能再拖下去,和裕升内部的事他一直在整理,算算现在走也不大可能出什么乱子了。这个时代可不象几百年后,几百公里汽车开几个小时就到了……张瀚曾经从北京开车到草场玩,开始的高速路还好,后来的公路和土路就很难走了,可想而知现在这个时候,从张家口出塞,一路要经过多少地方,走多少个部落,估计来回最少得半年时间,行程远而艰难,不宜再耽搁下去。

    预计中的行程当然辛苦,可能也有不小的危险,然而为了未来数十年的丰厚回报,这一趟又是非走不可了。

    八月初时,杨秋带着二十来个精干的人手赶到了铁场,不过一来杨秋就不怎么见踪影,铁场这边的人也不大了解杨秋的角色,自然也不会有人太在意。

    今日就是预计开炉的日子,早晨起,整个铁场内就很忙碌,很多手头没活计的人也围拢在炉子边上,等着开泥塞出铁水,高炉下和耳室都是缭绕着火气和烟雾,扇炉的人此时是最忙碌的,蔡九和一些有经验的老矿工在一旁监管着,防止出现意外情况。

    张瀚出来时也没有人招呼他,只有蒋家兄弟贴身护卫,李大用和张学曾几人昨晚就赶了过来,在矿上住了一晚,李大用对铁场内外的情形赞不绝口,和张瀚这里一比,他的铁场就象个流民乞丐聚集的地方,两边一比相差就太远了。

    人家的夸赞张瀚也只是听着,铁场象他这样搞,成本无形增加了不少,如果出炉的情况不理想,传扬开来,这些东主不会夸他大手笔,反而只会说他是个傻子。

    辰时末刻时,铁场门前又来了十来人,俱是骑马赶来,张瀚远远看到是孙安乐叔侄在前,于是亲自到门前迎接。

    “张东主不必客气。”孙安乐和孙敬亭打量着铁场的情形,两人眼中都有惊异之色。

    不论别人口中说的如何,到底只是耳听,现在算是眼见为实。

    这一处铁场孙安乐和孙敬亭两人都是来过,三四十亩地大小方圆,有几处铁石矿脉算是易开采的,有小河溪流,算是一处不错的地方,原本有一个矿主没有吃的下来,叫灵丘这里的人排挤走了,张瀚也是外来的,只是势力和财力雄强,算是立下脚根来,但孙家叔侄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块地方居然变成现在这样的局面。

    在近两千村民二十来天的劳作下,原本的平地扩大了十倍左右,荒草和灌木都被铲平了,一些山石被推走或是当了筑房的基石,地方从不到四十亩扩大为三百余亩,山道蜿蜒到半山腰,然后顺道直入,眼前就是一片片的房舍,正中间偏向矿脉处就是设定的铁炉区,一个两丈二三高度的铁炉正在冒着黑烟,大片的人群在忙碌着。

    在左侧,则是一片片的房屋,孙家叔侄在这时没空去细看,但远远一看,全是砖瓦房子,房间的间隙中间放在一排排的桌椅凳子,虽然不及进去细看,光是眼前的这个情形,已经足够叫他们惊奇诧异的了。

    张瀚迎过来,孙安乐和孙敬亭怀着异样心思,从马上跳了下来。

    在他们身边还有几个中年汉子,都是东山会的核心股东,这一次也是跟着一起来,各人脸上的神色也是十分异样,大约真没有想到,和裕升的铁场居然是这样的情形。

    各人寒暄了几句,这时铁炉那边一声喊,孙安乐和孙敬亭等人面容一整,孙敬亭道:“出铁水了,张东主,请。”

    张瀚心情也是有些激动,转身带头而行,靠近高炉几十步时就感觉热浪蒸腾,再往近些便是看到炉子中间的泥塞已经被打开,铁水自炉中滚滚流水,顺着预先设好的轨道不停的涌了出来。

第九十一章 留客() 
在场的都是铁矿的老手,铁水流了大约两刻钟多的功夫,待流的差不多了,李大用一脸激动的道:“张东主,这一炉恐怕不止四千斤,怕有近五千斤呢。”

    孙安乐也道:“张东主这一炉铁出的甚好,我看铁水中杂质并不多,锻打出精铁怕也要省不少事情。”

    孙安乐在铁矿最少三十年了,以他的眼光来看,虽然只是铁水,但可能因为炉子的温度高的原故,出来的铁水通红透亮,杂质确实少的多,被他这么一说,各人均是点头。

    张瀚笑着指向高炉一旁的蓄热室,笑道:“我这炉子确实热能较高,而且我用的是焦炭,杂质少是必定的事情。”

    铁水出来,待成型后还要将铁材拿到炭火上加热,然后锻打,去除杂质之后就是从生铁变成了精铁,没有加热锻打这一道程序,生铁里的杂质太多,这样的铁是没有办法出售赚钱的。

    出来的铁水杂质原本就不多,那么锻打时所需要的炭火成本和人力成本自然就大为减少,减下去的当然就是利润,这是很明白的事情,在场的多是铁场的东主,这一层自是明白,当下每个人脸上都露出羡慕的表情。

    出铁的数量多,质量高,张瀚一个新人,居然做的比三十年的老手还强的多,各人看向张瀚的神情时,与刚刚一进门时自然又是不同。

    孙安乐看着张瀚,沉声道:“焦炭很贵啊,一担抵得上三担煤吧?”

    “确实。”张瀚点点头,将各人请到炉子下方去,刚刚是站在炉子上首,整个炉子是和地势相当等高,从侧面一绕,可以看到铁水还在散发红光和热量,另一面的蓄热室则有高炉的三分之一高,一伙矿工正在把蓄热室边上的炭火拨开,原本烧火扇风的人也都散了开来,张瀚指指那些没烧完的焦炭,笑道:“这是烧剩下的焦炭,我算过了,经过蓄热,每炉可以节省三成左右的焦炭,这样算算成本的话,与此前也相差不多,而铁水纯度高,出铁率也高了很多,算来还是赚大了。”

    眼前的蓄热室和焦炭炼铁对孙安乐这样的老矿工都算是新鲜玩意,是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创举,当下孙安乐也不和张瀚客气了,也不嫌热,撩起袍角系在腰间后就凑到蓄热室边上,上上下下的打量着。

    看孙安乐要拿手碰,蔡九在一旁喊道:“不能碰……”

    这话却是说的迟了,孙安乐手一按上去,顿时又是缩了回来,然后手就猛甩了几下。

    有了这蓄热室,炉子的温度变的很高,连带着蓄热室的外墙温度也是极高,张瀚早就算过,炼铁要一千二百度左右的高温,练钢出钢水的话就要一千六百度,目前就是耐火砖和结构还不合格,不过可以慢慢摸索尝试,将来可以不停的出钢,钢价十倍铁价,只要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一炉钢就是半炉银子,利润要大出许多。

    孙安乐被烫了一下,人却哈哈大笑起来。

    孙敬亭此时也是微笑道:“张东主,我叔父怕是很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他紧接着又道:“倒不是为别的,我二叔这一生有大半辈子在铁场上头,能看到有这样的炉子就高兴的紧。”

    孙敬亭是怕张瀚误会东山会有心仿造这种技术,他心里明白,这炉子和蓄热室看着简单,但细微的技术环节张瀚一定会保密的,能叫众人这么近距离的观察,张瀚已经是够大方了。

    张瀚闻言只是微笑,他对孙敬亭印象很好,长身而立,磊落大方,当下一伸手,让着众人道:“时已近午,大家在这里用下便饭吧。”

    “固所愿,不敢辞。”不等旁人说什么,孙敬亭就是抢先答应了下来。

    饭堂就在铁场左侧,到了近前各人才知道刚刚进铁场门的时候看到的只是冰山一侧,因为预备要建五个高炉,另外还要有锻打生铁等各种工序,预计要用的人工在五千以上,五间一排的房舍可住五十人,这样的房子就需得建上一百排之多,好在开辟的地方够大,已经建成了近三十排,里头还有几百个泥瓦匠,大工带着小工,还有一些凿石头的石匠,叮叮当当的不停凿着条石,东山这里别的都缺,连木头也没有,但石头是尽够,房子的底基就用条石,只是要花些工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也是可惜了。

    各人都看了一阵,感受到张瀚的大手笔和充裕的财力,别的不说,这一排屋子连工带费最少要四十两,光是建屋子就得花几千两银子,还不提开矿炼铁每日的耗费,每个炉子搭起来最少也得几千两,算算这铁场还没有赚着一个大子,张瀚往里已经得投了多少银子?

    大头还是各处的关系,虽说张瀚原本就有人脉,但开铁场必定得增加贽敬,不说别的,本地的知县,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加上各房令吏,师爷,巡检,地方总甲,光是灵丘一个地方就得多少开销?

    现在各人看向张瀚时,目光已经变了。这位小爷,就是一座活着的可以移动的银山哪。

    李大用由衷道:“张东主,你真是大手笔。”

    张瀚笑吟吟的道:“李东主见笑了。”

    这时蔡九走过来道:“东主,矿上的饭得了,东主们的酒菜还没有备好,刚刚的人搞错了。”

    他的神色有些不安,蔡九这阵子一门心思用在高炉上,几乎吃饭睡觉都在炉子边上,这铁水顺利出来,蔡九的心思也为之一松,想起这阵子东主就在这里,自己却几乎不理不睬,蔡九心里有些七上八下的不安,加上出了这个差错……

    “这,”张瀚没有发脾气,只向着各人道:“实在抱歉。”

    一个叫曾用贤的东主笑道:“今日是我们叨扰,矿上忙乱,蔡掌柜恐怕也没有顾得上这些事情。”

    这时在各个东主眼中,蔡九的地位都比此前高出来不少,以前众人只当蔡九是个侥幸被贵人赏识的矿工,一脸怯懦和畏畏缩缩,根本走不到人前,不是场面上的人,也不会来事。现在看来,蔡九的缺点竟是优点和长处,人家是不大会交际,可能把这铁场这高炉弄成这般模样,日后肯定是东山这里最大最强的铁场,有这么一个掌柜,就算不大会交际又如何?人说到底还是要有真本事,别的全是虚的。

    蔡九向曾用贤笑笑,感谢对方的好意,不过他还是搓了搓手,不知道眼下这尴尬局面怎么办是好。

    这时有个矿上的医生过来,拿着獾油过来给孙安乐涂抹,这东西倒是每个铁场都有,各个铁场烫伤难免,用这个油抹了可以好的快些,也算当时治疗的特效土方子之一。

    孙安乐手臂处烫伤的厉害,医生一边抹一边啧啧连声,孙安乐却是眉头也没皱一下,只当那手臂不是自己的,他看着张瀚,沉声道:“张东主,矿上吃什么咱们吃什么,还真当自己身娇肉贵了不成?若有哪位东主嫌我说的不好听,那么可以等等,我叔侄只要吃矿上的就行……只一条,酒要好酒,难得叨扰一趟,张东主这里的酒必定是好的,我一定要尝尝。”

    他这么一说,李大用等人虽不大愿意,也只得点头,张学曾一直背着手四处看,脸上满是骄傲的笑容,此时的他什么也不想说,眼前的一切虽不是他的产业,但却出于蒲州张氏的子弟之手,对张学曾这种家族观念特别强烈的人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既然孙会首愿意吃那些寻常饭菜,我也就恭敬不如从命。”张瀚看出孙安乐是那种很有豪气的人,当然豪气背后也有一些说不清楚的东西,眼前的事没准也是一种试探,他没有拒绝,吩咐蔡九叫人上菜。

    各人继续前行,在一排屋子前分别坐下,原本的矿工要么在轮流上值做工,要么就被安排到别的地方去吃,只留下几个当下手,端盆子递菜。

    不一会功夫菜也就上来,装满了几大盆子,三个盆子中装的俱是素菜,初秋时蔬菜的种类还很多,有一盆是茄子,一盆莴苣,一盆却是拍黄瓜,三个菜都是鲜香扑鼻,看着就叫人食指大动。

    中间一盆却是葫芦烧肉,张瀚指着菜盆笑道:“都是些羊下水和猪下水,我这里已经八百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