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1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八旗兵很快就冲入城中,沿着城门两边跑到城头来杀戮,李明礼倒在地上等人来杀,只听到不停的金铁交鸣声和骂声,明军誓死不降,少数投降的也旋即被杀,后来干脆无人投降,那些上城助守的百姓们也拿着兵器和女真人死拼,但他们的战斗技巧太弱,冲进来的都是白甲和披甲兵,他们手持斧子和单手大刀,挑刀,镰刀,用娴熟的战斗技巧不停的杀戮着,更多的披甲兵从城门冲进来,铁蹄声很快踏遍了全城——

    昨天求票,红票一下子涨了不少,多谢各位。

    顺道再求一下订阅,您的订阅关系我的饭碗啊兄弟们。

第二百零八章 新人() 
太阳已经下山,天空中残留着红色的云霞,犹如城中那浓重的血污,城头的杀戮渐渐停了,李明礼身边全是尸体,带着温度的热血有不少抛洒在他脸上和身上,他整个人征住了,此时就算有人拿刀砍他他也不会害怕了。

    到处都是尸体,李明礼瞪眼在四处看着,城头上全是尸体,城头下全是尸体,街道上全是尸体,军人,军官,百姓,男的,女的,还有老人,小孩,尸体遍布在地上,有不少地方尸体堆成了堆,血水不停的流淌在地上,把土地染成一片片黑红色。

    明军在这时失去了反抗意志,一堆堆的明军在跪下投降,可后金兵杀的兴起了,没有人理会,仍然用大刀长枪向这些明军一排排的砍杀过去。

    一个妇人受了创,在地上的血污中爬着,一个白甲策马过来,那个妇人哀号着请求饶命,可那白甲大约不想养一个残疾的女人,他挥动手中的单手大刀,在很远的地方李明礼仿佛都听到咔嚓一声,他看到那个妇人两眼圆睁着,头颅飞起老高。

    城中到处都在屠杀,李明礼看到自己的同袍被人当牲口一样的屠杀着。

    “啊……”李明礼大叫着,他眼中仿佛流着血泪,对着天空嘶吼起来,这种痛苦,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无法体会。

    一个个游击将军都战死了,他们没有象丁碧那样孬种。

    辽东战场好象一块试金石,试出了孬种和好汉子。

    这时城头开始出现巡视的旗丁,他们查找城头尸体中的女真伤者,抬下去救治,除了少数幸运儿外,大多数的人都会死去。

    对重伤的明军,这些旗丁拿着顺刀就砍下去,直接把人砍死。

    李明礼瞪着眼,等着最后时刻的到来。

    “这个家伙伤的不重。”这时有人拿手掰着李明礼的头,仔细研究他的伤情,李明礼怒吼着痛骂,但他的嗓子已经哑了,人家也不听他在骂什么。

    “带下去,拔了箭敷点伤药,能不能活看他的命。”

    有几个汉兵骂骂咧咧的过来,抬着李明礼往城下去。

    城中的血和火还在继续,有八旗兵骑马进来,宣大汗的谕,因为铁岭的抵抗,努儿哈赤决定把铁岭城内外“士卒尽杀之”,屯兵城中三日不封刀,只有少量的幸运儿被急于补充部下的汉兵将领收容了去。

    夜幕之下,铁岭城中燃烧起熊熊大火,惨叫声此起彼伏的响着,也有女真人得意的狂笑声响,李明礼被人抬着,眼角中流下血和泪混杂的泪水。

    ……

    八月下旬的时候,又有三百来个矿工组成的弓手队伍赶到了大梁山巡检司的驻地。

    从六月张瀚起意开始寻找地方,再到选定地址,等公、文和印信,正式动工,再到盖好营房和各个工场,修好训练用的校场,再到八

    (本章未完,请翻页)月,整个营地已经很象个模样了。

    加上这些新来的矿工,弓手队伍已经有接近一千人,分成两个司已经很象个模样了。

    张瀚的借口自己的巡检地盘接近山脉,最近两年流民很多,加入土匪的也多,土匪的力量今非昔比,把弓手的数量往正常值拉上去几十倍。

    正常一个巡检肯定要招募弓手的,太平地方几十人就够了,不太平的也是最多二三百人,张瀚这巡检却招募了近千人。

    李守信放下自己的包裹,和张春牛两人张大嘴看着眼前的情形。

    带他们过来的是孙敬亭,也有一些和裕升的镖师跟着一路照顾。镖师们都很健硕,武力很高,叫李守信和张春牛两人很是羡慕。

    到了这里,他们才知道此前对这个营地的想象有多么浅薄。

    初秋的早晨天气凉爽怡人,矿工们昨晚睡在旷野之中,好在身上盖着毯子,身下是油布,早晨起来抖落掉露水,每人都感觉很舒服,并没有什么困顿疲劳的感觉。

    他们是从灵丘一路走过来,几十人一批,路引手续齐备,走的是山道和小路为主,并没有引人注意,偶尔有一些百姓会驻足旁观,看着这些膀大腰圆的矿工从自己眼前经过。

    昨天傍晚他们路过好几个村落,引起成片的狗吠,不少老百姓打着火把出来看,也打听他们是什么人,待听说他们是到大梁山巡检司当弓手时,不少人眼中流露出由衷的羡慕眼神。

    当时李守信和张春牛都不知道那是为什么,现在他们算是明白过来了。

    大片的房舍修筑的十分齐楚,一水的青砖瓦房,在他们进营区的道路两侧是大片的放牧区,成群的牛羊放在野地里。

    这一片地都是张瀚买下来的,加上李家庄原本的地抛荒了一些,种上了苜蓿,这东西很好种植,产量也高,养的牛羊主要是为了给士兵增加营养。

    养的最多的还是猪,成片的猪栏里全是圈养的大肥猪,矿工们过来的时候正好在喂食,都是四周庄上雇佣的人在做活,也有一些流民在做事,除了猪圈便是鸡栏,也是养了不少的鸡。

    矿工们不知道,除了眼前这些,还有不少个鱼塘,四周十几个庄子都替这边养着鸡和猪。

    所有人都在骂张瀚是个败家子,没听说过给当兵的这些吃食。

    九百多人,一天最少保证三四两肉的摄入,一天就得杀好几头猪,几十只鸡,没有眼前的这些规模化的养殖场,方圆十来里所有的村庄都不够这边的弓手吃的。

    “各人都看的流口水了吗?”一个黑矮汉子,一身灰袍,腰间的皮带杀的很紧,显得腰身很瘦,肩膀显得很宽,个子虽然不高,但人很有精神,感觉也很有爆发力,力气很大,身手很利落。

    这样的汉子就是典型的虎

    (本章未完,请翻页)背蜂腰,身形之内蕴藏着无比的劲力。

    神色也是,冷然中带着肃杀,只是眼神中有一点热切的光芒,叫人感觉不是那么冷酷。

    “孙黑子……”

    李守信下意识的就想叫出声,但很快把这声叫咽回了嘴里。

    矿工中想必也有不少人认得孙耀,队伍中一阵骚动。

    来的正是孙耀,他也是一样的灰短袍,短靴,袖口有三粒铜扣,标准的弓手军装。惟一和普通士兵不同的就是他胸口处绣着旗队长的标识,队官是一柄旗枪,旗队长是一面招展的军旗,很好认,也很形象。

    局副百总是一条银色的横杠,百总是两条,司副把总是三条,司把总则是一颗银星。

    在张瀚这里是必然要用这些标识来分清楚军官的上下层次,在训练时已经明确规定,战时听从更高一层军官的指挥,没有任何人可以违抗这个铁一般的军律。

    明军的最大缺陷就是训练不精,其实明军中也有识别将领和军官的一套办法,但张瀚不打算采用。

    在矿工们的行进途中,已经被尽可能的灌输服从军纪和识别军官的常识,李守信已经认得孙耀是一个旗队长。

    “大伙想必有不少人认得我是孙黑子。”孙耀笑了笑,他的面容笑起来比不笑更难看些,笑罢后孙耀接着道:“不过这称呼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是巡检司弓手旗队长,麾下可以管三十七人,一会你们有三个小队归我管,现在我先带你们去军营报道,要记得点名时昂首挺胸,大声喊到,别的话一律不准说,长官说话,你们就只答是,也不准多说,除非特别允许……你们都听明白了吗?”

    “规矩真多……”张春牛低声嘀咕着。

    和他一样嘀咕的人也有几个,多数矿工还是尽可能的用整齐的嗓音一起答了声是。

    “很好。”孙耀的眼神从张春牛那几人脸上掠过,他已经很有威势,张春牛几人情不自禁的紧张起来,好在孙耀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叫众人跟在他身后一起向前走。

    “这些东西,还有向百姓买的肉食,还有大米,精面,都是我们巡检大人,也就是和裕升的张东主出钱买的。这弓手说是巡检司募的,其实钱朝廷没出过一文,咱们巡检大人也没有去伸手要……张大人也就是张东主有的是钱,这一层你们日后会慢慢明白……”

    孙耀两手垂在腰的左右两侧,很自然的摆动着,李守信很注意看孙耀的姿态仪表,发觉孙耀连走路的步速也是相关东多,几乎是一直在匀速行进。

    他心里有些紧张起来,这里究竟是什么地方,不仅穿着衣袍这么齐整,有这么多肉可吃,还有这么大的瓦房给人来住,就是募集一些能打土匪的弓手?那个张东主的有钱,恐怕就是指的这一点吧?

    (本章完)

第二百零九章 方阵() 
“……大人也好,东主也罢,有钱是一回事,可也不能把钱往水里砸。大伙应募过来,有的是直接从和裕升的铁场来,那还好些,知道规矩就是规矩。有一些是从别的铁场,或是直接从家里来,恐怕还不大明白规矩是怎么回事。在这里,实行的是军纪,比铁场的规矩更严,不准找小娘,不过你们每日训练完了也没有人有力气去找,更不准赌钱,发现了就打军棍,多次犯的就只能开革。不敬上官,违抗训练命令的,军棍,禁闭,罚劳役,开革。咱们这里倒是没有斩刑,毕竟不是边军,但说实话规矩比任何地方都严,合格留下来的弓手月钱都是一两八,在辽东这是骑兵的月钱,咱们大同边军一个月一两也就是帐面上,其实根本拿不着,你们吃的好,月钱又高,还不想受管束,不想出力,世间没有这般便宜的事……”

    孙耀一直不停的说着,大伙背着自己的行囊跟在后头,张春牛对李守信悄悄道:“孙黑子和以前完全不同了呢。”

    “别出声说话。”

    李守信摆摆手,不接张春牛的话茬。

    张春牛又和别人悄声说,那人也低声和他议论起来。

    不远处又有一个旗队在往营地里头走着,三百多个矿工被分为十个新旗队,每个旗队长都是亲自来带人进营区。

    很快走到营区门口,大门很宽,里头校场上有不少穿灰袍的汉子喊着号子训练,有人在跑圈,有人在玩一些古怪的器械,虽然这些矿工不认得,但他们知道是用来锻炼臂力或腰力的东西,一看就知道原理是什么。

    也有几十个灰袍兵趴在地上,两臂撑着身体上下起伏着,一看就知道很吃力,每个人都大声叫着,脸上的汗不停的滴在地上。

    还有一些小队手中拿着兵器,他们在练习用武器厮杀。

    一些人手中拿着形制很漂亮的鸟铳,铳管很光滑,散发着金属的光泽,铳管也是磨的很平滑,与铳管贴合的很好,鸟铳的形制很漂亮,令人觉得很想拿在手中,有一种掌握力量的感觉。

    整个校场很大,几乎一眼看不到边,最少有好几百人在校场上训练,各个训练的地方相隔都很远,地方绰绰有余。

    进军营时,孙耀和守门的弓手交代,一字一板,十分仔细。

    李守信心中嘀咕,知道孙耀说的“规矩严”不是假的,他心中越发小心。

    李守信是灵丘县城人,家里很穷,他刚年满二十三岁不久,父亲已经过世,还不到五十,母亲也不到五十,但背已经驼了,两手也有严重的风湿病,这是长时间替有钱人洗衣服洗出来的毛病。李守信十五岁就进矿山,先打杂,后来力气够了就挖铁矿石,然后做一些铁炉上的事,张瀚的到来给矿工们带来了不小的福利,各人的境况明显变好了,最黑心的韩家倒台了。这一次招募弓手,一般人不愿离家,特别是有家室的,只有与和裕升铁场有关系的立刻就下了决心。

    李守信离家时,还有邻居甩闲话,说是月钱一两八,能三个月拿一回就不错了。但李守信相信张瀚这个大东主,他感觉张东主不是那种会毁诺的人。

    这时他心里更有感觉,他自己就是愿守规矩的人,性格很方正,他觉得眼前这样规矩严的地方,首先定规矩的人肯定也是和自己一样的性格,李守信对未来更有信心。

    张春牛却不一样,他名字很土,其实也是县城长大的,有些游手好闲,不愿到矿上吃苦,好在秉性还算好,当兵他很愿意,特别是月钱高的兵,只是浮滑的性子一时难改,进了营门后两眼就溜溜的转着,四处打量着,还不停的和人悄声说话。

    这时各个旗队长叫大家在原地盘腿坐着,各人乱了一会,就在原地坐下,他们在路上练过一些队列,知道规矩,尽可能的横竖对直坐好,但根本不可能坐好。

    这时传来铜哨声响,孙耀站在队列前头,两手自然背后,两腿也是稍稍分开,整个人站的如松一般笔直,他向各人道:“各人运气好,巡检大人确定今天发饷。”

    张春牛一撇嘴,悄声道:“这哪是运气好,应该是故意叫咱们看着。”

    “就你聪明。”李守信无奈的道:“你歇会吧,安心看着。”

    校场上铜哨声响了一阵,各个军官都吆喝着自己的部下站队,拿着兵器和鸟铳的把手中的兵器给架成一起,每个武器堆边上留着一个弓手做看守。

    李守信这时倒忍不住说话了:“这些兵训练还不到两个月吧?怎地站队又快又好?”

    矿工们其实在组织性和纪律性上是强过农兵的,张瀚正是出于两个团体能力高低不同的考虑,特意放慢了矿工加入弓手团体的时间。

    这样在这群矿工们的眼中,眼前的情形才足够震撼。

    所有的弓手穿着一模一样的灰袍,只有一些标识很明显的看的出来是军官还是普通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