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3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努儿哈赤治理八旗,向来赏罚分明,做错事的哪怕是贝勒和八旗都堂也是会受到惩罚,只是对八旗的中下层,动辄用斩刑和鞭刑,或是罚没身家,对贝勒和都堂们多半是以训斥为主,然而皇太极是现在竟争未来大汗之位的最有力的竟争者,别的人都落后他半步,如果强自出兵,按八旗体制也不是不行,只是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或是折损过大,那肯定会影响到皇太极在努儿哈过和八旗全体贵族心里的评价,对他继承汗位的影响可就大了。

    皇太极的实力是一旗之主,正白旗的实力也不弱,加上皇太极很受老汗看重,在女真崛起的过程中立功不小,为人谦虚和气,擅长与人交结,不象莽古尔泰性格暴虐莽撞,根本得不到除了正蓝旗外其余各旗贵族的支持,至于四大贝勒中的阿敏,他不是努儿哈赤的儿子,只是侄子,所领的是当年舒儿哈齐死后留下的势力为主,因为这重身份,阿敏不可能得到全旗上下的支持,根本不是汗位的竟争者。

    皇太极最大的敌人就是代善,在去年,他和莽古尔泰等人合力阴了代善一把,他们向努儿哈赤告状,说代善与大汗关系暧昧,恐怕有通奸之事,而代善确实和大妃经常来往,关系不错,这其实是代善刻意经营与父汗后宫的关系,然而在诬陷之下,平时来往的痕迹却成了明显的证据。

    努儿哈赤因为此事震怒,对代善失去信任,屡次斥责,对一个大贝勒来说这是很伤威信的一件事,代善因此从领先者退后了一步,被皇太极甩在了身后。

第六百零六章 文龙() 
皇太极闻言,一脸坚毅的道:“五哥,不瞒你说,汗位我确实想要,然而不能因小失大,到底还是大局要紧。”

    莽古尔泰笑了笑,说道:“不过汗位也要紧,是吧?”

    皇太极也不讳言,坦然点头道:“是的,现在对我有威胁的还是二哥,十三山是正红旗的毛巴利现在管着,蒙古人近来缺粮的厉害,常有袭扰十三山之事,五哥你和额附恩格德尔相熟”

    “我懂了。”莽古尔泰抓了抓胡须,说道:“你是想叫蒙古人狠狠打一仗,偷袭一下,这样咱们在阿玛面前再狠狠告二哥一状,他大失脸面,对你的威胁就更小了。”

    皇太极很沉静的点点头,说道:“这只是小事,要紧的还是要五哥支持我去十三山。”

    莽古尔泰道:“十三山你最好不去,可以在会议上提出十三山要紧,然后看阿玛派谁去便是谁去,你想用一旗的人扛下全旗的事,并不一定讨好。恩格德尔的话我会说,不过,近来有风声,额附想和喀尔喀结盟,阿玛也知道这事,正在想办法安抚呢。”

    “可以两件事一起做。”皇太极沉思道:“派去的使臣用五哥的人就行了。”

    “嗯。”莽古尔泰点点头,整个人又浸在了热水里,他出了舒爽的声响,接着莽古尔泰突然道:“老八,你未必要老盯着二哥,那屋里陪阿玛泡温泉的三个,你就真的不放在心上?”

    “呵呵,”皇太极笑了一声,整个人往下一滑,也泡在汤泉里,他吐了口水,笑道:“再过十年他们还有一点威胁,现在还是太小了。”

    “这倒也是。”莽古尔泰吐了口气,整个人又沉了下去。

    傍晚前,所有泡温泉的人都从屋中走了出来,外间还在飘落小雪,天寒地冻,不过人们在温室和热水里泡了半天,所有的冰寒和疲劳仿佛都是一扫而空,连努儿哈赤这样的花甲老人都是变得神采奕奕,站在小院的石阶之下,身形高大,腰背挺直的老人叫人份外敬畏。

    随行人员中当然有厨子,看到老汗出来,他们赶紧奔忙起来。

    努儿哈赤对自己的身边人管束很严,不管是诸申还是包衣,只要犯错就一定重罚不饶,曾经有护兵因为忘了关闭努儿哈赤居住的西小院的院门而被斩,连现者也因为报告迟了而被施以鞭刑,不管是他的养马人,拿酒人,还是厨子,护兵,看到努儿哈赤时都是战战兢兢,十分畏惧。

    “叫诸位大贝勒来与我说话。”努儿哈赤扫视了一下所有人,大声下令。

    皇太极就在不远处,闻讯自是赶了过来。

    代善和莽古尔泰也是闻讯赶来。

    “见过父汗。”

    三人一起打千行礼,然后肃立在努儿哈赤身边。

    “你们坐吧。”

    努儿哈赤转身进房,屋中的火坑生着火,还有几个铜火盆,十分温暖,努儿哈赤盘腿在坑上坐了,对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道:“我与你几位哥哥要商量大事,你们三人先退避吧。”

    阿济格眼珠转了转,说道:“汗阿玛,我也受封贝子了,能不能留下一起商量?”

    努儿哈赤并不着恼,呵呵笑了两声,不过还是态度坚决的道:“你不能留下,他们都是大贝勒,你的身份地位还差的远呢。”

    阿济格有些沮丧,不过还是赶紧退了出去。

    后金内部也极为重视地位尊卑,年长成年的兄长还有好几位,还有没有得到贝勒或贝子封爵的,遇到大贝勒一样要躬身肃立,打千请安,象这种商量重大国事的场合,要么是和几个大贝勒商量,要么就是召开诸多贝勒贝子和都堂大臣一起参加的王大臣会议,就算是王大臣会议,阿济格这种刚受封不久的小贝子也是没有多少言权的。

    代善坐在三兄弟的左边最左,莽古尔泰坐在他右侧,而皇太极则坐在右边与皇太极对坐。

    如果阿敏在,就是他坐在皇太极之前,兄弟四人彼此对坐,他们是大贝勒,地位然于所有后金贵族之上,哪怕是努儿哈赤,在重要的国事决断前也要和他们商量。

    “今日有好几件事。”

    努儿哈赤直接道:“第一件,是有消息说额附恩格德尔与喀尔喀部结盟之事,我派的使者在蒙古部落与明安老人之子冲突,杀死对方两人,后来奥巴台吉调和了结此事。从这里来看,我们自广宁之后休养生息,喀尔喀部的林丹汗有进取之意,科尔沁各部和内喀尔喀五部都有依附林丹汗的迹象。”

    代善没有言声,莽古尔泰立刻道:“蒙古和十三山,广宁,锦州,义州都十分要紧,那边的蒙古人经常借道抢粮,对我们的粮道威胁极大。父汗,理应派出大兵,先灭十三山,然后威逼蒙古使各部不敢背盟。”

    努儿哈赤看了看莽古尔泰,说道:“十三山是要攻下来,那么,恩格德尔怎么办?”

    “还是要好言劝他归来,不要背盟。”

    “嗯。”努儿哈赤道:“我也是这般想的,我已经口拟一封信,劝他归来。若他回来,还给他五千男丁,一年给他三百三十两银子,五百五十石粮食,九十个差役,四十五头牛,九十名兵丁,再给他弟弟两千男丁,一百三十二两银子,二百二十石粮,三十三名差役,十六头牛,三十二个兵丁,他在我们处,任他游玩,打猎,玩鹰,不会有人为难他,如果他想回科尔沁,我会派你们送他过河,礼送回境。你们看,他会不会答应?”

    “会。”皇太极立刻道:“恩格德尔率二百丁见喀尔喀部中人,无非是畏惧林丹汗,但林丹汗的权势和我们相比难道又胜出了?父汗需点明这一点,再给予这么多的好处,恩格德尔和他身边的人不笨,他们会知道取舍。林丹汗绝不会如我们这般大方!”

    在座的人都轻轻点头,为了拉拢蒙古,努儿哈赤又是使出了当年讨好李成梁家族的全挂子的本事,他自己娶了科尔沁的女人,皇太极等诸子全部迎娶蒙古女人当自己的福晋,努儿哈赤的女儿嫁给了恩格德尔台吉,代善的女儿也嫁给了蒙古台吉,结为亲家利益共通,这还是努儿哈赤和辽西将门学到的本事,在这二十年的努力下,蒙古的科尔沁已经和女真人结成了十分牢固的同盟,这种同盟已经十分稳固,恩格德尔一时的动摇并不算什么。

    “今年或明年,”莽古尔泰道:“理应派几千精锐骑兵到草原上,给林丹汗这个自大狂一个厉害瞧瞧。”

    “理所应当。”皇太极道:“蒙古人其实外强中干,察哈尔部看似控弦十余万,其实武力有限的很。”

    代善还是默不出声,他还是没有从被努儿哈赤冷淡的打击中恢复出来,一般的政事已经很少声。

    “使者派希福去吧。”莽古尔泰对努儿哈赤道:“希福与额附关系较好,办事也稳妥,是个可以放心的好奴才。”

    “可以。”努儿哈赤想了想,点头肯,他接着看了看代善,说道:“现在要派兵去义州和锦州一带,打走来抢粮的蒙古人,抓捕那些替蒙古人运粮的汉人,就由大贝勒和二贝勒带兵去吧。”

    这就是叫代善和阿敏去义州和锦州一带,阿敏起身答应着,并不反对,他问道:“是不是要设法攻克十三山?”

    “可以试一下。”努儿哈赤道:“不过不要折损太多兵马。再催催抚顺额附,看他有没有成效。”

    抚顺额附李永芳,娶的是贝子阿巴泰的女儿,在投降的汉人中也算是极为被重视了,只是努儿哈赤对汉人的防备心理越来越重,同样的投降汉奸,佟家就是号称自己是董佳部的女真人,虽然他家是世代的辽东将门世家,但这么一说也被视为自己人,倒是李永芳,已经渐渐被排挤在女真贵族的核心圈子之外。

    “还有件事。”努儿哈赤面沉如水,缓缓说道:“毛文龙。”

    皇太极苦笑道:“文龙又有什么新招了?”

    莽古尔泰骂道:“这厮跟条黑鱼一样,滑不留手,不小心还会咬人!”

    提起毛文龙,在场的人也是一脸无奈。东江镇的镇江大捷不管有多少水份,毛文龙是不是不战而逃,这些已经不要紧了。要紧的是明军确实在皮岛广鹿岛和宽甸铁山一带扎下根来,努儿哈赤曾经派代善和李永芳等人分批率部进剿,除了在辽南屠杀汉民,杀的人头滚滚外,又颁布了禁海令,各处沿海地方都不准住人,迁汉民到内地居住,这样的做法当然截不断毛文龙,从天启二年开始,东江镇虽然没有打出象样的漂亮仗来,但对后金统治区域的渗透和破坏是一直没有停止的,除了煽动汉民逃走和接应逃亡汉人之外,就是不停的给后金统治找麻烦,毒人,毒马,暗杀,散布谣言,反正能做的坏事都做了。

第六百零七章 必然() 
前一阵,也就是天启二年年底时,后金的八都堂布联名公告,文告上说:据悉,毛文龙派遣五十个人到我国来离间挑拨,谁如果把毛文龙派来的人抓住,立功,如果知情不报,或被他人告,则治以灭门之罪,告者立功。'〈中文〈〕'>;.岫岩以南,由爱塔副将负责,孤山一带,由赵义和游击负责。

    当月月底,负责炼铁的把总张秉仪,在治下一个铁匠的配合下,抓住了一个货真价实的东江细作。

    这件事一直上报到努儿哈赤案头,由大汗决定,升张秉仪为千总,并且赏那个铁匠十两银子。

    除了奖励之外,努儿哈赤特意又颁命令,各地驻军两点之间,一定要严加巡查,提防东江镇的细作。

    今日又觉村庄有被东江镇引诱逃民和下毒之事,努儿哈赤又颁了一次文告,对投毒汉民要严加治罪。

    这些麻烦,可都是毛文龙带来的,眼前这几人是后金国权力最大的几人,提起毛文龙来,也都是只能摇头苦笑。

    “我当初和文龙都在李大帅家里……”努儿哈赤脸上也有追忆之色,当初他算是建州部放在李成梁帅府的质子,他的祖、父都有雄才大略,知道和大明硬扛没有好果子吃,当时女真有王杲父子反叛,李成梁时常率兵进剿,大明和女真各部间情势十分紧张,而明军在当年也是最强盛的时候,女真人根本不是对手,每次明军一进来就是烧杀抢掠,从这一点来说还真是有血海深仇。

    既然敌不过,按建州部的传统就是要努力巴结!

    努儿哈赤因此拜入李成梁门下充为厮养,就是家丁和家奴的混合体,在李府中,努儿哈赤的表现十分出色,博得了李成梁的信任,李如松和李如柏等李家子弟对他也十分欣赏,彼此建立了不浅的交情。

    正因为当年的这些经历,在努儿哈赤兼并各部的道路上走的特别顺利,后人中有不少努儿哈赤的崇拜者,其实有的英雄造时势,更多的英雄是时势之下的产物,努儿哈赤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李家的势力栽培努儿哈赤,而是按明军一直的策略,就是女真哪家冒头打哪家,努儿哈赤只有几千人的时候,他怎么可能是明军的对手呢?

    老奴在女真内部打了三十年才统一了一团散沙,各部都在部落文明时期的女真各部,这成果还真没有什么可骄傲的。至于和明军的屡战屡胜,女真确实一定的武功,不过不需提前太久,只要戚继光俞大猷和李成梁三个明军边帅都在时,努儿哈赤和他的八旗兵都没有可蹦跶的空间。

    无非是那样,时势到了。

    时来天地皆同力,远去英雄不自由。

    当着三个儿子,努儿哈赤也没有多提当年之事,毕竟当人家的干儿子不是光彩的事。当初他抱着李成梁的大腿叫爹,拜李如柏为兄弟,还彼此结了亲,结果努儿哈赤眼看大明虚弱,说翻脸就翻脸,把几十年前的仇恨都翻出来了,李如柏也因为和女真人的瓜葛而被迫自杀,努儿哈赤若是真的血性汉子不忘旧仇,恐怕也走不到今天。

    “文龙当初不显山不露水,武功和交结人情上都很普通,”努儿哈赤追忆半响,对毛文龙的印象毕竟并不深刻,摇了摇头道:“只是听说他喜欢读书,还能做诗,没想到几十年后,居然成了我的对手。”

    努儿哈赤还是自视颇高的,当初他是一个建州部送到李府的质子,本身的地位当然过普通的家丁,毛文龙则是被他舅父送到李府和辽东将门攀关系的,毕竟是杭州人跑到辽东来袭职,根基十分不稳。

    如果毛文龙是辽东人,有个当文官的亲戚提携,还有在李府生活过的经历,恐怕也不至于到万历四十七年时还只是个守备了。

    “文龙派了个商人来,并不是他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