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了。

    众人当然也是心急,以张瀚待部下之诚,说众人不着急也是假的,只是以军人纯粹从军事角度来说,确实还不是出兵的良机。

    这个锅,只能叫孙敬亭来背了。

    李从业回到自己的住处后,亲兵送上肉汤和麦饼。

    小黑河堡因为紧邻青城,除了卜石兔汗等主力东行之外,鄂尔多斯的主力和土默特的剩余力量皆是放在这里为主,只有少量的骑兵放在兴和堡一带,整个左翼和漠北蒙古动员了十五万以上的兵力,十万在集宁堡,两万左右在兴和堡,三万左右在青城到小黑河堡一带,还有数千骑兵四处游弋,蒙古人已经没有力量骚扰边境,或是应对周耀在此前的骚扰了。

    因为包围的不严密,甚至青城这边只是以守卫警备为主,一路上的墩堡军台见到的北虏骑兵人数十分有限,所以供给未停,各堡中的储粮十分丰厚,战争已经持续旬月,堡中不仅不缺粮,连肉食储备也还十分丰厚。

    李从业啃着麦饼,不紧不慢的喝着汤,一直到李贵等人跑了过来。

    “把总,”李贵道:“上头商议好了吗,何时出兵?”

    李贵身后,都是一群青年军官,有几个参谋,也有军令司和军政司的人,年纪都在二十出头,看着就是年轻气盛的模样,任职也是以中层为主,在和裕升的体系之中原本平均年龄就不大,而眼前这些青年军官也是逐渐成长起来,并且渐渐成为军官团中的主流。

    一些镖师和喇虎出身的,倒是有一些年纪颇大,已经俨然中年了。

    “暂不出兵。”李从业道:“敌情不明,怎可贸然动员。”

    李贵边上的张世雄上前一步,面带怒色的道:“诸位大人怎可如此决断?敌情明不明的还不是这一回事?北虏十来万人,大人被困集宁堡,这敌情还要怎么个明法?”

    张世雄是少有的乞丐出身,十来岁时在新平堡乞讨,被张瀚路过见到,张瀚见这小子虽然是乞儿,却是昂然若男儿,身高远超出同龄人,当下起了爱才之心,将他收到和裕升之中,一直在内部的学校学习,然后转到军官学校,入伍比李贵还早些,现在也是局百总,属于青年军官们的佼佼者。

    张世雄一开炮,底下一群自然也是跟上,李从业端坐不语,心里却有些惊异……到这时才看的出来,从新平堡学校转到李庄学校,这群小子的人数还真是不少!

    等这些青年军官七嘴八舌的说过了,李从业才一脸严肃的道:“意见当然可以提,军中在正式决断前可以允许提任何意见,但一旦形成决议,军人就只能无条件的服从,这也是大人定的章程,你们不会不遵守吧?”

    张世雄等人默然不语,气息都很急促,李从业拿张瀚的话来压他们,各人不好反驳,不过心中肯定并不服气。

    “好了,都下去。”李从业道:“有下一步消息之前,我们只能等着。”

    “我等当然遵从军令!”张世雄一字一顿,虽然压着嗓门,可人人还是能听的出他的愤怒与不甘:“不过如果各位大人坐视张大人被困而不理,我等又该如何?请李把总深思!”

    “滚!”李从业骂道:“军人若是跋扈不守军令,这样的军人不如不要,张世雄,不管别人怎么管你,在我这里你别想翻出什么花样来。”

    李从业是军中少有的南人将领,脾气向来温和,这时却是难得的发了脾气,张世雄被他噎的无语,不过脸上还是一脸的桀骜不驯,他行了个军礼,转身便走。

    一大群青年军官一起转身,马刺在青砖地面上发出刺耳的响声……军官们当然是故意的,他们用这种方法在发泄不满。

    李从业面色铁青,端坐不动,他的亲兵们也是面色怪异……刚刚的情形,按理来说军官对上级无礼,他们身为亲兵应该与李从业一起愤怒,将领的亲兵是侍从司派的,主要的职责就是保护上级军官的安全,也会维护军官们的权威。张世雄等人十分无礼,但张世雄等人的话,却又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亲兵并不是将领自己挑选,所做的事也是保护将领的人身安全,并不如明军的将领家丁那样,与将领有很强的依附关系,甚至军官们也明白,这些侍从司派来的亲兵没准就有外勤或内情局的人,又或是军法司的人,反正张瀚对下属以恩结之,却又防微杜渐,这一层虽未明说,军官们都很明白。

    李贵并没有走,他对李从业道:“把总不要责怪张世雄他们……”

    李从业不语,半响过后,脸上却是露出笑容,他道:“世雄他们对大人也是忠心耿耿,我有什么好生气的。就是他娘的一个个态度傲气的不得了,老子是被他们顶的一口气下不来。”

    李贵道:“也是大伙着急,平时他们对把总都是十分尊敬的。”

    李从业道:“我管他们怎么想?反正军令大如山,我只听军令!”

    李贵嘴唇嗫嚅了一下,他想说孙敬亭毕竟是文人,有时候可能懦弱缺乏决断力,但想想这几个月来孙敬亭行事果决,雷厉风行,赏罚分明,上下无不服气,这话又是说不出口来。

第四百七十章 何时() 
……

    从李从业那里辞了出来之后,李贵找到张世雄的居住,那里不出意料的果然聚集了一堆青年军官。

    有不少人都是经历了刚刚的场面,也有一些是闻讯赶来,军官职位最高是局百总或副百总,更多的是旗队长或队官。

    “世雄你做的对。”一个叫马武的旗队长振臂道:“上头那群人是怎么了?谁不是大人一手拔拉出来的?我马武不怕你们笑,原本就是个伙计,起早贪黑一顿饱饭也吃不上,要不是大人,我能有今天?”

    “我也是,原本是跟在喇虎后头混,要不是大人,早就被站笼枷死了。”

    “我是矿工,要不是大人,现在在矿洞里钻着。”

    群情激愤,李贵一肚皮的话一时倒是不好出来,这时张世雄摆了摆手,道:“上头的人也和咱们一样,都是苦出来的,就算一时决策不出兵也不是不着急,也不是不忠,话一层层的,这一层咱们先明白。”

    这话倒是在理,这些青年军官叫嚷时倒也没有这些,有人心里偶然一闪念,被张世雄这么一之后,这种不该有的想法便也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但话要两头……”张世雄接着道:“上头那拨人,军官们没的,要么是喇虎,要么脚夫,要么矿工,要么军户,要么就是咱们这样从被大人收用的伙计,乞丐一流,都是受恩深重,我张世雄在这里摞句话,要是大人有什么意外,我准定不会留自己这一条命在世上,我当兵吃粮,这是大人的主张,若是我这个当兵的叫大人落着什么意外,我有什么脸苟活在世上?”

    张世雄的话,并不高亢,也不激烈,但并没有人怀疑他的决心。

    李贵原本是来平息各人的火气,这时反而不好出声,因为人人脸上都露出赞同的神色,就算李贵自己……千古艰难唯一死,可将心自问,自己一切都是得自那位大人,感情深厚不必多提,那种孺慕敬服,也是刻在骨子里头,就算他不能如张世雄这样表态要以死报之,可这份心田其︾%︾%︾%︾%,mco≌m实大家都差不离。

    “我的意思是……”张世雄正色道:“咱们当兵吃粮的,心眼不多,不讲弯弯绕,那些读书人,这个司官那个秀才,举人的,平时看着和大人好好的,表字相称,以朋友相处,可心里到底是怎么想,谁能敢保?”

    张世雄的话没有完,各人已经悚然而惊了!

    张世雄的话,无非的是孙敬亭和李慎明二人,李东学等人也是伙计出身,不是外路来的,也不是读书人,不象孙、李二人在外头也是有广泛的人脉。

    孙敬亭有东山会和灵丘商会当后援,矿山一脉的孙耀李守信等人也可能支持他,李慎明则是有各地商会的支持,他长袖善舞,和各地的商会都有良好的关系,在军中人脉不足,可是在商行和商会有深厚的根基,再者,对外联络向来是李慎明,可以,张瀚之下,外面的人只认李慎明一个!

    这两人,如果谁生出了“大丈夫可取而代之”的念头,那可怎么得了?

    张瀚的基业,是私产为主,其实现在已经是一个标准的军、政、商为一体的大集团,不夸张的,以大同镇见额的那几万兵,压根也不是和裕升的对手,除非是太原镇延绥镇加宣府镇,四镇之力联起手来,差不多可以与和裕升来一场正面的对决,胜负难料。

    但这只是在目前的局面之下,天启二年,战兵的扩充有限,而骑兵,炮兵,军官预备,都是重中之重,到天启三年,财政和人力上都缓过手来,那时候就又是大为扩军的时候,扩到什么地步,什么规模,现在除了张瀚之外恐怕谁也没谱儿,不过底下的人私下议论,都是估计会扩到六个到八个营左右,也就是两万四千到两万六千人之间!

    到时候,整营的炮兵,整营甚至两个营的骑兵,配合大量的步兵,想想这军容威武,实力又将是怎样的庞大!

    当然,要真的到那种地步,什么商团,民练总团,护卫,镖局镖师,恐怕都瞒不过去了,地方官稍有智识和警惕心理的都会感觉到不对,可众人也是有信心,只要张瀚巧妙周旋,这事情不闹到北京朝堂上去,终究还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况且,退一万步来,真的有几万战兵,配合五六万辎兵,不要四镇不是对手,就算是越过紫荆关,一路攻到京师,又岂是绝无可能之事么?

    这种想法,在两三年前叫妄想,现在却是已经是“共识”,在很多人的想法里,张瀚有本事在塞外拓地千里,当然也有本事在大明内部折腾个天翻地覆,什么巡抚,巡按,要是真的闹翻了脸,皇帝又如何?

    用马武之流私下的话来就是:“咱大人就是想着祖上受过大明的恩,现在皇帝也未怎么失德,皇上还只是弱冠之年,孩子,咱们大人要真的怎么样了,不成了欺负人啦?别人不来惹咱们,咱们就这样,自己干自己个的,要是有人敢三道四,整那些猫儿狗儿的乱七八糟的烂事,好人不学,跟那死人韩畦学,恐怕韩畦的下场比他还好些!”

    这些话,当然也是难得的酒后胡言,只是胡言之中见真性,最少在张瀚一意栽培出来的这些二十左右的军官团之中,马武的话其实已经是一种主流的见解了。

    青年人原本就是桀骜不驯,很难驯服,何况这些青年又是尚武的军人。而大明的政治气氛总体来又很宽松,这些军官关起门来在军营里话,避忌之处就更少了,连李贵这种性格较为中庸平和的军官,也是经常听到这些话,灌了满满一耳朵。

    “总之,”张世雄道:“咱们大人的这一份基业,不论私产还是眼前这一块,绝不能落到外人手里头,首先就要保大人的安全,然后就是杜绝旁人的野心,这一份责任,旁人担不起来,咱们这些受恩深重的可不能往后缩!”

    “何消得?”马武道:“一切唯世雄大哥马首是瞻。”

    旁人纷纷头,张世雄道:“我哪有这个资格?我就是个倡议的,各人一起商量事情,大家都是平等的。”

    李贵微微头,张世雄刚刚给他的观感不是很好,感觉野心勃勃,有乱中生事的感觉。现在看来,倒真的是一腔热血,满腹忠心。

    既然如此想,李贵便插话道:“大伙儿心都是好的,不过现在万万不能有异动,一旦内部生乱,那就给了北虏可乘之机……”

    这话当然不是很合众人的心思,但连张世雄在内,所有人都了头。

    ……

    消息传到兴和堡时,李慎明和梁兴,杨泗孙还有朵儿等人正好召开军议,所以人聚的很齐,各人接到消息后,朵儿第一个道:“何时能出兵?”

    李慎明和梁兴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当然都是满是焦急之色,梁兴轻轻摇头,道:“敌情不明,光知道集宁堡被围,北虏多少兵马,甲兵,牧民,多少,后勤能力如何,主力在何处,何人统兵,这一些情况还不知道,贸然决定出兵,只会有不好的结果,所以我的意思,暂时不出兵,等进一步的消息,另外就是和黑河大黑河那边沟通,看看孙先生是怎么。”

    杨泗孙沉思了一会,道:“大人在被困之前在集宁堡发过军令出来,由孙先生和李先生二人勾当草原上一切军政大事,凡有决断,都由二位先生来商量决定,今日出兵于否,还是看孙、李二位先生的决定。”

    李慎明微微头,兴和堡这里多半是成熟的将领,也多是梁兴一系的人,自己制衡起来还算容易,梁兴成熟稳重,不会冲动,倒是孙敬亭那边,将领和军官多有夜不收出身,就怕有边军积习,孙敬亭一旦镇不住场面,那局面可能会因此而大坏。

    这种担忧,李慎明并没有,只是附合了梁兴一句,令他立刻多派侦骑塘马,前往集宁堡一带打探消息,同时派出塘马与孙敬亭那边联络。

    至于李庄那边,李慎明和孙敬亭一样保持了相当的默契……这种时候就没必要知会李庄和新平堡那边,徒生混乱罢了。

    “近来商道维持的还好……”既然暂不出兵,各人虽是心烦意乱,还是要继续议程。

    朵儿负责的是商道的事,他皱眉道:“北虏主力都在西边,往东去内喀尔喀诸部与我们交好,科尔沁各部与东虏结盟,自然会出力,东路并无问题,天气和暖已经立夏,各处的粮荒已经缓解很多,东虏也不是很缺粮,现在他们的购买量减少,所买的粮食已经不是主要货物,主要的反而是布匹,杂货,蔬菜一类,咱们的车队已经削减了很多,好在布匹利大,仍然有不少的利润。近来,叫人觉得怪异的反而是宣府镇的动向。”

    李慎明动容道:“宣府镇外有北虏异常活动吗?”——

    昨天喝高了,早晨发两章补上,大家给票支持,宿醉头疼爬起来的啊。

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说() 
在和裕升北上之初,蒙古各部为了给和裕升增加压力,从延绥到宣府都有异动,不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