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4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一个牛录额真向这边的章京打着招呼,脸上也不乏感激之色,刚刚毕竟是这边救了他们一命,蒙古人再废物,人数相差过于悬殊的话,还是很容易将这群人杀光。

    真夷们彼此用满洲话客套了几句,接着便是决定一起去东隘口,正黄旗的人是从义州那边过来的,原本是执行一次护送任务,李永芳日前从锦州一带到义州,应该是去观察一下蒙古那边的动态,这半年来李永芳一直在试图搞定十三山的高层,但效果很差,日前应该是老汗严令他配合代善等人,所以这个抚顺额附不得不临时放下手头的事,再去关注北虏的动向,要与代善汇合之后,禀报了十三山这边的最新动向,才能够再折返回来。

    李永芳本人的实力已经十分有限,当初投降时老奴为了立一个标杆,也是低估了明朝将领的脸皮厚度,以为投降者必然不多,所以不仅将阿巴泰的女儿嫁给李永芳,封其为额附,还将其旧部交给他带领,后来投降的汉军也有不少划给李永芳管带,到天启三年,因为对汉军的策略渐渐转变,李永芳的实力已经不如爱塔等汉军将领,更不必说与佟家这样的假托女真人的投降将领相比了。

    “嘿,原来是李大哥!”

    “曹老弟!”

    李明礼眼睛一亮,罕有的露出些激动之色出来。

    “哈哈,今天真是巧了,居然是李大哥救了我一命。”

    曹振彦飞奔而来,他身上明显也受了伤,而且伤势比李明礼要重些,棉甲不曾再穿,身上的箭袍也是半掩着,只勉强用腰带缠住,不使其脱落就可。身上有些裸露地方都是用绷带缠着,刚包扎完毕后伤口还在渗出鲜血来,不过这点伤势倒不至于使其难受,曹振彦还是十分热情的跑过来,和李明礼抱在一起。

    老丁脸上也露出高兴之色,他见曹振彦没有包衣跟着,自过去牵住了曹振彦的战马,站在李明礼身侧。

    曹振彦在去年年前曾经去拜访过李明礼,老丁当然认得他,如果不是曹振彦送的二十两银子,李明礼和老丁一家未必能熬过去年的寒冬。

    “大哥,小弟这一次要多谢了。”抱见过后,曹振彦作势要跪下拜谢。

    “你现在礼数太多了。”曹振彦这一点有些象正经的旗人了,礼数太多,李明礼无奈摇头,说道:“要不是你去年送银子来,可能我也早就死了,咱俩算是谁也不欠谁的。”

    曹振彦笑嘻嘻的道:“那银子是我爹叫送的,和我没关系。”

    提起曹世选,李明礼正色道:“老叔身体怎么样,还硬朗吧?”

    “还成。”曹振彦看看左右,放低声音道:“我爹原本是世袭指挥,按说最少能授给游击,不过去年他老人家就看出汉军不成了,佟养性自己都自称是女真人,他是总理汉人军民事务,自己都不敢称汉人,哪还敢替汉人军民撑腰,还有爱塔,干脆连名也改了女真名,李额附倒是有心把汉人军民撑起来,可是他现在自己的权势都不行了,大汗只叫他管谍报细作这一块,别的事都不叫他管了。是以咱家去年干脆就转为包衣,名字是不好听,但最少能得实利,十四阿哥对咱们家还成,对我也还过的去,我爹说咱家的前程就在我身上,他自己既然得不了官,干脆就推说身子不好,在家里闲住休息,面子上也好看的多这事儿,你可千万别对外头说。”

    李明礼嘴里答应着,心里却是叹口气,到底是曹家是世袭武官,女真上层为了拉拢明军将领,对他们还是颇为照顾的,他知道曹家虽然转了包衣,但曹世选可以称病不出来做事,这种待遇一般的汉人包衣想也不要想,不要说称病,就算是真病也不可能休息,一直要劳作到死为止,另外曹家的几个子侄都授了官,象曹振彦现在已经是授给炮队教官,后金的炮队因为还没有从大明那边得到铸炮的技术,只有少数的小型火器,但有了这个职份,就并不是普通的包衣,地位其实比汉军的普通军官还要高些,不然的话,以曹振彦的身份,哪能轻易的接近到十四阿哥这样的大汗宠爱的阿哥,并且对他“还过的去”?

    不过李明礼对此并不羡慕,各人有各有人缘法,如果不是他一直没抓住机会,他早就跑回大明那边,最不济也要上十三山,和成方杨义他们汇合在一起,那里才是他该去的地方,才有他的兄弟。

    “我他娘的就是心太软。”李明礼看着傻呵呵站在一边的老丁,也是禁不住骂了自己一句。

    五户连保,加上包衣,还有曹家等对他不错的人家,就是这么形成了一根根绳索,把李明礼牢牢的绑住了。

    “你们怎么会被围了?”李明礼问。

    曹振彦道:“我是赶着到东隘口那边送一封急信,大汗已经出兵,李额附也是急眼了,估计是要催着山上那边赶紧有所动作。”

    李明礼颇为关注的道:“是不是真的拉着内应了?”

    曹振彦道:“近两个月确实渗进去不少细作,连我都往山里去过几回,不过我有辫子,不能深入,也就是进去接应出来的细作,他们是留着头的,装成山里的山民还象个样子,不过要想破山,肯定要有内应等你到了就知道了。”

    果然是到了就知道。

    十三山就是和广宁城几乎连在一起的庞大山脉,当时典籍记录的不多,其实从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山上的情形,在山也能几乎能俯瞰整个广宁城。

    原本是有两条开辟出来的山道,直接进入山中腹地,现在山脚处的道路已经被毁坏的差不多了,可以看的出来,那些蜿蜒盘旋的山道都被挖断或是以巨石堵路,而且非止一道,还有树木等物,视力以及之处到处都是这般的情形,或是陷坑,或是巨木大石,一道接着一道,两条山道都是相差不多,山道两边原本是有不少村落的,毕竟从依山而居到大山深处,6续都有人家居住,越往山外,居住的百姓密度就越大,而越往内里,村落就越稀疏,山腹之中,原本只有少量的山寨和村落,山寨主要是历年来大户或是某个大宗族慢慢修筑出来,广宁城在修筑之初是沿着辽东北部长城沿线设置的重要军事要隘,在最少百年时间内曾经多次被北虏围困,多次有被攻破的风险,大户人家和大宗族不免对城防安全有所担心,他们在城外山中不惜花费重金修筑的寨子就是为了在危机时刻躲避北虏,降低风险所用,毕竟北虏打过来是为了抢掠财富,而不是为了争夺大明的土地,过时间自然就会撤退,更少可能会深入山中来强攻修筑在险要地方的山寨

第六百五十九章 隘口() 
毁掉道路,进入深山,依托原本的村落和山寨,再修筑住所,防御,所以十三山在广宁陷落之初就没有被后金兵沿着山道攻入,只是两条山道的进山隘口没有守住,东西两隘口掌握在后金手中,并且对方依靠强掠来的汉民和汉人包衣,开始对山道进行一些修复的工作,不过数月时间,分别只向上推进数里,因为越是往上,所遇抵抗越强,骚扰越多,很难继续向前推进。中√文网く ★.√ ★ √. c o m★

    在李明礼的眼中,眼前的情形几乎叫他头晕目眩,巍峨的高山绵延成片,看不到心头,在山石和林间似乎有无数身影,令人感觉草木皆兵,大约有数千人正在山道上清理障碍,然而时不时的传来喊杀声,从林中滚出巨木或是有人打锣射箭,有一些八旗兵还射,不过以下往上仰射,饶是他们射术精良仍然占不到任何便宜,不停的有人出惨叫,只是相隔的远,听的不是很真切。

    曹振彦唏嘘道:“自从上个月大汗谕令清理山道,以便大军攻入的命令之后,旬月以来每天都是这样的情形。”

    李明礼震惊道:“这得死多少人,西隘口也是这样吗?”

    “没错,两边都一样。”曹振彦嘿了一声,说道:“都是从锦州和各屯卫搜罗来的残余汉人为主,强令其向前修整山道,每日都要死数十人乃至过百人,旗丁也会死,不过人数不多。”

    李明礼摇头道:“难,真难啊。”

    李明礼心里对曹振彦的语气感觉不太舒服,他感觉这个小兄弟已经真正站在女真人那边,甚至是把自己当成女真人一样了,不过他没有表露出这种情绪,只是出由衷的感慨,十三山的地势太险要了,从山脚下观察,除了两道隘口代表的山道之外,到处都是悬崖峭壁,其地形和当年萨尔浒一战时的山崖十分相似,不过十三山更大,更高,更为险峻。

    “只要不派到咱们就好。”曹振彦看了看李明礼和老丁,悄声道:“晚上来我住处吧,我那里麦饼管够,还有些肉和腌鱼,我看你们都吃的不咋样,瘦了不少。”

    李明礼道:“算了,你自己怕也不够。”

    曹振彦笑道:“我好歹是十四阿哥喜欢的包衣,本主牛录对我也不差,些许吃食我还弄的到,再说打粮队一直在打粮,还有从科尔沁那边过来的车队,咱们这里并不怎么缺粮。我听爹来信说,去年冬天辽阳那边粮食最贵到了二十两一石,我可是后悔当初给你送银子时送的少了些。”

    曹家的境遇不错,从曹振彦红润的脸庞和壮硕的身体也能看的出来,这个青年比起李明礼当初刚认识的时候已经颇为不同了,虽然不过一年多时间,从那个俊秀中带着一些腼腆的体形偏瘦的青年,到现在变得十分壮硕,脸上的白皙肤色也变得有些黑红色,下唇还留起了短须,从外表上来看,如果不是八旗内部,几乎看不出来这个留着辫子,穿着正黄旗制式棉甲,一口流利建州部女真话的青年曾经是汉人军人世家的子弟,正经的大明朝的华夏苗裔了。

    “多谢了。”李明礼没有客气,曹家的境况不错,曹振彦又是真心实意的提供帮助,拒绝的话既不近人情,也是和自己过不去,可能未来数日后就会爆大战,能提升一些体力,就是在战场上保命的根基。

    “没事的,李大哥。”曹振彦十分诚恳的道:“我们汉人最相信的还是汉人,不管是汉军还是包衣,我也知道李大哥对我曹家的决定和现状定会有些不满,但我辈身处洪流之中,如果不想过的凄惨,除了顺应之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唉。”李明礼没有说什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又轻轻拍了拍这个小兄弟的肩膀,不管大局如何,果然是彼此间的情谊才是最真挚的,就象李明礼现在和杨义还有成方等人身处两个阵营,而无论如何,当初一当兵时建立起来的袍泽情谊,又哪能因为阵营的不同就消失呢?

    ……

    李明礼刚到东隘口后的时候,万难想到,山坡上激战处就有两双熟悉的眼睛在盯视着自己。

    “确实是小李。”成方放下望远镜,颇为感慨的道:“他的模样,和真夷也快没区别了。”

    杨义闷哼一声,说道:“我还是想不通,他为什么不到咱们这边来。”

    成方道:“小李原本是个嘻嘻哈哈的性子,后来有所转变,不过还是个热心的人,在开原时,如果不是他,我和大牛早就死了,这事儿我们会感念他一辈子。他这样的性格秉性,容易被人赏识和帮他一把,但也容易把自己给陷住,人情啊,就是一张网,所以老话说的好,宁欠人钱,不欠人情。咱们欠小李的人情,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上。”

    杨义静静听着,半响后方道:“不管怎样,不能以人情坏公事,你现在共实是我上司,不过我还是要提醒你这句话,哪怕你不爱听。”

    成方苦笑道:“如果有可能,我当然想叫小李过来,将来大家能在一起建功立业,共成一番事业,将来衣锦还乡回沈阳城时,也能多一个伙伴……但不论如何,若是真在战场相遇,不管小李怎样,我是绝不会留情的。”

    杨义一时无语,两人开始专注这一块的战场。

    这里距离东隘口有三里多路,这是一个半山崖式的坡地,被联合会议正式命名为杀胡坡,在这里相隔不过二里还有一个寨子,能容纳一千余人,守备着从坡上往更高处去的路口,那是李家寨,对面是一个较小的寨子,是十三山军民后修的杀胡寨,再往山中攀爬,沿着山道往上,左右均有山寨和大量的帐篷,容纳了近三万余人,在往西隘口的二十几里山道上,沿途有五六个村庄和两个寨子,数万百姓沿途居住,到西隘口则是沿山道而守,最终是一处蜿蜒险峻的山道才能通上最高的山崖,在那里建了一座庞大的守口寨把守,杨二率部把守。

    十万军民,居住在两隘之间的一百五十里方圆的大山中,极顶的峰顶之上有一座十来进院落的庙宇,这座叫玄妙观的道观始建于成化年间,后来6续增添,和当时的很多道观喜欢修筑在深山和山顶一样,这座道观也是一样,,观内只有二十来个道士居住,后来大量难民上山。道观自上而下也6续住了不少人,后来杨二和毕麻子还有和裕升的人商量以此做为指挥和练兵之所,毕竟道观所在之处下方原本就是相当平缓的地方,有两座村落,还有开辟出来的不少麦田,众人将村落迁出,补给了山民粮食,把麦田和空地平整了,修筑了一些房舍,算是把这里当成了练兵的军营。

    和裕升的主寨和道观这里相隔不远,只差了一座山头,地方也是极大,不仅有军营,更有山里上上下下都十分关注的粮库。

    和裕升的粮食也不是放在一处,东隘口这里的几座寨子都是和裕升控制,内里也藏了相当多的粮食。

    西隘口处杨二那里也有一些,免得经常需要运送。

    进入暮春之后,山上的野菜增多,野兽也开始长肥,不过由于山中人数激增,原本的山民村落最多三四千人,他们平时靠着种地为主,打猎打鸟和采摘野果野菜为辅,打到的猎物是下山卖钱,用来买布换盐和杂货等生活必须品,山中的人数一下子增加了二十多倍,好打的野兽早就被打空了,肉也不是一下子吃光,而是腌制起来,主要是供给战兵食用,还好野菜的数量还是很多,近一个月来山民和百姓主要的吃食从纯粹的粮食转为野菜加粮食,去年一冬时就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