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人今天就被剥的精光躺在地上,无论如何他心中都有一种悲凉之感。

    “走吧,我们的事已经做完了。”张瀚目视左右,梁兴和常威站在他的左右两侧,梁兴面色凝重,此时他才从纯粹的军事角度里挣扎出来,心灵受到重创,常威的脸色倒是坚毅很多,这一段时间下来,常威在一日千里的成熟着,张瀚每常想,自己把表弟带到如此地步,算是对的起舅舅的托付,只是这样的表弟回到新平堡,恐怕也未必能讨人欢喜吧,一得一失,人生真是很难两全。

    初二日,后金兵主力移动到西北三十余里富勒哈山的尚间崖,那里有马林部的主力在此安营,浚壕堑,严斥候,分兵立营为品字形,看似严整,但用后世的话来说,然后并没有什么鸟用……夜间扎营后听闻西路明军全军覆没,军中遂哗,马林亦大为恐惧,畏缩不前,没有决断……监军潘宗颜虽是文职,但胆气过人,他劝马林急速进军,不可在此耽搁战机,马林不听,并且将各营分散,相隔很远,说是成犄角之势,其实是完全的各自为战。

第一百八十五章 未来血色() 
及旦,八旗兵至,先攻参将龚念遂与游击李希泌的车营,龚念遂看到主力覆没后自己立营,盾车屯营,环营浚壕,排枪列炮,防守的十分严密,然而他的部下是辎重营兵为主,原本就非精锐,主力覆没后以辎重营兵单独列营,一夕数惊,军心士气全无,待八旗兵至后,努儿哈赤并没有等大军合围……他耽搁不起这个时间,而是亲领一千精骑,命皇太极在前引领,在车营最薄弱的一隅猛攻,打开缺口后大军如潮涌入,冲突,狂奔,蹂躏,砍杀,龚念遂全营战死,其本人与游击将军李希泌也是一并战死。

    得胜之后,八旗兵往尚间崖,因马林占有地利,努儿哈赤令披甲兵全部下马步战,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各领甲兵鼓勇急进,营中明军发鸟枪,放大炮,但火未及用,刃已加颈,两军短兵相接,利刃飞舞,明军的火器不停打放,后金兵伤者甚重,然而在白刃相加的激斗之下,已经不擅于此的明军士气全无,完全无相抗之力,整个营中血流成河,除了总兵马林在数骑家丁的护卫下逃脱之外,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和过万将士皆数死于营中。

    消灭了马林本部之后,八旗又马不停蹄的移师到斐芬山,攻击了一样盾车为垒,环列火器的潘宗颜一军。

    明军仍然用鸟枪和火炮还击,但这些火器实在制造粗陋,兵士训练也远远不足,仍然是与此前的战事一样,明军的火器被弓箭压的抬不起头来,努儿哈赤命一半兵下马,重甲兵持刀枪在前,轻甲兵和无甲兵持弓箭于后,万箭齐发,掩护重甲兵前冲,另一半兵马骑马仰攻,几万人环营仰攻,冒死前进,铁骑冲攻炮队,步兵砍杀火铳手,整个战场蜿蜒动荡,血肉横飞,明军被杀的惨不堪言,潘宗颜最终战死,其麾下几千兵马也是全军覆没。

    叶赫部原本在这一场战事中就是鼠目寸光,没有出尽全力,希图仰赖大明的军力消灭建州宿敌,他们出兵才两千人左右,与全族动员相差很远,听闻明军被消灭之后,贝勒金台石率部下迅即逃走,大惊而遁。

    至此,两天时间,八旗全军出动,连续做战,先灭萨尔浒谷两万明军,后在吉林崖下杀死杜松和他的一万余人的部下,再连夜赶路,在尚间崖和斐芬谷分别杀死两万明军,赶走了叶赫军,明军北路和西路两路五万人全军覆没,而且连同几个总兵和大量的都司以上武官在内,全部战死于疆场。

    初二日下午,努儿哈赤听闻李如柏刚至虎栏路,距离仍远,他判断出南路明军如此前预料的一样没有战斗意志和决心,他派出侍卫扈尔汉率一千骑兵去阻拦南路明军,然后派大贝勒代善领两千精锐,赶往东路,设伏于董鄂路的山谷,等待刘铤的东路军的到来。

    初三日,努儿哈赤至界藩山休整,八旗军连续奋战,死伤已经超过两千,更多的将士都受了轻伤或是疲惫不堪,然而还有大战在等待他们,为了提高士气,努儿哈赤叫军队暂做

    (本章未完,请翻页)休整,同时他赶到界藩城中,杀八牛祭祀天地。

    仪式十分隆重,张瀚没有参加也听闻了此事,北路军的覆灭经过他也十分清楚了,在努儿哈赤祭天时,他已经没有了战前的谨慎小心,言语之中十分狂妄,已经隐隐不把女真人一直仇视但也十分敬畏的大明看在眼里了。

    如果说此前的努儿哈赤和他的大金国只是想自立的小国,萨尔浒之后的他们已经野心十分膨胀,进入抚顺关,夺取辽东平原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实实在在可以实施的下一步的战略了。

    初四日后,一路艰难行军的刘铤部终于抵达阿里布达地方,但此时的八旗兵已经缓过劲来,大军合围,诸贝勒或前击,或侧击,数路包围并进,刘铤部虽然抵抗坚决,刘铤本人也武勇过人,然而在数倍强敌的围攻之下,明军的零星抵抗毫无用处,一万多人战死,五六千人的朝、鲜兵在他们的两个元帅的带领下向努儿哈赤等人投降。

    在大衙门里,努儿哈赤和诸贝勒端坐,朝、鲜都元帅匍匐跪地,乞求受降,至此,明军三路兵马都全军覆灭,李如柏已经缩回清河,四路合击三路失败,诸总兵除马林外悉数战死,几个文官监军或是被俘,或是被杀,三百多个有品职的中高层武官被杀,五万多明军将士被杀,两万多匹军马悉数损失,要么死在战场上,要么被后金俘获而去。

    原本女真人还有相当多的战马缺额,所谓“无马跟役”就是因为旗中战马不足,萨尔浒一战之后,明金双方的战略态势直接转变,一方转攻为守,另一方得到了大量的兵器甲仗和战马,战争实力更进一步的增加了。

    初五日过后,八旗兵还分散在各地打扫战场,此役俘获的明军战马挽马和骡子,毛驴,大车无数,光是骡马一项就有近三万匹,收获太丰,人马当然也得继续劳累,不过张瀚所见的赫图阿拉城中和附近人群的脸上皆是喜气洋洋,只有少数有家人战死的女真人家中才隐隐听到哭声,不过亦很快被战胜的愉悦气氛给压了下去。

    此役过后,勒在女真人脖子间的绞索尽去,部落组成的八旗更富有战斗力,物资更加齐备,也有了充分回旋的空间和时间,尽管女真人不懂什么叫“战略主动”,但大局有利,却也是人人尽知。

    初六日,在赫图阿拉处死了被俘的大明官员张铨。

    身为主力西路军的监军,张铨在战前上书反对冒进急战,但当杨镐和朝廷驳回他的建言之后,张铨便随大军西进,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进言没有被采纳就撂挑子,他跟着西路军并进,结果在战场上亲兵被杀光,本人受伤被俘。

    张铨这样等级的文官,就算以前的努儿哈赤是一部之长,受封龙虎将军,在张铨面前也算不得什么,一样得称老爷,得毕恭毕敬的躬身执礼,在俘虏张铨后,努儿哈赤十分重视,多次招降,当然也多次遭到了严厉的拒绝。

    无奈之下,努儿哈赤下令将张铨处

    (本章未完,请翻页)斩,以全其节。

    张瀚在回到赫图阿拉之后真的感染了一些风寒,可能是心情不佳,也可能真的是多次转战消耗了精神体力,他病倒了。

    这几日八旗兵在外征战,城中人心惶惶,倒也没有什么人来打扰他,张瀚安心养病,每日躺在火坑上拥被而卧,精神好了时便看些闲书,这一场风云变幻的大战事竟似已经无法勾动他的兴趣一样。

    早晨敲锣杀人时,梁兴等人走了出去,他们要去送忠臣一程。

    午前回来时,各人的脸色都不太好。

    张瀚纱帽端正,身上一袭红袍补服丝毫不乱,身上虽是有伤,毕竟还是腰背挺直。临刑之前,坦然向北而拜,然后从容受刑,虽然没有赋诗纪事,但在生死之关这样的大考验之下,张铨保持了一个大明文官的气节和风骨,在观刑之后,甚至有不少女真人对张铨的表现赞不决口……就算是野蛮人也知道尊敬该值得尊敬的敌人的。

    “各人心中的感觉想必都不大好。”张瀚看向众人,眼中还是有掩不住的疲惫,他自穿越以来,一直把身心用在商业上,这一次关山万里,打交道的人无不是与军政有关,不光是行程上的疲惫,还有灵魂和心灵上的重压……到这个时候,他已经毫无疑问的被投身在这个时代之中,与最顶尖的军国大事息息相关,再难以说自己可以置身事外了。

    这些天他躺在床上,看似在消闲看书,其实都是一直在思索着自己下一步的规划。

    他当然不愿再做个纯粹的商人了,这几个月张瀚已经从灵魂深处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他的手上也染满了鲜血,身上的血色更是浓的化不开……蒙古人的,汉人的,女真人的。这个时代,不愧是后世总结出来的两个矛盾最为突出的时代,一个是阶级矛盾,另一个便是所谓的民、族矛盾。

    再过十年不到的时间,流民将成为颠覆大明王朝的生力军,而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就是最佳的帮手,最终两个阶层合力推翻了大明,女真人伸手摘下了胜利果实,最终把华夏推入三百年的黑暗之中。

    所谓的民族融合就是无休止的屠杀,张瀚眼中不仅有女真人屠杀大明军人,他们也大量的屠杀汉人平民,居住在赫图阿拉的这段时间里,光在边境就有过千大明百姓遇害,每天都会有不少边民的首级被送到赫图阿拉来报功,在额尔德尼的档案中只有或多或少的数字,在女真人这边只是或多或少的军功,但在大明边民那里就是父亲或兄长被杀害,孩童或老人死于刀下,妻子或母亲被掳掠为奴,是一个个家庭的毁灭。

    在未来,会有成千上万的家庭被淹没在血色之中。

    如果自己没有到辽东来,没有亲眼所见,这一切还可推脱与自己无关。可是张瀚已经来过,亲眼看过,再和女真人做生意,安心享受自己的富贵,这与汉奸何异?

    他已经绕不过这道关隘了……

    (本章完)

第一百八十六章 推诿() 
张瀚道:“大伙儿是不是觉得浑身别扭,有一种想做什么的想法,可又不知道怎么做,或是做什么是好?”

    朵儿拍掌道:“东主说到我心底里去了,就是感觉被关在囚笼里一样!”

    梁兴沉吟着道:“咱们从去年中秋出门,现在已经开了春,这么久时间过来,看的多了,见的也多了,心思也变了,说句不怕人笑话的话……我感觉自己已经不是个打行的喇虎,也不是普通的商人,但自己也想不明白到底算什么人……”

    常威在一边抿嘴直笑,若是以前他定然是抢先说话的,现在的他却是沉稳的多,也就刚十六岁的少年,却是与成年人没有太大的区别了。网;

    “这就是你们见多了,看多了,也想的多了。”张瀚微笑道:“自然而然的,心思就不同,想做的事也不同了。”

    李从业和王一魁等人对视一眼,操着南音接口道:“东主说的对,这一番大战看下来,感觉确有不同……说句东主不爱听的话,咱们回去后,在下想回到边军中效力……”

    “老李你疯啦?”梁兴扭头道:“东主待咱们不薄,你可要想好!”5←

    李从业道:“论东主的恩德,我这辈子效力都是该当的,可在辽东看了这么多,我眼里全是死掉的弟兄,如果不重新当兵,和鞑子痛痛快快的杀几场,我这心里着实难受……”

    张瀚看着李从业道:“老李你的想法我完全明白,不过若是你信着我,还是在我手底下做事吧,边镇的将门是什么德性还要我多说,他们要稍微有点能奈这里也不会打成这副模样了,可惜了边军中的敢死精锐之士,他们死的冤枉啊。”

    众人都发出感叹声……连场的血战看下来,其实明军全部是在以少击多,而且铠甲兵器战马均不如人,将帅又毫无指挥,等于是带着军队上前来送死,这样的仗要是能打好才是活见鬼。倒是那些普通的小兵,奋勇死战到底,为这一场场战事平添了很多光彩。

    张瀚淡淡的道:“那些一个个的小兵,史书上不会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骸骨也要放在这里经历风吹雨淋,成为孤魂野鬼不得还乡……不过在我心里,他们不比今天死的张铨逊色多少,正是有一个个这些忠勇的将士,我华夏才绵延传承至今……”

    众人闻言肃然,大家心里都有些隐约的想法,但都没有张瀚说的这般精辟精采。

    朵儿和李从业感慨更深,他们就是最普通的士兵,听了张瀚的话之后,两人眼中隐隐泛起泪光。

    若是大明的朝廷和那些边将,能如张瀚一样对所有的士兵,大明安能不强,又怎会吃眼前这般的败仗!

    “总之我们来过了,看过了,也想过了。”张瀚最终总结道:“现在我们可以准备打点行装,等大战的余波过去,我们可以折返回大同了。”

    ……

    杨镐在初三就接到明确的汇报,西路和北路军两军全军覆没,他急檄下令到南路军,命令李如柏立刻后撤……事实上李如柏原本就没走出多远,后金方面对南路的戒备也是最薄弱的一方。

    这也是后来李如柏被朝野攻讦的最明显的地方,路途不远,走的最慢,比起路线最艰难最迂回的东路军还要慢的多,说他心里没鬼,谁信?

    崇祯年间李如柏顶不住压力上吊自杀,说是死于舆论攻击,其实也应该是祖家等辽西将门进一步崛起所致。

    崇祯年间,李成梁家族的势力进一步衰落,尽管后来李如桢又任辽东总兵,不过只是一种惯性的延续,辽东最终的大局落到祖家和祖家的亲族吴家手中,这些将门用联姻的办法建立起了最牢固的同盟,彼此声气相连,利益一致,不论是祖家或是李家,还是吴家,不论是哪一家当权,无非就是换一个代表而已。

    在此时的辽东,李如柏的地位还算安稳,只是总兵想来做不下去,接到杨镐的军令之后,连后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