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墩堡还会有一队守兵,这些守兵当然不能正面对抗敌人的主力,在敌人主力经过时据墩而守

    (本章未完,请翻页),点狼烟报警,然后相机偷袭敌人的塘马和后勤人员,骚扰敌人的后方。

    这种墩堡其实是很好的军事学的设计,少量军队攻不下,墩堡的门一封只有爬墙而攻,十几人在堡中据守,可以给敌人带来极大杀伤,外围是有矮墙,大步队不易展开,要是拆墙的话堡里的人可以尽情用远程武器攻击,给敌人带来巨大伤亡。

    大明这二百多年来,在武力强盛时,一个个墩堡就是一颗颗钉子,足以叫胡马不敢随意深入南下。

    不过如果墩堡中驻守的是不合格的军人,只能龟缩于其中不敢出战,那军事上的意义就十分有限,最多只是起一个警讯的作用。

    “五里一墩,从大黑河到新平堡外围需立堡处是一百七十里,足足五十个墩堡。”

    李贵也是一脸骄傲,他向着向边的同僚道:“一个墩堡平时要放两石粮,几十筐盐菜,还要打一眼井,驻军一队十二人,五十个墩就得六百人,还得有相当多的物资,然后就是军台,每十里一台,每台驻守兵马一个旗队,还有半队的骑兵编制,就得有相当多的战马和马料,粮食和物资要多上数倍,每军台四十人计,也得六百多人,光是大黑河到新平堡这直线距离就得一千二百人的守军加上近百匹战马和骑兵,修筑的费用还不算在内……”

    听了他的话,李从业也默默心算了一下,感觉光是这一条线就是花费了天文数字。

    五十个墩,十七个台,一墩的建筑费用最少千五百两,要是在内地可能三百两银子就修出来,但这里是隔着一百七十里路草原,所有的费用都是加了数倍以上。

    一个军台最少五千两的修筑成本,一个三里周长的大型军堡最少五万两。

    李从业脸上骄傲的神采褪去,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根据计划,最少要修十二个军堡,一百以上的军台,五百以上的墩堡。

    光是建筑费用就要过百万!

    “日常的驻守兵马怎么来啊?”一个年轻侍从官脸有些发白,似乎是被李贵的分析给震惊了。

    一个参谋官道:“总不能叫辎兵去守城?这一次辎兵营由三千改五千人,今年要编满四个辎兵营满两万人,这么多辎兵,是不是还打算用辎兵守备城池?”

    李贵道:“算算就知道,小黑河大黑河,大青河二龙河,旧丰州地,旧兴和守御所,集宁海子,下水海子,未来在青城和板升各地的腹地也要修堡,用来保护板升地汉人,最少二十到三十个军堡,六十到八十军台,近千火路墩,这样的范围比大同镇还要大些,几乎要赶上宣府大同两镇还加上延绥一小块地方,大同宣府延绥三镇旧制是近四十万人,现在额兵也有近二十万人,咱们现在战兵八千七百人……哦,加上骑兵和炮兵应该近万了,这么点人,用在这么大的地方,不是撒胡椒面一样?就算是两三万辎兵来守各堡,人数也是将将够,还是得有相当数量的骑兵来做机动……”——

    今天感觉好累,就这样了。

    还是希望大家支持吧,多谢。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三章 混乱() 
李从业这时忍不住回头,笑骂道:“李贵,你他娘的要是在大同镇军,最少也够格当个总兵了。”

    李贵嘿嘿一笑,说道:“麻总爷咱见过,肚里还有些墨水,不过他除了带部冲锋,别的事可是两眼一抹黑……”

    “说你胖,果然就喘起来了。”

    李从业又笑骂一句,不过也是感慨道:“算从戚帅身后,我大明的将军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没准麻总兵真的不如你这小子……最少为将者要知忆知彼,熟知地理,当地政治,人情,军备,要知道自己的粮道,不光光是在战场上排阵冲锋……麻总兵还算好的,宣府总兵,副将,参将以下,识字的少,怎能做统筹全局的大帅?”±ωáń±±ロ巴,≥。※■。○

    其实武将的情形,也不光是将领们自己的责任,文官的责任也是很大……统筹全局,规划战役,战守和这样的方针大政,还有后勤的管理和统筹,这些都被文官们拿在手里头,武将的职权被缩小到只练兵和打仗,文官们巴不得武将们都是所谓的万夫不可挡的武将,戚继光和俞大猷这样的将领是不被喜欢的,打仗打的好,统帅十万兵毫无压力,后勤管理一把抓,还能建长城,修空心敌台,编练车营,还能写兵书,著书成稿,还能赋诗,诗才还很不错,这样的将领会给文官什么样的感觉?

    前方出现了大片的营帐区,第一司和另外两个司的主力都驻守于此,营地纵横竖直,规划的很好,还划了校场,士兵们多半在操练,还有一些骑兵在校场外的空地上打马球……草原上别的没有,带草皮的空地却是有的是,骑兵已经恢复了唐宋时的马球传统,规则都是从唐时传下来,骑兵们分成两队,手执木制的球杆,不断的将马球挥在半空,落下之后再抢……这样的方式是对骑术有很高的要求,不知不觉间人们的骑术就会练的很高超,这样比强迫练习的马术科目要更具娱乐性,最少不那么单调。

    张瀚还打算把现代足球用蹴鞠的形式在军中推广,不过一时还没有开展,步兵现在还是以训练科目为主,士兵们每日都流汗不止。

    军营四周是大片的窑厂和晒砖区,几乎一眼看不到头,民夫们如蚂蚁一般活动着,四周方圆几十里到处都是这样的场景,光是在这里就有一个大军堡和六个军台几十个火路墩,工程量十分庞大,军事设施也是十分密集,毕竟大黑河控扼在几个部落往来之间的要道上,避开了一些丘陵和灌木区域,在后世也是公路交通的要道,把第一个军堡的地址选在这里,张瀚和参谋司也是反复推演过的。

    军营里井井有条,外面却是十分混乱,工地乱糟糟的,这时半成品的军堡已经矗立在李从业的眼前了,然而李从业感觉最近这十来天工程进展并不算大,与想象中的急迫条件下的快速推进似乎还是两回事。

    怀着这种心思,李从业心事重重的穿过民工区,进入营地。

    不少民工正在吃饭,炊事兵烧菜烧汤热饼子,民工也是编队来领食物,很长的队伍排成一条长龙,只是不比军队,队伍混乱不堪。

    李从业马前突然有几人打了起来,显是插队起了争执,先是几人打,后来十几二十人开始推搡起来。

    “把他们都赶开。”李从业阴着脸下令。

    护兵们驱马上前,把那些闹事的人都赶了开去,民夫们还有些不服,他们知道商团兵的军纪好,不打平民,所以还是在吵吵嚷嚷的,好在都没有继续动手,李从业阴着脸策马前行,过一阵子身后终于安静下来,传来成片的稀里哗啦的喝汤吃饼的声响。

    “乱!”

    李从业一进中军大帐,屁股一坐下就是好一阵抱怨。

    “怎么办?”王长福盘腿坐在中军帐的正中,王一魁和李来宾等人坐在两侧,各人的脸色都不太好看。

    王长福皱着眉道:“我是西路军事指挥,梁兴是东路指挥,在军事上我们俩各负责一路,彼此通消息,商量战事,这还没有太大的毛病。辎兵现在虽然已经不止一营,但有不少还在李庄训练,就算在这里也有不少在训练的,剩下的都是归赵世文管,也还好。民夫却是咱们和辎兵营加军政司的吏员,三块都能管,都能调用,咱们的营地倒是民夫帮着挖,然后就是制砖,制窑厂,烧砖,造城,这些事是军政司在安排,民夫的伙食,营地,这是辎兵营负责,工钱,又是军政司负责,千头万绪,乱七八糟!”

    王一魁沉着脸道:“这些民夫感觉有些被咱们惯坏了,这才干几天,各处都吵着要工钱,不给工钱不干活。伙食有一点不好了吵着要歇着,干一阵,磨一阵,又不能打骂……”

    自张瀚兼并灵丘铁矿之后,就是大力改善了矿工的生存条件,加上李庄的佃户也是一样,还有军队的待遇,和裕升和商会人员的待遇,这一切都是叫这个团体有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人们发自内心的拥戴张瀚……这也形成了一个传统,整个和裕升的团体都是这样,这一次对民夫也是十分厚待,不论是吃喝还是工钱都相当优厚。

    固然这样优厚的条件利于吸引人们报名投效,但现在也是有明显的反作用……各人都发觉一点,不论是商行的伙计还是商团的军人,这些人拿到优厚的待遇前都经过严格的挑选,还有残酷的训练,没有被淘汰坚持下来的人才成为团体的一份子……包括佃农也是,都是要照要求来做活,矿工的组织性更强,更易管理。

    眼前这些民夫却是全部由农民组成,急急招募而来,自然也是问题百出……

    王长福也是有些郁郁不欢,他没想到眼前是这样的局面。

    当初大家分别想争北上的主帅之职,没想到北上的规模这么大,不仅王长福本人来了自领一军,梁兴也是领兵北上,还有这么多的辎兵和民夫,规模太大,不仅李从业等人没有指挥这么多人的经验,就是王长福也没有。

    局面一乱,大家都感觉肩膀上的责任很重。

    要紧的是,天气快转和暖,过两月夏天一至,与北虏的大战就是一触即发。

    “召大家来,除了议一议最近的各司防御的区域调整外,就是通知大伙儿……”王长福手中拿着一纸文书,抖了抖道:“侍从司并军令司转大人天启二年军令第十一号,令军令司孙敬亭至大黑河军前,主持一切军政事务。”

    “一切军政事务?”李从业一楞,说道:“孙孝征虽然是很能干的人,主持军令司也很得当,不过,他对战事也能主持吗?”

    王长福哼一声,说道:“听说原本大人打算亲来,孙孝征自己请缨,我想,他来也好,最少民政这一块他能料理的开。”

    王一魁和李来宾等人听着只是一笑,他们却没有王长福的抵触心理大。

    王长福站起来,板着脸道:“不论是出身巡检司还是镖师,或是商团,我和裕升旗下之军最讲的就是令行禁止,诸位听着,不论如何,孙大人所言就代表我们大人的意志,各人自当凛遵而行!”

    “是!”

    王长福这话说的是正理,各人不论是什么心思,都是迅速起身,齐齐应了一声。

    ……

    孙敬亭初九日出发,当日傍晚抵新平堡,做短暂停留后连夜上路,骑兵皆持火把,车身上插火把赶路,十一日黄昏时,已经行路过半。

    沿途有火路墩和军台在建筑,用工不多,军台基本上只建了一个台基。

    大石都是预先早就备好的,军台,军堡,底基都用大块的条石,火路墩则全部用烧制的青砖所砌。

    “这才申时末刻,这就停工了?”

    工程每十里有一个辎兵营的军官负责,配一个民夫千总来管理民夫,军官也是从辎兵营里调,孙敬亭眼前是一个辎兵旗队长和两个民夫千总。

    “回孙大人,”旗队长打了个军礼,一脸无奈的回说道:“民夫们越来越懒,打又打不得,骂的轻了没用,骂的重了他们敢和咱们龇牙咧嘴的吵,怎么办?”

    孙敬亭眼光看向两个民夫千总,两个千总也俱是摇头,说道:“越来越奸滑,气的人牙疼。”

    “我知道了。”

    孙敬亭沉着脸走向民夫营地,一个军台和三个墩堡的施工队伍都汇集在这里,军台外的砖块扔的满地都是,各种施工用的工具也是随手乱丢在地上。

    营区里更是满地的铁锹铁铲,放的满地都是,因为民夫们下来早些,炊事兵们还没有将饭做饭,上千人聚集在一处,到处是不满的叫唤声,嘈杂的要命。

    “你们带的好人。”孙敬亭转身对两个管民夫的军官道:“为什么允许他们这样?”

    “一言不合就要算工钱回家。”军官们一脸惭愧的道:“又不能用军法管,也没有管他们的条例,再说又怕耽搁事,他们都是抱团来的,要么是整庄的男丁一起,要么就是按姓氏在一起,一声走就是几百人一起走。”

第四百三十四章 嘈杂() 
孙敬亭没理他们,转头对自己的随员们道:“现在侍从司的人和军令,军政两司人员合作,立刻编官一个对民夫的管理条例细则,给你们半个时辰,够不够?”

    “够了,”极力陈情才被带出来的李梦年微微一笑,说道:“我们会参考军中的条规,主要是辎兵条例,然后再结合矿工那边的管理细则,拟一个差不多的出来,应该用不了太多的时间。”

    孙敬亭点点头,转身对军官们道:“这件事军令司没有事前准备好管理条例,这是本官的失职,在这里向你们道歉。”

    孙敬亭真的向管理民夫的军官们鞠躬一礼,众军官先是手足无措,接着脸上露出感动的神色,各人齐涮涮的回了一个∨ωáń∨∨ロ巴,∞。←≌。∷军礼。

    孙敬亭又道:“随我来。”

    刚刚还一脸晦气的军官们都是昂首挺胸,大步跟在他的身后。

    一个挂民夫千总衔的军官悄声道:“一向听说孙大人对人温和亲厚,没想到还有这样雷厉风行的一面。”

    “还要再看看……”另一个军官道:“对咱们雷厉风行没啥,关键是要伏住眼前这些混蛋。”

    “这帮家伙,在家里务农时一个个老实巴交的,聚集成团就是成了一群混帐。”

    “没有受过训练,也不象矿工那样有组织,怪不得咱们大人招兵主要是以矿工为主,然后才是农民,最后是住城里头的。”

    “这也是戚帅当年说过的,有专门的招兵法子,上补习班时不是讲过?”

    “嘿嘿,当时我可能走神了……”

    戚继光的招兵办法,林林总总有很多,包括看身骨,脸色等等,张瀚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军队成份的分析和实施。

    戚家军的最主要成份就是义乌矿工,戚继光是卫所军官世家出身,世职是指挥佥事,卫所军职并不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