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1617- 第11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并不是不打。”张瀚道:“而是将来京师可能改为北京,设朝廷分支,不太可能为新朝根基,所以,暂且不必入京师,以绝人望。”

    常宁等人没有细问,张瀚也没有细说,事实上他就是这般打算的。

    将来征服辽东,包括外东北在内囊括在内,北上直抵北极圈,蒙古草原汉化,再取西域,华夏东北,北方,西北三大患消除,北京的地理位置更适合当一个军事中心,而不适合成为首都。

    以北方兴造这么大规模的京师,居民过百万,供给方面实在很吃力。以大明来说,年漕运四百万石至京,还有大量的人员物资进京,沿运河两岸一年四季漕船不绝,光是专门用来漕运的运军就有十几万人。

    这样的耗费是相当惊人的,以北京来说,任军事中心相当适合,政治中心也可以,再扩大规模以为经济中心,实在有些不堪重负。

    明时京师城外还有相当多的河流,水道运力充足,到明末至清季,水流已经枯竭,到后来连地下水都枯竭了。

    不堪重负,强以政令开发的城市,大抵都会陷入这样的尴尬。

    相对而言,张瀚更上心的是海洋的开发,中国一直是内陆农耕民族,一些农耕民族的定式思维和陋习都相当严重,不尊守规则,也不喜欢制定规则,不扩张,内敛,保守,这都是农耕民族特有的不足之处。

    对北方和西部的拓取扩张,并不能取决这个难题,想要彻底解决,唯有南向!

    南向的话,现在的京师,亦就是北京当都城并不适合了,其只是北方的军政中心,经济中心都相对困难,如果不是有朝廷在京师,大量的太监,勋贵,武官员,又怎会吸引到各地的富商蜂拥而来,没有大量的商人,谈何商业繁荣?如果不是南方每年以漕运大量物资至京师,北京连自给自足也办不到,自古有这样的经济中心?

    秦汉时国都俱在关中,那时候关中可不是唐宋之后的关中,彼时的关中堪称沃野千里,定都咸阳的秦,定都长安的汉,都在京师聚集了大量人口,但三辅之地,不仅粮食自给自足,还有相当丰富的产出,供应皇室,百官,贵族,平民,都是绰绰有余。

    有这种打算,就如当年朱棣迁至北京一样,张瀚也是下定决心,重新修造南京宫室,改低洼潮湿的宫室格局,规划南京城区,使军政工商能和谐并存,张瀚不希望再弄出一个依附在权力之下的畸形城市,他希望将来的国都更有活力,更健康。

    张瀚没有详细解释,寥寥几句之后,倒是使常宁等人明白,未来数年之内,可能都长居于旧中都,不会再随意搬迁转移了。

    这倒是使妇人高兴的事情,三个妇人齐声道:“谢天谢地。”

    张瀚失笑道:“未必叫你们少搬几回家,就高兴成这样?”

    玉娘白他一眼,说道:“在草原时一年见不到你一个月,在新平堡倒是常见,可提心掉胆的不得安生。回草原咱们现在也习惯了,天高云淡的又是自家地方,比住别处可安心的多。”

    常宁则道:“住这里到底不如回北边,回北边才象是回家。”

    张瀚闻言先是有些愕然,接着摇头一笑,自家妇人长住草原没几年就习惯了,甚至对回汉地居住都不怎么期待,若是这般,移民迁居到草原的人怕也差不多一样,人都是这样,下定一回决心迁移都很困难,但到了新的地方之后,又能很快适应和融入新的环境之中,因为一般的迁居都是旧地难容,到了新地方之后,稍加努力,就多半比旧地过的好的多。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请罪() 
许显纯知道生死存亡在此一搏,当下也是咬着牙齿答应下来。

    至天明后许显纯打听到曹化淳没有在宫里留宿,其在东厂胡同附近买了一座大宅邸,曹公公还是很尽忠职守的,为了掌控东厂,连家都安在东厂附近。

    这位新上位的权阉并没有显示出和魏忠贤一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东厂事务还是靠理刑千户和手下的一堆大档头,番役们从厂公上任后见了曹化淳不到三次,但上任之后,曹府内外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客人进出,旬月间曹化淳收受的礼物价值数万两白银,这就是第二号大太监的好处。

    就算曹化淳收入颇丰,对和记的财富肯定也是无比垂涎,也是这事最上心的权贵人物之一。

    待许显纯折腾了大半夜没有丝毫进展后,只能赶到曹化淳府邸之外,递手本请求厂公接见。

    曹府门房里睡着好多等着见面的人,一个个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许显纯被带进来的时候,这些排队等着传见的人都在打着呵欠涮牙洗脸……

    过不多时,内宅出来个长随,请许显纯和一个江南过来的姓钱的人一起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往内宅走,许显纯是加了都督同知衔的二品实职武官,锦衣卫使在京师绝对是一号人物,比起三大营的那些副将什么的强出许多。勋臣世家,或是锦衣卫世家出身的武官,才有可能到这个位子。

    现在许显纯堂堂掌印指挥,却与一个穿着青衫的普通生员一起被召见,许显纯却只能强按怒火,甚至要故意在脸上露出一些笑容出来。

    曹化淳当然是故意的!

    许显纯的差事是他自己争取的,当然也是和曹化淳等人的支持有关,现在差事办砸了,京师里闹了这么大动静出来,要是获得颇丰也就算了,百官和京师百姓议论一阵也就忘了,可偏偏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却是连根毛也没捞着。

    这叫曹化淳如何能不生气?

    当然曹化淳绝不会责怪自己,堂堂厂臣,麾下数千番子档头,也被部署看管和记商行与人员,那些番子和档头们不也是什么都没找着?

    这就是王朝末世之病,掌权的漫不应心,再重要的事哪怕是涉及银钱之事也只督促下面的人办理,下面的人知道上头不用心,自然也是敷衍了事,不会认真细致的去办事,表面上看来厂卫一直盯着和记,其实既没有一直盯着每个伙计的家宅,分析其日常行动轨迹,记录在案,一有异动就可以发现。也没有对和记的出货量进行长期的追随记录,对和记最后一阵子的出货进货的异常,一无所察。

    最后是武力不行,数十番子校尉被王发祥带人打了个伏击,死伤惨重。

    媚上欺下,好处都是大人物得,大人物对抄拿和记倒是真上心,可问题是他们都不知道什么是特务手段,上心不懂手段,下头的人都是混日子,打又不能打,可以说,从头到尾,王发祥和他带的军情人员就没有把大明的厂卫当一回事。

    大明的厂卫要是有用,至于能叫女真人接连得手?

    那些无孔不入的特务手段,凶残的特务头子,远到朝鲜福建两广雷厉风行办事的锦衣卫,那都是影视剧上的虚构。

    更多的是那些坐在各衙门各新闻的抄手,街头四处乱窜,勒索些好处的锦衣卫余丁,到富户豪商家里敲诈钱财的校尉和军官。

    这些才是真正的锦衣卫,他们也就访访街面新闻,随意上报就算完事,大明天子养这些人是想当成耳目,但以万历到崇祯这几朝的厂卫表现来看,他们也就是把皇帝和权阉要铲除的人抓起来折磨死,除了这些事外,屁的正事也没有干出来。

    只是许显纯虽然知道曹化淳有意要敲打自己,以他的身份地位,心里自然还是极为不悦。

    曹化淳也是刚起来不久,洗涮了正在换衣服。

    几个长相异常标志的丫鬟去了曹化淳的家居外袍,换上了极为华丽精美的蟒袍。

    曹化淳换衣袍的时候,许显纯深感其辱,低着头咬着牙等着,他的大父是嘉靖朝的驸马,许家也是勋亲世家,如今却被一个太监这般侮辱……魏忠贤虽然是许显纯干爹,但老魏头对自己人向来给面子,待人亲厚,却不似眼前曹化淳面色冷淡,眼神也是十分冷漠,这样的待遇,就是明显的敲打和冷遇。

    倒是姓钱的江南来人,一副谄媚的笑容,可能以他的身份,没想到会被曹化淳叫到这样的场合来见面说话吧。

    “银子咱家就收了。”曹化淳换上大红蟒袍,威势立起。

    坐在厅房正中,这个东厂提督太监对姓钱的来人道“不过区区二千银子,咱家这里什么情形,你是知道的,现在银子不是当年的银子了。说难听点,万历早年时,二千银子,够在宫里运作个阁老了。尚书,一千两也差不多够了。现在么,二千银子,在别人的府里,你连人都见不到,给你个空泛话儿,你这银子算砸水里了。”

    姓钱的一脸激动,跪下叩头道“钱某知道公公有心了,现在的情形确实是这样,听说某阁老想重新入阁,拿出一万两出来打点,所以在下已经写急信回乡,叫舍弟再送三千两过来……”

    曹化淳微微点头,这姓钱的是前任实录副总裁官钱谦益的族兄,这一次进京就是来打点起复的事。

    钱谦益是东林名流,在家闲居的大佬,天子也知道他的文才,不过钱谦益不知道天子的秉性,尚实际,不怎么喜欢文采风流那一类朝官,除去阉党之后,包括内阁在内,朝官会腾出大量的空缺出来,现在已经开始往朝里补东林党人,包括首辅在内,预计在半年到一年时间,朝局会有极大的改观,东林复起,再度占据朝廷的主导地位。

    钱谦益虽然出名,也俨然是东林在江南的首领人物,却是一直没有接到起复他的暗示和消息,老钱当然坐不住了,官员各有所求,最好的当然是名利双收。又是诗坛领袖,江南清流之首,又能在朝为官,掌握实权,这不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钱谦益坐不住了,派了族兄到京师打点,银子其实不止带两千,一共是一万,这个族兄到京先支了五千,曹化淳这里两千,王德化那里三千。

    另外就是送内阁和吏部的当道大佬,用冰敬的名义送,多的五百,少的二三百两,打点一圈,几千银子也就送出去了。

    这个价就是时价,钱谦益想的是起复为礼部侍郎,一万两买个侍郎,不多。

    但曹化淳既然开口说少,钱谦益的这个族弟也是机灵人,当下就表示要多报效,可惜和记帐局与和记商行在内一起都被厂卫给查抄了,银子取不出来,姓钱的只能表示写信回常熟,再叫钱谦益送过来。

    曹化淳当然知道这里头的弯弯绕,现在这年头,到京里来谋事的有几个背着几千上万银子走路的?危险不说,万两白银就是千把斤重,带起来多费力气,和记帐局带个凭据,到京取银,多方便?

    就算是京官汇银子回家,以前是叫心腹家人带回去,现在则是从京里和记帐局开单子,由各人的亲属在老家取出来,买房置地,不亦快哉。

    这事不能细说,查抄和记雷厉风行,第一个吃亏的却是曹化淳自己,真是肉没吃上,还惹了一身骚。

    曹化淳瞟了许显纯一眼,见这个锦衣卫指挥低着头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他心里稍微有些得意,但很快隐藏了这种无谓的情绪。

    魏忠贤在时,许显纯还不是鞍前马后的伺候,现在是他曹化淳掌握厂卫了,锦衣卫一定要俯首称臣,伏低做小,不然的话,宁愿再换一个!

    曹化淳也知道,皇爷对京师闹出来的事情相当不满,甚至可以说是雷霆大怒。

    死了那么多人,惊动满城,结果和记的人一个也未曾抓到。而且皇帝也在惦记和记的库藏,特别是帐局白银。

    曹化淳知道皇爷即位之后,打算与民休息,魏忠贤收的很多税赋都要被减免,这事朝官正在商议,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但减税之事势在必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这当口,和记被查抄绝对是一个大好消息,皇帝希望能用敌对势力的这笔财富稍稍弥补减税带来的亏空。

    这事曹化淳和王德化都打过保票,连银子带货物,皇帝能进帐百万左右。

    在皇帝看来,这是和记深植大明内部弄到的不义之财,就象是查抄官员家产一样,理应进入国库,是理所应当之事。

    现在一切成空,曹化淳当然不会把责任往自己身上背,眼前这许显纯就是现成的人选,阉党余孽,虽然反戈一击,但差事办的不顺,皇帝盛怒之事,拿姓许的顶锅顺理成章。

    当然,底下的事就是看许显纯能不能将功抵罪了。

    。

第一千七百零一章 请罪() 
许显纯知道生死存亡在此一搏,当下也是咬着牙齿答应下来。

    至天明后许显纯打听到曹化淳没有在宫里留宿,其在东厂胡同附近买了一座大宅邸,曹公公还是很尽忠职守的,为了掌控东厂,连家都安在东厂附近。

    这位新上位的权阉并没有显示出和魏忠贤一党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东厂事务还是靠理刑千户和手下的一堆大档头,番役们从厂公上任后见了曹化淳不到三次,但上任之后,曹府内外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客人进出,旬月间曹化淳收受的礼物价值数万两白银,这就是第二号大太监的好处。

    就算曹化淳收入颇丰,对和记的财富肯定也是无比垂涎,也是这事最上心的权贵人物之一。

    待许显纯折腾了大半夜没有丝毫进展后,只能赶到曹化淳府邸之外,递手本请求厂公接见。

    曹府门房里睡着好多等着见面的人,一个个都是萎靡不振的样子,许显纯被带进来的时候,这些排队等着传见的人都在打着呵欠涮牙洗脸……

    过不多时,内宅出来个长随,请许显纯和一个江南过来的姓钱的人一起进去。

    两人一前一后往内宅走,许显纯是加了都督同知衔的二品实职武官,锦衣卫使在京师绝对是一号人物,比起三大营的那些副将什么的强出许多。勋臣世家,或是锦衣卫世家出身的武官,才有可能到这个位子。

    现在许显纯堂堂掌印指挥,却与一个穿着青衫的普通生员一起被召见,许显纯却只能强按怒火,甚至要故意在脸上露出一些笑容出来。

    曹化淳当然是故意的!

    许显纯的差事是他自己争取的,当然也是和曹化淳等人的支持有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