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5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早就依附十四阿哥,这事也不必慌乱,见步行步就是。”

    若是以前曹世选定然不会与儿子说这些话,但这一次曹振彦从十三山回来,气度神态都大有转变,又是经过死劫百难逃生,曹世选感觉已经可以与儿子说这些以前不能谈及的话题了。

    至于李明礼在侧,这也不必避讳,彼此都信的过。

    “这样下去,”曹振彦道:“数万汉军,怕是要全部成为包衣旗奴了。”

    “差不离。”曹世选叹道:“老汗对汉军是越来越不信任,一年之内,汉军应该是全部编入官庄之内,分给各旗下为包衣种地,少量的人会抬旗成为旗丁,也有将领的精锐会成为旗下披甲,除此之外,剩下的就多半是种地的命了。”

    李明礼想说就算这样,官庄里的包衣好歹是比那些普通的汉人强,汉人也被编庄拘管,劳役比汉军包衣还要重的多,而且动辄犯罪被杀,人身安全也是完全没有保障,汉军包衣多半属于某个牛录之下,甚至是汉军将领或是旗下贵人的私产,对自己的私产这些贵人总是要保护一下的,包衣也是财富,各女真牛录间经常转卖包衣,普通的旗人如果家里有几个包衣,日子也就好过很多,最少有包衣帮着种地,旗人可以练习弓马,在战场上保命和立功的机会也就大的多。

    不过这话也就想想就算了,曹世选看起来对在后金的仕途已经心冷了很多,不象前两年一心想在女真人这边做出一番事业来,因为曹世选有一个理论,曹家在辽镇死活就是这样了,没啥机会再往上,而女真人这边是事业初创,机会当然比在大明那边要大的多,就算将来女真人只建立一个偏安一隅的小国,但以当年渤海国和契丹的例子来看,异族成立的小国渐渐展成中等水准的国家,偏安百年甚至更久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如果曹家能在这样的国家里先占着先机,对后人也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可惜现在看来就算这个国度会有不错的前途,但最少是和汉军和汉人没有关系了,大量的汉军转为包衣旗奴,少量的抬旗成为旗丁,投附的汉军将领还是有不错的政治地位,同时也叫他们管理大量的屯庄,也就是叫这些汉军将领管理他们的旧部,但他们的部下转兵为奴,务农种地,这些汉军将领的地位也就会相应下滑,最少远不及两三年前各自手中掌握兵马的情形了。

    “这个趋势,应该是几个大贝勒和老汗的意思。”曹世选一脸严肃的道:“往下去汉军和汉人的日子会更难过,我们找个地方去躲躲也是好事,明礼,你和我们曹家的关系也不必多说了,我的意思,你回去不要耽搁,我会和你的本主牛录额真说项,你随时准备到我这边来。”

    李明礼打了个千,说道:“多谢老叔照拂,明礼回去后就准备。”

    “这里有五十两银子。”曹世选递了一锭大银给李明礼,说道:“多准备些粮食和应用的物品,连山关那边的屯庄都是新开的地,不比辽中这边熟地多,今年冬天会很难熬。”

    ……

    “我回来了。”暮色降临,屯庄时到处一片黑漆漆的,连牛录额真家里也没有光亮,各家多半都上床或是将要上床,李明礼放下一口袋的粮食,喘了口粗气,对丁家大丫道:“村口还有几袋,我去搬,还有些菜,你随我一起去拿。”

    “哎!”大丫先答应着,接着却拽下毛巾,在门边的铁盆里拧了几把,递给李明礼道:“先擦把脸,看你这一脸的汗。”

    李明礼微微一笑,擦着脸,感觉着脸上毛巾把和冷水带来的清凉,心里有一种喜悦和宁静的感觉。

    他和大丫在今年开春后成了亲,说是成亲,连个炮也没放,现在也没有人有这种心气,旗奴之间通婚要主子允许,李明礼在今春的战事后正式抬旗,成了正红旗底甲喇中的一员旗丁,他的婚事,也就是禀报了牛录章京一声就完事了。

    正红旗和所有的旗一样,分为底甲喇,右翼肩,右翼末,左翼肩,左翼末等五个甲喇,每个甲喇下管的牛录数字并不一定。

    李明礼所属的牛录是属于贝子硕托的世管牛录之一,在经过一系列的战事后,各牛录的女真人都有一定的减损,每个牛录都补进了相当人数的生女真和汉军,这些汉军成了旗人,在历次战事中也被当成旗人使用,后来成立乌真哈和汉八旗时,不少汉人旗丁被划给了汉军八旗,从此世代成为旗人一样看待,在清朝,汉军旗人拥有和满洲旗人一样的政治地位,他们也渐渐视自己为满洲人,汉军与满洲之间可以自由通婚,满洲也视汉军为自己人,这种政治地位和信任就是在辽东这个时候,慢慢的溶入在各个牛录之中的汉军们开始的。

    按说李明礼只能留在牛录之中,安心当他的旗丁,将来混好了也可能成为披甲人,但也很可能早早死在战事或是劳役之中,这个时候的汉军和旗人之间可没有什么交情或是信任,二三百年之后他们的子孙都视对方为自家人,现在这个时候,满洲旗丁视汉人旗丁为旗奴才是常态,稍有不慎就是鞭打斥责,甚至斩,而曹家那样的包衣又比旗奴高出一筹,正经的十四阿哥的户下人,一般的旗人是惹不起的,李明礼思来想去,还是跟着曹家更为稳妥,所以曹世选给他的银子,除了留下几两应急之外,多半就是全部都买了粮食和各种物品,一早晨出去辽阳,故意在外磨蹭了半天,天黑之前才赶回了屯庄村口。

    辽阳的粮价在去年冬天时是最高峰值,一石粮过二十两银,后来有所回落,仍然达到了八两左右一石的价格,这个粮食在大明内地是不可想象的,大明的粮食在百年之间一直很稳定,一般都是在四钱到五钱之间,随着夏税缴纳的时间会有一两钱的价格浮动,北方的粮价要比南方偏高,但京师一带由于储粮充足,粮价一向稳定,进入隆万时期之后粮价开始上浮,特别是北方地区,因为通货膨胀加上天灾,粮价在有些地方也涨到了一两甚至二两一石,最高时也是好几两银子一石,好在大明北方一直有不停的粮食供给线路,不象后金,除了走私路线外就是只能依靠自己,粮价高的匪夷所思,每年冬天都会有大量的人饿死。

第八百八十九章 失约() 
大丫随李明礼一并出去,村口一带并无人踪,只有几条狗在不停的叫唤,李明礼从村口又搬了两袋粮食扛在身上,大丫则是把半包菜搬运回来。

    “这是啥菜,怪沉的?”

    李明礼笑了笑,说道:“都是些咸菜,经的住搁,还有不少盐,连山关那边买这些东西可不方便。肉只有一个猪头,咱明天把它给熏了,也带过去。”

    大丫心疼道:“一个猪头够买半袋粮了吧,你咋这么乱花钱。”

    李明礼道:“银子是曹叔给的,除了这些粮,还买了些农具,我的刀和弓也要整整,剩下的就是买的粮,我寻思你爹身体太弱,给他吃些肉补补,兴许就好了了。”

    大丫眼眶一红,老丁从十三山回来身体就越来越差,近来已经开始咳血,这其实是痨病,不要说没钱治,就算有钱在这时也是治不好的绝症,众人都知道他在熬日子,李明礼舍得买这个猪头,也是想叫老丁走之前能吃几顿好的。

    “就是往连山关路途不怎好走,只有一条官道,破败的厉害……”

    李明礼看大丫要哭出来的样子,便是扯开话题,不叫这丫头太过难受。

    老丁这时扶着妻子出来,听到李明礼的话,接口道:“再难走也要走,我便是死在道上也得走。”

    “咋了?”李明礼道:“你听到什么不好的事?”

    “嗯。”老丁道:“最近城里抄了好多旗人贵人的家,把什么贸易来的好东西都给没收入官了,还有一些家俱什么的,要么砸了要么烧了,咱们各官庄都传开了,说是要与和裕升断绝贸易,不叫他们把大金这边的金银都赚了去。”

    “我说粮价怎又涨了!”李明礼恍然大悟,他近来和曹世选操心曹振彦的事,对别的事不怎么上心,明显的迹象都没有看出来。

    老丁道:“咱们能活下来,就是一年百十万石的和裕升粮食运进来,粮价从二十两一石降到现在四两不到,等夏秋一过,没了野菜野果,又断了粮道,今年一冬你们看要饿死多少人。”

    李明礼道:“兴许明年收成会好?”

    “老天的事,谁能说的准,谁敢打这包票?”老丁脸都咳肿了,还是奋力道:“就算靠天吃饭,也得靠人,咱们去你曹大叔的官庄,好歹有人照应着,不比留在这强?”

    “嗯,那这事就定了。”李明礼搓搓脸,说道:“这两天你好好歇着,咱家今年官庄的粮已经交了,我把这些粮翻晒一下,准备好所有的家当,等曹家一动身,咱就跟着一起走。”

    “全靠你了。”老丁又咳了几声,满怀凄怆的道:“我曾经也是一家之主,现在这个家,就只能靠你一个。”

    李明礼环顾了一下四周,夯土的四面墙空空荡荡,草屋的顶今年还没有翻晒过,一股子烂草的馊味,席子编成的粮屯子里空空荡荡,只有自己刚用曹世选给的银子买的这几包粮,刚刚大丫看到粮食时,脸上的笑容反而令人心悸。

    曾经的过往,何曾想过突然一下子身处在如此的环境之中,又遭遇到眼下的一切?

    李明礼心中升起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他闷声道:“别说这样的话,大伙挣扎着向前奔吧,这世道,能活下来就行。”

    ……

    李明礼准备好一切的时候,曹世选却是了。

    他去见石廷柱之时,正好赶上石廷柱要奉命率部出征,跟着的是贝子岳托和贝子硕托两人统率的两红旗大军,汉军中除了石廷柱外,还有鲍承先和孙得功等汉军将领随行,预计出动女真大兵两千人,汉军也是两千人,均骑马,这一次的任务是出征讨伐巴林部,因为巴林部的囊努克贝勒背盟劫掠,抢了科尔沁部的不少战马和牛羊,杀伤不少牧民,科尔沁的奥巴台吉因此向老汗求援,虽然上次远征蒙古的大军刚回来,努儿哈赤还是决定要出兵。

    石廷柱因此对曹世选道:“我知道你才授了备御,一心要经营官庄避开这边的纷争,这固然很好,不过此次征伐蒙古等于是送军功,好歹你随我走一趟,回来之后授个游击还是有六七成把握的。”

    “这倒也是。”曹世选斟酌一下,慨然道:“既然老兄瞧的起,我当然要跟随左右效力。”

    石廷柱又道:“蒙古近来局面十分不稳,人都说是林丹汗要西迁了,没准往后去我们讨伐蒙古的差事也就这一两回了。”

    曹世选大感兴趣,说道:“林丹汗要跑?”

    “嘿。”石廷柱笑了一声,一脸瞧不起的样子。倒也难怪,他当初可是正经的大明副将,打北虏也不是头一回,对北虏是怎么回事,文官不清楚,武将却是心知肚明。当下便道:“林丹汗自己可不是这么认为,他是感觉蒙古四分五裂,打不过大金这边正因为不能合力,所以这两年一直在敲打东边的部落,把那些台吉都挤到咱们这边来了,看看事有不协,他越发感觉在东边不能得心应手,索性就要举部西迁,说是要把喀喇沁和土默特还有漠北各部都重新收归部下,还有套部,鄂尔多斯,要是叫他做成了,控弦三十万还是有的,可是,他娘的能叫他做成?他过去,咱们不能过去?四贝勒今天就说了,林丹汗真要西迁,一年之内,他亲率数千精兵一路西征过去,不搅的察哈尔部天翻地覆不算完。”

    大约皇太极也没有想到,他的一次西迁就解决了林丹汗这个老麻烦老对头,上天对这个时候的后金简直是眷顾到家了,林丹汗染疾一病呜呼,察哈尔的十来万牧人被林丹汗的大小老婆带着争先恐后的投降,土默特,察哈尔,漠北三部全部降伏,没有了黄金家族后裔出身的全蒙古的大汗,女真人正式成为了草原的主人,这真是运气爆棚的事,不过没有皇太极万里远征,恐怕好运也不会降临到女真人头上,所以说到底,天命还要归于人力。

    “四贝勒向来心志坚韧,”曹世选道:“林丹汗西迁我看也未必能顺畅,听说和裕升在草原上的势力也不小了。”

    “到底怎么样,现在谁也不清楚。”石廷柱道:“不少人都说是夸大其辞,一群商人带着一些护卫,真的能在草原上闯下一大片基业来?这个事,我是不信的。现在要紧的就是咱们先解决这些反复闹事的蒙古台吉们,待林丹汗真的西迁,自毁根基,就是咱们大金要成功的时候到了。这两年老汗就是要解决蒙古的麻烦,一旦收服蒙古,从辽西侧翼至蒙西地界向大明出兵,数千里边墙处处可为战场,就不象辽西这边可以凭一道雄关就把咱们挡在外头那么简单了!”

    石廷柱说这些时,也是满脸的兴奋,眼中显露凶光来。

    曹世选不敢出声,半响后才道:“小儿的事,还望石公在额附面前说项一二。”

    “这事儿好办。”石廷柱大包大揽的道:“令郎刚从十三山回来,这一次蒙古之行就别去了,派他去你的官庄当个百长吧,你们曹家是十四阿哥的户下人,出去管屯庄只要十四阿哥不反对,旁人是不会说太多的。”

    ……

    在曹世选见过石廷柱的十天不到,大股的军马从辽阳等处出发了,又是二十天不到,就绕过广宁之外的草原,直插闹事的巴林部地盘。

    领军的是努儿哈赤孙辈中最擅长带兵的岳托,这是一个二十五岁的青年人,身材魁梧,异常的壮实,肩膀上的肌肉几乎要把衣袍撑爆的感觉,他面容是爱新觉罗家族特有的瓜子脸,肤色较为白皙,最少在渔猎民族来说够白了,但长相是浓眉大眼,又留着很长的连鬓胡须,看起来就给人一种粗豪与细致兼有的感觉。

    岳托一动不动的骑在马上,犹如一座精心雕刻的石像生石雕,他的气质是威风凛凛,粗豪中带着沉静,骑兵跟随在他身后,只有感觉到前方的主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无比的自信,又有年轻人特有的英锐之气,普通人情不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